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痛经的疗效。方法:将87例寒湿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9例, 推拿配合温针灸) 和对照组 (38例, 单纯温针灸) ,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痛经操作简便、安全、高效, 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痛经; 寒湿证; 推拿; 温针灸; 疗效;
女性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 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 并随月经周期发作, 称为痛经或经行腹痛, 可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等证型, 尤以寒湿凝滞居多。治疗此病方法虽然较多, 如理疗、针灸、口服止痛药物等, 但疗效欠佳。自2014年以来, 笔者应用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痛经49例, 并与单纯温针灸治疗38例进行疗效对比, 发现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痛经疗效显着,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寒湿痛经患者87例, 均表现为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冷痛, 甚则牵连腰脊疼痛, 得热则舒, 经量少, 色紫黯有块, 多有经期间受寒或饮冷史[1]。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9例) 和对照组 (38例) , 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为25.4±4.2岁, 平均病程为3.7±1.2年;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4.6±3.5岁, 平均病程为3.3±1.7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 对照组则单纯采用温针灸治疗, 分别于行经前1周、月经结束后1周各治疗2次, 连续治疗3个月共12次[2]
1.2.1、推拿治疗
第一步:患者取仰卧位, 医者坐于患者右侧, 用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部治疗, 时间约5~8min, 以患者小腹皮肤潮红、微微透热为宜, 然后揉关元、气海, 每穴2min, 最后震法作用于小腹2min, 以患者感觉热量从小腹往里渗透为宜。第二步:患者取俯卧位, 医者站于患者右侧, 用?法在腰部脊柱两旁及腰骶部治疗5min;然后用拇指按揉十七椎2min, 以局部酸胀能耐受为度;小鱼际直擦背部督脉、掌横擦腰部及骶部, 以透热为度。第三步:按揉血海、三阴交, 每穴2min, 手法宜轻柔[2]。
1.2.2、温针灸
患者取仰卧位, 暴露腹部, 穴取关元、中脘、气海、中极、阴陵泉、水道、三阴交, 用酒精棉签擦拭相应穴位;选取2.5寸毫针, 正确持针, 实施针刺, 针刺得气后留针, 将长2cm的艾柱插在针柄上, 点燃施灸, 使热力沿针身传至相应穴位;施灸时观察有无出现针刺意外, 及时清除脱落的艾灰;施灸完毕, 除去艾灰, 起出毫针, 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 以防出血, 并核对毫针数, 以防遗漏。
1.3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痛经的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疼痛消失, 治疗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发作;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 但不能维持3个周期以上;无效:经上述治疗6个月以上, 疼痛未见缓解。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 表示, 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和等级资料比较, 以频数 (f) 、构成比 (P) 和平均秩次 (Rˉ) 表示, 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百分率比较采用Fisherχ2检验;均由SPSS 19.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 、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1) P<0.05
3、 讨论
痛经属于祖国医学“经行腹痛”范畴, 痛经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主要病因病机为素体不足、外邪乘袭, 导致冲任失调、瘀血阻滞, 胞宫经血受阻“不通则痛”, 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现代女性平素贪凉, 易感受风寒, 复经期不避生冷, 则寒湿内生, 故临床痛经以寒湿者居多。
笔者认为痛经治疗应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 以通调气血为主, 宜标本缓急、分期辨治, 月经期间调血止痛为标, 平时审证求因以图其本, 结合患者体质予调肝、扶脾、益肾, 使气血调达, 冲任流通, 经血畅行, 则痛经可愈。对于寒湿型痛经, 治疗辅以温经化瘀为要[3]。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 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而不能流, 温则消而去之。”温针灸利用点燃的艾条散发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人体内, 既可祛邪以泻实, 又可助阳以补虚, 激发人体阳气, 增强经络对气血的推动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 与中脘穴同用可健脾除湿、益气养血;温针灸取关元穴, 患者可体会到温热感沿针扩散至整个下腹部, 气至病所, 可培补元气、温经止痛。推拿治疗寒湿痛经的目的是祛湿温经散寒, 兼引血下行, 补泻兼施。施用手法治疗时, 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血液流速加快, 气血运行通畅, 尤其是摩腹及震法治疗可使子宫及宫颈的收缩减弱, 肌肉收缩频率降低, 持续时间减少, 继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十七椎”为经外奇穴, 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 在督脉循行线路上, 督脉为阳脉之海, 又起于胞中, 按揉该穴治疗痛经也属“从阳引阴”, 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综上所述, 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痛经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温针灸, 安全无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但其即刻止痛效应和远期疗效有待日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罗颂平, 谈勇.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94-95.
[2]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161-16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34.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脑梗塞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临床多采用抗凝、调脂、溶栓、营养神经等对症措施治疗该病,大大降低了脑梗塞的死亡率,但存活的患者往往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刘氏推拿法结合针灸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大脑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腰痛病症,它主要是第三腰椎横突处的肌肉、筋膜的慢性劳损。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针灸方法治疗50例病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50例病人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长10余年,最短3d。病...
偏头痛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性、多为偏侧的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在全球,人约有3.3%-32.6%的女性和o.7%一16.1%的男性患有偏头痛疾...
阴平阳秘是健康标志,阴阳失调是疾病根源[1].阴阳失调包括天人阴阳失调和人体自身阴阳失调两大类。传统中医在研究人体自身体内阴阳失调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发明了多种治法和方药,而在天人阴阳失调方面,虽然形成了传统中医时间生物学[2],但在治疗上多局限...
贝尔氏面瘫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面神经炎,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面瘫、口眼歪斜、口僻[1]等疾病的范畴。该病发病率较高,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绝大多数为单侧面瘫,双侧极为少见,常于洗...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明显反应,切实减少西药对于身体的危害,易于操作,为中医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枢协调障碍(ZKS)最早是由德国学者Vojta博士在1976年提出的,是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代名词,多用于1周岁以内的婴儿,对那些有脑损伤病史、有发育障碍、有中枢性协调障碍等临床表现,但又不能确诊为脑瘫,而将来又有可能成为脑瘫的危险儿,实际上就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不断上升,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医疗科学的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针灸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慢性疾病具有良好效果的一种...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工作忙碌的人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目前临床中非常常见,且发病人群更多集中于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