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我国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始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该业务初始阶段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人们对其认识也有不足,相关犯罪几乎没有出现,因此在1979 年《刑法》中并未对涉及信用卡的犯罪行为做出规定。而随着信用卡的不断被接受和在市场中广泛使用,相关违法活动也不断增多。据央行发布的支付系统运行报告显示,截至 2009 年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74.25 亿元,与二季度相比增加 16.52 亿元,增长 28.6%,同比增长 126.5%,信用卡坏账风险已不容小觑。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以控制,势必影响我国金融信贷业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信用卡犯罪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上海为例,窃取信用卡信息、妨害信用卡管理、信用卡诈骗、利用 POS 机非法套现等涉信用卡犯罪一直处于高发、多发态势,不仅严重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且还是产生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诱因。然而立法的滞后性,使得最初的阶段司法实践中对信用卡诈骗行为一般以普通诈骗罪定性。尽管该罪名可以涵盖包括恶意透支在内的信用卡犯罪基本要件,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无法实现对信用卡犯罪的精准打击。
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于 1995 年 6 月 30 日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正式确定了信用卡诈骗罪这一全新罪名。1997 年修改刑法时,这一罪名也被正式纳入到刑法规定中,并首次在立法中明确了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概念。而后的《刑法修正案(五)》和 2009 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也对信用卡诈骗罪做出了补充规定,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规制信用卡恶意透支的相关制度。2本文将通过结合《刑法》和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通过对信用卡诈骗案件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剖析,总结归纳此类案件的审理难题,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为中国转型社会中信用卡诈骗案件的审理提供一定帮助。
结语根据唯物主义辩证论的观点,民事恶意诉讼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是我们进行法治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在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方便人们诉讼而不断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时,该如何准确识别和有效规制民事恶意诉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
第四章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完善及相关建议第一节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完善正如上文所述,我国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刑事立法基本趋于完善,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在对该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讨论中不乏争论,不同解释可能造成...
结束语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立法疏漏、经济发展、法律意识淡薄等等,对其进行规制也并非朝夕之事,作为法律工作者,只能通过1则和刑法谦抑性原则,来保护银行及社会的法益和保障行为人的人权。但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要求国家并不...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司法体制改革也在逐步加深,法制宣传和普法工作不断推进,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通过诉讼来解决矛盾纠纷或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日益增强,然而,也有部分当事人故意制造虚假诉讼以逃避法律规定或损害他人...
第3章民事恶意诉讼的实体法规制虽然导致民事恶意诉讼的原因既有法律制度方面的因素,还有人们思想道德上的因素,既然我们是在法学领域来探讨民事恶意诉讼问题的研究,所以,关注重点是法律制度对于民事恶意诉讼的影响。民事恶意诉讼问题即涉及到实体法上...
第2章民事恶意诉讼的成因分析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由其自身原因及社会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民事恶意诉讼也不例外。对于民事恶意诉讼来说,法律制度方面的因素就是其自身原因,而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法律观念则是其社会原因。下面我们就...
第一章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概述第一节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概念顾名思义,与信用卡恶意透支相对应的概念是善意透支。在实务中,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常常以一定的透支额度为提前消费提供便利,在为客户办理信用卡时根据客户的资质,设定一定的透支限额,...
第4章民事恶意诉讼的程序法规制诉讼程序中存在制度的漏洞与不足,亦将导致民事恶意诉讼的产生。此外,民事诉讼行为不规范和诉讼监督程序的不完善,也容易导致民事恶意诉讼的发生。因此,本文就从规范民事诉讼行为开始,然后在对诉讼程序的漏洞和不足的地...
摘要近年来,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呈现高发、高发、高增长趋势。如何对该罪进行认定尚存在为数不少的争议。通过较为详尽的分析该罪的构成要件,梳理其中的争议,有助于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整体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也更有助于立法和司法的完善。...
第二章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第一节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按照刑法的犯罪理论和规定,刑事犯罪的主体是是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本罪主体也应满足这个入门标准。不过本罪是涉及金融知识的智能型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