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性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痛(sciatica)的一种类型,与干性坐骨神经痛同属于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脊椎炎、先天性腰椎畸形、先天性腰椎狭窄、椎管肿瘤等。笔者用推拿配合骨盆牵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4例,均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平均(42.5±9.8)岁,病程平均(7.6±3.2)天。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平均(43.3±10.1)岁,病程平均(7.4±3.1)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中有关根性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1].①临床症状:疼痛自腰部沿一侧臀部及大腿后面、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放射,常呈烧灼样或刀割痛,夜痛明显,腹压增高时疼痛加剧,患者为减轻疼痛常采用特殊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膝部微曲;②体征:病变水平腰椎棘突或横突常有压痛、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足趾背伸或跖屈肌力减弱,踝反射减小或消失;③影像学检查:CT或MRI检查提示有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增生等。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周岁;③依从性好,能配合治疗;④未服用消炎镇痛药、激素及其它治疗神经痛的药物。
排除标准:①原发性及干性坐骨神经痛;②腰椎2度(含2度)以上滑脱、腰椎肿瘤、腰椎结核、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等引发的坐骨神经痛;③严重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导致马尾神经受压;④腰部皮肤有疾病者;⑤伴有严重精神疾病。⑥孕妇及手法不耐受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骨盆牵引。患者平卧于电动牵引床上,牵引重量一般为患者体重的1/2,可适当调整,以刚开始牵引时觉腰部有轻微牵引力为宜。牵引时间30min,前20min为持续牵引,之后10min改为间歇牵引,间歇牵引力为持续牵引力的2/3,持续/间歇时间为1min/15s.牵引结束后继续卧床休息5~10min.②推拿治疗:结束牵引后移于治疗床上,俯卧位,医者触摸患者腰骶部以了解腰椎有无侧弯、后突,腰肌是否痉挛等情况,特别要探查腰椎的压痛点(一般位于腰椎病变节段相应的棘突间或棘突旁,常见于该节段的膀胱经腧穴)。手法治疗主要有三步骤。首先,施用压痛点点按法,体质强者用肘点法,体质一般或虚弱者用指按法。依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对所有棘突间和患侧棘突旁压痛点治疗,每个痛点点按1min左右,缓慢加力,使患者产生酸胀、疼痛或向患侧臀部及下肢的"放射感",所谓"得气"是也。对患侧环跳及秩边穴也可适当点按。治疗可重复2~3遍,点按过程中不可完全用"死力",可在施压过程中稍稍颤动肘尖或拇指 ,并注意患者反应。接着对患者施用腰椎后伸扳法或腰椎斜扳法,施用扳法时宜轻巧灵活,掌握禁忌症,不可用暴力。最后,对患者腰部施用掌根揉法3min,用活络油或红花油横擦腰骶部3min,重点部位在命门及肾俞,透热为度。
对照组:骨盆牵引方式同于治疗组。两组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逢周日休息,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
依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自如,可遗有轻微神经体征。好转:疼痛减轻,体征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5 讨 论
由腰椎间盘突出和退行性脊柱炎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在临床较为常见,由于神经根受机械性压迫导致水肿和炎症,引发神经内张力上升,继而出现坐骨神经痛症状。研究证明[3],推拿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患部血液循环,促进了水肿吸收及损伤组织的修复。骨盆牵引常用于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效果尚可。
根性坐骨神经痛属中医"腰腿痛"、"痹证"范畴,多因肾亏体虚,或感受风寒湿邪,或气滞血瘀,而致腰腿部经络痹阻不通所致。《证治准绳·腰痛》篇说:"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淤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可见根性坐骨神经痛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骨盆牵引法有增大腰椎间隙,减小椎间盘内压力的作用,同时具有比人力拔伸更持久、更稳定的优势。
《厘正按摩要术》说"按能通血脉",又曰"按也最能通气".施行点按之法,有通经活络、开通闭塞、活血止痛之功,以治痹阻之标,体质强壮者用肘点法,体质一般者用指按法。腰椎扳法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微调神经根与压迫物位置的作用,从而改善神经根受压情况。最后施用揉法、擦法,收温经散寒、温肾壮阳之效,以治肾虚之本。
推拿治病,尚须注重手法,"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方可奏效。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6.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30-233.
[3]赵炎。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4):344-345.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脑梗塞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临床多采用抗凝、调脂、溶栓、营养神经等对症措施治疗该病,大大降低了脑梗塞的死亡率,但存活的患者往往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刘氏推拿法结合针灸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大脑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腰痛病症,它主要是第三腰椎横突处的肌肉、筋膜的慢性劳损。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针灸方法治疗50例病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50例病人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长10余年,最短3d。病...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退化性关节疾病。这种慢性疾病患者数目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年升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KOA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后循环缺血(PCI)每年有10%患者发生完全性卒中,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或急性双侧椎动脉闭塞死亡率高达80%以上,源于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的缺血性机能障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为临床常见症状,表现为前庭功能受损而出现的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
偏头痛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性、多为偏侧的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在全球,人约有3.3%-32.6%的女性和o.7%一16.1%的男性患有偏头痛疾...
本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便秘程度CCS评分与本组疗前相比皆明显减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且疗后观察组患者CCS评分减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
失眠属于常见病之一,主要是指人在正常的休息时间无法入睡,或是无法保持睡眠状态的一种现象,患者睡眠长期不足时,不仅会给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影响,还会给其造成心理负担和痛苦,因此,临床上也出现了很多缓解及治疗失眠的方法。而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64例...
阴平阳秘是健康标志,阴阳失调是疾病根源[1].阴阳失调包括天人阴阳失调和人体自身阴阳失调两大类。传统中医在研究人体自身体内阴阳失调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发明了多种治法和方药,而在天人阴阳失调方面,虽然形成了传统中医时间生物学[2],但在治疗上多局限...
贝尔氏面瘫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面神经炎,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面瘫、口眼歪斜、口僻[1]等疾病的范畴。该病发病率较高,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绝大多数为单侧面瘫,双侧极为少见,常于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