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刘彭芝的教师队伍管理思想(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9 共584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刘彭芝主张,把教育科研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工程,通过科研强教师、强教学,促进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成长为学术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一是以课题为基础,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制定实施校级科研课题申报审批制度,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并给予人员和经费支持。同时,学校每年都承担多项区、市及国家级科研课题,教师通过课题申报和研究,查找、搜集、研究文献资料,在研究过程中教育观念得到转变,教育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开展教科研活动及学术研讨会,给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开展教研组教学研究工作、校级科研年会、课题研讨会等学术研讨活动,承担区、市、国家级的教科研研讨会及学术交流活动,比如:海淀区“研究性学习”现场交流会,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劳技教育研讨会、全国超常教育研讨会等。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为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提供机会和平台,开阔了教师知识视野,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培养了一批学术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群体,而且促进学校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成立科研室,加强教师科研管理。

  1997 年,刘彭芝校长倡导成立了科研室,创办《教育科研园地》、《教育科研动态》等学术期刊,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并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不断加强对学校科研工作的管理,激发了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兴趣。四是运用制度办法管人管事,保障教师科研工作。刘彭芝致力于通过科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教育科研年会制度、教研室课题研究制度、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逐渐创造了激励效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科研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建立了保障教师科研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激活教师工作积极性

  ***同志在《之江新语》中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克难制胜,成就事业”.[76]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中,刘彭芝善于激活每一个细胞,调动每一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她认为:“校长要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用崇高的理想激励人才,用宏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合理的待遇激励人才,用深厚的感情留住人才”.[77]她注重运用现代管理艺术,用感情团结凝聚人,用事业鼓舞激励人,激活教师工作积极性。

  (一)用感情团结凝聚人,实施情感激励

  在教师队伍管理工作中,刘彭芝的人格魅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她主张,要用真挚的感情对待教师,注重尊敬、团结每一名教师。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全校师生作出了表率,有效推进了教师队伍管理工作,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1.用心关爱教师,赢得“刘妈妈”称谓

  刘彭芝以校为家,她时刻要求自己:要带着激情工作,带着爱心工作,带着满心的爱对待学生、教师和学校。2003 年初,我国北京等多个地区发生非典疫情,刘彭芝校长带领广大师生临危不惧,沉着应对,4 月中旬在学校停课期间开通了三维网校,开始网上教学。

  为了保证网上教学质量,众多老师辛苦地坚守在岗位上,比平时更加忙碌。刘彭芝校长带着对教师安危的关切,一家家地登门看望,对通风条件较差的几十位青年教师宿舍进行了整体搬迁,一些年轻教师亲切地喊刘彭芝为“刘妈妈”,这一声“刘妈妈”饱含了教师们对刘彭芝校长深厚的情谊。[78]

  2.慈悲情怀解矛盾,看似无情却有情

  刘彭芝认为:“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制度是无情的,人却是有情的。”[79]学校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食堂管理体制改革等时候,有些教师或职工就会面临调整、转岗或者下岗的问题,心里难免会有情绪波动,刘彭芝校长总是出于公心,为了学校发展和职工利益,在严格执行学校制度规定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关心教师职工的生活,在看似无情却有情的管理中,人大附中的教师队伍变得更加团结有力。

  3.尊重是最好的激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

  刘彭芝说:“校长要真诚地尊重、关爱每一名员工,用人之长,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解人之难,让教师在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有尊严,有自由,有幸福感。”[80]

  为此,2003 年刘彭芝召开主题为“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的教职工表彰大会,许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普通人请到了表彰台上,他们中有学校保安、食堂职工、学生宿舍管理员、体育组工人、总务处木工、信息中心管理员等,这是对每一名对人大附中作出贡献的人的肯定、认可和尊重,对于激发全体教职工工作热情、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刘彭芝校长主持举办了很多这样的活动,用爱和尊重的情怀,激励着人大附中教职工团队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名校努力。[81]

  (二)用事业鼓舞激励人,知人善任重管理

  1997 年,刘彭芝担任校长,确定了人大附中“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刘彭芝校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管理工作,她指出:“管理,既要管又要理。……最要紧的是制约与激励两大机制,制约机制要‘密不透风',激励机制要疏可走马,宽严相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82]

  在严格学校各项制度规定抓制约机制建设的同时,她善于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激励广大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事创业。

  1.人大附中“7 颗星”

  刘彭芝认为,要“记人之功,容人之过,用人之长”.1997 年,以非凡的管理勇气,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将教物理的王老师、教音乐的张老师、负责电教的白老师、“三高”足球俱乐部李老师等 7 个有争议的教师称为“7 颗星”,引起了教师们的诸多议论。她顶住压力,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首先找“7 颗星”进行个别谈话,在表示信任和支持的同时,指出了他们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注重跟踪了解每个人的工作进展情况,积极协助解决工作中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两年之后,这 7 人中有 5 人入选学校 13 个特殊贡献者名单,有力地证明了刘彭芝校长善于发现人才、留住人才,知人善任。[83]

  2.用人所长,让每个人做适合自己的事

  刘彭芝校长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她说:“校长是给教师搭建舞台、拉开大幕的服务者。”“人大附中的教师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他们搭建多大的舞台。”[84]

  在管理工作中,刘彭芝校长也是这样做的。一是扬长避短,换个岗位展才华。物理老师江崎讲课语速加快、口音较重,但是刘彭芝校长发现了他物理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点,在推荐江崎转任物理实验课老师后,江崎老师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能,辅导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物理竞赛大奖。二是善于激励,搭建发展平台。学校电教室负责人王锋干过炊事员、花匠、总务处后勤、开水工,刘彭芝校长发现了他肯动脑筋,对小电器比较感兴趣的特点,推荐他到电教室帮忙和学习,后来王锋不仅取得了电教上岗证书和摄影师证书,而且获得了学校正式工待遇,担任了学校电教室的负责人。学校食堂师傅魏二明喜欢食品雕刻,刘彭芝校长不仅帮其报销了成人高考所有费用,还鼓励他参加各类美食活动增长雕刻本领,后来魏二明获得国家烹饪大赛的二等奖。[85]

  刘彭芝校长主张,让每一名教师人岗相适,让每个人做适合自己的事,让每一名教师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职能作用。她通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逐渐形成了团结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合力,建设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有效推动了学校稳步快速发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