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从我国的证据的发展史上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有着里程碑式的作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确立历程的每一步,都是伴随着我国司法环境的进步和飞越。法律明文规定非法言词和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确立证明责任的承担办法和审判优先等,无疑是一次次的立法突破,当然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时,不可能尽善尽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应用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瑕疵和不足。
非法证据的排除不能够顾着仅仅依赖于法律条文的规定就可以实现的,还要提高司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完善落实与之相对应的配套和程序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现了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两大目标的矛盾和平衡,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关注的问题。目前也是国际社会通性做法,各国也认认真真的把这一规则落实到了实处,有关的国际公约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一对一的规则在此明确。仅就我国目前立法现状来分析,尤其是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以来,该规则诞生伊始就得到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认可,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做法相比还有着缺陷和不足,与他们的立法相比,我国的相关法律显得过于生硬和不具有可操作性。加上我国传统的法律思维的影响使得我国刑事领域重打击犯罪忽视人权保护的现象广泛存在,使得该规则实施下去阻力重重。我国司法人员要进一步认识到非法证据排除的意义,无论是立法上还是实践中都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执行。任何法律都是围绕着保障个人权利,促进社会健康繁荣发展这一目的制定的。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司法理念,在刑诉过程中变打击犯罪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权的保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无疑符合这种趋势,可以讲此规则也是抑制公权力的一项重要方法。司法机关拥有强大的司法资源更应该恪守法定程序,在追求实质正义的同时也要维护程序正义,在此基础上发现案件事实,保障司法的公正性。
致谢
在我攥写论文的这段时间里,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刘本燕老师,是她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帮我修改论文,给我的论文提供了相当多的资料,也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论文修改意见,可以说,没有他,她的论文不能这么顺利地完成。
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我还要感谢我的同事和我身边的朋友,是他们一直不断的鼓励我,帮助我,在此,我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人!
参考文献
[1] 王晶,雷敏,张邦铺。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9, (18) .
[2] 王建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与完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 (03) .
[3] 唐治祥。 确定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模型与构想[J].求索, 2009, (05) .
[4] 王伟。 试论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 2004.
[5] 曹阳。 浅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湘潭大学, 2005.
[6] 侯德福。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分析及构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
[7] 王国忠。 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想[J].人民检察, 1999, (10) .
[8] 陈光中,张小玲。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适用[J].政治与法律, 2005, (01) .
[9] 汪海燕。 论美国毒树之果原则──兼论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启示[J]. 比较法研究,2002, (01) .
[10] 弗洛伊德·菲尼,郭志媛。 非法自白应否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英美非法证据规则的简要历史[J].中国法学, 2002, (04) .
[11] 任玉昕。 简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适用[J].法制与社会, 2008, (05) .
[12] 卞建林。 证据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3] 汪建成,杨雄。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论[J].证据学论坛第三卷,2002.
[14] 陈永生。论刑事诉讼中控方举证责任之例外[J].政法论坛,2001.
[15] 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6] 张华,党卫星。 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构建[J].法学杂志,2007.
[17] 沈晓莺。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构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
[18] 陈光中。 刑事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 南英。 大力夯实刑事案件审理的证据基础[J].人民法院报,2010.
[20] 冒岩。 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J].江苏经济报,2012.
[21] 李鑫。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从证据法维度和程序法维度[J].中国政法大学,2011.
[22] 宋英辉、陈永生。刑事案件庭前审查及准备程序研究[J].政法论坛,2002.
[23] 陈瑞华。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审判程序的改革方案[J].法学,2011.
[24] 王颂勃。《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评析[J].广西大学学报,2012.
[25] 郭云忠,许建彤。刑事诉讼价值观与非法证据防范-论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然性[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
[26] 张劲。论非法实物证据法律效力的立法选择[J].人民检察,1999.
[27] 陈立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J].内蒙古大学,2011.
[28] 徐美君。司法制度比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9] 万毅。 论“刑讯逼供”的解释与认定-以“两个《证据》”的适用为中心[J]. 现代法学,2011.
[30] 徐清宇。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政治与法律,2011.
[31] 李学宽。论形式诉讼中得非法证据[J].政法论坛,1995.
3严格非法证据排除3.1非法证据排除现实困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于2012年被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纳入我国法律体系,随后的两髙司法解释也就具体实施程序做了进一步解释。2013年中央政法机关纷纷出台文件要求加强非法证据排除,杜绝刑讯逼供。有学者称非法...
四、我国电子证据取证立法的完善构想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发现我国电子取证立法仍存在很多不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完善:(一)明确界定取证对象范围在信息化、网络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个人或单位的电子信息不再局限于某台单独的计算机或者服务器内,大多...
结论经过对我国在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的考察,对比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法律模式下对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优劣,以当前取得国际广泛共识的法理和观念为依据,笔者找出了我国现阶段在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的七个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同时...
二、职务犯罪案件中常见非法证据及其特点和成因职务犯罪并不是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的某一类犯罪,而是学术界出于研究的需要和司法实务部门出与于打击和惩治犯罪的需要而总结归纳的一种类罪名称。实践中,职务犯罪案件主要是指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第3章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在适用中的扩张化倾向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的存在以及堵漏条款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仍难以克服口袋罪具有的弊...
引言我国刑法的第225条规定的非法经营罪是源于1979年刑法规定的投机倒把罪。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既包括宏观的综合治理,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物资的控制,也包括微观的自由买卖,小范围内的商品自由流通。那时投机倒把行为,被看作破坏国...
2.2对基本要件其他非法经营行为的解析在刑法的含义清晰、确定之时,法官可直接适用而无需进行解释。但当表述比较宽泛,比如加了其他之类前置定语时的条款时,那么,刑事审判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则需要坚守严格解释的原则,合理界定其他非法经营行为的外延,...
二、威胁、引诱、欺骗讯问方法的内涵无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还是权威的刑事诉讼法教科书都没有对威胁、引诱、欺骗性讯问方法作出概念的定义。我国立法上只是笼统的规定了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法获取口供。但侦查讯问实践中运用威胁、引...
摘要对于我国而言,证券市场在1959年-1978年的这二十多年间基本都是处于消失状态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与规范证券市场息息相关的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方面的犯罪了,直到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股票及公司、企业债券才开始出现。作为非法集资类犯罪的...
引言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先后赋予了电子证据以独立的法律证据地位。作为新兴的证据类型,在信息化的大趋势下,电子证据的应用将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电子证据取证位于举证、质证、认证之前,对电子证据的证明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决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