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连云港市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6 共409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3 连云港市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3.3.1 连云港市高职学校体育教师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教师是构成教学系统的重要因素,是课程改革的动力,在教学系统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情况能够反映出课程设置的研究情况。在师资队伍中,师资队伍结构主要是指教师的年龄、学历和学位以及职称等,教师队伍中各个人员的各个要素构成比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衡量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教师结构是有序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各个年龄阶段上的教师人数体现了教师整体师资队伍的相关年龄构成。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师资队伍的活力、发展前景、教学、科研的趋势,是保证教学工作连续性的重要前提。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发展的前景与潜力,更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要相对年轻化,在不断动态发展的平衡中,保持相应水平的运动能力,才能使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保持稳定和发展。

  从图 3.1 统计可以发现,连云港三所高职学校体育教师教龄在 1-10 年的教师比例为 57.1%、教龄在 11-20 年的占总人数的 16.3%,21-25 年教龄的教师比例为 12.2,26-30 年教龄的教师比例为 13.3%,教龄超过 30 年的为 2 人占体育教师总人数 4.1%.

  以上数据表明,连云港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随着近几年各个学校扩招及升格发展,不断有新的体育老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基本完成新老交替的过程,从而使整个连云港市高职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的年轻队伍。这样一只队伍更加有利于在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技术动作的规范展示,中青年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身体力行的示范,更加有利于教学任务的推进和完成。这样的年龄构成也更有利于在教学中,从心理上更加贴近学生,比较容易开展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想法,从而进一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教学,进而实现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年轻教师思维很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在教学中他们能够大胆的引入新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强的创新意识。

  但是,另一方面也有问题存在,青年教师教龄短,教学实践经验有限,各方面的修养还不够全面深入,需要时间去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必然会制约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主要是指在教师队伍内部中教师所拥有的各级职称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教师职称的高低反应了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的优劣,是教师整体素质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高低的标尺。

  从图 3.2 教师职称人数分布的调查发现,教师职称为助教人数的为 28 人,占体育教师人数的 57.1%.讲师为 14 人占体育教师人数的 28.6%.副教授 7 人,占 14.3%,正教授没有。对照数据可以发现,连云港这三所职业学校的教师职称结构比较不平衡,助理讲师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副教授的比例较低,讲师职称的比例有待提高。

  教师的学历是衡量教师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直接标准,它能够反应教师的理论基础与科研能力以及工作潜力。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既能反映教师队伍当前的知识水平,又能反应教师团队在未来科研发展中的水平以及具有的潜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要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研究生学历①。

  在连云港职业学校的教师学历方面,其中教师学历本科居多,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 73.5%,大专、研究生学历的分别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 14.3%和 12.2.中专、博士学历的没有。近几年,由于各个高职学校考虑学校进一步的升格发展,对教师的在职学习不断提出要求,低学历的状况已经消除,对高职学校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实践水平、科研水平都有了明确的要求。目前这三所高职学校已完成和正在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的教师人数有所增加,全面提高的教师学历水平,能够使高职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及科研能力都有了显着的提高,中青年教师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提升,将更加新鲜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带入到高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来,保证了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高职称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完善了老中青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在保证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明确的同时,更加有利于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进一步推进高职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

  教师的培训是一个学校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引进新教学思路的直接方式。目前,连云港三所高职学校每年都会安排体育老师参加培训,学校派出学习的频率为每年 1至 2 次,都是短期培训,这样低频率短的派出培训,也是造成目前连云港高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滞后,体育课程设置存在各种不合理情况的主要原因。教师培训少了,自然与其他学校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少了,了解国内其他高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情况就不多了,一些新的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理念、思路、具体的设置、趋势等就无法得到接收,自然影响了本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完善性也就得不到进一步保障,必然会落后于国内其他的高职学校。

  3.3.2 连云港市高职学校体育成绩考核评价标准调查分析。

  体育课程的成绩考核和评价是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水平的综合考评,是在体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体育课程的评价与考核通过科学评价学生的体育考核成绩,能够体现一个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开展、教学的成果,是体育课程开发与改革的重要依据。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体现了对课程效果的描述和判断,是开展课程开发和研究的重要基础。合理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充分发挥教学的导向功能,真实反应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与水平。

  通过表 11 统计,连云港三所高职学校的体育成绩评价都是以“体能测试成绩”与“技能学习态度”、“出勤率”为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的,其中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个人提高程度”纳入了考核体系,没有学校将“平时体育成绩”和“基本身体素质”作为体育课程评价的标砖。

  从目前的考核评价标准看,连云港三所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成绩考核与评价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学习态度,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的结构较为单一。这样主要着眼于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评价方式,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水平不同的个体,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也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提升的幅度以及学习态度改进程度这类动态维度的评价,同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的考核,完全来自于教师的主观认识,具有浓烈的教师个人的主观色彩,造成学生之间平时成绩差距较大。因此,这样的考核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片面且不公平的,在教师指定项目的考核中,它使学生无法选择自己优势的项目来展示自己,较低的评价容易挫伤学生运动锻炼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想要改进连云港高职学校的体育成绩考核评价的体系,必须加入学生动态考察,并且必须将学生课外锻炼评价纳入体育考核体系,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课余的体育项目,来加强身体素质,在规范体育考核体系的同时也进一步将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围绕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具体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明确考核的各项指标,将考核标准与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合理制定发展指标,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课堂反馈,采用多元化综合的评价,将学生动态评价与客观考核成绩相结合,教师应当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与自主性。

  3.3.3 连云港市高职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学校体育教学,希望通过课堂给学生讲授体育保健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运动基本技能,加强学生的锻炼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热情。事实证明,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部分,同时也承担着拓展体育课堂,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任务。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体现了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延伸部分,也体现了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

  通过表 12 可以发现,连云港三所高职学校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搞的比较丰富,每年也都有开展“体育活动”,但是“体育知识讲座”只有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所学校开展,其他两所学校都没有涉猎。三所学校都设立了体育俱乐部,每年都会有两次的公开活动,其他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很少。 从数据上分析,三所学校的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都很有限,并没有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所学体育技能的巩固作用,也没有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

  在表 13 中发现学生中每周超过 5 次课外锻炼的仅有不到 5%,每周锻炼 3-5 次的学生占 11%-17.5%,而除了体育课没有任何体育锻炼的学生有的学校都高达 51%.表14 中调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不积极的原因,21.3%学生认为是没有相关场地、9.3%学生认为是不感兴趣、52.2%学生认为是缺乏专业指导。由此可见制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没有专业的体育锻炼的指导以及相关体育知识的匮乏。

  从学生目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上分析,36.5%的学生选择了参与学校组织、54.5%的学生选择单独活动、4%的学生选择了参与俱乐部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依赖学校来进行组织,自己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还是有限的。但是目前各个学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是十分有限的,三所学校的体育俱乐部构成的数量很少,参与的学生数量也极其有限。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也是相当不足。

  根据现状的分析,目前连云港三所高职学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组织不得力。学校在主抓体育课程课堂常规教学的同时,忽视了学生体育锻炼课外的延展。学校应该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技能的巩固与提升,也通过形式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将体育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与自己将要从事职业相关的职业病防治,扎实的推进体育教学的技能性与实用性,实实在在的将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实现体育大课堂的拓展。(表略)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