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郑律成的生活观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启示。
郑律成不平凡的人生历程,造就了他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凝聚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主题。他的创作的独唱、齐唱、大合唱、歌剧、儿童歌曲、古诗词配乐等各种体裁的歌曲,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延安颂》、《兴安岭上雪花飘》、《我们多么幸福》等优秀作品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郑律成及其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对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我们当代音乐创作有着宝贵的借鉴价值和启示。
(一)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门类的音乐不断涌现,似乎这些音乐成为了一种便当,缺乏生命力,昙花一现便被人所遗忘。
一方面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音乐审美素养不断的提高,对音乐的文化的理解加深。而另一方面,是音乐创作者自身的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人才的培养本身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院派"的氛围下成长。尤其是一些作曲专业的学生,他们的音乐理论的学习局限于作曲技法和音乐形式上,而且对音乐的实践性和田野生活体验更是少之又少。
郑律成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为了歌曲创作,不放过任何一次向生活、向群众学习的机会。他曾经多次去江边、农庄、林区、校园、矿区、石油基地、军营、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地采风,与同人、农民、战士、老人、儿童等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大自然和人民给予他的灵感,用笔记录下来。他在工作间、高级宾馆中写不出歌曲。他的歌曲十分充满正能量、和乡土气息,犹如插上了翅膀一样飞边祖国大江南北。
所以,当我们今天听郑律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时,仍然能够让我们的内心燃起熊熊烈火,感到热血澎湃,使我们为中国人民军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正是郑律成和亿万中国人,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同人民群众一同生活和战斗,抓住了人民心底的那根弦和战士形象,所以才能成为世纪经典、传唱百年。郑律成的这种深入体验生活、寻找创作灵感,正是当代音乐创作者最需要学习的。
(二)重视歌词与旋律的紧密结合。
郑律成的音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仅是他写下雄壮、劲健或委婉、抒情的旋律,他对歌词的选择也十分严格,强调歌词与旋律的紧密结合。
郑律成在给歌词谱曲的方法大致有四种:第一种方法是,接到词者到词后,依照歌词内容配上旋律;第二种方法是,以自己的激情写出音乐旋律后,如果发现适合本曲的歌词时,再来配词和完善其作品;第三种方法是,先确定自己的音乐主题后,再找好合作作家或诗人写歌词;第四种方法是,郑律成和词作者同时写相应的曲和词,然后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略微改动,使歌曲成为完整的作品。
郑律成在一次歌曲创作培训会上曾说过:"过去的抗日战争歌曲《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短短的几句,一下子就掌握住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我写《解放军进行曲》,开始是这么写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写出后,总觉得不够劲,原来的歌词就是这么写的,后来就加了一句:向前、向前、向前,为什么这么改呢?我觉得我们八路军那么大的一支队伍,开向前方和日本鬼子作战,光用'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乐句表现不够,我想得拿出点气魄来,就加上了"向前、向前、向前",这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一个道理,一 下子抓住主题,气魄就出来了。"[18]
美妙的旋律要有动人的歌词来搭配。许多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诗人和作家都和郑律成合作过歌曲,其中有:莫耶、熊复、公木、乔羽、朱子奇、塞克、郭小川、朴世永(朝鲜人)、金枓奉(朝鲜人)、欧阳单遵、刘白羽、凌子风、魏巍、郭沫若、光未然、艾青、管桦、放平、金帆、安娥、沙鸥、臧克家、马铁丁、田间、蔡其矫、宫玺、杨匡汉、成仿吾,以及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和陈毅等,正是这些作家和诗人的谱写歌词与郑律成创作的旋律紧密结合,才让郑律成的歌曲飘荡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
(三)运用传统音乐素材进行创作。
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当代音乐创作领域中,运用传统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已成为探索性的论题。作曲家在不断的思考如何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或古代音乐元素与当代音乐创作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辨识度高、艺术价值大的"中国风"作品。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音乐创作者在不断的尝试,比如:流行歌曲《青花瓷》、《卷珠帘》等等类似的歌曲,但是运用传统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这条道路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探索。
郑律成的音乐创作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土壤之中,他大胆的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相结合,尝试为中国音乐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尤其是他在运用传统音1以下通过郑律成的几首作品,来分析其作品中传统音乐元素。
郑律成在上世纪 50 年代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创作的一首无伴奏合唱《流送合唱》
(关玉恩词),他在"森工号子"的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上加以创新,将一领众和的两个声部合二为一,把旋律和节奏编配成适合一人歌唱的形式,形成了歌词中"噢,大家流送啦,噢,刨钩压脚子,噢,拽这起来呀,噢,顺水走的啦",这不仅在形式上得到了创新,号子本身的音乐要素还得到了保留。
郑律成创作的歌剧《望夫云》(徐嘉瑞编剧)中的音乐主题取源于云南山歌《小河淌水》,郑律成将该音乐主题以变奏的形式多次的在全剧的各个部分,使得剧情、环境、音乐等高度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在第二幕《牧羊人之歌》中也运用到了云南白族、普米族等等民族的民间音乐元素。正是郑律成不断的到少数民族区体验生活,汲取民间音乐素材,才使得《望夫云》这部歌剧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同样,郑律成为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诗词谱曲,不仅将戏曲音乐元素融入到曲调中,还运用了传统音乐中的五声调式进行创作。尤其是郑律成为了避免乐曲以"宫"音为"主音"给听者以大调式的感觉,通常以另外 "商"、"角"、"徵"、"羽"音为乐曲的"主音",使得乐曲五声调式的色彩变得更加浓厚。
郑律成运用传统音乐进行创作,不仅仅是对其模仿、复制、粘贴的肤浅创作方法,而是真正把传统音乐细胞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并且根据后续学习的作曲技术理论和自身的艺术修养再进行加工。具体可表现为:
第一,合理运用现代作曲技术理论将作品的曲式结构拓展和扩大,将原有的音乐元素重新组合,使得作品内容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精髓,形式上却焕然一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提升了艺术审美价值。例如:《寄语阿郎》、《江上的歌声》等等歌曲。
第二,吸收传统民歌中的旋律型、节奏型、调式等形式,创作出焕然一新的歌曲,从而更加适合人民群众演唱、理解和欣赏。例如:《采伐歌》、《海上渔歌》等等歌曲。
本章小结。
郑律成是一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高尚的革命理想奋斗了终生,为人民服务了一生,他把自己和人民的生活体验作为音乐创作思想的源泉。尤其是他的优秀作品,都是创作于他每一次真心实意的生活体验。他善于抓住时代的精神和人民的审美需求,与人民心贴心的歌唱,所以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美誉。
本章从音乐创作与生活的融合、生活体验是郑律成音乐创作的源头、音乐创作涌出郑律成生活情感的甘泉和郑律成的生活观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启示四个方面深入探索了郑律成音乐创作的生活观,从而得出郑律成在创作上之所以能够有很高的建树,是取源于他将自己的音乐创作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不断的吸收与提炼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并且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让自身的技术与艺术都得到了提高,用火热的心、纯真的爱和朴素的情来讴歌时代精神。
本文立足情感教学的理论研究,分析了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意义,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就如何实现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教师要根据幼儿学生学习和心理的情况,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手段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从而让幼儿学生通过音乐教学获得良好的发展。...
声乐在我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是一种以乐器和人声为载体的音乐形式,很多看似没有联系的东西,内部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在人类开展文艺活动的过程中,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每个人都有激发美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通常需要经过想象、感知、情感和思...
第二章郭兰英演唱特点分析第一节郭兰英主要代表作品及其形象塑造但凡欣赏过郭兰英表演的人都无不惊叹于她那高超的唱功,精湛的舞台表现,掷地有声的念白以及表演过程中的真情流露。每一场戏,每一首歌,都能给人以震撼心灵的冲击。一、歌剧《白毛女》中...
2.秦腔角色演唱风格类型在前人的研究与探索中秦腔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角色逐步丰富和完备。笔者结合前人对秦腔四大行当中角色的分类,根据秦腔不同角色的演唱特点,将秦腔角色的演唱归纳为七种演唱风格。2.1苍劲宽厚型。在秦腔角色中,老生与老旦...
本文会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实际生活的观察来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
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有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古今注》载:邯郸女子,秦氏罗敷,出彩桑于陌上,赵王见欲夺之,罗敷乃弹筝,做《陌上桑》以自明。根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2012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又提升2%.其中,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播...
第二章中国扬琴四大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扬琴,原称洋琴,洋有外来之意,最早流行于欧洲波斯等国。明末清初由波斯一带传入中国,由于声音明亮清脆、表现力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起初流行于广州一带,后流传于全国各地。在这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地域性的特点...
彝族民歌具有很强的原生态性,尤以高腔见长。凉山州布拖县的阿都高腔是彝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高腔,在彝族民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已被纳入四川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