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专题研发的基点与策略(2)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作者:李德芹
发布于:2017-03-22 共7768字
2.基于学科特点。
语文作为基础和工具学科“,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高中教育“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知识和能力准备” 的使命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高三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生十二年语文学习的收官时期, 让学生带着对语文学科怎样的认识离开校园,真的是高三语文教师应该想想就敬畏的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促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进而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所必需的语文基础。教学专题的研发,试图改变当前有些高三语文教学以大量或综合或单项的模拟训练为主的现状, 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够完美统一起来。
3.基于教改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语文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华师大中文系巢宗祺教授在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时指出“:课程的实施,要充分注意本学科的特点,注意变革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注意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上海市二期课改“行动纲领”确定的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切实提高学生实际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 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而开发并优化教学专题因其教学容量大、 教学内容更集中、系统,针对性更强,在比较、归纳相关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使学生更容易形成系统的、 上位的、理性的认识和能力,且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合教学内容的主观能动性,这些优势,可使教学专题开发与优化成为达成语文学科课改要求和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4.基于高考导向。
一谈到高考,人们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应试教育”.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从中国现有的国情来看,高考竞争乃客观存在,是不可能也不必要取消的,只是这个竞争不能停留在拼时间、拼汗水的低层次上,而应把复习备考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高层次的良性循环。因为,应试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体现。多年来,上海语文高考遵循能力立意的主线,更侧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可以说,高考是检测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指标。
《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规定高考语文从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与应用等方面测量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这些能力需在学生长期语文学习积累基础上, 在高三阶段得到整体提升,这是单靠大量题海的操作训练无法达成的。因为, 学生在做题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毕竟是点状的、零散的,需要教师通过开发教学专题予以归纳和升华、拓展和延伸,并由此产生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以便独立解决新的语文问题。
三、教学专题研发的策略。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目前已达到的水平,一种是潜在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学习支架,就是在学生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问题时, 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教学专题研发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最终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帮助他们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为此,笔者在高三语文教学,特别是综合复习教学中采取如下策略进行教学专题的开发与优化。
1.因应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作为学情视角的核心内涵,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宏观的如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教学条件,微观的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手段的选择等。但根本的问题是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实效是由学生来体现的,教师只是促进者。教师促进的关键是把握学情,了解学生需要教师做什么,教师能够为学生做什么。 根据、顺应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过程调控, 才能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表 1 笔者开发的作文教学专题, 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学生作文的现状和指导需求之后,因应学习需要而研发的,实效性就更强。
2.瞄准评价指标。
高三语文综合复习的内容纷繁复杂, 往往千头万绪,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做到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设计教学专题的维度也不是单一的,但瞄准考试目标, 基于评价指标的教学专题应该是更为适切的选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感受优秀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阅读部分注重从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等三个层面、六个角度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思想内容、结构布局、语言表达三个维度考量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语文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多元、 立体评估。
鉴赏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中语言运用、表达、审美素养的综合体现。根据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研发语言、形象、手法等各类鉴赏性的专题,能够引领学生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艺术欣赏、品味,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感受文学的思想魅力,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养成高尚的审美品位。
原文出处:李德芹. 高三语文教学专题的研发[J]. 上海教育科研,2016,12:84-89.
相关内容推荐
-
高三语文论文(精选范文10篇)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跟随着文本不断思考阅读的本质。阅读的核心与主体式思维,却贯穿于阅读过程的始终。因此,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
-
高三语文教学中阅读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育形式出现在高中教育课堂之上。高三学生即将面临严峻的升学和考试重任, 而语文学科又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在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中, 如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直是老师比较关注的问题。...
-
高三语文“诊断性”复习方法的应用
高三语文的有效性复习,一方面要靠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专题性分类阅读(诗歌、文学类文本、优秀作文等)就是很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论文式”复习方案也不能完全抛弃,把它作为预防方案也未为不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出...
-
高三语文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虽是高三复习教学,教师仍要发掘一切可发掘的因素,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把上语文课变成一种期盼。只有当学生拥有学习内驱力的时候,枯燥的语基知识才不会枯燥,耗时的阅读与写作训练才会被接受,正所谓“心甘”才能...
-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高考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本、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方法,积累整合,深度开发课本资源,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高三语文备考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语文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让高中生进行备考的时候,都会依照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备考,但是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备考,这不仅不利于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不利于高中生的备考效率。...
-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2018年考纲中对诗歌鉴赏的要求表述为: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探讨高三语文复习中艺考生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法
如今艺考生在高考总考生中所占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多, 对于他们的文化分数总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能否进入高等学府, 不仅取决于考生的专业成绩, 他们的文化成绩也占据着很高的比例。...
-
高三语文复习方案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
做好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应具备的五点意识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之方法、策略,不是一篇文章所能道尽的。但具备这五种复习意识,无论是从宏观整体上,还是从微观细节上;无论是在不同模块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辐射面的比较联系上,还是在同一模块知识点内的纵向线索性的迁移联系上,都能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