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政策效应研究。
出口退税数据的不断完善使学者开始研究其效应,效应包括对出口贸易、国民经济的影响;对结构调整的作用;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的作用以及整个福利效应的分析。学者多数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原理推导和建立计量模型。
通过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 Chao 等(2001)[1]分析中国 1985 年-1999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在长期和短期内出口退税对中国出口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Chao 等(2006)[2]又进一步用 CGE 模型分部门研究出口退税对制造部门、农产品、食品及资源产品的作用,发现对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拉动作用最显着,而其他则作用很小甚至有不利影响。Chen 等(2006)[3]通过 Spearman 等级相关性检验,发现出口退税与出口额、外汇储备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王世嵩、周勤(2009)[14]用 5 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出口退税对加工贸易结构有优化的作用,而对贸易总量的结构优化作用并不明显。王孝松等(2010)则针对 2008 年 7 月-2009 年 5 月短期内我国退税政策调整最频繁时期进行评估,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出口情况的变化上,发现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短期内确实显着提高了纺织品的出口增长率[15].从世贸组织的视角出发,王海峰(2011)主张实行有差别的出口退税制度,建议将服务业纳入增值税范围,扩大退税范围,并且建立服务贸易的出口退税制度,这对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有指导意义[16].张秋菊、蒋迪娜(2012)[17]基于我国具体行业-工业的面板数据对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与出口稳定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不同行业,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增长的作用有所不同。薛德余(2013)建立局部均衡 COMPAS 模型,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 1994 年-2011 年期间我国出口退税、出口贸易与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出现危机时,出口退税对刺激出口贸易与改善财政收入状况很有效[18].
此外,一些学者还在研究中发现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目标多元化的问题,多数只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述和提出建议。明安斌(2007)指出出口退税目前承担的四个目标:贸易目标为基本目标,财政、汇率、产业目标为其派生目标。然后从理论上分目标阐述其利弊,最后提出合理确定出口退税率和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的建议[19].韩媛媛(2010)对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目标多元化不断加强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时期说明了增值税制度的不完善与出口退税目标多元化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20].郑绪琳、谢婷(2011)[21]对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目标多元化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建立 OLS 方程说明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退税额与出口总额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退税与汇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4) 国际比较研究。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开展和扩大,国内学者开始放眼全球,一方面通过国际比较发现政策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成功经验。杨之刚(2004)比较了法国、意大利、英国、新西兰等 7 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情况,指出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出口退税的方式、技术手段和制度保证[22].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西方理论对出口退税政策理论的研究贡献大体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关内容[4]:一是从有利于自由贸易角度说明了出口退税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二是国际间公平的贸易竞争要求对出口商品退还国内商品税、进口商品征收国内商品税,体现了公平赋税、公平贸易的原则。三是间接税属地主义原则和商品税管辖权原则相结合。
国内学者的研究范围广,不仅有理论方面的,还有关于效应和福利的实证研究。但是就针对出口退税政策目标多元化问题的深入研究较少,而且多数是以理论论述居多,缺少更多数据支撑的实证分析。本文通过搜集相关出口退税数据,基于出口退税政策多元化不断加强的现实情况,理论联系实证,重点探究出口退税率普遍波动对于贸易目标和产业目标的作用。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
1.3.1 文章内容及逻辑框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发展历程及调整原因进行分析,明确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目标多元化的问题,并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最大限度地收集与出口退税政策相关的资料和数据,重点从贸易目标和优化产业结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目标定位,为促进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完善及发展抛砖引玉。本文的框架如下:
1.3.2 重点解决问题和预期结果。
本论文是基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中出口退税率的频繁波动背景下,以政策运用的目标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立意的基准,通过实证检验政策运用于贸易、产业目标所达到的效果,来重新审视目标定位的准确,以及提出向正确目标过渡所采取的措施。同时也企盼能有更多的学者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为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排忧解难。
1.3.3 创新之处。
笔者融入自己对出口退税问题的肤浅认识与理解,通过对我国出口退税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力争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把握,以往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或是征管这些切入点看政策效果,很少有从目标多元化这个角度来考察,而本文从出口退税率新的角度出发,通过搜集数据深入实证分析该政策兼顾贸易、产业目标的效果,并且结合国际惯例及 WTO 相关原则寻求出口退税政策更准确的定位,提出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产品制定最优退税率等建议。
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和没有具体的案例,本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考察贸易目标时,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没有考虑到时间序列问题,由于我国统计部没有单独统计具体行业的出口退税额的年度数据,只有具体行业各自的出口额,所以本文只能用出口额作为桥梁,这是数据的局限性。对于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建议可能有些不够具体,希望有机会能更加深入的研究我国出口退税政策。
1.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通过文献回顾和参考世界贸易组织条例,阐述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并结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目标多元化问题,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政策主要运用于贸易、产业目标所达到的效果,引申出寻求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目标定位的内容。
摘要地球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状况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暖、雾霾严重、怪病不断等污染引发的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联合国多次召开了以环境为议题的会议,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逐渐...
第五节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避税地风险分析一、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涉税风险(一)政策解读如果在股权转让中,转让股权的非居民企业所在国与我国签订了税收协定,那么在转让方提出适用其所在国与我国的税收协定待遇的情况下,对其股权转让所得如何征税就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以设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分支机构或代表处等各种形式进入中国。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我国已吸引外资共计超过万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接近60万家,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也为我国税...
3DF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税务筹划应注意的问题。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是DF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重要的几种税种,其税务筹划工作同时也是对政策的动态要求较强,对财务管理业务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的工作,DF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活动还存在着内部环...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纳税遵从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最近几年,相关部门在治理税收流失、提高公民纳税遵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遵从情况还是不容乐观。我国构建社...
第2章物流业及其税收政策演变2.1物流业的概念、地位及发展模式2.1.1物流业的概念物流活动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物流活动与人类朝夕相处、息息相关。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人类对物质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五章税负示意性测算假设:REITs投资的房地产项目的租金收入有10,000元,其他可能收入有1,000元,运营成本为500元,REITs基本管理费为400元,托管费为3元,资产净值为100,000元,在我国,转让资产增值额为10,000元,则按照现行税法情况下...
第二章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概述第一节REITs的内涵与特征一、内涵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简称REITs)源起美国,对其的定义是:REITs是一种筹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用于取得各种收益性房地产或向收益性房地产提供融资...
一、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个人所得税作为世界性税种,自1799年在英国出现,经历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各国的主体税种,甚至在许多发达国家己经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其主体税种的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在我国,个人所得税起步较晚,税制的完善程度与发达国...
3.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现状及问题3.1我国费用扣除制度现状现在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税收体系当中重要的大税种之一,当然在中国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时间比较晚,于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通过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