摘 要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山东籍作家张炜及其作品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四十多年来,张炜一直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以文学的方式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创作个性,坚守着知识分子内心的良知和责任。"流浪"是张炜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张炜小说的重要情节支撑和叙事动力。"流浪"不仅表现为流浪者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身体上的外在流浪,还表现为意识层面的精神上的内在流浪。通过对流浪者形象的刻画以及对流浪者流浪之途的展现,叙述者在小说中以人物外在和内在流浪的方式追寻和建构着理想的精神家园。因此,对其小说流浪书写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更加全面地理解张炜及其作品,同时也可以认识到张炜的小说在当下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深层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意义。
本文主要由引言、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张炜的创作情况、有关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
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从两个层面分析张炜小说"流浪"的表现形态以及张炜"流浪书写"形成的原因。首先分析张炜小说中流浪的表现形态,分为外在流浪和内在流浪;其次探讨流浪书写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作家特殊的出身和经历,另一方面是新时期以来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分析流浪者的流浪之途。在张炜的小说中人物的流浪是一种普遍存在,无论是他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求亦或是对家族血脉的追寻,作者都给我们展示了流浪途中人的情绪的起伏和他们命运的千回百转,并试图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真切的观照隐藏在流浪背后的东西。
第三章主要分析流浪者的精神意蕴。张炜笔下的流浪者不仅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人文气息,更具有独特的意蕴和特质。这些人物或自由洒脱,体现着生命意志的激情张扬;或经由作者通过对动物、环境以及美好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赋予人物神性的光辉,以此来体现作者对美好人性的渴求;或通过对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的描写来呈现出真正知识分子对责任和良知的坚守。
第四章探讨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意义指向。张炜小说的流浪书写体现出他对现实的疏离和超越,对苦难的观照和救赎,以及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对现代人精神的建构。
结语部分总结论述张炜小说的流浪书写在当代文坛的独特意义,张炜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他的小说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同时也体现出作家重建精神家园的道德理想,这对人们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生活中摆脱精神的困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张炜;流浪书写;精神家园;流浪者;意义指向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表现形态及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表现形态
一、外在流浪
二、内在流浪
第二节 张炜小说流浪书写形成的原因
一、作家特殊的出身与经历
二、新时期以来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独特印记
第二章 流浪者的追寻之途
第一节 追寻自然之境
第二节 寻求美好爱情
第三节 探寻家族血脉和家族精神
第三章 流浪者的精神意蕴
第一节 生命意志的激情张扬
第二节 神性光辉的普照
第三节 知识分子不屈人格的坚守
第四章 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意义指向
第一节 对现实的疏离和超越
第二节 对苦难的观照和救赎
第三节 对现代人的精神建构具有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本论文主要针对萧红作品中悲凉情感的书写进行分析、探讨。就对萧红悲剧的研究而言,有人看重的是其笔下流淌出来的悲剧意识,有人则关注其字里行间所反映出来的悲剧精神,而从其悲剧精神、悲剧意识中渗透出的悲凉情感甚少涉及,而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重...
摘要本文通过对作品中有关地域文化、支撑作品人物文化心理结构的《吕氏乡约》的背景描述,对人物形象及其命运的分析和解读,揭示在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影响下,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人生命运的必然性,展现作品揭示的有关民族命运的主题。全文共分四部分,具...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绪论第一节传统乡土伦理的特点及内涵第二节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第三节孙惠芬的乡土情结及乡土世界第一章乡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异第一节尊卑失序的孝悌关系第二节冲突升级的婆媳关系第三节琴瑟失和的夫妻关系第二章乡...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导论第一章莫言作品中方言运用的方式第一节方言词汇的直接运用第二节方言句法的鲜活运用第三节地域声音的鲜明运用第二章莫言作品中方言运用的深层原因第一节方言运用与民间立场第二节方言运用与大地情结第三章方言运...
摘要李锐是中国当代文坛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直关注民间底层生活,关注远离政治中心的食色生命景观。作为李锐小说的重要表现对象,食色具有超出自身意义局限的内涵,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综合研究等方法,从食和色两方面入手,审视...
摘要胡学文是中国当代非常优秀的一位作家,自处女作《骑驴看唱本》开始,他的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很多作品被国内知名刊物《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等刊载,其中还有不少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深受老百姓喜爱。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