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

某市抢劫犯罪现状调查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5 共162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第1部分 H市抢劫犯罪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研究
第2部分 H市抢劫犯罪的现状
第3部分 该地区抢劫犯罪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4部分 预防该地区抢劫犯罪的建议
第5部分 某市抢劫犯罪现状调查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结 语

  虽然抢劫犯罪有共同之处,但是也因地理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性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色。本文对 H 市抢劫犯罪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犯罪特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该地区抢劫犯罪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以点带面由 H 市抢劫犯罪的特征及诱因出发,对其他地区该罪的研究与预防有所帮助。让群众对抢劫犯罪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加强同该罪作斗争的信念,帮助大家保护自己的财产与人身安全,避免遭受不法分子的侵害,共同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由于调查的范围窄、时间短,此调研报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很大的不足之处,但仍希望本篇论文能对他人起到帮助与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著作部分:
  
  1.王牧。新犯罪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吴宗宪。犯罪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3.蔡德辉,杨士隆。犯罪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
  4.梁根林。犯罪论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谢勇,王燕飞。有组织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9.白建军。关系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宋浩波。犯罪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11.周东平。犯罪学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12.康为民。罪与非罪-典型无罪案件实例分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13.房清侠。刑法理论问题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14.赵秉志。侵犯财产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15.梅传强。犯罪心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6.张保平。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17.马克昌,莫洪宪。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8.赵辉。犯罪防卫[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19.王大伟。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一带犯罪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0.张国轩。抢劫罪的定罪与量刑[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21.王作富。认定抢劫罪的若干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论文部分:
  
  1.卜安淳。论犯罪的主观原因[J].江西警察学院报,2011(2)。
  2.刘会军。新加坡的秩序只靠严刑峻法吗[N].检察日报,2009-12-23(8)。
  3.李希慧。抢劫罪的对象、标准及转化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07(18)。
  4.江学。近年来严重暴力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J].犯罪研究,2007(4)。
  5.刘明祥。论抢劫的方法行为与目的行为[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1)。
  6.梁根林。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刑事政策学[J].政法学刊,2004(2)。
  7.刘汉刚。略论大学生盗窃犯罪[J],湖北警官学院报,2004(11)。
  8.贾凌,曾粤兴。两抢问题探析[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报,2003(1)。
  9.王小青。转化抢劫罪的若干疑难问题探析[J].政法学刊,2003(2)。
  10.曾粤兴,贾凌。抢劫罪、抢夺罪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1)。
  11.谢彤。携带凶器抢夺定罪问题的探讨[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12.陈靖宇。论抢劫罪八种情形的既遂与未遂[J].人民司法,2002(1)。
  13.赵星,陈清浦。抢劫罪行为对象若干问题研究[J].政法论丛,2002(4)。
  14.卫中强。街面两抢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J].公安研究,2002(12)。
  15.孙园利,郑昌济。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法理浅析[J].法学评论,1993(3)。
  16.刘文成。暴力犯罪的增长原因与治理对策[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5)。
  17.葛修路。暴力犯罪的社会原因浅析[J].枣庄师专学报,2000(2)。
  18.张宝义。析暴力犯罪的空间特征及形成原因[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0(6)。
  19.王作富。认定抢劫罪的若干问题[J].刑事司法指南,2000(3)。
  20.黄慧婷。强盗罪之方法与目的[J].月旦法学杂志,1999(73)。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律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