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立法疏漏、经济发展、法律意识淡薄等等,对其进行规制也并非朝夕之事,作为法律工作者,只能通过1则和刑法谦抑性原则,来保护银行及社会的法益和保障行为人的人权。但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要求国家并不仅仅在立法司法领域做出相应的动作,更呼吁行政机关和专业领域及大众媒体的互相配合积极作为,只有这样无知的触犯刑法的行为才会更少些,不必要的纠纷诉讼才会更少些,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才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甚至减少,社会才能够更加公正。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1]张明楷着。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侯放着。信用证信用卡犯罪问题研究[M]. 法律出版社, 2005
[3] 吴洪涛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4] 王晨着。诈骗犯罪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5] 李邦友,高艳东着。金融诈骗罪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
[6] 李文燕主编。金融诈骗犯罪研究[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7] 赵秉志主编。金融诈骗罪新论[M].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8] 刘宪权着。金融风险防范与犯罪惩治[M]. 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8
[9] 孙际中主编。新刑法与金融犯罪[M]. 西苑出版社, 1998
[10] 单惟婷主编。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与案例[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1]李睿:《信用卡犯罪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 年版侯放、柯葛壮主编:《信用证信用卡外汇违法犯罪的防范与处罚》,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9 年版
[12][苏]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53 年版,
[13] 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2 页。
[14] 林钰雄:《新刑法总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6 年版,第 307 页。
[15] 林山田:《刑法通论(上册)》,林山田自办发行 2008 年版,第 404 页。
[16] 黄荣坚:《基础刑法学(下)》,元照出版公司 2006 年版,第 712 页。
[17]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67 页
二、论文类
[1] 肖晚祥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中的新问题[J]. 法学。 2011(06)
[2] 林清红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司法难题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01)
[3] 刘宪权,庄绪龙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兼评“两高”《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问题的解释》之有关内容[J]. 当代法学。 2011(01)
[4] 刘宪权,曹伊丽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刑法分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06)
[5] 刘涛 《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 人民司法。 2010(01)
[6] 曲新久 恶意透支之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J]. 人民公安。 2002(04)
[7] 赵秉志,许成磊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1(03)
[8] 游伟,肖晚祥 信用卡诈骗罪的理论界定与司法适用[J]. 人民检察。2001(02)
[9] 张明楷 新刑法与法益侵害说[J]. 法学研究。 2000(01)
[10] 柯葛壮 论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J]. 政治与法律。 1999(01)
[11] 王冲:《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之批判与重构》,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 年第 1 期,第 21 页。
[12] 齐天:《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 3 期,第 28 页。
[13] 胡又宁:《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若干问题研究》,《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年第 6 期。
[14] 梁根林:《责任主义原则及其例外---立足于客观处罚条件的考察》,《清华法学》 2009 年第 2 期。
5.3几个须特别强调的问题在实际办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电信诈骗犯罪的能够如此猖獗,有银行业、电信行业、互联网行业的规范性较差有着很大的关系,并且我国对这些行业的监管是不到位的,监管力度不够,因此规范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的相关行业,是电信营运商...
摘要欺诈与诈骗,是两个意义相近却又各不相同的词语,这两个原本难分彼此的概念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法律制度的完善,各自具有了自己的归属,在日常生活中,欺诈偏向了民事法律领域,而诈骗则被纳入了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这种分化形成了两种新的概念--...
第1章引言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的区分,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程度远远低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却存在很大的空白,民事欺诈尤其是合同欺诈的发生愈加频繁,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当事人会选择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但是,...
第五章电信诈骗犯罪的惩治与防范对策有鉴于此,我国在惩治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时,要重点在刑事对策和非刑事对策这两个方面做好进一步的完善,从而更加有效的惩治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遏制其发展蔓延的态势,甚至将其彻底根除。5.1刑事对策5.1.1完善立法...
第四章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完善及相关建议第一节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完善正如上文所述,我国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刑事立法基本趋于完善,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在对该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讨论中不乏争论,不同解释可能造成...
中文摘要电信诈骗犯罪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其社会危害性巨大,案件多而且分布广泛,案件难以破获。本文首先通过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及电信诈骗犯罪的成因特点,对电信诈骗的犯罪手法逐一分析,总结了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和滋生...
在多个行为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这个部分上,从电商直播中共同故意的特点、共同行为模式以及如何区分主犯从犯入手,判断在本案中多个行为人是否具有共同故意、是否具有共同行为、以及构成共犯之后所起到作用分别都是什么。...
第三章电信诈骗犯罪的惩治难度3.1案件管辖难在办案实践中,各地地方公安部门对这类犯罪的管辖是不一样的,分别由刑事部门管辖,由治安部门管辖,由经济侦查部门管辖,于是出现了案件办理单位的混乱。一般电信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如果被骗,大部分都会向被...
结语本文对电信诈骗概念、起源、发展做了介绍,通过对电信诈骗犯罪的分析研究,揭露了电信诈骗犯罪的实质,并对此类案件侦破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对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电信诈骗犯罪并非公安一家单打独斗就能完成,需要构建起完善的法...
第二章电信诈骗犯罪的特殊性及其本质2.1电信诈骗犯罪的特殊性与传统的诈骗犯罪相比较,电信诈骗犯罪具有集团性、跨域性,高度的智能性、比起传统的诈骗,其犯罪手段更加多样,犯罪方式趋于隐性化,实质上比传统诈骗的社会危害性要大得多。2.1.1作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