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
【第一章】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影响因素研究绪论
【2.1 2.2】城市边缘社区理论研究
【2.3 2.4】关于满意度的研究与文献述评
【第三章】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模型研究设计
【第四章】居民对城市边缘社区安全的感知实证研究
【第五章】边缘社区居民安全满意情况与提升方法
【参考文献】边缘城市社区安全居民满意状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边缘社区理论研究
2.1.1 关于社区的研究
"社区"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最初的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
最早把"社区"作为一个学术问题的概念提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腾尼斯于 1887年出版的书籍《共同体与社会》。腾尼斯在书中对社区和社会作了比较系统且深入的阐述和对比。他认为社区是一种人际关系类型或社会组织形态,是在现代化、城市化、前工业化的从事农业的乡村中自然形成的。并且社会成员之间互有深厚的感情和良好的关系,人们靠集体良心、共同习惯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来维系这一社会组织形态。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
腾尼斯对社区的解释,对之后学者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美国的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滕尼斯提出的"社区"从德文译成了英文"community",并一直沿用至今。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勒里在 1955 找出了当时已有的对社区的 94 个定义,对其作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定义中关于地域、共同纽带和社会交往等几个方面的表述多达69 个,从而他认为这三要素是社区的构成所必须的。
费孝通教授最早提出了中文的"社区"一词,他于上世纪 30 年代翻译英文着作时,从 Community 翻译而来。这一概念被国人逐渐广泛熟知,并一直沿用。
同时代的着名学者吴文藻先生的《新的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能》、《中国社区研究的西洋影响与国内概况》等诸多着作都为我国对社区的研究打开了先河。但在五十年代时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社会学,对于社区的研究从而产生了几十年的断层,到 1979 年社区相关理论才再次站上学术舞台。到 20 世纪 90 年代,社区研究又掀起了一波热潮。随着学术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学家对社区的研究也更为深入和系统,并对"社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成果。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所用的是 2000 年颁布的《民政部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的划定:"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1.2 关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
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于 1936 年在研究柏林城市的地域结构时,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城市边缘区概念。他虽未作明确定义,但指出这一地域类型无论是在住宅类型还是空间结构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均不同于以往讨论的地域。
美国学者威尔文在之后的研究中,对该概念首先给出了定义,说城市边缘区是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置换区域。安德鲁斯提出了"乡村-城市边缘区"概念,用来补充城市边缘区以完整的表现出城乡结合部的全部地域。1968 年普里沃首次给出完整且权威的概念,他认为城市边缘区位置在乡村的农业用地和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之间,城市和农村的特征兼具;人口密度方面,低于中心城区,并高于周围农村地区。
中国国内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比国外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但研究进展很快,研究成果很多。90 年代中后期,基本形成城市边缘区的理论框架,顾朝林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规模扩大在农业用地上的反映,是城市中具有特色的自然地区,因此便兼具了社会特性和自然特性。
崔功豪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在城乡建设中是最复杂并最有变化性的地区,因其是组成城乡地域结构的重要因素,是乡村和城市环境间的转化过渡地带。涂人猛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环境空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建成区和农村的结合部。
陈佑启指出城市边缘区性质不同于城市和农村,是城乡要素间相互作用、逐渐过渡、相互渗透的中间地带。戴宾和杨建在地理位置和城乡经济发展的视角,对城市边缘社区进行研究,指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或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具有一定的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的特性。是城市在其扩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的各要素彼此渗透、逐渐过渡、功能互补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区域。
2.1.3 关于城市边缘社区的研究
(1)城市边缘社区的概念
在中外的文献中,与城市边缘社区相似的概念有很多,如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市蔓延带等。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就城市边缘社区的具体概念达成一致,也就是说城市边缘社区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描述方法,但学者们普遍同意城市边缘社区是在城乡之间存在的第三种社区类型。
如宋芳认为市场经济继续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促使由市民、农民和外来的流动人口构成的在城市或农村边缘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陈月在地缘和居民构成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城市边缘社区多位于城乡结合部,主要由外地民工组成社区成员,这些居民在一定区域集中居住,并从事一定行业,因其地缘和血缘的联系形成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因此,此种社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人群特征、社会地位和社会属性,并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社区,因此称为城市边缘社区。
沈叶明、徐颖看法比较独特,认为应该把城市边缘社区看作是城市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只凸显其与城市社区与乡村社区的不同和其秩序的混乱。苏海玲认为由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和进城农民混合构成的群体在一起聚居所形成的与其他群体界限分明的新的社会群体,称为边缘群体。而由边缘群体聚居而成的地方成为边缘社区。袁方认为在我国正在极力推行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既受城市辐射,又具有乡村色彩的独具特色的地带,是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传统与现代聚合点和交汇带,这里的社区即为城市边缘社区。
王彬根据前人的研究,从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生产生活设施要素、组织要素、文化心里要素等方面,对城市边缘社区作出界定,总结概括了该区域各个方面的独有特点。
(2)城市边缘社区的基本特征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城市边缘区具有经济上的复合性、土地利用的多样性、经济发展的活跃性等特点,城市边缘社区因地处城市边缘区内,因此和城市边缘区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人口结构具有复杂性。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户籍管理制度的深入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城市内部高房价高物价的压力使得城市边缘区偏低的消费水平对外来人口更有吸引力,从而在城市边缘社区聚居。此处社区的人口主要由本地居民、农民、外来人口和城市化发展搬迁至此的原城市人。他们之间有着价值观念、文化水平、自身素质、生活方式和职业等很大不同,因此形成强烈反差。第二,行政管理区域交叉、职责不明确。在有些地区,城乡界限并不明显,没有准确的划分,导致市区街道办事处和县政府或乡镇政府直接按的行政管辖区域不明确,因二者管理的对象、职责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无人管理和重复管理现象经常发生,推诿扯皮也同时存在,给该区域的发展建设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第三,发展具有动态性。我国现今经济发展带动着城市化正在迅速发展,城市边缘区经过不断发展,最终会转变为城区的组成部分,城市边缘社区从而会变为城市社区,因此城市边缘社区一直都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在城市社区增加的同时,原来的乡村社区也会在此过程中向城市边缘社区转变。第四,地域结构具有过渡性。
很多学者将城市边缘社区归为第三类社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位于城市和乡村连接处,同时兼有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的特点,并且二者在此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形成了城乡的过渡地带。第五,相对独立性。城市边缘社区是城市的一部分,具有很多城市社区的特点,需要接受城市中其所属区的管理,但在实际发展中却并未系统引入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同时,城市边缘社区也是农村的一部分,却面临农业转非农业和劳动力流失到城市的诸多问题,因此也将损失国家对农村或者"三农"的许多政策保护。所以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城市边缘社区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存在着。
2.2 关于社区安全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着作《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需求层次论,该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可见安全是人类除生存之外的最基本的需求,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同样对社区安全有必要的需求。世界公认最早的安全社区的说法源于瑞典的《地方伤害预防计划》,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在 Falkoping、Lidkoping 和 Motala 等地开展的安全社区工作引起了世界上的广泛关注。1989 年"安全社区"这一概念首次提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同时会上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中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享有安全和健康的权利。经专家的研究,WHO 提供了评价安全社区的六大标准。(1)应存在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宣传安全事宜并可进行跨部门工作。(2)应设立长期持续有效的并能涵盖不同人群、不同状况及不同环境的伤害预防计划。(3)应设立针对如高风险环境、高风险人员和弱势群体等特殊情况的特别方案。(4)应具备记录灾害或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频率的相关制度(5)应具有专门评价方法来评估安全促进相关项目的进展及效果。(6)应积极参加当地甚至更广范围的安全社区网络相关活动,多进行经验交流。
中国关于社区安全的研究,主要有社区安全建设的方法、方向、误区还有评价方法和风险评估等几个问题。首先是关于社区安全的建设方向。主要有两种观点,金磊、卢玲等人认为,社区安全建设的目的就是想方设法的减少居民遭受各种的事故和伤害;张宝明等人指出,社区安全建设不能只以社区的安全程度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要同时将社区中各种力量汇聚起来,使社区安全成为一种文化,来促进社区的安全和全面发展;然后是关于社区安全建设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三种观点,石海波等人认为社区安全建设应调动各方面力量,政府牵头并号召,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率,人民参与其中,定能提高社区安全群众满意度;金磊、吴宗之等人认为思维不要只禁锢在安全之上,要做到"安全、环保、资源"的三位一体发展;李改珍认为社区安全建设应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联合,能得到更好效果;还有就是许多学者都在其研究中提到的,社区安全建设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些地方的建设还是产生了许多盲目攀比、急于求成,还有不少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这些不仅浪费了社会财富,同时并不能给居民带来很好的安全保障,是在安全社区建设中不该出现的。探索新的建设方法是好的,但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的为居民感受到更多安全感;最后,许多学者都对社区安全建设的风险评估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欧阳梅、陈文涛和段淼为评价安全社区建设中伤害控制问题,将《企业职工上网事故分类》引入安全社区风险评价体系。
张颖春用问卷研究法,研究了居民对所居住社区安全情况的满意度,得出了以居民的角度所需要的社区安全要素。马英楠则站在安全事故的角度给出了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1]李克强。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2]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3]厉以贤。社区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1999,(3)。[4]顾丽梅。治理与自治:城市政府比较研究[M].上海...
2理论基础2.1社区的概念作为一个学术方面的概念,社区最早在工业社会涌现出来:十九世纪后期,F.滕尼斯撰写的《社区与社会》使得社区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滕尼斯认为,社区是有相同购买意愿的人居住在一起的群体,在群体中人们相互直接接触,非常...
3研究设计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是城市边缘社区居民对其居...
摘要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是城市边缘社区居民对其居住生活社区安全程度的主观感受,是居民所生活的实际环境与其心理预期进行比较的量化。为了测量是哪些关键因素影响着城市边缘社区安全居民满意度,本文大量对比和梳理了社区理论、安全理论和满意度...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对形象的追求与塑造已成为维系个体、群体或企事业单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一种基本目标与手段。警察组织注重和提升其形象对于树立执法权威、协调警民关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国正处于社...
1绪论1.1研究背景1.1.1实践背景安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了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我...
正如康德在18世纪要问自然如何可能、齐美尔在20世纪初要问社会如何可能一样,进入21世纪,国家导向下的中国改革开放仅仅30多年,如果冒然问中国社会如何可能或许还有些贪早的话,转向承载单位替代的社区,30多年各方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协助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这清楚表明,社区不是政府的行政组织,没有行政的职责,只是协助政府或派...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政引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
3研究设计3.1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各方面能力的介绍本文中的社区自组织能力由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构成。主观方面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社区资源整合能力、社区自组织网络的结构和发育程度、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社区的自我服务能力及社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