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

民族矛盾剧与反奸除坏剧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6-10-12 共950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新编历史故事戏研究
  
  新编历史故事戏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学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并要对丰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起积极地作用。正如周恩来同志说的:"演现代戏可以表现时代精神,演历史剧也可以表现时代精神。这要表现适当,不是把现代生活放到历史剧里去。"有此可知,以新观点写出的历史故事戏,是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为此在创作新编历史故事戏时首先考虑的是要给人民一点东西,选取历史生活中和今天时代脉络比较合拍、比较有精神联系的题材,挖掘历史故事中的积极因素,进而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这样才能够在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1944 年墨遗萍任延安南区合作社蒲剧团教师兼编导之后,他工作的重心便放在了戏曲上,从此开始创作了 16 个蒲剧新编历史故事戏,它们是:《乞巧图》、《白袍将》、《五色棒》、《正气图》、《青田县》、《灰阑记》、《贪赃案》、《游江南》、《忠烈坟》、《文字狱》、《斩妖剑》、《弦高犒秦》、《润笔宴》、《河神娶妇》、《龙门记》、《云梯图》,根据剧作的内容大致可分类为:民族矛盾剧、反奸除坏剧、爱国剧、励志剧、止战剧、抗争剧等。
  
  3.1 民族矛盾剧
  
  日军在 1937 年 7 月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由此开始。自此,中国的大好河山遭受着日本军国主义的践踏。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全民一致对外,进行抗战。
  
  面对外辱,剧作家有将历史故事敷衍成民族对抗外辱的激情,他们创作剧本引导大众,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九一八事变之后许多从事于文艺事业的人,都想在这外侮欺凌的时候做点有所补益于民族的工作。"②剧作家以对历史的回眸,诉说抵抗外辱和保家卫国的民族信念,戏剧成了中华民族文化抵抗一种手段。"文化抵抗是现代民族战争时,被征服一方的民族在军事抵抗以外,在文化的领域内进行的反抗征服者文化的抵抗……抗战是一种民族间的战争,这样,被称为是在文化疆域收复国家文化空间的文化抵抗就很自然的发生了。"③通过历史的诉说,部分释放外辱强加给中国人的生存压力和情感压迫,在民族生存尊严和反抗意识的觉醒中,历史故事戏呐喊出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3.1.1 民族矛盾剧的剧情
  
  《正气图》 1944 年创作,本事见于《明史·刘基本传》。叙元代末年,高安县丞刘伯温,放弃在元朝做官,回到家乡,以"行医镇邪"为名,云游四乡,希望学士们可以起来反抗元朝,但是失败了。随后便隐藏自己在乡间,用"鸡毛转帖"的办法,暗地里与农民、船户等人相沟通,约定日期起来反抗元朝的统治。汉奸张良弼在乡间搜查刘伯温,未能捉获,于是他打死方镇长,并捕获方镇长的女儿及村民唐老大。张良弼的妻子宋芳梅劝说张良弼应插旗造反仇报仇,但是没有成功,宋芳梅便于张良弼决裂。张良弼又刑逼唐老大和方小姐,想要探问刘伯温的下落。刘伯温知道张良弼与宋芳梅决裂,于是便授计宋芳梅以原配的身份威胁张良弼,张良弼不得已私放唐老大和方小姐。刘伯温与常遇春商定共同于八月十五日咬破月饼为信号,联合百姓共同起事反抗元朝,先杀管带后杀王爷,从基础上反抗元朝的统治。太岳区解放剧团在 1950 年首次演出此剧。新华书店太原分店在同年的十一月出版了该剧本。
  
  《青田县》 1947 年创作于屯留县绛河剧团。叙述民族叛徒张宏范助元灭了南宋,得了一身荣耀,海游天下,将要来到青田县。青田县县官张良英为迎接、接待张弘范,抓美女,抓民夫,铺路修桥。在妻女遭受迫害的情况下,文天祥旧部林融联合括苍山难民准备插旗反元。青田县的豪绅地主抄出反元人员的名单献于张宏范,引来元兵搜山。林融等人兵败,冲出包围来到刘濠家中躲避。元军排兵布阵,言说要挨家挨户点名杀斩,血洗全村。为了保护全村百姓,林融决定忍痛杀子欺哄张良英等人。幸亏乡约想到自己兄弟的尸首摆放在家中,以此救得林融儿子的性命并瞒哄过了张良英等。刘濠设宴放火烧家,烧毁名单,却被张宏范识破计谋,刘濠身遭惨祸。张宏范为了立威,召集全县百姓观望刘濠行刑。林融趁此机会,串联百姓起义青田,救出刘濠,杀死张良英等人。
  
  《忠烈坟》 本剧为清史轶闻系列剧之一,1944 年写于延安。叙崇祯末年,普通百姓张德彪在前往笔架岗祭奠袁崇焕的路上被明朝将领马绍愉及郭都贤扣下。他告知对方自己曾是将领袁崇焕部下的一名炮兵战士,回忆当年抗清的场景,但是并没有勾起他们的抗清热情。此时朝廷内部,将领邱长白私自抗清,身遭皇犯,经过众文武大臣的保荐才有带罪立功的机会--带领八百兵马到辽东抗清。在去辽东的路上,从张德彪的口中得知在笔架岗前、精忠庙后,一个坟墓内有"千军万马".在辽东,邱长白得到民众的支持,战场上重创清军,夺得大炮。张德彪劝邱长白能够修坟开吊,祭奠袁崇焕将军以激励将士、获得人心。但朝廷却派洪承畴为辽宁总督,约束众将,调整策略,不准将士抗清,在清兵溃败之时,洪承畴连发三道军令逼邱长白退兵。松山战役中,明军大败,邱长白与洪承畴被俘。面对清朝的高官美色诱降,洪承畴投降满清, 邱长白大骂投降者以身殉国。
  
  《斩妖剑》 本剧为清史轶闻系列之二,创作于 1945 年。叙南明永历王驾前的大理寺少卿卢桂生宣旨让闯王李来享前往安龙朝见。李来享获知后装扮成送粮草的百姓单骑前往,在途中偶遇岳继袒、蔡忠德等人,通过了解得知他们以斩妖剑联络四方豪杰,趁机出动,截杀清朝最高统治者。在交谈之际遭受吴三桂的袭击,李来享仓皇逃脱。在历经艰难来到安龙,却不被问及朝堂大事,反而问及陈圆圆爱穿什么颜色的鞋子。李来享怒斥朝臣贻误御外大事,劝永历王整朝廊为国除奸。此时吴三桂杀向贵州,永历王外逃,朝臣叛变。经过几年的战争,永历王被吴三桂用斩妖剑杀害。永历王在死前对吴三桂等叛臣进行劝告,并将此剑改名为后悔剑,暗示他们最终的命运。果不其然,他们最终被清皇忌恨而被赐死。
  
  本剧初稿写就后,经多次修改仍未定稿,2014 年 7 月由任国成先生审定。任国成先生在审定本出戏时为了交代一些比较简单又必要的情节,则往在中幕前加一点戏,相当于一小场戏。
  
  如本戏的第一场,卢桂生送诏文是在湖北通山城九宫山;吴三桂的戏是在路途中;李来享与蔡忠德的戏在湖南雪峰山精忠庙。而卢桂生招李来享回朝是作为幕前戏处理的,与后面的戏中间就有个"中幕开",这个"中幕开"是少不了的,因此任国成先生给加上了。
  
  《文字狱》 本剧为清史轶闻系列之三,创作于 1945 年。叙浙江明贤吕留良在世之时,痛恨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华,作得几部文章,可以挽救世道,振奋人心。张熙前往吕家求文,希望可以把它们印书扩散,以挽救人心。张熙的老师曾净让他去策反清将岳钟琪,却不料岳钟琪假意交好哄套出他们的计谋。曾净与张熙被抄家,英勇就义。吕留良的女儿吕四娘假装曾净的女儿藏身于宫内,满怀报仇之心。最终设计盗走吕留良的文章与龙章印玺,并杀死雍正,盗取其首级。
  
  《游江南》 本剧为清史轶闻系列之四。叙齐赤若因把清朝出版的官方书籍《大义觉迷录》的内容偷换为吕留良的文章而被逮捕至京,全家只有侄儿齐林逃亡在外。齐林在外遵循师傅宋之清的教诲,说书笼络百姓,提醒人心,同时打听乾隆皇帝何时游江南之事。乾隆王为了蒙骗天下百姓,设计认江南陈阁老为父,对外放风自己本是汉人骨血,但他的计谋被齐林识破。齐林在乾隆王游江南之际带领白莲教众兄弟一起暴动,谋刺杀乾隆,最终杀死叛将岳钟琪等人。
  
  《贪赃案》 本剧为清史轶闻系列之五。叙嘉庆年间,县官王伸汗捏造名册,散粮贪赃。百姓田文选不服,到总督府告状。王伸汗借田文选之子田小栓上交斩妖剑为由诬陷田家为乱贼,将其逮捕行刑逼供,李毓昌领命前来调查此事。为了查清此案他明察暗访,告诫王伸汗要公正处理。王伸汗等人害怕事情败露,便收买了李毓昌身旁的侍卫,下毒谋害了李毓昌。百姓在失望的情况下插旗造反。
  
  《润笔宴》 1954 年创作于山西蒲剧学社。叙洪升的《长生殿》自演出以来场场客满,获得了极高的赞誉。梨园弟子于八月初八设宴为洪升润笔,表达他们的谢意。宴席没有邀请胸无点墨的黄六鸣与赵星瞻,二人怀恨在心,写奏折弹劾他们在太后孝期内宴会演戏。洪升与赵秋谷在宴席中途遭逮捕并累及家人。举人查嗣琏为了保全自己,供露洪升的《长生殿》中有反清复明的深意,使得洪升、赵秋谷二人被贬谪。洪升的女儿洪之则保护《长生殿》剧本逃到蒲州来到吴天章的家中。洪升被贬蒲州之后,赵星瞻为拿回《长生殿》的稿本暗中监视洪升。借吴天章生辰时洪升与洪之则父女二人偷偷见面,父女二人伤心不已。十五年后,遇大赦天下,洪升父女才得以回到钱塘,但是黄六鸣、赵星瞻与査嗣琏欲下毒手谋害洪升夺取《长生殿》剧稿,被访问洪升的梨园弟子霍六、才官等人推落水中。
  
  3.1.2 民族矛盾剧的观念
  
  墨遗萍的民族矛盾剧中反对民族压迫,呼唤汉族复兴,高扬中华民族振兴的旗帜,这一点表现的极为明显。元朝的统治者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压迫,在《青田县》一剧中有明确的表述:
  
  "元贼的兵马灭南宋,杀人放火来逞凶。苦害中华老百姓,一个个逃难躲兵戎。"此种处境在百姓的心中就是"国仇家恨摆在眼前".在《正气图》一剧,中宋老头非常珍惜家中的传家宝,因为它"能振奋人心复山河".自文天祥五坡岭被杀,张世杰崖山之败,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入主中原,到元顺帝至正三十五年逃走,共历八主八十年。在这八十年之间,不断有人民起义,《青田县》描写的是八十年前元初时人民起手反元的故事,《正气图》描写的是八十年后元末人民起事反元的故事,劳动人民始终燃烧着反抗"民族压迫"的火焰。在清史轶闻系列各剧中同样具有反映。如《忠烈坟》一剧中张得彪要求祭奠袁崇焕将军,是因为袁崇焕将军功在人心,能够激励将士。邱长白在兵败之后"宁做刀头鬼,不当卖国贼",全因自己的民族意识在主导。
  
  又如《斩妖剑》一剧中蔡忠德他们孤忠老少共同宣誓:"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天长地久,义存千古。子孙万代杀清贼,收复中原好乡土。"面对清朝以关公像替换岳飞像时,他们能够以关公"身在曹营心在汉"来激励自己。这一点在《游江南》一剧中让齐林以说书的形式得以展现:
  
  (响鼓一声)众明公得位都坐定,听我把三国关公说一通。
  
  (响鼓两声)刘关张徐州失败全分散,关云长被擒无奈降曹瞒。
  
  那曹操对他上马提金下马宴,又送来一部春秋鲜愁烦。
  
  那关公在曹营搬开春秋从头看,先看见纣王无道民不安,1周武王联合了八百诸侯,噗踏踏人喊马叫杀上前。
  
  殷纣王火焚不留肝和胆,昏君一死天下安。
  
  再看到周幽王时节起内战,两个太子动刀悬。
  
  大太子名叫宜血太短见,一心借外国兵马来专权。
  
  借来了犬戎兵马千千万,犬戎王乘此机会进中原。
  
  平罢内乱不回转,就给那大太子宜血找麻烦。
  
  把宜血浑身脱光不带一条线,大太子说道太不雅观,先给我一条裤子穿。
  
  犬戎王立地把脸变,大太子跪在地下不动弹。
  
  怕得他咕咚咕咚磕头如捣蒜,立马泪汪汪哭着鼻子往东迁。
  
  不是秦襄公单身保驾与贼战,他还精身屁股露外边。
  
  多亏了老百姓人心不死节不变,一起手才把犬戎直打得狗血喷头往回窜。
  
  那关公看罢春秋白了头,我也要人心不死主意端。
  
  你看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永不忘汉家的日月汉家的天。
  
  当真他在曹营心在汉,思想起汉室沦亡心痛酸。
  
  实服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要贼人还我汉土复中原。
  
  只要能身在曹营心在汉,才不愧我汉室英勇好儿男,只要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同起来报大仇总有这一天。
  
  在清初,先于洪升的金圣叹(明末遗民,狂傲多才)也是出色的一个。据传说,清人大尊三国演义为兵书,且极力推崇关羽之忠勇。因之入关以后,虽未像历代改朝后"平坟灭祖",但却来了一次"抽神换像",把民间"精忠庙"所祀之岳飞(抗金名将)换成关公。意图消灭汉人的"民族意念",惟恐岳飞深入人心,激起人民由恨金而恨清,民心思汉,不利统治。而金圣叹则将计就计,借题发挥,你尊关公,我批三国演义为第一才子书;你崇关公忠义,我也甚为推崇,他把关公的"精忠"与全书的可贵,有意突出的贯穿一个"汉"字。所谓关公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即在借以唤醒亡身于满清的人们心应思汉。
  
  不管丧名失节的汉奸们在怎样无耻的歌功颂德,自鸣得意,但庞大的中国人民,虽则在满清皇室与汉族官贵的压迫下暂时隐忍吞声,心里却没有亡国。清前期具有民族正义感和爱国精神的名士,或不与满清统治者合作,或在着述的字里行间暗作抗敌之举,如吕留良着文章来震奋人心,又如洪升在《长生殿》剧中让"梨园子弟雷海清来怒骂安禄山".《文字狱》一剧中,张熙要刻印吕留良的文章,是因为"吕留良写文章评论成败,把满汉两个字讲解分开。他痛骂汉奸们不知自爱,反甘心给清贼去当奴才。理又直气又壮骂得痛快,真是个年纪迈志气不衰。
  
  想把它印成书廉价出卖,为的是把人心挽救回来".雍正皇帝在面对吕四娘的刺杀时求饶,吕四娘斩钉截铁地说:"中华百姓不肯绕。"
  
  在《润笔宴》创作之前,墨遗萍在临汾曾与蒲剧名伶闲聊,当时名须生曹福海就说当时舞台上所表演的除了奸臣迫害忠良的朝廷大事,就是相公招姑娘的家务小事,没有一出戏是展现艺人故事的。墨遗萍在听到曹福海的话后立即便想到了洪升编写的《长生殿》里面的梨园弟子雷海清因怒骂外寇安禄山而被杀害的故事,他认为在雷海清的身上既有民族气节又有爱国精神,可以把这段故事编写成蒲剧。
  
  这才有了《润笔宴》这出戏,在戏中把安禄山的身份定位侵辱中华的外寇,雷海青痛骂安禄山是因为他具有爱国精神,民族正义。面对清朝的指控,剧中的洪升能够正面表达他是在提笔造反:
  
  我就是提笔来造反,要赶走外寇安禄山。
  
  你说造反就造反,雷海青铁胆后失传。
  
  梨园中出了他爱国忠义汉,不投降外寇做奸馋。
  
  清贼虽将中华占,日月无光四十年。
  
  明代官员将节变,我要留正气在梨园。
  
  为此写下《长生殿》,要唤起人心复中原。
  
  为了更好的彰显剧作"人心思汉"的主旨,墨遗萍在《润笔宴》中穿插《长生殿》的第二场演出情况,虽没有直接展现梨园子弟雷海青怒斥安禄山的场景,但是通过赵秋谷醉酒状态下急迫想观看的状态,侧面反映了在人民心中欲"显梨园正义,使我中华山河重见天光"的迫切愿望。
  
  伴随着墨遗萍的民族矛盾剧中"人心思汉"这个主旨,其笔下产生的就是对于叛臣的批判以及对异族统治者的不满,对于叛臣的批判这一点在《斩妖剑》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剧作一开始便是南明的朝臣们没有斗志,每天贪图享乐,为了陈圆圆爱穿什么颜色的鞋子把李来享召回朝堂。他们在面对战祸时不是想着如何抗敌而是保命,如军统孙可望兵败之后逞凶,抢劫皇宫之后投降清朝,再如大理寺少卿卢桂生投靠清朝。对于叛臣们最后的结局就是清朝统治者因害怕功高震主而找理由最后被赐死,他们临死时也都悔恨自己当初的行为。如吴三桂在临死前的唱词:"我逼死永历王命丧云南,早知道满清贼行事太短,悔不该当日里引贼入关。"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更多的是通过清史轶闻中的《游江南》、《贪赃案》体现的。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与大臣的妻子苟合,一心想着享受游玩,中下层的官员对百姓实行苛政,对上级贿赂,谗害忠良,使得百姓难以生存。可以说,每个剧作即是一幅中华大地在异族统治下,百姓生灵涂炭,人心思汉、思谋反抗的生动图画。
  
  3.1.3 民族矛盾剧的行为特点:人民性 暴力性
  
  墨遗萍民族矛盾剧中的矛盾解决采取的是暴力性的起义或战争,进而在其中蕴含着鲜明的人民性特点。所谓暴力性就是指人民反抗异族统治手段。《青田县》中人民面对元贼的横行、镇压,最后被迫选择在刑场上起义,救得刘濠与随娘,杀死元贼张良英与三班头,打败张弘范,走上了起义的道路。《正气图》一剧中最后约定八月十五一起手杀死管带与汉奸,最终起义。在《游江南》一剧中,齐林带领白莲教兄弟刺杀乾隆皇帝;在《文字狱》一剧中吕四娘最终成功刺杀雍正皇帝。
  
  所谓人民性就是指在反抗、起义过程中依靠的是普通百姓,希望唤起的是百姓的民族正义感。《正气图》中刘伯温放弃官职,回到家乡,以"行医镇邪"为名,云游四乡,想要通过"透天机"使天下的学士们起来反抗元朝,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成效,这才隐藏于乡村,用"鸡毛转帖"暗地里联络农民、船户,约定日期,八月十五咬破月饼在乡村先杀管带,从基础上崩溃敌人,不必急于攻城,才把起义变成"群众性"、"人民性"的起义。又如《贪赃案》一剧中对于贪官的处罚不是统治者而是百姓们进行造反。再如《文字狱》中印刷吕留良的文章是为了唤起人心;《润笔宴》中洪昇以戏剧表演的方式唤起人心;《游江南》中齐林他们分散各地,游方看病,打鼓说书,都是为了笼络百姓,提醒人心;《忠烈坟》中祭奠袁崇焕将军的墓同样如此。在每次大规模的反抗行动,或起义斗争之前,都有关于宣传、组织民众的大量描写。
  
  3.2 反奸除坏剧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中国社会迈入新的阶段,人民自此从成为国家的主人,主宰者自己的命运,百余年来深受欺凌和屈辱的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气象。但是经历磨难的中国在建国前后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如在新解放区存在大量的反动分子,封建迷信观念盛行,人民的思想还没有彻底的解放等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依然仍需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墨遗萍针对不同的问题创作了一些反奸除坏剧,有《五色棒》、《灰阑记》、《河神娶妇》三个剧作,在当时反奸、反特、除坏方面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3.2.1 反奸除坏剧剧情
  
  《五色棒》 总共四折夹一楔子,是以曹操为肯定人物的新编历史故事戏。叙洛阳北部尉曹操装扮成算卦先生到洛阳乡村私访,想要查明不法官宦的罪恶。从顿丘逃难来的一对母女,又在暗中听到蹇二爷与二癞子的对话,从中了解到蹇二爷的罪证,为此设下"五色棒",欲保良民、打奸馋。蹇二爷怕事情暴露诬陷顿丘母女私藏皇犯,并且诬陷曹操贿赂朝臣司马防,希望能够扳曹操倒台,使"五色棒"失效,但这一切的计谋却被识破,最终曹操用"五色棒惩治了蹇二爷等不法之徒。奸臣们害怕曹操与"五色棒",便设计使曹操升为顿丘县令调离洛阳。
  
  蹇硕接替曹操的职位后残害百姓,曹操回转洛阳,用"五色棒"惩治蹇硕,并搜集到朝臣曹节等人私通外寇的证据。本剧写成之后,曾经过两次修改,但是未经过"舞台实践".故事取材于三国志的武帝纪及其注的曹瞒传,据史料记载:曹操二十岁时(汉灵帝熹平三年,即公元 174 年),考取"孝廉"资格,得以称"郎"(品级),先是担任洛阳县(京都所在)的北部尉,后来升迁为顿丘县的县令。曹操当洛阳北部尉时,初到尉廊,就先整结四门,且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跟。但凡有人敢违犯禁令,不论是否是豪强,都被五色棒打死。数月之后,灵帝最宠幸的小黄门(阉官)蹇硕的叔父因犯禁,便死在曹操的棒下。一时京师的凶徒敛踪,莫敢再犯。虽说那些个近侍宠臣们深心痛忌,然又无从将曹操怎么样,于是新设妙计,来了个"共同称荐",遂提拔了曹操,使其迁升为顿丘县令,调离了洛阳。本剧就是以这段记述为基础,并珠联了一些有关史料而"繁衍其义"敷衍而来。
  
  《灰阑记》 此剧系墨遗萍 1960 年据元代李行道同名杂剧改编。叙马员外妻子马大娘已年过半百,没有儿子。马员外便纳艺妓张海棠,生子寿郎。马大娘因与赵令史有染,暗自约定趁马员外上香时幽会,但马员外让其同去,因而赵令史赴约会未见到马大娘,而且脚踏了石灰留下了印迹,他们害怕事情败露,于是马大娘暗自在马员外的药中下毒,反诬张海棠谋害马员外,张海棠被屈打成招下监。后包公审理此案,马大娘、张海棠都说自己是寿郎的生母。包公命人撒下石灰圈,让十岁的寿郎站在石灰圈内,告知马张二人能拉寿郎出石灰圈的便是寿郎生母。
  
  马张二人争拉寿郎,张海棠怜爱自己的孩子,不忍心用力拉扯,最后主动放弃,寿郎终被马大娘拉出。包公据此断定张海棠为寿郎生母,依据圣母像以及丫环、王妈等人的指证,最终马大娘等人的阴谋被揭穿,包公将他们定罪收监。此剧系净、旦唱做工并重戏。1960 年由稷山蒲剧团首演。
  
  《河神娶妇》 最终定稿是在 1949 年,本事见于《国语》及《列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叙魏文侯时,任用吴起镇守西河(洛河)以防止秦国,西陲没有忧患。只有邺地处边远,北面与赵国相接,无人固守边疆,具有很大的忧患。于是魏文侯听从翟滇的建议,选择西门豹到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达邺地之后,看到邺地田园荒废,人民面带忧色。西门豹便到乡间私访,经吴惜英与吴母的介绍才了解到十年前漳河发大水,女巫与贪官勾结起来哄骗百姓说:"送河伯妇,可免其灾。"从那时开始每年从民间选择一名少女为河伯妇,同时借此机会榨取百姓钱财。
  
  西门豹便将计就计,到了河伯娶亲的那天,西门豹借民女哭啼而让女巫等人与河伯另商婚期,将神差等人投入河中,女巫非常害怕,最后说出实情。西门豹令其改过并没收款项,封锁河神庙,劝百姓修水渠,引水灌溉。此剧系须生为主唱做工并重戏,晋南地区各蒲剧团大多上演。
  
  《河神娶妇》一剧,并不是一蹴而成的,早在一九四一年春,因陕北的巫神曾一度闹的很凶。在与巫神的斗争中,墨遗萍便有写这个剧的念头。在写作之前,墨遗萍他曾与孙方山、刘永瑞等仔细商议;写成后,又吸取大家意见,修改了几次。在延安大学业余团用秦腔演出。一九四六年到太岳区时,又整理了一番,和初稿大有出入之处。一九五零年三月十八日,于山西省府文化处,又略事增删,成为今稿。1950 年 9 月剧本由新华书店出版发行,今藏于临汾蒲剧院。
  
  3.2.2 反奸除坏剧的主题意义
  
  对于反奸除坏剧而言,墨遗萍他的目的是想将当时那些骑在人民头上"无法无天"的奸臣恶人的罪迹揭露出来,予以鞭挞,在"反奸,反特,除坏"方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在《五色棒》剧中,朝臣们私通外寇,陷害忠良,包庇阉官;阉官及其走狗四处诈财害命,掳掠奸淫,百姓们的怨恨难伸,这在剧中"惩恶"一出中全部得以展现。黄门蹇硕到顿丘一代搜查皇犯,皇犯没有搜查出,却发财而归,搜刮的财物分送给朝臣曹节等。蹇二爷上任后强抢民女,强抢不成就诬陷她们私藏皇犯。被曹操拿下之后,蹇二爷还殴打证人;朝臣曹节等人因证据尚欠确实等原因为其开脱,从中可以看出奸臣们与阉官们相互勾结,为害一方。
  
  在《灰阑记》中,马大娘与赵令史勾搭成奸,谋害了马员外,嫁祸于张海棠,谋取马家的财产与儿郎。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有恃无恐地欺压张海棠,原因是赵令史与太守苏顺官官相护。面对赵令史的屈打,苏顺包庇纵容,最终使得张海棠屈打成招。通过此剧揭示了奸人恶人们凭借自己的权利肆意妄为,但他们罪恶最终被揭穿,他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河神娶妇》一剧中,地主陈三少与巫神奶奶等人借为河神娶妻的名义,谋害少女,骗取百姓的钱财;同时巫神奶奶等人替人看病时装神弄鬼骗取百姓的钱财,最终他们的阴谋被西门豹以问候河神而揭穿。
  
  墨遗萍在本剧的前言中提到创作本剧是因为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地迷信未除,尤其是一贯道别有用心,藉神威二字愚民",希望借此剧借古讽今,教育群众不要被披着迷信色彩的反动分子、坏人们所蒙骗。
  
  3.2.3 反奸除坏剧能够成功的原因
  
  在墨遗萍反奸除坏剧中,奸人们、恶人们的阴谋最终被揭穿,受到应有的惩罚,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离不开正义官员的努力。他们为了能够真实的了解情况,都采取了私访这一方式。
  
  如《五色棒》剧中曹操为了搜集阉官等人的罪证,化装为算命先生来到乡间,与逃难的母女交谈,获知真相。为了惩治坏人,造保良民、打馋贼的"五色棒".同时在审理案件时能够做到公正处理,不受朝臣曹节等人的求情与干扰,寻找受害人。在面对阉官们的陷害时能够冷静地找出破绽之处,并使得此陷害的证物成为阉官蹇二爷的催命符。又如《灰阑记》中,包拯为了考察官吏暗中到乡间,观察官员如何断案,如何判案。在审理张海棠案件时能够抓住细节--"圣母像"与石灰,正确的判定案件,使案情真相大明。再如《河神娶妇》中,西门豹来到邺地之后,看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除了问及陈三少及锣夫之外,他决定"把衣衫一齐更换,亲自到乡下私访一番",因为"要知民间疾苦事"必须"亲自访问乡里人".为了更好的了解巫神奶奶的情况,西门豹让自己的妻女亲自去河神庙去调查,获知"巫神们假做作尽把人哄".他们的清廉正义,取证于民间,为正确的判案提供了切凿的证据材料。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