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培养的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17 共606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乡村小学语文培育留守儿童积极人格
  【引言】小学语文中留守儿童人格培养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培养的关系
  【第二章】小学语文教学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养成
  【第三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途径
  【第四章】小学语文教师人格在培养留守儿童积极人格中的作用
  【结语/参考文献】语文教学中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养成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培养的关系
  
  第一节 人格与积极人格

  一、人格的相关概念分析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强调:"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由此可见,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格",英文 personality,来源于希腊语 persona,原指罗马时代戏剧演员表演角色时佩戴的假面具,它能表明剧中人物的身份,反映人物特定环境下的典型心理,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

  众多学术领域中,许多的研究人员站在各自的立场对人格做了解释,从而使"人格"具有多种含义。有的认为"人格指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也指人的个性。"也有的认为"人格是一个人认知、情感和行为所有因素构成的复杂组织的总和,是个人生活的趋势和模式,即包括个体的心理活动和外在个体的行为。"还有的认为"人格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个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一般包括人的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特质,并且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目前国内关于人格研究最常见的标准就是"人格指具备特定的倾向性、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二、积极人格的相关概念分析。

  在国外,关于积极人格的研究用到了 Character Strength,Value,Virtue,Good Character,Positive Character 等词语来描述,这是广义上对积极人格的理解,包含人类潜在的核心美德和积极力量。"Hill son 和 Marie"(1999)觉得积极人格特征包含"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积极人格指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而形成的人格。""积极心理学之父"赛里格曼提出了"积极的人格特征包括自尊、爱、善良、勇敢、坚持、希望及其形成过程。"好搜百科对于积极人格的定义是:"积极人格特质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这类灵性资产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积极人格研究认为人格形成过程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提倡人格特质的研究,注重问题人格的矫正,重视积极人格的培养。倡导人们关注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美好的道德素养,修炼人格魅力,提升幸福力,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结合留守儿童和语文教学的特点,本研究拟定积极人格的具体内涵为正确认识自我,对生命的正确认知,有梦想的能力,懂得保护自己,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会感恩,懂得宽容,拥有直面挫败的勇气,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别人共享,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等综合素养。

  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与积极人格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及概况

  "留守儿童"这个概念最早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指父母亲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方,把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所以无法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 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分布的范围比较广泛,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也有部分属于城镇留守儿童。

  2013 年,全国妇联发布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总数为 6102.55 万,占农村总儿童数为 37.7%,在全国儿童中比重为 21.88%.2014 年,安平中心小学共有 1200 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约占全校学生的 60%.

  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亲常年不在身边,迫不得已交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帮忙养育,部分孩子还被寄养在亲戚或朋友家,个别儿童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亲情缺失、父母缺位、监管缺力、教育缺乏等原因,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非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消极依赖、冷漠孤僻、妄自尊大、放纵不羁等,这些将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的消极特点

  根据研究,因为缺少父母的照顾与管教,大概有一半的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沉默寡言、为所欲为等人格弱点。就类型而言,留守儿童的人格障碍分为攻击型人格和畏缩型人格,前者表现为固执、冲动、自我控制能力低等,后者表现在害羞、自卑、畏惧、退缩等。当然,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就业之后反而变得勤劳、勇敢、富有主见,情绪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有所进步,但是这部分儿童所占比例十分有限。

  (二)农村留守儿童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这样看来,人格障碍的形成也受外部行为规范和个体内化的影响,它是长期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行为规范体现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力。虽然留守儿童的精神困境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但是也与学校教育这一"后天教育"的不良影响分不开。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回家,减少留守儿童数量是不现实的。

  再说即使真的回家,这些家长也不见得都能发现、认同并努力寻求预防和排解孩子们人格障碍的方法。因而,改变现有教学体制,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便是解决留守儿童人格障碍问题的关键。

  三、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

  (一)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积极人格的重要性

  由于家庭教育的限制,留守儿童非常容易形成自制能力弱、责任心不强、烦躁不安、蛮横无理、敷衍塞责、敏感多疑等人格缺陷。人格障碍因素会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下降和行为问题产生,而学习和行为状况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人格因素。由此可见,拥有积极人格,不仅是完善留守儿童个性的需要,也是改善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需要。

  留守儿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力量,是农业生产的主干力量。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农村少年的幸福感,培养他们茁壮成长;有利于农村教学的顺利开展,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综上,我们既要努力改变留守儿童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学习力,又要注重留守儿童精神意志、道德思想上的品质教育。

  (二)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培养的积极人格内涵

  通过观察与思考,笔者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积极"不能停留在外在的积极,如:考取高分,领取奖状,获得奖品,更主要的是指人的内在的积极,是人的一种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对于积极人格的形成,从挖掘潜源的角度出发,可简括为"内涵"和"外延".

  如果说"内涵"是留守学生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形同内因,那么"外延"可以是语文教师对留守学生施加的影响,也可以是校园意识形态之外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意识形态部分和鲜活感人的场景氛围。内涵和外延的相融和互补,构成了学生积极人格形象。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尤其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提高留守儿童自我保护和学习生活自理能力

  因为父母亲不能经常陪伴在自己左右,留守儿童不得不独自应付学习和生活上的很多困难。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理能力,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一个人就像一滴水,如果离开了集体这个大海,就会枯竭。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将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学会合作和分享,学会付出和关爱,感受集体的温暖,从中找到自我归属感,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必修课。

  3.培养留守儿童爱与被爱的能力

  爱是一种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的能力,是懂得给予、宽容接纳、化干戈为玉帛的能力。光是心中有爱不够,还要培养留守儿童爱的能力。"爱的能力"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又是留守儿童必不可少的学习课题。爱的能力的建立,离不开对自我的接纳与认同。我们先要引导留守儿童感受父母和老师的爱,从中学会自爱,激发自我价值感,然后爱别人,在付出中,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只有懂得如何去爱,才能享受生活的幸福。如果在年幼时期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爱的温馨和美好,那么他们就会拥有在成年后克服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培养的关系。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积极人格的现实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人格教育的缺失。

  "这里所说的语文,指的是中小学校所共同开设的一门课程。在教育学范畴里,把中小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围绕这门课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称为语文教学,也有的称之为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积极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明显偏离了人文的航向。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语文教学对留守儿童的陶冶和感染作用,学习积极性不高。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亲情缺失、性格叛逆、道德滑坡、学业失教等问题突出,而种种问题的呈现,究其原因是未对留守儿童实施科学有效的积极人格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人格教育缺失的原因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对留守儿童积极人格心理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在留守儿童积极人格养成方面的缺失,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教学浮于表面,认识浅尝辄止,存在"形而上"的现象。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设备的引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推行,热闹有余而内在不足。对课文内蕴理解不透,重知识的广度,轻知识的深度,学生认知水平停滞不前,人格方面随之受影响。二、小学语文教学远离生活。学习的目的最终要回归到生活,语文学习首先必须强调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养成依赖于学习,依赖于生活。我们要把握好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注重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传授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技巧和能力。语文知识本就与身边的人、事、景、物紧密相连,很多教师却视而不见。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视野狭隘,观念陈旧。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培养的关联性认识不透,单纯地为教语文而教语文;二是教师教学着眼点有误,方法不新。一些教师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点的讲解传授,对字字句句进行过细分析,考点固然得以强化,但文本原本应有的整体美反倒因此肢解了,课堂气氛变得压抑,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

  平时作业方面注重生字词、古诗词的抄写、默写,却忽视留守学生对阅读、写作等的日常需要,忽视留守学生对内心情感缺失的极度渴望。

  二、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培养的关系

  吴玉梅在《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试论语文教育与人格养成》中写道:"语文教育使儿童能够熟练的使用语言文字,能够阅读书籍,书中的思想,社会的一些风气都会对儿童的人格养成造成影响,尤其是在留守儿童生活环境比较混乱的情况下,所以,语文教育要为留守儿童的人格养成提供一定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培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人格教育是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语文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基础科目,肩负着人格教育的重任。发挥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格养成功能,对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塑造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此,教师们需要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实践要求,把小学语文教学和农村生活结合,为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指导。

  第四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人格的依据

  一、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基本体现,它关系到学生书写、阅读、写作、口语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以此为方向,关注课时教学目标达成的同时,关注留守儿童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以此为理论依据,通过诵读经典文章,品析文本内涵,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修养,完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格。

  二、语文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

  叶圣陶说:"当代的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的事业。""教人做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格,使人成"人".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做人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语文学科实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它将深刻的人文情怀孕育在字里行间,正所谓遣词造句中有情,字里行间中有意。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更多语文知识与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能够完成自身的学习体验,逐渐养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进而构筑起积极向上的人生发展维度。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蕴含着强烈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思想内容,是人类最高价值的体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和主动性,学业成绩差,具有强烈的自卑感,甚至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时间管理不合理,对社会的认知存在极端想法。为此,语文教师应加强文学作品的教学和阅读指导,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引导留守儿童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名人典范行为,学习优美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如:《负荆请罪》讲述了战国名将廉颇对蔺相如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官居他之上很是不服,多次为难蔺相如,在得知蔺相如以国事为重,处处退让而非畏惧他时,亲自背着荆条登门谢罪的故事。廉颇豪爽直率、知过必改、忠贞爱国的品质,蔺相如忠于国家,智勇双全,低调谦让,宽容大度的性格特点深深吸引着我们。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和大度,教会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而且要有广阔的胸襟,正确对待他人的错误。

  少年儿童因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知识接受、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都十分有限。而故事因为通俗易懂,趣味性强,情节美好,可读性强,特别受留守儿童的喜爱。语文教师利用故事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就比空洞的说教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种类繁多的故事,如: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比如:道德教育故事"孔融让梨",启示我们尊老爱幼,与人谦让,乐于分享;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激励我们热爱学习,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从"毛遂自荐"中,我们看到了毛遂清晰的自我认知,善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品质;神话故事"夸父逐日",以夸父克服困难不停地追逐太阳,希望太阳永久停留多为人间留下温暖,教会我们为目标执着努力、顽强拼搏和奉献自我的精神。

  中国历来有很多著名的寓言故事,他们简短精悍,易读易背,以其耐人寻味的寓意教会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留守儿童年龄偏小,故事性强的寓言对他们富有极大的吸引力。学习"亡羊补牢",我们懂得了勇于承认错误,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学习"守株待兔",告诉我们要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适时改变想法,更换目标;学习"塞翁失马",我们学会了坦然接受得失,乐观面对处境;学习"掩耳盗铃",我们懂得了对客观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其果。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意蕴丰富,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思想和精神面貌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人文素养的形成,从而鼓舞他们去改造自己和周围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生活的发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留守儿童论文
返回: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