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针灸推拿论文 >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用穴统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1-14 共2522字
论文摘要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常见于中老年人,以头颈部位置性眩晕为特点。发病率较高,约占颈椎病 40%,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时间低头等不良习惯的增加,颈性眩晕的发病率日趋增加,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医将颈性眩晕归为“眩晕”范畴,有关“眩晕”的记载,最经典的论述始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后世最具代表性的有 3家,即金·刘完素的《河间六书》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的“无痰不作眩”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的“无虚不作眩”论。《灵枢·海论》中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的描述;《灵枢·口问》有“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呜,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的记载;《灵枢·卫气》则提出“上虚则眩”的理论。而后世医家张介宾在《眩晕论》中不但提出“无虚不作眩”的理论,并着重指出“上虚则眩”。其《灵枢》和张介宾的“上虚则眩”,与现代医学的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十分相似。

  针刺能够促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从而达到治疗或者缓解症状的目的。针刺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且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潘颖华等对 60 例颈性眩晕患者采取针刺治疗,选穴:百会、双侧晕听区、风池、肝俞、脾俞、膈俞、肾俞,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情况。结果:有效率为 86.67%。陈希平等观察眩晕者 60 例,针刺取穴风池、天柱穴,并与尼莫地平等药物对照。结果针刺治疗对改善颈性眩晕症状的总有效率为针刺 1 次后 93%,6 次后 98%,并能显著增加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在急性期给与第 1 次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尼莫地平药物治疗(P<0.05)。张圣良等利用脑血管超声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组和椎基底动脉血流正常组,采用“项九针”针法分别在针刺前、针刺后即刻、30min、24h 进行椎基底动脉的多普勒探查,结果治疗组共 30 例,有效 29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 96.7%。张若燕选择 60 例,采用头针针刺晕听区及平衡区,并与药物组丁咯地尔注射液对照,发现头针针刺组:痊愈 11 例,有效16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0%;对照组 30 例:痊愈8 例,有效 5 例,无效 7 例,总有效 7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

  笔者翻阅针灸临床治疗颈性眩晕的文献并参考以上各医家的临床经验,却发现其立论不同针灸处方差异也较大,尤其在大量的报道文献中,各文献报道所选用的主穴或配穴差别很大,那么产生这样差别的原因是什么?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究竟是哪些穴位? 是否在主穴和配穴的选用上有规律可循?本着以上的疑问,笔者对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用穴做了如下的统计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文献来源 以“针灸”和“颈性眩晕”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知网自 2001 年以来近 10 年文献,排除综述、实验研究、机理探讨及单个病例报道文献,纳入既有主穴又有配穴治疗或单有主穴治疗的针灸治疗文献 55 篇,针灸加药物治疗文献 19 篇,针灸加推拿治疗文献 12 篇,其他 12 篇,共获得针灸临床治疗颈性眩晕症文献 98 篇。

  1.2 统计方法 将文献中作者明确标明所选主穴进行统计,配穴以辨证分型取穴进行统计,文献中未标明主穴、配穴的将“取穴”归入主穴统计;将分型取穴的归入配穴统计,1 篇文献所选主穴按每穴1 次计算,配穴以每个分型所用穴位按每穴 1 次计算,用人工统计每个穴位的选用次数及选用频率,得到表 1、表 2 及在表 2 基础上汇总得到的表 3。

论文摘要

  2、 结果

  共统计得到主穴 77 个,配穴 80 个,见表 1、表2、表 3。

  主穴选用频率最高的是风池,选用频率达81.63%,但在 77 个主穴中只有夹脊、百会的选用频率达到 50%以上,见表 1,配穴的选用频率最高的是足三里,选用频率为 25%,其次为丰隆、太冲、三阴交,见表 3。

 论文摘要

  3、 小结

  颈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围,眩晕多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或脑髓不充,脑窍失养所致,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为“神明之府”,所以肾虚精亏,气血亏虚不能上奉,髓海不足;肝风内动,肝阳上扰;痰浊阻滞,阳气不升等均会影响于脑,而产生眩晕。从现代生理病理学角度上,颈性眩晕主要是由于颈部软组织损伤病变产生的异常应力导致颈椎力学平衡结构破坏,进而引起颈椎节段性失稳,尤其是中上颈段的失稳,使颈交感神经及椎交感丛突然或持久受到刺激而发生椎动脉痉挛而引起供血不足导致发病。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选穴可归纳为:主穴:风池、夹脊、百会;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痰湿中阻加丰隆,气血虚弱加足三里,肾精亏虚加肾俞。该配伍体现了针灸治疗颈性眩晕配穴的规律性:即辨经、辨证、辨病相结合、以局部循经配合远端辨证取穴。辨经主要以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风池为足少阳胆经在颈部的要穴,是足太阳与阳维脉交会之处,一穴可通多经,阳维可维系诸阳经经脉,使气血循于脉道,胆属木,主升发,胆气升则气机升发,气血得以上注于头。刺之,局部可以调畅脑部经络之血运与气机,又能调整全身阴阳气血平衡,使清阳之气上升入清窍。泻之可清脑醒神,熄风潜阳,也可发汗解表,解入中之风邪。补之可健脑醒神,聪耳明目,从而除眩止晕。现代研究风池穴能使脑血管弹性增加,促进脑血流循环。颈夹脊穴为椎动脉体表投影所在,夹脊穴位于督脉两旁,针刺夹脊穴可调整督脉气血,振奋阳气,生精益髓,活血化瘀。百会位于巅顶,是“三阳之会”,能激发督脉的经气,振奋全身的阳气,使经络通畅,清升浊降,气血调和。主穴体现了辨经、辨证、辨病的配穴思想。配穴选用偏重于调整脏腑经络阴阳平衡,随症调整加减。

  因此,针灸医师必须要有深厚的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才能在临床使用针灸方法治疗颈性眩晕时做到得心应手,针到病除。

  参考文献:
  [1] 潘颖华,董中国,刘媛媛.针刺对眩晕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6):18-19.
  [2] 陈希平,郑加平,姜宝英,等.针刺风池(GB20)、天柱(BL10)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作用 [J]. 临床急诊杂志,2007,8(6):349-350.
  [3] 张圣良,莫新华“.项九针”针法对椎-基底动脉影响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6):56-57.
  [4] 张若燕.头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30 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3):313-314.
  [5] 郭之平.针刺风池穴治疗颈性眩晕 116 例[J].河南中医,2001,21(5):18.
  [6] 周文学.温针灸治疗椎动脉性颈椎病 78 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22(8):4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针灸推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