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张炜,1956 年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山东栖霞。在中国当代文坛,张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张炜文学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和文论,从 1973 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木头车》算起,他发表的文学作品超过一千三百万字。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和在文学创作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同时也给读者、学者、评论界提供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这是作家了不起的幸福,但同时也是文坛难得的福祉。"[1]
从第一篇小说《木头车》到之后的"秋天三部曲"再到《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你在高原》等长篇小说以及 2015 年出版的儿童文学《寻找鱼王》,张炜犹如一位辛勤、朴实的农民在文学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而且收获颇丰。可以说,他总是"在路上",以文学的方式追寻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守着知识分子的创作立场;也以文学的方式寻求着生命的本真状态,探寻着存在的意义,并试图在现代人遭遇精神荒原的境遇下寻求和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
"在中国旧小说中,因喜安定、厌迁徙的民族生活方式决定了中国没有什么写流浪汉的小说……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精神漫游因素增强了,但突出以一贯主题来表现确是始于张炜。"[2]
流浪书写是张炜小说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他在小说中描写了大批流浪者,从早期《秋天的思索》中的老得到《古船》中的隋不召到《九月寓言》里的小村人,从《丑行或浪漫》里的刘蜜蜡到《你在高原》中行走在东部半岛的知识分子们,他们都因各种原因脱离现有的生活轨迹,踏上未知的行程,外出流浪。曹文轩在《20 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一书中把张炜的"流浪"划归为"浪漫主义的大情趣"一脉,尤其指出了张炜对"田园"的追求。"有感于社会理想屡屡破灭并且实无指望再去实现,浪漫主义的归宿只有两个,或是宗教或是田园。自有浪漫主义以来便是如此。"[3]
寻求田园归宿的代表便是张炜。
其实,在张炜的小说中,"大山"、"大海""葡萄园"、"外省"、"高原"等已经不完全是实体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理想的寄托,是流浪者也是作家张炜的"倾诉之地",是安顿不安心灵的处所,是充满欢乐和幸福的伊甸园,是作家追寻和建构的精神家园。通过阅读张炜的小说可以看出,在外在的情节结构上流浪者或沉醉于自然的清洁美好而流连忘返;或渴求美好的爱情生活,为了爱情历尽艰辛也无怨无悔;亦或是坚定的追寻家族精神和家族血脉,高举理想主义的大旗,始终坚守知识分子本色。通过流浪书写,张炜表达自己作为具有"大地之子"和知识分子双重身份的当代人对自然大地的深情观照,对历史的深刻挖掘以及对当下社会人的精神建构方面的思考。
张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初涉文坛,评论界对他作品的研究与解读是与其创作过程同步发展的。自从《古船》发表后,张炜几乎每部长篇小说的问世都会得到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 2011 年长篇巨制《你在高原》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后,学术界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张炜热",把对张炜及其作品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从思想意义到艺术形式,从整体研究到具体作品分析,评论界一直关注着这位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的作家,并形成了大批厚实的研究成果。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张炜的研究文章,总体来说,对其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1、张炜民间写作立场和乡土情结的研究。2、张炜小说创作发展历程和转变的研究。3、主题研究。4、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研究。5、张炜作品中包含的自然意识和生态意识研究。6、张炜叙事的诗意性研究。
当前对张炜精神思想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张炜小说的流浪书写以及流浪书写背后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与建构的研究相对较少。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主要以硕士论文为主,孙晶《精神家园的寻找--张炜八九十年代长篇创作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4 年),以《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和《家族》四部作品探讨了张炜寻找精神家园所走过的路程;任秀霞《流浪:此岸到彼岸的距离--张炜小说论》(武汉大学,2004 年),论文从张炜的心路历程和流浪寻找之路来理解真实的张炜,发现他流浪的实质以及在当代文坛上的独特的意义和对文化重建的重大启示;成英玲《精神家族与精神家园--张炜的家族叙事作品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0 年),论文从家族叙事的视角阐释家族精神和精神家族理念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价值和社会意义;马英《新时期文学中的流浪主题》(辽宁大学,2012 年),该论文主要以张承志、张炜、王朔、朱文、巴桥、三毛以及一大批反映华人境外生活的作家及他们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和阐释了他们相同的气质和精神内核即流浪主义意识;田伟《张炜<你在高原>研究》(西南大学,2013 年),论文在第二章中对张炜作品中漂泊意识进行了梳理,对《你在高原》中流浪的各色人物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武睿《迷惘与追寻--论张炜<你在高原>系列小说中的流浪意识》(陕西师范大学,2013 年),论文将流浪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不断流浪、出走行为的分析,对《你在高原》系列小说中的流浪意识进行探究,指出流浪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之路,并且这种流浪意识对当代人的精神建构也具有现实意义;田坤《寄托乌托邦的精神之旅--张炜<你在高原>的创作论》(山西师范大学,2013 年),论文主要是对作品中人物之间复杂关系和 20 世纪 50 年代出生的人的"高原精神"进行探究,通过主人公的精神之旅开始寻找"他"所留下的足迹,表达出作家对理性精神和深层次美好人性的呼唤。
从上述有关研究现状看,对张炜小说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并且拥有了丰厚的研究资料。但从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角度来探究张炜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与建构的研究比较少见并且还不够系统深入,尚有探讨和研究的空间。张炜笔下的流浪者对自然大地的热爱、对美好爱情的渴求、对家族精神和家族血脉的追寻都体现出了他执着地追寻和建构精神家园的理想,这在物欲膨胀的当下社会是难能可贵的,于整个文坛有着不可取代的特殊意义。
本论文以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张炜的文学作品为基础,主要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注重自我的感性阅读经验,借鉴哲学、文化学等学科相关的理论对张炜小说中的流浪书写进行研究。
并希望通过对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研究指出这种书写的意义指向,即在大众文化消费时代对人的生命的观照、对苦难的救赎以及对人的精神建构方面提出的思考。
张炜是一个立足于大地的歌者,在这样一个追求物欲的时代,他的作品像一丝丝清新的风吹过文坛,而《刺猬歌》中呈现的民间意识也为文坛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指向与借鉴。一.《刺猬歌》中的民间立场与视角民间概念最早是由陈思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上一个重量级作家,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笔耕不...
1902年,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在《新民丛报》十四号上登发的广告中正式提出历史小说这个概念。它的提出一开始就被纳入改良社会的思想体系中,小说对各种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功能常常超过其文学审美功能。其中,革命话语对历史小说的叙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导论一、莫言小说的语言研究现状自上世纪80年代起莫言就开始吸引理论界的目光,他的早期作品《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学界的强烈反响,《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酒国》等多部中篇长篇小说的问世更是奠定了莫言在中国文坛的地...
由于人的自然生命长度以及各种各样的自然与社会灾难,死亡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非正常的死亡因其非常性尤其受到文学关注,与此相伴随的,是鬼魂(或神灵)附体或直接复仇,冥判冥罚,轮回转世,以及成神、成仙等。因面对里耳与教化...
在对个体生命的确认、对道德和伦理的弘扬以及对时代氛围的敏锐捕捉中,周习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动人且内涵丰富的中国故事,它调动起我们对世界与人性广博的想象力,它孕育着新的文化因素和创造性力量,同时它又契合当下社会现实,具有持久的精神价值。...
第二章流浪者的追寻之途在张炜的小说中既有外在的流浪,也有内在精神的流浪。无论单纯意义上生存的需要还是背负精神的枷锁,流浪的人皆因现实环境不尽如人意选择出走和远行。海德格尔曾说过: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唯在其中才能有在...
第四章张炜小说流浪书写的意义指向张炜的流浪书写在当代文坛乃至文学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区别于以往文学时期和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流浪意识,并且与同时期文学作品中所涉及到的流浪也有很大的不同。张炜小说的流浪书写具有独特的魅力,具有时代性和...
一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Kubin)的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曾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笔墨挞伐纷至沓来,各方声音此起彼伏,着实热闹了一番。虽然顾彬本人一再强调他从未发表过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言论,他原本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的几个...
动物小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裁,它以动物为主要的描写对象,通过对动物世界中生活万象的形象描绘,寻觅大自然的奥秘与情趣。动物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往往具有类人性,在阅读动物小说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动物与人的相似之处,它们像一面能反映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