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环境的生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11 共603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环境的生发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第一部被国际真正意义上多数人认可的纪录片佳作,它背负的成功光环,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贯穿了现代人的人文寄托,并在纪录片领域发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嗓音”,运用的艺术手段和创作技巧,转化为影像层面的修辞,修饰后的情感,兼并客观与主观,协同理性与感性,共同完成了完美的视听盛宴。以往对纪录片的研究,多有借鉴文学和电影研究的习惯,偏重于纪录片文本,把作品的生产从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交互作用的社会脉络中孤立出来。

  现实中,纪录片作为创作者的一种视觉诉说,不仅追求视听语言的真实可感,还注重审美方面的风格印象。社会语境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领域,不能单一分析片中的人物形象,也不能侧重情节设置的探讨,要放置于中国当代整个经济文化大背景下,分析媒体、媒介环境与经济、文化、政治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片虽是通过对中国各个地域、各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的介绍、以记录各地美食为主,实质上仍归属为人文自然社科类纪录片的领域。影片的主线索定位于饮食,由饮食引发的一系列旳乡土饮食介绍、各地饮食习惯、人们的饮食态度等,基于日常行为,自下而上进行国家形象的塑造,突破了以往纪录片在文化方面的传达方式,把中国的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驾驳在美食上进行传播,实现了从细节入手,层层递进,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充满酸甜苦辣的美食,道出美味背后的人生——喜怒哀乐。当细腻的情感与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对文化本身产生的自觉意识和批判意识也凸显出来。电视纪录片的影像话语,在当前充斥各种文化元素的语言环境中,也是别具一格,本片在其独有的“喉音”的覆盖下,需要先通过分析其影像修辞的生发环境,然后在此次基础上对整部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

  国内学者王德春在中国首先提出“语境学”这一概念,他将语境分为主观语境因素和客观语境因素,他的语境观点——“主观客观说”,即“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学者阿南(Allan)指出:“语境分为三个范畴:物理语境或叫场景,包括时空因素;话语世界,存在于话语当中,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或真实的;原文的环境,即上下文语境。”②结合两位学者的观点,笔者得出语境是借助语言并继而对话语产生影响,主客观因素同时直接有力地制约语意的表达。所以本章节的第一节从客观文化语境进行分析,第二节定位于主观文化语境。

  第一节大众文化语境

  “我们将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的宣传语,与其他题材的纪录片相比较,更加博得民众的倾心,与其他形式的美食节目相比较,市井之余不乏内涵。讨巧的找到两种关键词语的衔接点,做到既“舌尖”,又“中国”,榜礴大气的“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演择为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将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传播给受众。大众文化语境下,不同层次的人们拥有不同的文化追求,因此要得到较高的受众认可,则要对不同文化进行适度杂标。《舌尖上的中国》能做到美食文化与亲情、故乡等情感的融入相会,离不开大众文化语境的影响。

  一上下文语境的影响

  在特定作品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中,首先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选择在“合适的语境”中进行定位。视听语言要素结合在本体的上下文语境中,才能自如地转化为修辞手段,舍弃语境单纯对影像加一修辞,是没有意义的。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片中的影像画面与其影像修辞以“表”与“内”的关系存在。其中,“表”与“内”的意义阐释,通常可以理解为,将作品深层刻画的情感进行包装,经过这染,然后以视听语言的具体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苏珊 朗格也指出:“艺术中包含较为突出的情感因素,情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艺术的生命” 。在一定的大众文化语境下,本片的影像修辞深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以下从语境的范畴出发,对该片的视听语言修辞进行深度分析,从而论证其画面语言与精神情感呈现的“表”与“内”关系。

  第一,片中不同的影像,在同一的语境中产生的表意效果是相同的。每一集的主题各不相同,空间和时间跨度较大,釆用碎片剪辑的方式,介绍祖国大江南北的独特代表食材,同一种食材的不同烹饪方法,以天南地北的“食材”与“人物”的关系为主线,切入基层民众的生活环境,辐射全国大多数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境,品尝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内涵中包括的德行、品质、庄严等精神文化特质。

  第二,片中类似的画面,但在不同的语境氛围中表意是不同的。在该片第一季的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介绍了一位居住海岛上终生从事“奸医制作”的奶奶,她的形象让人记忆犹新。整个作坊由一位年迈但体格强健的老奶奶从年轻经营到现在,面对镜头时,她大多数表情是微笑的,但是最令人难忘的不是她勤劳的身影,而是溢满笑容的面孔,面向墙壁上悬挂的与老伴的照片时,突然老泪纵横。一生的伴侣,每天经营同样的劳作,做的东西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在一起相依相爱,相互照顾。创作者从普通人家中挖掘出不寻常的故事,深入浅出慢慢的俘虏了观众的内心。同样的故事叙述在片中并不鲜见,有深秋湖水中浸泡的挖藕人、破晓冻湖上的捕鱼老人、浩激大海上空手而归的渔夫……但是这些食材劳动者背后的故事却是不同的。

  总的来说,适应大众文化环境,影像必须更具说写的内容、目的、对象、时间、地点、上下文等因素,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或手段。修辞方式的选择是有原则的,《舌尖上的中国》在每集讲述的开始,皆选择先突出主人公和他们的故事,然后在叙事的过程中自然地穿插各个地域或食材或烹饪技巧等背景介绍。这充分体现了编导在叙事过程中语言的国际化风格。简单的说,就是根据现行的文化语境选择恰当的材料,才能达到较佳的表达效果。

  二情感表达的需要

  影像语言离不开修辞的值染,这是影像充满丰富表现力的前提,因此研究其修辞的组成元素,要从表现的不同影像效果出发。学者熊忠辉、熊永新认为:“从初期的‘格里尔逊’模式发展到现在,纪录片已经能够较为纯熟地使用综合性的电视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涵” 。《舌尖上的中国》用影像展现了最普通的生活景观,充满了 “人情味”的情感处理,将民族文化的积淀同百姓深埋的情感记忆巧妙融合,这种情感认同机制的产生更能为语言的传达,进行深层次的引申。在中国人生存状态和对生活的热爱的文化背景下,选择美食做媒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人现在的状态,以及感受中国人对现在生活的热忱,是情感表达的需要。

  原始影像画面中孕育着语言修辞,使情感表达的方式呈现了多样化。影片第一季分7集即7个方面,检释在历史岁月中中国人保留的传统饮食习惯,讲述人与事物的故事。一方面从文化角度,提出中国的“吃”是一种多层意义的事情,它代表了新旧社会人民的劳作方式和烹饪方法,它揭示了祖辈的勤劳奋斗的美德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演变,凸显出国人特有的为人处事的本性。在片中重点介绍面食的一集中,联想到俗语:“吃了五谷想六谷”。五谷,是生活之必须,中国人生存之本;六谷,是奢望虚幻,欲指不切实际的一切。《舌尖上的中国》着重指出,片中对待五谷主食的介绍中,己包含对六谷涵义的延伸,舌尖上溢满中国传统道教文化中的“禅”蕴,它解释了人们播种、耕耘、收获的辛勤付出的背后,自然就有之后的煮饭、烹任带来的享受,整个过程都强调饮食文化中的土地情结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另一方面,以美食故事折射出的国人美德,进而指出,这是中国人们拥有的基本素质的一个缩影,实现用味觉审美来观照我们东方人的生活价值观。刘效礼指出:“在电视纪录片以往对国际化的理解中,往往局限于使中国的纪录片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在国外主流媒体播出。但是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渗透,对文化国际化的理解不仅限于通过纪录片的传播实现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有效沟通”①’而是要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实现文化的传输和认可。

  三影像话语的归属

  纪录片是迄今为止最能直观、形象、生动、完整地呈现文化的现代传播方式,同时也能深刻地改变接受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舌尖上的中国》为一部同时面向国内和国际受众的宣传纪录片,真实的影像极富说服力,它的公信力使人们更愿意接受和相信纪录片中所呈现的文化,在增强中国文化吸引力的同时,影像背后修饰的情感引起了国人的民族认同感,最终实现了影像话语在情感回旋中的共鸣。

  民族认同感的情愫表现与纪录片中蕴含的民族风格息息相关,片中涉及多民族的饮食特色及其社会风俗,其中有汉族、回族、壮族、藏族、朝鲜族、苗族等十多种民族特色美食;跨地域的风土人情下拥有各异的社会习俗北部内蒙古的草原延伸到海南的近海渔场,从西部雪山到东北的黑土,每一处地域的介绍,观众都从中找到熟悉的影像,从而说服其情感的贩依。对于现实社会中的食品热点问在该片中也有所体现,表达了对民族饮食文化未来命运的深远思索。在世界经济和文化的紧密联系的当下语境下,作为古老国度的中国,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无意疏忽和有意破坏。当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后,我们才会因为遗失而失望,导致后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的缺失。在第一季第一集中,讲述到高晓捕鱼这一传统特色捕捞方法时,观众们怀揣着好奇的心理,想随镜头一探究竟,但是影片却故意笔锋一转,镜头定位在现在已是广西京族三岛民俗旅游节目的活动之一,劳屏前的观众心情一落千丈,为传统文化的覆灭扼腕叹息,但就在这种经济物欲横流的年代,影片结尾回归锁定坚持沿用这一传统捕鱼方式的五人,他们扞卫祖先曾经引以为豪的财富。当镜头依次对这五位渔民以特写时,音乐也唤作怀念行情的感伤音乐调,在他们布满沧桑却微笑的面孔中,观众读懂了背后的无奈和执着。这种场景多次被刻画,这不仅表达了该片的制作方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失无人继承这一事实的焦虑,更表达了他们渴望唤起现代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第一季第三集中,王岩评论道:“安徽人方兴玉想把制作毛豆腐的手艺传给大女儿,而小女儿却不希望姐姐干这一行,因为做豆腐过于辛苦,她不希望姐姐生活的大部分‘和豆腐坊牢牢长在一起’” 。《舌尖上的中国》既有对我们传统饮食文化的追根溯源,也有对传统饮食文化变迁、消逝的思考和担忧。

  视听语言的魅力就在这里,技巧的百般变幻,影像话语的表达出发点在人们的"食尖”,落脚点又重新回到情感的轨道。“舌尖”触发的情感,如一幅幅春夏秋冬的画面,时而温暖,时而识热,时而清爽,时而冷震,客观的影像在融入主观的感官世界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五彩斑斓的画面,更有心间涌动的温馨泌人的暖流。

  第二节媒介文化语境

  科技的创新,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比,在多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中,纪录片的制作、宣传方式呈现多元化,在对外输出中其内容模式也经过了新技术的包装、渲染,怡梦曾报道:“《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以后将由美国Passmore lab公司改编为3D纪录片,面向欧美主流电视播出机构和电影院线发行”②。《舌尖上的中国》以影像为媒介,通过直接感官的图像,运用摄影、绘画技巧制成动态画面,结合语言文字、音乐等为辅助,共同塑造的综合影像语言的修辞过程,朱小杰总结为:“这也是新媒体综合视觉形象的建构、编辑和理解、认知过程”气由于目前运用修辞的表现技巧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局限,郑荣馨也指出:

  “目前修辞理论运用的状况,往往局限于微观的层面。微观层面的运用是有价值的,但从宏观层面更好指导语言实践,更为有效,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于本片的视听语言修辞技巧的使用,及其产生的效果,可以选择从微观层面入手,结合情感层面的层层揭示来连释其修辞的过程和慢慢渗透的效果。

  一制作技术的创新性

  第一,突破性运用微距拍摄放大美食。“拍摄过程中,首次尝试性使用新设备SONY F3,这种全新的摄像器材,较以往常规的高清摄像机,更擅长拍摄前景深镜头,以微观的视角放大中华美食” 。当鲜艳欲滴的菜肴组成的视觉大餐下,观众的口味被高高吊足,思索去哪里品尝到地道的美味。《舌尖上的中国》突破了以往意义上的宣传式纪录片惯有的清高,贴近民众,并与之互动,创下了普通纪录片难以企及的高度。当细微的特写镜头框架在厨房宝地时,绝味菜肴的烹制技巧更是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一个个精致的切丝镜头,足以让人为之震撼;一道道细腻的制作流程,总以让人心生敬佩。受众的心理牢牢地被镜头控制,足以证明镜头的完美运用,可以提升整部影片的画面质感,调动受众的欣赏积极性。

  第二,《舌尖上的中国》因其为中国第一批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之一,所以对画面的质量和影片的丰富素材要求较高,使得拍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遍及全国各地寻找拍摄场地,来搜寻不同区域的特色美食,与“美味的事物,真实的故事”相迎合。对于观众而言,日常接触的食材,本身就具有一种单纯的亲近感,而亲身看到酸菜鱼、油焖冬势、粽子、豆腐脑等普通食材烹制成美味精致而极具地域特色的菜品时,心中不免油然而生自豪感,相对应的,当受众的心理地位被提升时,他们更乐于选择和享受观看。

  第三,运用碎片化的话语方式来凸现美食。在急速发展的当下,丰富的讯息日益更新,此时釆用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更符合时代的节奏;同时,《舌尖上的中国》采用的正是国际上流行的纪录片语言模式,既是传播领域的新的拓展,又是纪录片走向海外的契机。影像画面经过碎片式的剪辑,对扩领域的多种事物进行有序梳理,体现了拍摄素材的丰富。视听语言中的碎片化镜头,可以塑造不同的人物视角,片中在拍摄一位百姓挑着担子走过的场景,拍摄团队试图为了呈现人物的主观镜头,则将拍摄器材悬挂在其身上来追求第一视角。

  二传播途径的多样性

  传播技术,是以影像话语为重要的传播载体,这就预示着在以影像传播为重点的多媒体时代里,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方式、思维范式和交流方式,都正在或者将要发生巨大而深远的变化,从而给从事影像语言研究的学者们提出了影像修辞策略为这一不可缺少的研究课题。

  第一,借助央视平台进行整合营销打造品牌效应。众所周知,在长期的摸索中成长起来的央视,拥有着最好的播出平台与优质资源,经过科学的编排和指导,央视成功量身定制了纪录片播出平台——《魅力纪录》栏目,经过多期优质纪录片的播映,逐步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前期借助这一平台,《舌尖上的中国》避开了激烈竞争的黄金时段,而在22: 00后的后黄金时段播出。

  第二,微博营销对“舌尖”现象的产生功不可没。新浪内刊《第一互动》对《舌尖上的中国》在新浪微博上的扩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该纪录片刚一上映,维持较快且高的宣传力度的微博,在第一时间内聚拢了一大批粉丝,占据了微博平台的最高人气之一,并连续多天蝉联微博热门话题榜。同时,纪录片主创团队,参与新浪微博的“微访谈”节目,分享拍摄期间的心路历程。还有不少美食爱好者,将各自的美食愿望和经历的美食大餐一并上传微博参与互动,谈“食”色变,越来越多的粉丝、网友欢聚在网上畅聊。微博效应引发的持续追捧,显示出对内容的喜爱,使得该片赢得了众人的肯定。

  第三,《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之多,粉丝之多,各种媒体和媒介的传播,己经不止与以往的作品宣传,而达到了 “口碑相传”的传播效果。黄孝俊,徐伟青指出:“口碑传播是指一个具有感知信息的非商业传者和接受者关于一个产品、品牌、组织和服务的非正式的人际传播” 创新的传播机制,不止选择以往的口 口相传的单薄传播机制,大胆与网络媒体播放平台合作,形成高效的“转播”机制,在更广的范围内,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传播,受众的观看不受时间的限制,从而使得该片的收视率一度居高不下。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