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其治疗理念、治疗思路、治疗方法都折射出文化的影子。认知行为疗法创始人Albert Ellis曾说:“尽管宗教和精神信仰方面的问题在20世纪早期被心理治疗严重忽略了,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在人类的存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可能在帮助人们消除困扰方面发挥巨大的贡献。”这都体现了文化在心理治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3.1文化对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意愿的影响
文化对患者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意愿有多重影响。有研究表明,亚裔的心理求助态度和行为与西方国家人群比较显得消极[19].这是因为西方文化对个人价值、尊严和个人隐私权的强调,使那些遭遇到心理问题的人更容易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慎独、自省,使人们易形成仅仅依靠个人的自我调节来化解内心矛盾的习惯。一项针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指出,有38.0%的大学生因感到羞辱和心理压力;35.1%因担心被认为有毛病而影响其寻求心理卫生服务;16.7%的大学生因社会偏见未能及时寻求心理卫生服务[20].由此可见,文化影响人们内心的想法,影响人们对事物判断的结果,文化对患者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意愿的影响不容小觑。
1.3.2文化对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途径的影响
心理治疗师的身份各异,广泛地说包括心理医生、巫师、教士及牧师等。文化的差异使人们对治疗师的信任度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文化的人在面对精神疾病时会选择不同的心理治疗师。例如,宗教忠诚度高的人,如犹太人、摩门教教徒、新教教徒和罗马天主教教徒,都会更喜欢和自己有相似宗教信仰的临床医生,而西方那些宗教忠诚度低的人似乎对于医生是否为基督教徒无所谓[21].我国学者探讨了具有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的盐源县摩梭人对喇嘛治病与求医行为的认识。他们对盐源县左所区沿海乡的摩梭人进行了对喇嘛治病认识的调查,发现53.2%的被调查者表示患躯体或精神疾病后会寻求喇嘛帮助。患精神疾病时,首先会寻求喇嘛帮助的占20.7%,明显高于患躯体疾病时9.9%的比例。摩梭人因其信仰文化而把喇嘛当神,认为他们是最有可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人,所以大多数有精神问题的摩梭人会首选喇嘛为其治疗[22].可见,文化的存在使人们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途径不仅仅是通过医生,甚至有些文化还会降低医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文化信仰的驱使下,患者往往选择他们最信任的治疗师(不仅仅是医生)进行治疗。
1.3.3文化对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式的影响
在西方的以个人取向为主的文化影响下,西方主要心理流派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倾向于从自我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从自我的角度予以治疗。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更倾向于那些能挖掘潜意识的方法,如自由联想、催眠、释梦、口误、笔误等[23]中国人的情感方式不像西方人那样热烈奔放,更倾向于在礼教约束下的沉静、自律,抑或“存天理,灭人欲”,所以中国人更倾向于情志相胜的心理治疗方法。此外,在中国民间还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就是迷信。迷信是通过某种神秘的、超现实的人或物的中介手段来调整情绪,解决心理问题,摆脱精神苦恼的主张和方法[24].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模式,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接受度、偏爱或信任度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解决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上会不同。
1.3.4文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效果的影响
Tseng[25]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的心理咨询效果时,发现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交流习惯会影响心理治疗的效果。例如,日本裔的美国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会不断重复地说“是的”(yes),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自己正在关注咨询师的说话,并不一定在表示他们很认同咨询师说的内容,所以咨询师必须要了解他们这种文化交流习惯,才能避免误解。在医学界常说:“做医生有三重境界,一是治病救人,二是人文关怀,三是进入患者的灵魂,做患者的精神支柱。”因此,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知道患者的信仰及其意愿,只有这样才能作患者的精神支柱,达到最大疗效。
2结语与展望
综合以上关于文化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之后,笔者发现文化与心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具体而言,现在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文化和心理健康都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要直接研究文化与心理健康这两个大的概念之间的关系需要耗费巨大精力和财力。因此,绝大部分的研究者在选取研究的角度时,都是从文化概念下的某个具体内容出发,研究文化与心理健康的某个具体内容的关系。例如,研究宗教信仰与抑郁症的关系、研究某地饮食文化与抑郁症的关系等。我们相信这种化大为小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理念在未来的研究中也会继续存在和不断发展,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2)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描述性、探索性的研究较多,实验性、实证性的研究较少。许多研究都发现文化因素与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如前面Whaley等[16]的研究认为非洲裔美国人的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高与文化不信任有关。这是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一种假设,是否有其他的变量(如社会收入、社会地位等)导致高的患病率,则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没有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当然实证性的研究较少也与文化自身是一个抽象的、难以量化的概念有关。
(3)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文化因素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如说文化与抑郁症、文化与精神分裂症等。而对于文化与心理健康促进、文化与幸福感、文化与自我效能感等属于健康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范畴内的研究则非常少,这将会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
(4)目前,国内外关于文化与心理疾病关系的研究基本是研究文化对心理疾病有哪些影响,较少文献研究文化对心理疾病的影响机制。
(5)研究文化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文化来治疗心理疾病或强化疗效。但目前,国内关于将文化运用到治疗中的研究少之甚少,缺乏将文化运用到临床实际中来检测文化对治疗的效能的研究,且关于使用文化治疗心理疾病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更是缺乏。
关于未来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可以加入更多的可能变量进入研究当中,如文化适应程度、社会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其次,多研究一些没有研究过的人群。例如,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尽相同,但关于这些民族的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还较少,因此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做大量的深入的研究。最后,还应重视质性研究,如采用田野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我们对文化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将文化因素引入到心理健康的研究当中,能极大地拓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并能让其更深入地了解心理问题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笔者认为在研究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其说是问题,不如说是一种机会,一种令人兴奋的、发现新的研究热点的机会。
参 考 文 献:
[1]TYLER E B.Primitive culture: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mythology,philosophy,religion,art,and custom[M].New York:Gordon Press,1974:8.
[2]HOFSTEDE G.National cultures revisited[J].APJM,1984,2(1):22-28.
[3]LPEZ S R,GUARNACCIA P J.Cultural psychopathology:Uncoveringthe social world of mental illness[J].Annu Rev Psychol,2000,51:571-598.
[4]UNESCO.UNESCO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EB/OL].(2001-11-02)[2016-05-28].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13179&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
[5] 侯玉波,朱滢。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34(1):106-111.
[6]CROSS T L.Culture as a resource for mental health[J].Cultur DiversEthnic Minor Psychol,2003,9(4):354-359.
[7]CASTILLO R J.Culture and mental illness:A client-centered approach[M].Pacific Grove: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7:5.
[8]CHEN Y F.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CCMD-3):towards inte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J]
.Psychopathology,2002,35(2-3):171-175.
[9]SUHAIL K,COCHRANE R.Effect of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onthe phenomenology of delusions and hallucinations[J].Int J SocPsychiatry,2002,48(2):126-138.
[10]VEGA W A,SRIBNEY W M,MISKIMEN T M,et al.Putativepsychotic symptoms in the Mexican American population[J].J NervMent Dis,2006,194(7):471-477.
[11]KIM K I,LI D,JIANG Z,et al.Schizophrenic delusions among Koreans,Korean-Chinese,and Chinese:A trans cultural study[J].Int J SocPsychiatry,1993,39(3):190-199.
[12]DRAGUNS J G.Normal and abnormal behavior in cross-culturalperspective:specifying the nature of their relationship[J].NebrSymp Motiv,1989,37:235-277.
[13]EDWARDS R R,DOLEYS D M,FILLINGIM R B,et al.Ethnicdifferences in pain tolerance: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a chronic painpopulation[J].Psychosom Med,2001,63(2):316-323.
[14]MINSKY S,VEGA W,MISKIMEN T,et al.Diagnostic patterns inLatino,African American,and European American psychiatricpatients[J].Arch Gen Psychiatry,2003,60(6):637-644.
[15]BLOW F C,ZEBER J E,MCCARTHY J F,et al.Ethnicity and diagnosticpatterns in veterans with psychoses[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yEpidemiol,2004,39(10):841-851.
[16]WHALEY A L.Psychiatric and demographic predictors of memorydeficits in African Americans with schizophrenia:the moderatingrole of cultural mistrust[J].Psychiatr Q,2012,83(2):113-126.
[17]CHEN C,LEE S,STEVENSON H W.Response style and cross culturalcomparison among East Asians and North American students[J].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6(3):170-175.
[18]CANINO G,GUARNACCIA P.Methological challenges in the assessmentof Hispanic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1997,1(3):124-134.
[19]LEONG F T,LAU A S.Barriers to providing effective mentalhealth services to Asian Americans[J].Ment Health Serv Res,2001,3(4):201-214.
[20]刘传新,杨彦春,刘善明.大学生使用心理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8):567-570.
[21]MCCULLOUGH M E.Research on religion accommodative counseling: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Counsel Psych,1999,46(1):92-98.
[22]冉茂盛,向孟泽,侯再金,等.四川省摩梭(蒙古族)对喇嘛治病与求医行为的跨文化认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46-47.
[23]何群群,丁道群.主流心理治疗理论和疗法上的差异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42(10):143-145.
[24]陈光磊.论中国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5(1):96-97.
[25]TSENG W.Clinician's guide to cultural psychiatry[M].San Diego:Academic Press,2003:98
加大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使目前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心理咨询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展开详细的分析,为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经数据统计显示[1],目前我国已经有留守儿童接近两千万,若不能很好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可能对其成长造成影响,可能会成为国家发展的不稳定因素。留守儿童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发展情况对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有密切相关性。据资料显示[2],留守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许多单位把心理健康纳入了体检范围,以帮助员工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和缓解工作压力,提升心理素质[1].针对银行职员责任重、压力大等工作特点,笔者对前来所在院体检的某银行职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贾守梅等〔1〕发现上海空巢老人焦虑发生率为27.5%,抑郁发生率为15.3%.这说明焦虑已显着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老人焦虑往往会发展为抑郁或两者混合状态〔2〕.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占24.6%;而感到精神生活充实愉快仅23.1%,并且与其他老年人相比,更多的空...
有研究表明[1],医务人员由于长期面对人类丧失亲人、致死性疾病等人间悲剧的应激性事件,工作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极易使医务人员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另外,近年来一些媒体片面宣传,造成了医生非常大的心...
按照WHO对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观的定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反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方面。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约4.5亿,我国完全进入老年型国家,所以,研究老年群体的心理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筛查出高风险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变革时期,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人们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1],人们工作、生活、经济和精神压力愈来愈重[2],由此引发的自杀或自杀倾向呈上升趋势[3].为了探索心理干预对急诊服毒自杀患者的作用,在2010年...
残疾儿童是社会上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自身的身体或心理缺陷,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关注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和共识。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自身的正常精神状态、能够明确自己身体和心理的自我认知,能够掌控自己的情...
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有关生态移民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能够预测和影响移民的心理健康。通过研究影响三峡移民心理健康的因素,发现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影响移民的心理健康。社...
中学阶段是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疾病或亚健康状态,并且近年有上升的趋势,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中约有30%有适应能力障碍。心理障碍是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疾患,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很多突发性的恶性事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