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视听语言修辞的元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11 共1310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视听语言修辞的元素

  通常而言,优秀纪录片的制作都十分精良,从选题到拍摄完毕,内在主旨和外在画面均严格把关。熊忠辉、熊永新指出:“作为一个复合的符号系统,纪录片表情达意的元素是画面、言语、声音这几种符号,如何将这些元素综合起来,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一个包含着物理事实和心理世界的情境,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修辞手法” 。《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画面艺术中不乏生动,画外解说词文学中不乏感性,这些与影像修辞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分不开的。仔细分析,笔者发现本片坚持了纪实的拍摄手法,表现原生态的真实内容,运用了相得益彰的解说词,搭配风格温声朴素的音乐音响,在微距拍摄下,打造了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好片。这些视听元素的恰当使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身就构成了修辞的过程,因为电视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题材,其视听语言的元素的修辞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学者包鹏程、孔正毅指出:“语言的修辞性主要来自于它的语义,而词扩作为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词汇也就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 修辞技巧的运用促使了隐喻的产生,不仅使掌控中的镜头充满寓意,并且在选景与前期调研工作中已经开始深层铺垫,做到使内涵深入浅出。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通过展示中国不同的地域的美食,以及不同时代的饮食,来展示中国现有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味觉的审美映照出中国人的生活价值观。中国人文价值观得以体现,在该片中主要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家庭亲情,故乡眷念。

  第二,地区差异,领域特色。

  第三,时代变迁,文化传承。

  第四,感恩自然,回归和谐。

  情感的含蓄表达,要运用影像元素的再现表达。学者李幼蒸指出:“电影语言并不专门指电影中的天然语言,而更多的是指电影作品中天然语言以外的其它表达形式(主要是画面形象)的‘语言’以及天然语言与其它‘语言’之间的关联,因此大多使用在譬喻意义上的”气《舌尖上的中国》中选用了电影的视听模式,为将影像语言修辞层面的表与内,形成多层次规律性的修辞,调动表面及背后的意义,上升到艺术审美。

  第一节纪实影像

  罗兰·巴特是图像修辞的集大成者,他首次运用符号学原理来研究视觉的修辞性。他认为“这些图像符号形成了一个紧凑的整体,每一个符号都不具有直观性,其所指都是总体性的” 。而纪录片从来就具有主观性,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明确地不再躲藏于“客观性”记录的背后,将拍摄行为本身作为纪录片创作一项重要元素时,“镜头自我”与现实就形成了对话与互动关系,实现了对生活镜像的自我映射。该纪录片引领我们,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领略风格迥异的饮食文化,观赏绝味菜肴的精致,看到日常身边的食材被纳入焚屏,深知盘中美餐是农民辛勤劳作的宝贵成果,在此将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和对勤劳人们的敬意之情共同交织在一起,不仅丰富了观众对待美食背后的情感,也为镜头前同样忙于生计的其他工作者提供令人一种心灵慰藉。当人们被挖藕人圣武和茂荣两兄弟在恶劣环境中的执着工作所感动,被藏民们釆集完松茸后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以求不破坏菌丝的行为而动容,这些不可胜数的保护大自然的细节也同样召唤人们要以实际行动去奉献自己的力量,对待身边依赖的自然并奉以回报。以上这些只是影片的缩影片段,全片的纪实影像修辞元素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鲜明的色彩搭配、平行交纵的叙事结构、简约轻快的画面节奏,在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拍摄者为我们营造了一场艳丽的引人入胜的视觉盛宴。

  一对比突出的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作为纪录片语言的最基本的元素,或热烈或冷漠,或多元或简单,传递出环境与人物、环境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给人强烈的视觉美感。多元的色彩及其搭配,具有不同的意义内涵,因为迥异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一般而言,暖色调中的红色和黄色给人以热情感,绿色给人以新鲜感,蓝色给人以平静感,黑色给人以沉重感等。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全集完整的呈现过程中,多采用暖色调,暗指美食在人们心中是美好的象征,红、澄、黄作为暖色调中的主要色调,在其中多次使用。当重庆火锅出现在焚屏上时,整个画面凸显红色的锅底,热气弥漫的红汤诱惑我们味蕾的同时,让我们感到扑面而来的重庆人们的豪爽和热情。当金黄的麦浪随风涌起时,预示是一个喜庆的丰收之季即将来临,这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感激之情在这时油然而生。由红、橙、黄三种暖色调及其调配色调的相互搭配,奠定了影片的感情基调,色彩的隐喻和象征功能在片中的姻熟使用和突出表现,以另一种解读方式揭示了中国美食的哲学精华,连释了人文色彩的内在精髓。

  还有其他色系的相互调配,让画面更富有冲击力与视觉感。在第一季第一集描述中首先介绍祖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在这种地理跨度较大的拍摄中,将不同的地理特征标合在一起,多采用中性色彩,冷、暖调交织,全面覆盖海洋、高山、森林、平原等环境,既能客观的展现中国的辽阔肥沃的土壤,又能感官的暗指国家的物产极其丰富,使人为之震撼。借助富饶的食材,一方面吸引国内外观众来体验中国独特的美食之旅,另一方面借此幵启文化之窗,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随饮食文化的传播,一并传输给海内外,让更远的地区更多的观众了解古老中国的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社会对其的保留方式。总之,《舌尖上的中国》在色彩的运用上达到了极致,勾起人们的食欲的同时,使人对其产生亲近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文化认同。

  在色彩的控制上,在全片主色调明亮,辅助呈现出了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纪录片中的故事性虽然没有电影中的丰富,但是在表达隐喻的某种内在情感时,亦会选用巧妙的色彩转换、特定的构图方式等间接谊染。上图作为第一季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幅画面,就其色彩构图运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画面的构图。整幅画面,采用画框式构图的形式,镜头直指给予这些食物生命的劳动者——黄馍馍的制作者黄国盛夫妇,人物形象占据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以上,足以证明他们的主体性;同时,黄慎摸这一特色主食又占据人物形象的三分之一,更进一步彰显黄馍馍对待他们具有重要的价值,他们日以继日的制作、究售这种食物,视为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养育了全家老少。来自西北的偏远地区,经济收入的来源微薄,怎样将现有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是农业劳动者不得不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老黄通过赶集叫卖自制的黄馍慎,是自己寻求经济来源的成功范例,食物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填饱肚子的事物,也是物质财富的来源,更是精神财富的源头。

  当拥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精神层面的高度才会明显体现。第二,画面的色调。金黄色暖调作为整个画面比较跳跃的色调,抢先映入人们的眼帘,直观地表现出对于美食的肯定态度,同时彰显出食物背后的人们热情与喜爱之感。第三,主人公的表情捕捉。画面定格在灿烂纯朴的笑容,生动描述了他们作为劳动者的自豪,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总体而言,以第三者的角度而言,画面很美,细节很美,即实现了视觉上的享受,又领悟了情感上的寄托,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美食背后的情感,被打动的不仅是美食本身,还有这些食材背后的积极面对生活、辛勤劳作的人和故事。

  二平行交纵的叙事结构

  在叙事性蒙太奇的剪辑中,需要遵守这样的原则,镜头组合需要保持时空的连续性并能够展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每集将不同区域发生的故事交叉剪辑,故事性的题材引导,《舌尖上的中国》在每集的内容表达上,融入了大众的生活,都有选择的以故事化情节进行叙述,全景式宽视角地展现各个方面的美食,这不仅仅达到煽情画面的程度,同时也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官体验,带领他们领略到各地饮食风俗、仪式背后彰显的乡土文化,从而实现潜移默化地认可本片的主题。在第一季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平行交纵的故事背后,总有一个温声热情的家陪伴左右。

  兰州的牛肉拉面,之所以能够遍及全国大街小巷的门铺,是因为总有思乡的游子在远方;五岁的宁宁跟着外婆们做年糕,邻居互相帮忙,这体现了家庭的团聚,邻里的和睦;选择正值春节时的狡子,这是家的呼唤,全家齐聚一堂,重点不是每年雷打不动的校子,更是年年依旧的亲情绵延至今。这些温情的故事背后,体现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长幼有序,近邻如亲等其乐融融的美好场景,共同升华了本片的主题思想。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为了达到一种戏剧性的效果,尝试放弃常用的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而是巧妙合理地运用蒙太奇的叙事方式,对已有的资料、结构进行重新蹄选、布局。会针对角色本身的性格特征对其进行改造,这就容易形成,在长镜头中,纪录片除了保持客观公正的视角外,还试图将创作者的个人创作意图和审美倾向,通过塑造的人物进行间接的表现,达到既没有生硬的搬演,又贴切生活原态的生动性刻画。一方面既保留纪录片秉承的“真实再现”的艺术手法,以画面中的松驾、春势、火腿、黄慎慎、腊肉以及豆腐等各类产地迥异的食材为表现对象,纪录围绕它们产生的一系列故事;另一方面,整个介绍全程,釆用平行蒙太奇,从采摘到烹任,形成一个个主题故事。在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下,食材不再仅是一种物体,而瞬间变得更有丰富立体,使美食触动到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就会自然地被认可和赞美。

  这部纪录片在声音、画面制作上力求精益求精,通过蒙太奇叙事手法的使用,不仅填补了影像叙事上的空间、时间障碍,还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直观冲击和审美享受,也溢于言表地肯定和赞美中国人“以食为天”的崇尚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进而检释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哲学意蕴和劳动者勤劳、纯朴的美德。打造一场感官和心理上的双重视听盛宴,使人与食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映射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于心田之间慢慢消散,但又久久难以忘怀。

  三简约轻快的画面节奏

  庄卫东指出:“节奏一词原本是音乐术语,主要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尽管纪录片的构成要素是视听语言,但它与音乐节奏的本质有异曲同工之处。正如音乐节奏取决于音响的长短与音响的强弱变化一样,纪录片创作同样需要通过类似有序的变化,有机的组合,形成起伏有致的节奏。” 笔者借鉴音乐节奏的内外章法和既有规律,对该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的节奏进行如下分析。

  纪录片的画面,它可以被伯格定义为“……播放的叙事的动作的一部分,存在的切换、淡入淡出或其它结束一个镜头、引向一个新镜头的编辑程序之间……每一个镜头和用在镜头之间进行过渡的编辑程序都是一些告诉我们某些东西的暗示”气纪录片的节奏可分为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在镜头画面中因为人物的运动,或是镜头在切换时产生的节奏被称为外部节奏。这种节奏观众可以直接观察到,比较常见的比如音乐音响的节奏、人物同期声的节奏、场景转换的节奏等,相对应的,制约节奏的因素可归纳为时间的快慢、空间的大小、解说词的长短等。

  在这里,笔者主要讲述外部节奏的内涵。片中画面直指林红旗船长带领百姓出海捕鱼的场景时,镜头先从妈祖庙祭祀切入,预示远航的开始。此时开头设置悬念,画面节奏因剪辑速度的拨动变换,激起观众的好奇心。第一次夜晚下网捕捞,船员们紧张的工作,也把整个故事推到了高潮,画面切换在收鱼的关键时刻,快速在各位各司其职的船员中穿插,但跟随切换频率较快的镜头最终定位用渔网捕搜上来的一些水母上,预示高潮结束,这时镜头特写船长布满焦虑的脸庞。紧接着镜头选用中景、远景的规定镜头,介绍西沙群岛的自然景色和富饶物产,以及渔夫们的航海起居生活。此时尽管节奏逐渐慢下来,可是人们内心还关切刚才出海捕鱼的失利,镜头最终有意回归捕捞船,完成整个叙事,记录通过船长和船员的配合,最终渔船满载凯旋而回归旳圆满结局,影片在镜头的切换频率和剪辑技巧下展示给人们一波三折的叙事节奏,带动情绪机制的发生。

  第二节音乐音响

  爱因汉姆也曾经说过:“声音有巨大的空间表现力。”作为最能谊染情感的直接元素之一,它在修饰精神世界,传递内在情绪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表现形式和工具。音乐音响最首要的作用是,奠基情感基调,并升华情感。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纪实”作为一直贯彻始终遵循的原则,表现在声音处理方面,不仅注重技术方面的前期录音,更讲究后期制作中同期声的灵活运用,增强整体创作活动的纪实意识。从创作者的制作理念划分,音响可分为客观性声音和主观性声音两大类。

  其中的客观性声音,主要指人物同期声和自然音响;其中的主观性声音,则多包括解说词、配乐、模拟特效声音。实际上,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相当复杂,程浩浩指出:“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 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音乐音响元素的运用,得到了业界和受众的连连好评。

  以下可以从同期声、配乐、自然音响等方面分别分析其在修辞效果的体现,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如何将声音的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同期声

  学者金明琦指出:“长期以来,同期声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一直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重画面造型,轻纪实音响;重文学性而轻纪录片的本质特性。出现了以画面去配解说词,音乐去解释解说词、画面的怪现象。”

  同期声,顾名思义,是影像画面拍摄中与镜头共同纪录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又可分为釆访的人物声音、动物声音和其他自然事物的声音。在这里主要从人物同期声方面分析。该片中讲述春节全家团聚的时刻,男主人公的同期声显得尤为重要,用客观的角度为主观人物好发了个人情感,长期工作在外,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想念,媒娓道来的同期声,搭配着暖暖爱意的妈妈牌水饺,那份独一无二的满足在那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日常生活中,声音是不可或缺的,但如何让适时的声音配合画面共同完成影像,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同时,同期声的使用避免了说教式的解说词,要有设计,有悬念,赋予其各种各样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不少拍案叫绝的佳句。在第一季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述单珍卓玛和母亲徒步去遥远的原始森林采摘松莺的一段时,多采用卓玛的画外音作为同期声出现,“妈妈就是不会注意自己的身体,光顾着找松萁,我就是有一点担心,万一有一天她有点头晕,倒在山上,毕竟她已经岁数大了。”生动典型的现场釆访同期声,但并没有将采访者放入焚屏,只有卓玛母亲的一系列寻找并采摘松莺的行为活动,而采访者转换为此时的旁白,将展示的围绕各色美食相关的人物及其心理活动,以深情感悟的言说方式媚妈道出。

  此时声音的优势,不仅表现在表达的逻辑性,还因其语言的音调、音色、说话时的节奏、力度和方言等因素而具有情绪、个性等形象方面的丰富表现力。这一集中的老黄和儿子在制作诺邓井盐和诺邓火腿时,同期声以老黄自豪底气十足地用方言介绍制作方法为主,画面则多兼顾食物的具体制作过程。虽然没有过多拍摄釆访者,但通过其讲话的语调,人们可以轻易的掌握他所要表达的情绪,对待传统手艺的尊重和由衷的自豪感。同期声既能烘托现场的真实性,把观众带入纪录片所表现的场景中去,既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统一,又可以增强节目的参与性,脱离单一化播音式解说。《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实巧妙地将同期声分地点分时间地使用,实现了情感和事迹的相互渗透。

  二背景配乐

  《舌尖上的中国》的音乐设计巧妙利用当地美食的灵感,食材切制的“铛铛”声、货汤时煮沸的“枯噜枯噜”声、烹饪美食时油锅里发出的“唾唾”声等自然音响汇成一曲节奏明快的为观众呈现了音乐美食盛宴。还有背影音乐老百姓最喜爱的中国风音调,通过调动观众的情绪,使他们对美食产生一种亲近感。运用接近生活的原生态的音乐声效,在舒缓悠长的背景音乐的映衬下,实现了音乐与画面结合,进一步深化影片主题。纪录片音乐,在创作中要具备ff情性、节奏性、合理性三种特征。首先音乐的旋律要富有疔情气息,但要把握好度。纪录片作为一种宣传色彩的纪实影片,整个风格是较为严谨、真实的,行情的配乐要适宜点到为妙,用多反而滥情不客观。其次,音乐不是从头至尾一种旋律,因为不同的叙事内容产生的画面的节奏是不同的。最后,要注意脱离于画面的音乐,再优美动听,但是与画面欲要表现的主题相冲突,那么也是失败的。借鉴以往优秀的纪录片《英和白》,它之中许多音乐制作,皆取源于现场环境音乐音响,追求自然流露的音效,在感情表达上更加自然,这与掌握其中的分寸分不开,尽量在表达主观感情时运用音乐逭染,才能在纪实为主的纪录片中不显得矫揉做作。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三自然音响

  音响声效不同于背景音乐,恰到好处的音响效果会增添画面的真实感,这染气氛。声音是有情绪的,不同段落想要体现的情感各有侧重,写意也是本片中音乐创作的一种重要修辞手法,它力求以简练的叙事记载来展示全面的内在涵义,常见的方式是使用夸张,即对自然环境中的声音进行音量提高或降低,延迟或快进,混合处理等。经过写意过的音响,其产生的象征、刻画描写的修辞功能更能发挥这染感情气氛,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背景音乐可以是一首或几首乐曲,而音乐声效,则是相对短促的声音效果。风声、雨声、雷声、涛声、虫鸣、鸟鸣等自然界一切声音都可以化作电视画面的音乐音响。这些音响声效具有写实性、逼真性、主观性、写意性、渲染性等。在《自然的馈赠》中,自然音响作为同期声保留下来,让我们体会到稻谷被收割发出的声音,深埋在地下的竹努被挖掘出来的声音,这些真实的声音,为远离大自然的城市人们倍感亲切或不免好奇,从而证实和加强现场的互动性和逼真感。

  同期声、背景配乐、自然音响这三种声音手法随意组合,共同作用于纪录片中,并不冲突。若把《舌尖上的中国》比作一幅画的话,配音解说和同期声则是饱经考验的画笔,配以背景音乐作这染的斑斓色彩,适时添加音乐声效加以点染,最终成就了我们所熟悉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当然,音乐音响对纪录片有渲染的作用,但也有冗杂混乱的现象。声音元素过多的纪录片,容易破坏声画的平衡状态,声音过于丰富导致视觉信息量较少,这就违背了观众的观看体验。另外,纪录片中如果过度依赖音乐和同期声,那么势必会造成主题泛化,不易突出,情感难以升华。考虑到纪录片的声音效果比画面的拍摄更要复杂,所以纪录片的“声音形象”与画面语言一样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舌尖上的中国》在涉及不同的语境中,声音运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当画面语言发挥主导作用时,声音的运用突出点睛作用;当声音语言在发挥主导作用时,多元素的声音手法的综合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节解说词

  苏奇指出:“与同期声相比,解说词和字幕更多地表现出创作者的主观认识。不同风格的纪录片通常具有不同风格的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美食纪录片,做到了解说适当,语言简洁凝练,格里尔逊曾经高度评价解说词为“上帝之声”,可见解说词是纪录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本身就散发这一种魅力,语言修辞与逻辑修辞相辅相成,贯穿纪录片的解说词的始终。本片的解说词通俗只永,感情自然流露,属于近年来国产纪录片的佼佼者。它的解说词运用精彩巧妙,恰当的使用情感思维讲叙述画面故事,两者合二为一,丰富了视觉体验,实现情感的立体演绎,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丰富了从表面初层次的美食情缘到有感而发的乡土情节,并始终循序渐进,发展为民族认同感,在此基础上追求逐层演绎,落脚在中国人对待文化的自觉态度上,使其主旨得以升华。解说词作为本片的出色地方之一,对其采用的解说特色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方面,在解说词角度的把握上,实现解说词的主观性、主观性语言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把握主观性的重点关键在于制作者,纪录片解说词因避免篇幅过于冗杂而应较于精简,不能详细介绍故事的前因后果。本片采用先写脚本,然后拍摄,再写解说词的工作流程。脚本尽量细化,不仅有主体,还要把每一个故事细化到有朝向、有段落、有结构、有情绪,而更具体的内容,由导演和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感悟去把握和完善。每一集的解说词都由导演自己动笔写成,我们能看到其中对土地的热爱和歌颂。整个导演组都回归到大地,才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诀穷,也只有亲历现场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发自肺腑的解说词。

  另一方面,着名配音演员李立宏担任这部纪录片的解说,也为精彩的解说词增添了深沉的韵味,他语速缓和,沉稳有力,随着他妈妈道来的个性解说,中国传统美食故事变得越发具有生命的律动和灵性。马志强认为:“解说词具有宣泄情绪、供托气氛的功能,从而激起观众的联想。解说词可以以生动的文字,富有感情的叙述、描绘,为画面补充许多情节和内心独白,好的解说词往往能够强烈地感染观众”

    一语言修辞

  在纪录片中,解说词可以运用各种语言修辞格来修饰语言,达到优美流畅,使其一改阳春白雪的晦湿,而不失语言的优美,本片从修辞的观点来观察使用语辞的实际情形,觉得无论口头或书面,均可运用学者陈望道的三个境界 进行借鉴解释:

  (甲)记述的境界 """这一境界有助于观众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弥补无法再现的画面情景。“在1000多年里,伴随着北方民族的数次迁入,豆腐代表的中原饮食文化,已经深植于西南边睡的这片富饶之地,并且演绎出自己独特的气质。”

  简短的一句解说词,将姚师傅制作的豆腐所涵盖的文化背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对于情景再现较难操作的画面,通过解说,既清晰简约地描述了饮食历史,又避免了画面在时间和空间跨越上的抽象表达。

  (乙)表现的境界在第四集中当拍摄者准备从朝鲜族姑娘金顺姬的眼中刻画泡菜时,其中有一句解说词写得既生动又不乏感动,“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自此隽永简洁,以美食为牵引,将心间幻梦萦绕的家乡之情含蓄表达。

  (丙)糅合的境界——苗家母亲送年小的女儿龙毅上学时,用朴素的话语:“满女啊(小女儿),现在天快亮了,你自己走吧,这个天是越走越亮的,我要回家做事去了。”这分别的场景没有运用过多的镜头语言,只是简单的话语揭示了美食背后浓浓的亲情,让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喝了一碗“心灵鸡汤”。看似与美食没有直接关系的对话,但是在片中,正是主题的升华,水与火的艺术背后,美味更是真情。

  二逻辑修辞

  解说词的逻辑性是本片的亮点,每集主题的安排,如何进行延伸,决定了上下文联系。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结尾以“感谢劳动,珍惜美食,热爱自然”的主题在此重申。这段富有教化式的结语,美妙的解说传达着中国人的智慧与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生活态度。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点到春节全家团聚时引出“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最终落点回归人文情感,首尾呼应。第三集《转化的灵感》结尾一如既往的重新转换到“灵感”上,“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重点突出人为的想象力对美味以及背后的饮食文化作出的贡献,整个过程折射出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字字珠巩,升华情感的同时肯定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第四集《时间的味道》结尾归结“这是盐的味道。”当美食的味道越过了绵延纵横的山恋,在时光的积淀中,岁月已经流逝。但是美食的味道却深深保留在人们的心中。这不仅是时间的味道,更是人情的味道。这样的解说词不仅是对郭少芬老人一生辛劳的感慨也让每一位观众能从中感悟到诸多关于自己生活的情怀,这便是解说词的妙用,行发了情感,升华了主题。第五集《厨房的秘密》结尾检释,厨房的秘密,犹如水与火的艺术。

  体现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解说词的语言风格,介绍美食的同时升华情感,犹如散文妈妈道来,比喻手法的运用,生动又准确的点明主旨。第六集《五味的调和》剧尾展示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从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延伸到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由物及人的层层递进,叙述逻辑合乎情理。第七集《我们的田野》结尾,重申中华民族拥有的勤劳和材质,在大自然的馈赠中,匠心独运,标合出质朴美味的食物。宣扬民族情感时,树立起民族自信感和自豪感,同时提醒我们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七集在叙事中的结尾表达中回归中国人对于传统的价值观。甚至夹杂对民族饮食文化未来命运的深沉思索。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科技飞速发展,事物日新月异,新时代的人们面对五彩缤纷的新鲜事物,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和认同感却正在逐渐减少,本片既涵盖了对我们传统饮食文化的追根溯源,体现出对民族传统的认同;也阐释了对传统饮食文化变迁、消逝的思考和担忧,体现出民族传统的珍惜。在结尾重申食材的重要性、饮食的智慧性,都暗含对人性的解读。

  如果说逻辑表达,离不开表达的主旨,那么逻辑的展现,离不开隐喻。隐喻从一种文学语言的修辞方法,到视听语言的修辞方法,这之间的转变过程,要追溯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德国哲学家尼采指出人在认识层面遵循隐喻性的原则,同时美国语言学家莱克夫G. Lakoff和约翰逊M. Jonson也指出:“人们思维和行动中使用的曰常概念系统就其本质而言是隐喻性的” ,在俄们生活中的隐喻》(Metaphors WeLive Be, 1980)的书,其中开宗明义地写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隐喻——这是诗歌和修辞学中的表现手段,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生活中完全可以不要隐喻。与这种流行的观点相反,我们断言:隐喻充满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只表现于我们的语言中,而且存在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 ;继而德国学者E. Cassirer认为:“人类随着岁月的衍变,从远古的前逻辑思维(神话思维),逐渐过渡到逻辑思维,伴随逻辑思维的日渐复杂,它又分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三类。其中知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统称为隐喻性思维。” 在片中就轻车熟路地运用了隐喻,不仅使掌控中的镜头充满寓意,并且在选景与前期调研工作中已经开始深层铺垫,做到使内涵深入浅出。从普通百姓的劳作入手来开启美食之旅,直至主题一"普通人的美食才是最真切的,保持四平八稳,让两个毫不相干的事件或地方的结合不至于突兀。纪录片的主题一般较为宏大,《舌尖上的中国》也不例外,这就需要从若干个小的故事共同构成,所以每一道美食选择的背后,都隐含着真情实感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制作精良的美食故事,丰富了素材的多元性,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感。具有人情味的故事原型,来源于真实的身边,从角色的蹄选、地域的选择、语言的选定,都是尊重生活原貌的,因此埋藏朴实无华的解说词的背后,是原生态的力量,是大自然的力量。整个解说词的构成,充分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对美食的讲解,更是对中国人的介绍。

  另外,解说词的逻辑性,还发挥着起承转合的修饰作用,通过解说词的衔接,画面可以一下子就从安徽“毛豆腐”过渡到了绍兴老酒,减少了场景画面转换可能给观众带来的突兀感。《舌尖上的中国》横跨中国大江南北,包罗各地美食,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只能通过解说词进行必要的时间和地点的加以印记,才会不至混滑。

  第四节空镜

  一般意义上的空镜头是特指只有景物没有人物的镜头,它分为写景镜头和写物镜头。写景镜头即风景镜头,多以全景、远景为常见,写物镜头则通常使用特写或近景。空镜头作为电影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在该部纪录片中巧妙借鉴,并将其发挥到极致。鉴于其具有3个功用: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表现故事起始的时间;烘托人物的情感。一方面,运用得体的空镜头,可以从画面中的人物,所处的环境布局,情景交融,从客观的角度折射人物的情感起伏;另一方面,出色的空镜头,可以通过剪接技巧,将长短不一的镜头剪辑在一起,简短的镜头,遣染气氛,借以侧面传达给观众紧张感。而较为细腻稳定的空镜头,能使节奏舒缓,稳定观众情绪。

  空镜头的多元化,选择如何运用,侧重景物,还是注重人物,以及将景物与人物结合到一起,这是纪录片的创作者主观情绪的表达手段之一,片中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镜镜头让每一位观众体验到了最唯美的行情。

  虞硕逸指出:“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作为创作者运用行情手法和叙事手法,来共同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通常用来介绍地点、交代时间、行发情感、演泽冲突等,在影片中故事的讲述中,通过隐喻、象征、暗示等手法达到借景行情,烘托气氛的审美效果。《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空镜头经常用来表现片中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的镜头,如画面上只有高山、流云、海浪、湖水、青松、雄魔、鸾鸯等。但这些空镜头并不显得空荡,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这些大自然馈赠的天然景与物,本身就拥有多种表现功能和艺术价值。

  —交待故事的环境背景

  在地理位置的转移中,能够将地域性的标志性元素突出,方便受众的接受心理。

  首集《自然的馈赠》中对美食产地的特有景观,全景式展示地域特色,有茂密的深林,静溢的湖泊,盘桓的山恋,辽阔的草原,深邃的高原,广阔的海岸线,这些标志性的景色切换,让来自远方的美食之丰富不言而喻。优质的拍摄画面极大吸引观众的眼球,介绍环境背景的同时,顺利将人们带入这场美食之旅。

  二时空转换的手段

  在该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拍摄者釆用了 Sony-F3、5Dmark3等独具特色的高清摄像设备,拍摄了大量前景深镜头、微距镜头,最大程度上还原食物本身拥有的色彩和质感。摄影师在拍摄不同食物的烹饪过程时,会出其不意的穿插与菜肴制作本身看似无关的空镜头,但是这些画面张力的空镜镜头,暗中可以加快叙事的节奏,这样就巧妙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量。

  在拍摄朝鲜族的金顺姬踏进家门的场景时,实际上一个普通的镜头,摄制组却使用了摇臂,在金顺姬走进大门的时候高高挑起,越过院门,用连续的镜头大角度俯拍金顺姬与家人的拥抱,整个画面一气呵成,不仅遣染出游子归家的迫切情感更为观众制造出超出日常视觉体验的奇观效果。

  三表达深远的意境

  在第一季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这么描写过,“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轻曲折地注入松花江。”单一的解说词可以将情境描述合适得体,但影片在此时添加一个空镜头的再现,就可以将意境表现的栩栩如生。《舌尖上的中国》不论从每集的主题定位,还是故事内容的选取,天人和谐的思想贯穿其中。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开头以水墨遣染的方式揭开了序幕,山水画般的腊肉海报,寥寥几笔带过,却足以将中国特色的审美艺术,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国古典美学元素的嵌入,影像犹如有分量的画笔,倾注世人保藏已久的深情,一丝不苟,徐徐到来背后的故事,以美学元素作为桥梁,形象不失巧妙,既经典又富有时代感,这些符合中国式的叙述,语意含蓄内敛其中,化情感为情绪,渲染开来,达到预期的观影效果。

  第五节微距拍摄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国首次大规模地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其中最具有突破性的技术改革当属微距拍摄的运用。微距拍摄,即近拍距离,拍摄对象一般选择不大于实际物体本身的图像,比例约为(1:1)或更小。微距摄影的目的是追求将物体的细节全方位的清晰表现出来,把微小的部分完整呈现在观众眼前。微距镜头的镜头上一般标有MACRO符号,为力求打造直观再现加强视觉印象,可以拍到一般镜头和肉眼捕捉不到的细节,当属镜头摄像器材中比较特殊的镜头。

  一般而言,纪录片中分层次的切入纪实,以及在层次之间的转换过程,意味着出现新的话题,这时摄影师在选用全景的同时,在突出关键性的高潮时刻或记录代表性事物时,会选用特写镜头,《舌尖上的中国》在表现精致美味佳肴的同时更是加入了 “微距拍摄”,夺人眼球。全片中累计使用特写镜头,数量多大八成以上,打破了以往纪录片对近景与特写镜头的使用频率,改变了一般纪录片中通常的中近远景的转换技巧。

  《舌尖上的中国》首次釆用高清设备S0NY-F3——这款可以置换单反照相机的镜头,釆用微距摄影,多以高清浅景深镜头,细致放大表现佳肴的精美质感,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面对眼前的美食,赞不绝口,垂涎欲滴。这种大篇幅运用的新颖拍摄方式,借助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辅以一道道绝伦的美食来立体展现,来凸显《舌尖上的中国》的镜头情感的拿捏恰适得当,通过视觉冲击带动人们情感共鸣。对细节放大描写的成功运用,无疑是这部影片引起极大反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视觉影像的直观冲击

  在高清镜头的美食特写中,有限的食材得到无限的放大,形成一股强烈的代入感。在食材松鸾的制作过程中,从其切制成片到放入醉油为油料的热锅,这个场景从始至终均以特写镜头呈现。美食的香气逼人,烹任的技巧,都勾起人们对松茸的暇往。极其简单的食材,加上基本的烹任,就能作出上等的美味,釆用微距拍摄,一气呵成地记录,镜头中流露出的奥妙,任由观众意味深长地思索。较为舒缓的长镜头在这里有很大突破,打破长镜头在宏大叙事中的使用,把长镜头聚焦在特写的食物上,加上灯光、声效、场景等元素的调节,食物本身的色泽、质感都被细腻精美地凸显出来,与"美食”的影片主旨相呼应和。

  二灵魂的显现和凝思

  《舌尖上的中国》画面的拍摄很生动,制作很精良,带领人们畅游了美食之旅。腊肉经过创作者的匠心独运,制成了惟妙惟肖的中国山水画,人们便不再在乎它的肥腻,满目望去都是中国美术精华之美,美食的背后被寄托了中国人细腻的情愫,所以在欣赏影片的背后,累积的情感体验积聚到一个高点时,迸发出更多的情感体悟,不免令人深思。有坚定淡然揉制面团的兰州拉面师傅,面条的筋道有力,犹如师傅对待工作的态度,坚韧认真;淮扬文思豆腐的厨师,对待每一块豆腐,都倾注情感,丝丝入扣,其出神入化的刀工无不令人拍案叫绝。纪录片真实的美感,在这部片中体现得面面俱到。梁英指出:"纪录片的真实美是在客观记录与主观检释的不断互动中产生的,达到生活真实只是纪录片真实美的起点,而只有在探索更深层次的人性真实、心灵真实的过程中,纪录片的真实美才得以呈现多重境界。” 片中不断凸显了中华民族的聪慧和勤劳,这些质朴的品德,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性格和人性的影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