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莨纱绸传承创新的路径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4-29 共291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莨纱绸传承创新的路径探析

  4.1 确保产品质量,端正传承态度

  对待莨纱绸传承创新首先要端正态度,以积极保护和发展莨纱绸及其加工工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粗制滥造和追名逐利,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

  4.1.1 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是根本,关系到莨纱绸产业的前途与未来。强化质量管理,建立起莨纱绸生产的评估、监测和规范的管理机制,从坯纱绸纺织和晒莨加工入手,严格按照莨纱绸的生产工艺和标准要求来生产,确保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已出台《莨绸》

  国家标准制定概况,通过技术规范来整治市场上莨纱绸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杜绝偷工减料、劣质粗陋,产品质量过硬与精湛的工艺,是莨纱绸保护与传承的当务之急。

  4.1.2 总结加工规律,改进生产方式

  虽然莨纱绸的染整过程是全手工加工完成,很多工艺环节如薯莨液的浓度、黏度、晒莨的时间以及次数等,凭借的是工人师傅多年的从业经验,其传承方式也是师傅之间的口口相传,但是我们仍能从中总结出较为理性的客观规律,形成一定的经验总结,以优化生产工艺,同时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加强流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从莨纱绸加工工艺的发展来看,其生产方式也是不断进步的,如图 4-1、4-2,以前工人是手工磨薯莨,随着技术进步现在都被机械粉碎机代替,捣泥的方式也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提高,大大减轻了工人体力,提高了生产效能。由此,随着科技发展,我们设想是否可以研发出更多的机械设备来尽量的缓解对工人师傅的体力要求。

  4.2 加强生态保护与外部环境建设

  4.2.1 加强生态保护

  莨纱绸加工工艺存在于岭南特有的自然环境中,而其自身的生产环节要素对自然环境也高度依赖。其中“过乌”和“水洗”对河水依赖大,“过乌”需要无污染、无臭、无沙、无杂质富含亚铁离子的细腻灰黑色河泥。现在,随着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桑基鱼塘”逐年减少,河流污染加重,并不是所有的晒莨厂都有这种优质河泥,往往需要到偏远的河流去开采。笔者在田野调研时了解到,优质河泥多存在生态环境保持完好,周围植被茂密,水流缓慢,河道弯曲的地区有利于淤泥的堆积。加强环境保护,防治河水污染,治理工业废水乱排放、生活垃圾乱堆砌、农药喷洒等现象,开辟农田保护区,保证优质河涌泥供给,建设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

  4.2.2 改变人们心态,提高外部环境建设

  中国自古就追求以人文本的思想,传统手工艺中包含前人的智慧,是带有情感的,相对于结果来说传统手工艺的智慧与价值更多的在于制作过程以及投入的人性和温情,它更加重视人在其中的作用。悠久独特文化根源的传统手工艺中的文化附加价值更是大批量生产所不具备的。简单粗暴的把传统手工艺等同于落后的、不科学的观念和心态实际上是对传统手工艺消极的诠释,也是不能详加分析不同层次手工艺的优势与劣势的结果。这种观念长此以往,无法清晰的辨别利弊与真伪,就形成了带有有色眼镜的价值观。

  莨纱绸的传承与发展像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需要以一种客观与全面的心态来对待,需要克服偏见,改变大众心态,在全社会构建起一个良性的外部大环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传统文化,达成在吸取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之上的,推陈出新的平台效应。在这一平台框架内,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良好的氛围,才能从根本上对莨纱绸进行的传承与创新。在全社会树立健康的平台机制,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可以举办旨在传播发扬莨纱绸的展览和莨纱绸产品的设计比赛,成立莨纱绸工艺兴趣班方便大众学习、了解莨纱绸。

  4.3 树立人本理念

  树立人本理念,重视人的需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可以在财政与政策上,给与传承人及莨纱绸从业人员扶持与补贴。同时,莨纱绸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传承人的传承、生产者的劳动、设计师的创新以及科研人员的研发,加强人才投入,彰显人的价值与活力,激发人的创造才能。民间组织、企业等也可以创办研究莨纱绸技艺,培养工艺人才的机构,多渠道解决人才困乏的局面。

  4.4 坚持活态创新原则

  用传统的工艺做现代人能用的东西,是传统手工艺继承创新的一大路径,在尊重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审美和实际生活的诉求,坚持活态的创新原则,使莨纱绸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越走越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直接的放入博物馆中,简单一味的展示到观众面前,要深挖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艺术审美、历史意义和商业前景,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活化传承,这才是可持续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方式。

  4.4.1 提高设计品味,丰富产品种类

  莨纱绸作为传统民族面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附加价值,它具有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不应该是脱离现实的传统,而应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经典。

  在现代审美理念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把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时尚的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莨纱绸设计的方向,必定会使莨纱绸产品更加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设计师在发掘传统特色文化基础上,掌握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和审美观念,不断加深设计与创新,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同时,推崇现代的科技、环保、时尚的态度,赋予莨纱绸丰富的民族与时代内涵,改变它一成不变的面貌,提高莨纱绸产品的设计品味,走出一条高档特色之路。

  对于莨纱绸产品的继承与创新除了加强设计外,还要丰富莨纱绸面料的应用范围。莨纱绸作为岭南地区的特色丝绸织物,主要应用于服装面料。拓宽莨纱绸产品的种类,使其与其他工艺品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服饰品中如包袋、围巾、鞋子等;运用到家纺用品中如床上用品、窗帘、布艺等等,为莨纱绸打造更加广阔的空间,让莨纱绸面料更加贴近民众生活,融入现代社会。

  4.4.2 改变运营模式

  在提高设计品味,丰富产品种类基础之上,莨纱绸产业的继承与发展创新还要有良性的运营机制和树立品牌的意识。

  1)良性的运营机制

  单靠国家形式对莨纱绸的政策与补贴的保护势单力薄,对莨纱绸的发展要从整个行业入手,以大众消费心理为起点,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优化资源建立起良性的运作机制。莨纱绸行业在实际运营当中,生产基地与营销区域发生分离,政府扶持的莨纱绸染整加工技艺在原产地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而营销地依靠文化创意与设计使莨纱绸完成了增加附加价值。这就使得丢失了经济利润的原产地运营困难,而通过获得产品附加利润的营销地虽然增加了商业利润,但是莨纱绸的文化内涵却得不到保证。

  为了更好的确保莨纱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政府要干预适度,同行业之间互相合作,互利共赢,避免恶性竞争。莨纱绸原产地可以发展下游产业,改变单一的生产局面,增加莨纱绸面料的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地区合作,达成共同发展的目标。

  2)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标识,它是产品质量与信誉的保障,是企业文化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识别商品的最直接的依托。塑造莨纱绸产品品牌,为品牌注入企业文化,把商品差异化,在保证莨纱绸质量的同时,确保其非遗的文化内涵,使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确定唯一的位置,从而提升莨纱绸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扩大莨纱绸的市场份额还要扩大其宣传及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很大的营销策略,以莨纱绸为载体发展文化及旅游产业。目前,顺德已经在建香云纱产业园,其中包括香云纱文化博物馆、染整技艺体验场及产业园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