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郑律成音乐创作的生活观
一、郑律成音乐创作与生活的融合。
每一位作曲家根据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往往会创作不同形式与内容的音乐作品。有的善于创作赞美和歌颂美好生活的作品、有的喜欢创作批判和讽刺现实生活的作品,还有的写出了常常感慨和珍惜生活的作品。郑律成的音乐作品也是如此,他始终以人民群众的生活为自己的创作题材,不断地写出一首首表达和赞美人民群众生活的歌曲。当人们聆听郑律成的歌曲时,常常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究其根源是因为郑律成抓住了人民群众的心声,真正的体验到了群众的生活与环境,发现了人民的审美需求,所以人民也能理解和感知到他的音乐思想,并称他为"时代的歌手"、"人民音乐家".
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音乐创作也是生活的写照,这是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最主要的核心思想。音乐创作的主体是作曲家,作曲家的创作过程往往是把自身的生活体验转化为大脑中创作灵感,再使用各种作曲技术手段,最后升华为具有鲜明形象的音乐作品,从而来诠释自己的对生活的理解、感知和表达等等。
郑律成的音乐创作与生活水乳交融到了一起,他曾给自己的创作约法三章:
"作曲也是一样,肚子里没有东西,能写出什么作品呢?那不行的。对我们搞音乐创作的人来说,生活很重要。不熟悉的东西不好写,单凭着个人主观想象写是不行的。所以我强调搞创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生活。""要熟悉生活所给予的环境,要同这个环境中的人物打成一片,要逐步把他们的感情转化为自己的感情。""在对生活、人物及感情的概括中,提炼出富有个性的音乐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旋律来。"郑律成为了让自己的音乐作品更贴近人民的生活,他曾经多次去江边、农庄、林区、矿区、石油基地、军营、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地采风,与当地的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寻找音乐创作素材。也正因如此,郑律成的《解放军进行曲》旋律才能刻画出排山倒海的军队人物形象,《延安颂》才能描绘出革命根据地自由、民主、和平的生活气息,并号召着全世界的爱国志士加入到这场革命的浪潮。
音乐作为人类的听觉艺术,它能够使人在聆听的过程中去理解与感悟生活。
作曲家所创作出音乐作品,同他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莫大的联系。杰出的作曲家往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且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和各种社会现象,从而写出深入人心的作品。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为例:当国土受到侵略、民族危亡的时刻,我们的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和郑律成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等等歌曲,给战士们在战场上无限的精神食粮。他们正是和全国人民处于水生火热的生活环境中,用手中笔的写下了时代生活的乐章,对抗日战争时期革命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生活体验是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源头。
生活体验是作曲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离开生活谈创作,音乐如同丢失了灵魂,作品的生命力也就完结了。这是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所共有的一个创作规律。郑律成也是如此,他一生的生活体验十分丰富,以下笔者将从郑律成各个创作时期中提炼出以下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活体验作为本部分内容的论述。
(一)到延安部队的生活体验。
"在上海期间,杜君慧对我的政治教育是很大的。告诉我了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情况和延安情况。当时我的年龄也不大想读书,也信仰共产主义,又想前方去抗日,因此和姐夫、杜君慧商量了我去延安学习的问题。他们也同意我去延安学习。"1937 年 10 月,郑律成到达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了陕北公学院学习,随后又被安排到鲁艺继续学习,在这片沃土为他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此时的延安,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歌咏运动,老师唱、学生唱、八路军唱、老百姓唱,体裁丰富、风格多变,人民从心底发出来幸福、自由和欢喜的歌声,这样延安成为了一片歌声的海洋。郑律成的到来,无疑为这场歌咏运动增添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延安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郑律成和其他学员们用自己的双手挖窑洞和开荒种菜,来解决艰苦的食宿问题。
没有讲台,没有食堂,学员们除了晚上回到窑洞中睡觉,白天都是在外面一起读书、唱歌和吃饭。在经济分配上,八路军和学员们的津贴差别不大,学员人均是 1 元,普通士兵是 1.5 元,排级2 元,连级 3 元,毛泽东等领导人 5 元,这体现出了部队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平等。
郑律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生活、学习和歌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的生活观念。在陕北公学院第一期毕业典礼时,郑律成创作了《陕公毕业同学歌》(程浩飞词),来激励去往前线的战士,同时,这也是他来到延安后创作的第一首歌曲。
鲁艺毕业后,郑律成担任了音乐指导员,常常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各个歌咏队伍中教唱歌曲,同时担任这些学员们的指挥。与此同时,郑律成在延安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认识了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大使--丁雪松。值得我们惊叹的是,在两人恋爱期间,《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和《延水谣》等经典作品也恰逢诞生了。
中国与朝鲜半岛同时面临着外敌势力的侵略,郑律成从朝鲜一路艰辛的来到延安,亲耳聆听毛主席为他讲京剧,并赞赏郑律成的才华,使得自己的能力有的放矢。他与志同道合的战士们畅谈人生理想,心中的创作的火花渐渐燃起;亲眼见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次次的击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让自己对这场革命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延安的生活体验激发了郑律成创作灵感,这个时期郑律成的音乐创作达到了巅峰,共创作了 41 首音乐作品。
郑律成在延安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体裁多样,主要有独唱、齐唱、合唱和歌剧。在内容上,多以歌颂延安、战士、以及生活环境为主;创作技法上,他融汇了中国传统民间音调、西方音乐和朝鲜音乐等;在歌词上,与郑律成合作的词作者基本都是身边的战友。由此,郑律成的音乐作品在当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尤其是他创作的《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和《延水谣》很快的在群众的队伍中广泛传播开来,召唤者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人士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这对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文艺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来四川川江的生活体验。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川江,航运主要以木船为主,来到江边便可看到大小不一的船只停靠在江边,许许多多的床工在船上工作,在船工与木船之间形成了一句一句整齐、有力的声音,便是号子。川江号子,流传于长江及其支流,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当地船工们为统一节奏步伐时演唱的,常见形式为一领众和,是我们汉族民歌中的瑰宝。2006 年,"川江号子"成功的被批准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52 年的秋天,郑律成与词作家放平来到了四川,要以当地的民间音乐川江号子为素材创作一首歌曲,用来参加为明年罗马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活动做准备。大自然流淌出来的音乐是纯净的。郑律成首先来到岷江,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朴实的船夫,听到雄壮有力的原生态号子。船夫们的双脚用力蹬,把纤绳拉的笔直,随后领头的号工高亢的喊出一声号子,随后的几十个纤夫随声应和,气势宏大,郑律成立刻拿出手中的笔记录下来旋律。
随后郑律成又到了宜宾、北碚,在当地工会的帮助下,郑律成和当地的纤夫们一同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劳动,认真的记录每一位船夫演唱的号子。其中有一位声音洪亮、音调极高的号工叫罗志清。根据记录,他当时和众人演唱的号子是:"握起棹!……"这是罗志清的声音;"嗨棹!嗨棹!……"这是众船工的声音;"高高的山上哟!插黄旗哟!……"这是罗志清高亢的男高音:"嘿--咳--!……"这是众船工缓慢悠扬的声音。
在川江的七天七夜的航行,川江号子的天籁之声日夜回旋在郑律成的耳边,他和词作家放平不停的构思,终于在 1953 年 3 月,郑律成创作的《江上的歌声》问世了。我国建军七十周年的音乐会和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纪念郑律成诞辰一百周年音乐会上,这首无伴奏合唱《江上的歌声》再次迎来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着名指挥家严良堃评价此曲:"郑律成谱写的这首歌的旋律是舒展的、流畅的,很悠扬,他采用领唱与合唱交织的手法写成,和声是古典的,平稳而且干净。作品看上去简单、平稳,但有意境,很纯真。……他是用音乐在描写前进中的人们的思想感情,写解放后船工的开阔心胸。这种运用合唱的形式、写意的方法, 描述新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音乐作品可在当时是少有的、非常大胆的创新。"
(三)在大兴安岭的生活体验。
1953 年,郑律成与金帆、陈天鹤、赵行到和盛礼洪等人组成创作团队,他们一同前往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体验生活,挖掘音乐素材。此时的大兴安岭,正逢进入冬季,茂密的森立,呼啸的寒风,雪白的大地等等景象映入郑律成的眼帘。
郑律成与一行的几人在林区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打猎,还常常教林区的工人们识谱、发声、排大合唱,其中金帆和陈天鹤合作的歌曲《森林啊,绿色的海洋》便是此时创作的。随后,放平也来到了林区。他在《林业工人报》中挑选了刘佩诗写下的《采伐歌》交给了郑律成,待郑律成谱写曲调。白天林区的伐木声、工人的劳动号子、树木断裂的声音不断的在郑律成的耳边回旋着,此时郑律成的新作《采伐歌》也随之形成了。郑律成先把这首歌给放平唱了一遍:"嘿呦嘿!嘿呦嘿!片片 树叶飞啊,锯 木随风扬 呀,在那高高的 山上,咳!我们采伐忙,在那高高的山上,咳!我们采伐忙。……"[11]
郑律成常常在森林中越唱越起劲,声音在整个山中回荡开来,赢得了采伐工人的一致赞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梁茂春曾评价:"《采伐歌》是一种非常对称的"镜式结构".
不但全曲讲究对称,乐段内部的乐句之间也非常注意方整性,对称性;乐段之间也非常注意音乐素材的统一(A 段与 B 段都以相同的乐汇作结束)。这些细致的艺术处理,使得这首歌曲结构上非常完整,艺术性很高,全曲的旋律发展有着内在的逻辑性。这种方整性,对称性的曲式,在结构上也具有时代的特点。建国初期的歌曲,普遍都重视结构的对称性和均衡性,与战争年代那种呐喊性的、非方整性为结构特点的歌曲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是安定、幸福的新时代的歌曲创作上的一种反映。"[12]
郑律成被大兴安岭林区壮观的景象所感染,创作思路油然而生,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飘荡,脑海中的乐思不断的汇集,自己作词作曲创作出了《兴安岭上雪花飘》。他后来又创作了《流水合唱》和《小兴安岭颂》,并且将之前的《采伐歌》和《兴安岭上雪花飘》编排到一起,形成了独具中国传统音乐风韵的《兴安岭组曲》。
(四)去空军部队的生活体验。
1963 年,郑律成和词作者宫玺受邀到我国某空军部队去体验生活、创作有关空军题材的歌曲。这使得郑律成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又多了一份难忘的经历。
郑律成在空军部队生活了两个多月,每一天他都把体验空军部队的真实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灵感的源泉。如今很多的作曲家或文艺作家,把旅游观光的形式当做是体验生活,这实际上并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了解群众的生活环境。郑律成在创作时,始终认为正真了解群众的心声、感受群众的生活环境、知道群众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写出有打动人心的歌曲。在空军部队里,他和部队领导、飞行员、地勤员和护士以朋友相称,天文地理、亲情爱情等话题无不想谈,空军战士教他如何驾驶飞机,让他感受飞机在空中翱翔的感觉,而郑律成教大家唱歌、识音符,陶冶部队的文艺生活。同时,在炎热的夏季,他仔细的观察和记录着飞机起飞、着陆的状态,虚心向飞行员请教飞行技术,以及亲身乘坐战机在空中感受空中作战的情境。收集完创作灵感之后,郑律成又时常和宫玺等人进而讨论如何使让词、曲更融洽的结合到一起。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郑律成共创作出了八首空军部队歌曲,分别是《前进,人民空军》(廖代谦词)、《飞行员之歌》(宫玺词)、《我在天空歌唱大地》(宫玺词)、《我爱我们的飞机》(宫玺词)、《高歌猛进飞向前》(宫玺词)、《祖国的眼睛雷达兵》(宫玺词)、《高射炮兵向前方》(宫玺词)、《白衣战士》(宫玺词),以及一部未完成的歌剧《太湖之歌》(与白得易合编)。郑律成为中国人民空军的音乐创作开辟的新的道路,他的这种严谨、专心致志的音乐创作态度,让我国空军战士的歌曲始终自由飘荡在祖国的天空。
本文立足情感教学的理论研究,分析了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意义,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就如何实现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教师要根据幼儿学生学习和心理的情况,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手段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从而让幼儿学生通过音乐教学获得良好的发展。...
声乐在我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是一种以乐器和人声为载体的音乐形式,很多看似没有联系的东西,内部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在人类开展文艺活动的过程中,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每个人都有激发美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通常需要经过想象、感知、情感和思...
第二章郭兰英演唱特点分析第一节郭兰英主要代表作品及其形象塑造但凡欣赏过郭兰英表演的人都无不惊叹于她那高超的唱功,精湛的舞台表现,掷地有声的念白以及表演过程中的真情流露。每一场戏,每一首歌,都能给人以震撼心灵的冲击。一、歌剧《白毛女》中...
2.秦腔角色演唱风格类型在前人的研究与探索中秦腔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角色逐步丰富和完备。笔者结合前人对秦腔四大行当中角色的分类,根据秦腔不同角色的演唱特点,将秦腔角色的演唱归纳为七种演唱风格。2.1苍劲宽厚型。在秦腔角色中,老生与老旦...
本文会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实际生活的观察来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
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有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古今注》载:邯郸女子,秦氏罗敷,出彩桑于陌上,赵王见欲夺之,罗敷乃弹筝,做《陌上桑》以自明。根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2012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又提升2%.其中,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播...
第二章中国扬琴四大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扬琴,原称洋琴,洋有外来之意,最早流行于欧洲波斯等国。明末清初由波斯一带传入中国,由于声音明亮清脆、表现力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起初流行于广州一带,后流传于全国各地。在这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地域性的特点...
彝族民歌具有很强的原生态性,尤以高腔见长。凉山州布拖县的阿都高腔是彝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高腔,在彝族民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已被纳入四川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