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税务硕士论文 >

乳制品进口及关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4 共278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乳制品进口及关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近年来乳制品进口出现“量价齐升”现象。

  从前文的表 3.2 的数据我们看到近年来我国的乳制品进口出现了“量价齐增”的现象,这种现象在 2008 年之后的婴幼儿奶粉进口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一系列的价增量增的“双增现象”背后反映了我国自身乳品行业的缺陷,国内乳制品安全事件频繁,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乳制品仍存信任危机。要健康发展国内乳品企业,单单靠关税保护是不行的,尤其是现在乳制品的关税税率已经极低,国内消费者对洋奶粉极度热衷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找准病症对症下药。2008 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已经有快五年的时间了,但是国人对国内乳业的信任程度却没有恢复多少,洋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奶粉的进口量一年比一年猛增,这种现象不是单纯的依靠提高关税可以抑制的,并且关税税率提高对于消费者和国家都没有好处,只会损害消费者剩余,并且还可能增加国人对关税的反感,降低国人对国家政府政策的不支持度。

  4.2 乳制品进口国别集中度偏高。

  从 3.3 节中的数据我们看到我国乳制品进口主要集中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欧盟,尤其是奶粉的进口集中度。表 3.3 的数据显示,新西兰的奶粉近年来的集中度达到了 80%以上,随着《中新自贸协定》的签订,这种集中度在近年来还有增大的趋势,挤占了澳大利亚和美国在我国奶粉进口的比例。这种高度的进口集中度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奶粉被一个国家的控制程度。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乳制品行业出现的信任危机,国内乳制品市场上国外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关税政策主要有财政性关税政策和保护性关税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关税的作用逐渐从财政性关税偏向保护性关税。近年来的这种国家之间签订的协定使得我国对个别国家进口商品集中度增大使得保护性关税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4.3 乳制品进口贸易中关税税率存在“名不副实”现象。

  通过前文数据我们看到,我国奶粉行业的关税的实际征收率和名义征收率是不一样的。实际征收率要比名义征收率低,造成关税征收“名不副实”.其实这一名不副实的现象在入世前后就有学者提出来,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一现象仍然严重。例如:我国《2012 年海关税则》中的奶粉的基础税率一直保持在 40%(婴幼儿奶粉是 80%)的税率水平,而实际上进口我国国家的税率绝大部分是采用的优惠税率 10%甚至更低。表 3.3 中中我们看到,我国从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三个国家进口的奶粉长期维持在 90%以上,而我国从这三个国家进口乳制品都是实行的最惠国税率 10%.乳制品进口税率已经很低,但是一些不明情况的人一说起我国乳制品税率都会说 40%(80%),笔者甚至见过一些学者在其文章中也这么提到过。这种名义税率大大低于实际征收率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乳制品行业,在其他的行业也是经常看到。我国的实际征收率不仅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征收率,甚至有时候还低于某些发达国家的名义征收率,这不仅没有达到关税的保护作用,反倒成为别国攻击中国的把柄。产生我国关税税率名不副实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是因为我国关税税率繁多、关税优惠减免政策覆盖面广泛。关税政策名不副实现象的产生会导致海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少缴漏缴现象的产生,导致把关不严格的现象,也激发了进口商们尽其所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偷逃关税。

  4.4 乳制品进口贸易中关税政策存在“虚保护”现象。

  关税征收的本意事实上就是想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乳制品行业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在前文的研究中发现,关税政策对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存在着“虚保护”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对象控制不严格,发生了偏差,二是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名不副实”也造成了“虚保护”现象。从第一方面来看,我国关税政策的实施事实上想保护国内企业,希望国人对乳制品的消费以国内乳制品为主,国外乳制品为辅,但是从我国的乳制品消费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以奶粉为例,从近几年来的市场份额数据来看外国品牌的奶粉一直都占有中国较大的市场份额,完全起到影响中国奶粉市场价格的作用。2008 年以后,洋奶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直过半。但是这些洋奶粉并不都是通过进口进来的,有一些是通过直接在中国投资设立企业生产产品然后直接投放市场,一些国内企业为了迎合国民对洋乳制品的偏好,也开始倾向于使用国外奶源制品加工乳制品,而初级奶制品的价格远远低于成品,因此不管是外商还是国内乳制品企业都通过绕开关税壁垒将洋乳制品带进了国内市场,如此一来,关税政策的设定就不仅仅是保护国内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那些洋品牌奶粉。奶粉关税的存在在保护对象上没有把好关,造成了“虚保护”现象。第二方面,实际关税税率远远低于名义税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虚保护”.

  4.5 乳制品关税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结合不紧密。

  乳制品进口贸易中的劣势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乳制品进口贸易中关税政策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不紧密。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调节进出口贸易总量、商品结构、国际收支平衡和地理方向,实现保护和调节国内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增长的作用。关税是调节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微观调控是指调节对外经济企业的经营方向,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国家政府对食品行业的必要的安全计划指导和具体的监督实施没有完全接轨。这一行政管理的不到位不仅仅是对乳制品行业直接或间接造成了重大的创伤,对整个食品行业也是如此。国民对食品质量信心的丧失直接影响到国人对国产品的购买和消费,进而影响到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消费品的信心的丧失会产生时延性,有时候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恢复。由于政府的一切的管理经济社会的活动都是属于宏观调控,政府在管理上的一丁点不到位都可能为某一个行业或整个中国市场埋下重大的经济安全隐患。为了发展国内产业,除了关税政策等经济政策之外,宏观调控也必须发挥到位,只有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相互协调好才有可能更好的指引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内幼稚产业,仅仅依靠关税阻挡住国外优秀产品的进入是绝对不够的。关税的保护只能是暂时的。从上文数据分析可知,加入 WTO 之前,中国乳制品的关税税率比较高,对乳制品的进口保护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加入世贸之后,乳制品的关税税率连年下降,将来肯定还有下降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是无法阻挡的,极低的关税税率没有办法再在关税上对国产乳制品行业进行保护。关税税率的降低使得我国关税税率在进口贸易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作用越来越小,一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不仅受到关税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一国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阶段、供需结构、生产者的需求弹性以及比较优势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乳制品出口补贴的取消,中国乳制品的出口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中国乳制品行业现状还处于一个比较脆弱的阶段,如果不加强其他政策的配合,中国乳制品的发展将何去何从还是一个问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税务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