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就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现状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知行不一的现象,突出表现在生态文明责任意识薄弱,缺乏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说明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在高校中存在着失衡现象,特别是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作为高校人才素质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着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学校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教育的实质就是利用文化的影响使教育对象达到目标要求的社会活动。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开展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其自然具备强烈的教育功能。通过加强高校生态文化建设,发挥生态文化的育人功能,开展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应是新时期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根据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与发展要求及其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结合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时代文化诉求,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通过高校生态文化建设实践,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强化其生态文化意识,努力实现大学生生态文化行为训练与生态文化意识培养有机统一的一种素质教育。
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生态文化的概念及其属性,有助于更好的开展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根据生态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和生态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体现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的,具有生态特色的校园建筑环境、文化活动和规章制度,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的总和。
从校园生态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我们就必须要对它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有所认识。校园生态文化理念的先进性有助于创新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模式;鲜明的校园生态人文精神有助于强化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文化内涵;校园生态人文景观的独特性有助于营造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所需的人文环境;丰富的生态文化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平台;合理的生态校园制度体系有助于规范校园主体的文明行为习惯。
从校园生态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我们还应该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过程的生态文化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生态文化价值观对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引导;生态环境文化是影响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基础;生态制度文化是规范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保障;生态精神文化是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导向。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要以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文化理论作为指导,高度重视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而这一切都与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完善和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为此,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形成自觉的生态文化意识,重视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知识学习,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化认同感,切实发挥校园生态文化制度对于规范大学生行为的作用。要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为根本,以学校的文化教育为主,以社会的影响教育为辅,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要积极引导和完善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生态环境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育人环境;通过校园生态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搭建良好的教育实践平台;通过校园生态制度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通过校园生态精神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提供良好的动力导向。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校园生态文化
目 录
摘 要
绪 论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读
1.1 高校校园生态文化的概念解读
1.1.1 生态文化概念的解读
1.1.2 高校校园生态文化的内涵界定及其解读
1.2 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内涵界定
1.2.1 养成教育的内涵解读
1.2.2 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内涵界定及其解读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文化内涵认识
2.1 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过程的文化内涵分析
2.1.1 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不断强化生态文化自觉的过程
2.1.2 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认同和践行生态文化价值观的过程
2.2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文化意义
2.2.1 校园生态文化理念的先进性有助于创新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模式
2.2.2 鲜明的校园生态人文精神有助于强化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文化内涵
2.2.3 校园生态人文景观的独特性有助于营造养成教育所需的生态人文环境
2.2.4 丰富的生态文化活动是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平台
2.2.5 合理的生态校园制度体系有助于规范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2.3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过程的生态文化影响机制
2.3.1 生态文化价值观对生态文明行为养成具有重要的支配作用
2.3.2 生态环境文化是影响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基础
2.3.3 生态制度文化是规范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保障
2.3.4 生态精神文化决定着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导向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现状分析
3.1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
3.1.1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现状
3.1.2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现状表现
3.1.3 高校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现状
3.2 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3.2.1 大学生的生态文化认知欠缺,生态文化意识不强,生态价值观念模糊
3.2.2 高校对生态文化教育重视不够,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薄弱
3.2.3 社会对生态文化教育宣传不到位,忽视自身的管束和保障作用
第四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建议对策
4.1 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化价值观
4.1.1 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
4.1.2 重视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知识学习
4.1.3 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化认同感
4.2 积极引导和完善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4.2.1 通过校园生态环境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育人环境
4.2.2 通过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开展,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搭建良好的教育实践平台
4.2.3 通过校园生态制度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4.2.4 通过校园生态精神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提供良好的动力导向
结 论
参考文献
摘要本研究以秦皇岛市海港区青云里小学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入手,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目前我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念、教学体系以及内容体系。本文试图通过日常观察,找出秦皇岛市青云里小学各年级...
小学阶段,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传授。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力难免会被其他事物吸引,导致小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获取不全面,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控。...
当前农村小学的行为养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制订可行性与针对性较强的《小学生行为准则》、丰富行为养成教育形式、拓展教育渠道、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等方法,充分发挥行为养成教育的价值,在知识教育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为教育工作者而言, 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该加以关注, 尤其是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强化思想道德培养, 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
小学教师是在学生学习生涯开始时与他们接触的第一批教师。对小学教师来说,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当前和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
良好习惯的养成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老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管理实训的过程, 如同常规管理一样要抓反复, 反复抓, 保证同学们的实训习惯能呈螺旋式前进。...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1].它不仅对一个人的现实生存至关重要,而且蕴含着改写人生命运的巨大能量。由于人并非单纯地靠理性来支配,不时还要受到思维和行为的惯性制约,把行为规...
4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原则、目标与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存在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43](P97-99)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生活在特定的氛围当中,不可能孤立存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在阅读中,会受...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家,内心的亏欠以及爱意限制了他们教育思想的成熟,他们认为什么都应给予孩子最好的,甚至是金钱,这便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全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大共识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塑造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