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税务硕士论文 >

乳制品关税政策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4 共908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乳制品关税政策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关税政策的调整对乳制品进口贸易产生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关税的逐步下调不仅使得乳制品进口量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乳制品品种税率的不同也会使得乳制品的品种结构发生变化。由于与每个国家的具体贸易政策的不同,还会影响不同国家对我国输入乳制品的占比结构。

  3.1 关税政策效果评价分析的主要指标。

  本文选取的指标主要有两种:一是绝对量指标,譬如说进口量,进口量指标主要包括乳制品总进口量、各国别进口量、各品种进口量等,它与税率变动关系主要是通过图形趋势分析反映出来;第二类指标是相对指标,本文主要的相对量指标有比重指标、增长率指标、乳制品平均进口单价,其中比重指标主要包括乳制品国别比重和乳制品品种比重,增长率指标主要是同比增长率。趋势分析是通过对十几年的乳制品进口量年度数据进行图形制作得出其变动趋势,然后将这种趋势和指标变动情况与税率和乳制品的关税政策进行联系和前后比较,然后得出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针对乳制品关税政策变动对其进口贸易的效果进行评价。

  在本文 3.2,3.3,3.4 中将用到的主要指标介绍如下:进口量指标:该指标下主要包括乳制品进口量,这些指标都是属于绝对量指标,由于从不同的国家进口还分为新西兰乳制品进口量、新西兰奶粉进口量等,根据不同的乳制品品种分为奶粉进口量、奶酪进口量等。由于乳制品有液态奶和固态奶之分,这里的液态奶的进口量会按照一定的换算比换算,然后与固态乳制品相加统计进口量。

  比重指标:该指标根据进口国家的不同和进口乳制品品种的不同分为国别比重指标和品种比重指标,其中国别比重指标=从某一国家进口乳制品进口量/我国总进口量,品种比重指标=某一乳制品品种/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通过这一指标可以反映某个国家对我国乳制品进口的集中程度以及我国进口的主要乳制品品种的变化情况。

  增长率指标:本文中选取的主要增长率指标是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本年乳制品进口量-上年乳制品进口量)/上年乳制品进口量,同比增长率也可以分国别和品种分别计算和统计。该指标可以反映我国乳制品进口的增长情况,该指标与进口量的趋势分析有相同的作用,都可以反映进口量的变化情况。乳制品平均进口单价:乳制品平均年度进口单价=当年乳制品进口总额/当年乳制品进口量。

  3.2 关税调整对乳制品进口量的影响分析。

  3.2.1 乳制品进口量趋势分析。

  90 年代以前,由于国民收入水平低,国民对乳制品的消费水平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由于当时的乳制品实行的是高关税政策,关税对国内乳制品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再加上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制度还没有完全实行,国内各种商品都是实行的配额管理,乳制品的进口仅仅是为了弥补国内对乳制品需求的缺口。因此国民在对国外乳制品的消费非常小,进口规模也很小。

  (1)从 1992 年-2005 年,我们明显的看到乳制品进口呈现两段变化,1992年-1998 年为第一段,1998 年-2004 年为第二段。

  90 年代开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如火如荼,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国民收入开始大幅上升,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乳制品的需求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增加,但是这一时期,从第二章中我们也提到了这一段时期乳制品的平均关税税率高于 40%,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高关税政策的实施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国内对乳制品的需求的增加基本由国内企业提供。从上图可以看出,从 1992年-1998 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乳制品进口没有显着的增加。90 年代中后期(即 1998 年)到 2002 年以前,乳制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仍然比较高,一直高于农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2002 年开始关税税率有所下降,虽退出了 40%高关税行列,但是仍高于农产品的的平均关税税率。这一时期关税税率水平虽比较高,但是中国为了积极加入 WTO,在关税上还是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关税税率连年下降,从 2001 年的 50%(优惠税率)左右下降到 2005 年的 15%-20%(优惠税率),在此期间,我国乳制品进口有较大幅度增长,进口总额年增长率达到了 20.66%,而此前的 1992 年-2000 年之间乳制品的进口额年均增长率为 16.9%.

  明显的,入世以后乳制品进口增长速度加快,这说明关税在乳制品贸易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关税降低对乳制品贸易进口增加有显着的影响。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对出口乳制品取消了出口补贴,我国成为了乳制品净进口国,并且贸易差额越来越大。

  (2)从上表乳制品进口量我们看到,2004 年-至今,我国乳制品进口也可以分为两段,一段为 2004 年-2008 年,另一段为 2008 年-至今。

  为了遵循 WTO 协议,乳制品的关税税率进一步下调。根据 WTO 谈判条件,我国乳制品进口关税 2004 年开始鲜乳品为 15%,奶粉和黄油为 10%,奶酪为 12%,税率水平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关税水平。从上表中我们看到 2004 年-2008 年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量长期徘徊,2004 年到 2006 年乳制品进口数量徘徊在 32-35 万吨之间,2007 年降至 29.87 万吨,2008 年又重新上升至 35 万吨,2009 年激增至 59.8万吨,比上年增长 70.32%,2010 年进口量升至 74.50 万吨,比 2008 年增长 112.19%,2011 年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仍然延续,进口量增长到了 90.1 万吨,比 2008 年增长 156.6%.这种激增现象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中国乳制品主要来源国是新西兰,而 2008 年我国与新西兰签订的《中新贸易协定》开始实施,税率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奶粉进口增加,虽然国产奶粉出现了三聚氰胺事件,但是国产乳清粉受此影响却比较小,上表中的数据显示自《中新自贸协定》之后乳清粉的进口增长较快;第二、2008 年三鹿奶粉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下降,奶粉在乳制品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例,进口奶粉数量的上升拉动了进口乳制品上升。

  3.2.2 乳制品进口量价分析。

  2008 年之后,我国对乳制品的关税政策一直都在不断的调整中,为了满足国内对进口乳制品的需求,关税一直在下调。2008 年我国与新西兰签订了《中新自贸协定》,规定中国从新西兰进口乳制品将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协定税率。根据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规定,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新西兰向我国出口的乳制品关税税率将继续降低,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酸奶关税将直接降为零。与此同时,财政部对包括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婴儿食品在内的 730 种进口商品将实行新的关税标准,平均税率为 4.4%,比最惠国税率低 50%以上。进口乳制品的关税下调将进一步降低进口奶粉、奶源的成本,促使我国的蛋糕、饮料行业乃至乳品企业大量使用进口奶粉,使得国内奶牛养殖步履维艰。但是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我国关税税率虽然一直在下调,进口乳制品的价格却一直在高水位行走。

  从上表可以看到,在 2009 年之前洋乳制品的平均单价维持在 2450-2500 美元/吨上下,2009 年出现急剧下调趋势,2010 年疯狂上涨,涨价幅度超过了 53.32%.此后一直维持这种上涨趋势,2011 年涨幅 9.4%.

  值得关注的是,关税下调效果并未惠及消费者,更多洋乳制品涌入或将对本土产业产生更大的冲击。自从 2008 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洋乳制品就想方设法抓住机遇抢占市场,2008 年 10 月开始,进口奶粉价格持续走低,通过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试图蚕食国产乳品企业原来占据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2010 年国内龙头企业奶粉致癌事件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从 2010年开始,洋乳制品开始涨价狂潮,进口奶粉供应商在 2011 年年底关税下调前再度调高奶粉价格,其中某品牌高端产品系列涨价约 8%,凭借强势垄断地位,关税的下调丝毫没有让洋乳制品价格跌落的趋势。进口乳制品的大量进入,将对国产奶粉市场乃至整个养殖业产生较大冲击,我国乳业的生存空间也将进一步挤压。

  3.3 《中新自贸协定》对中国-新西兰乳制品贸易影响分析。

  从中国乳制品的贸易进口主要国家来看,我国乳制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欧盟(主要是法国)。其中我国与新西兰经过三年多 15轮的谈判之后,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自 2008 年 10 月 1 日开始实施,这一协定的签订和实施战略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在这一协定中我国将对新西兰进口的有关农产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即在触发水平以内,我国可以对从新西兰进口的农产品实行协定税率,协定税率小于最惠国税率。中国与澳大利亚同属于亚太地区国家,两国在 1973 年签订了《中澳贸易协定》,2005 年 5 月 23 日,中澳双方进行了首轮自贸区的谈判。到目前为止,中澳自贸协定暂时没有落下帷幕。根据统计,2004 年,双边农产品的贸易额为 26.5 亿美元,而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高达 24.1 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仅达到微不足道的 2.33 亿美元。因此中国国内业界担心,与澳大利亚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以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尤其将会对中国的乳制品、羊毛等产品带来强大冲击,目前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商品实行普惠制,采用最惠国税率,笔者认为虽然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会对国内乳制品、羊毛等产品带来冲击但是另一方面可以牵制新西兰农产品对中国的控制。美国作为我国三大贸易伙伴之一,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协定早在 1979 年就已经签订,从 1980 年 2 月 1 日开始生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关系协定》中规定了双方享受最惠国的待遇,该协定的有效期是 3 年,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如果没有在有效期满之前至少 30 天将终止本协定的意愿通知对方,则本协定延长 3 年,此后仍按照此法延长协定有效期,到目前为止,双方都没有通知对方终止该协定,因此该协定有效。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盟暂时还没有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但是随着中国更完全的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中-欧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肯定会成为现实,虽然没有与中欧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但是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依然实行普惠制,采用最惠国税率【17】。

  我国乳制品的主要来源国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欧盟,其中新西兰乳制品在进口国家中的占有绝对的优势,在没有签订《中新自贸协定》之前,我国与这四个国家的关税税率在乳制品这个商品上都是采用的最惠国税率,从新西兰进口的乳制品占比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增幅趋势,签订《中新自贸协定》之后,从新西兰进口的乳制品享有比最惠国还优惠的税率,这一变化使得新西兰进口的乳制品占比开始攀升。下面我们来看看《中新自贸协定》中国-新西兰乳制品贸易的影响。

  3.3.1 《中新自贸协定》对中国-新西兰乳制品贸易特点影响分析。

  1.《中新自贸协定》签订前后中国自新西兰进口奶粉集中度分析。

  在我国加入 WTO 之后,我国对各国别的税收政策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中新自贸协定》的签订,这一举措使得我国乳制品进口集中趋势更加明显,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数据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自从《中新自贸协定》实施之后,奶粉进口来源地的集中趋势更加明显。从 2004 年的 75.35%增加到 2010 年的 81.26%,2012 年增加到了 86%.中新自贸协定的签订挤占了澳大利亚和美国在我国进口奶粉的比例。这种高度的进口集中度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他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奶粉被新西兰控制程度。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税务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