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北京时尚秀场文化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05 共721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绪 论
  
  1.时尚秀场的涵义
  
  时尚秀场(Fashion Show)与服装表演译自同一英文名称,从广义上讲,服装表演是把设计师设计的服装产品给予展示的一种表达方式;从狭义上讲,是一种用真人模特向客户展示服饰的促销手段(肖彬,2010)。本文将这一概念定义为,在特定的场所发布服装设计师的创作产品,以展示服装新品、表现流行趋势、传达设计师思想、并实现销售目的。在历史溯源和特性分类方面,时尚秀场与服装表演是一致的,在研究对象上两者则有所不同,前者则侧重“展示什么”,后者侧重研究“如何展示”.

  根据不同目的,综合肖彬(2010)、郭佳岚等人(2011)的分类,时尚秀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订货会形式、发布会形式、艺术创意形式和文化交流形式。

  订货会形式是以实现订单为目的的,往往在服装企业内部进行,观众多为经销商或公司买手等,不对外参与。发布会形式是服装设计师或品牌展示自我、促进销售、扩大知名度、推出新品的重要手段,一般每年分秋冬和春夏两次举办,发布场地根据品牌定位需求有所不同,观众包括社会各界媒体、众多经销合作伙伴、重要业内人士和知名公众人物等。艺术创意形式要求设计师充分调动想象及创作能力,通过设计语言表达内心想法与主张,因此往往不注重穿着功能性、产品实用性和销售可行性,设计赛事和师生专场皆属于这一类型。文化交流类时尚秀场体现服饰的交流功能,有助于促进服饰文化在民族间和国际间的传播。这类秀场包括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服饰专场发布和众多国外设计新秀以及设计名师在中国举办的发布会。

  以上四类时尚秀场,除订货会形式不对外报道以外,其余三种在我国皆尤为常见。由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服装表演一度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各类秀场特别是时装周在中国实属不少,整体质量和水平难免良莠不齐。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作为推广设计师及品牌形象、展示创意、传播流行的国际化服务平台,历经了 16 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与说服力,故本文以中国国际时装周为例,对北京时尚秀场进行深入研究。
  
  2.关于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英国,作为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涉及民族性与民族认同、性别身份、后殖民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时期的全球文化等众多主题,这种跨学科、反学科性使得人们从文化研究角度看问题时可以发现以前未发现的、批判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根据理查德·约翰生(Richard Johnson)的观点,文化研究不是静止的去研究对象,而是去研究一个动态的社会关系。“文化研究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建构既是文化研究的内容,也是它的方法。”[1]

  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将文化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对思想和艺术作品的文本分析应当和对它们所从属的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2].他认为文化分析就是对整体生活方式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威廉斯在文化分析研究中的文化主义范式为文化研究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当然,仅把文化看成是生活经验的表现是不够的,它同时还是产生这种经验的前提,是我们意识和经验产生的基础,这便是意识形态。阿尔都塞(Louis PierreAlthusser)将意识形态引入文化研究,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构架,通过它人们阐释、感知、经验和生活于他们置身其中的物质条件里,意识形态建构了和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意识”[3].

  阿尔都塞的这一结构主义范式为文化研究开启了新的理论视角,但后期他对于个人主体性的忽视导致了理论缺陷而促成了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对文化研究影响最大的是他对“文化霸权”的论述,这一概念的实质就是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在葛兰西的分析中,文化霸权或者说是文化领导权并不是一种压迫和支配关系,而是被领导阶级一种自愿的赞同,且是一个谈判和斗争的领域。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克服文化研究中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范式对立的同时为大众文化研究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曾提出多元文化和多重视角的文化研究方式需要“语境化”,即进入现实的社会语境。于 20 世纪 90 年代登陆中国的文化研究,始于对大众文化的关注,即对当时的文学、影视以及音乐进行分析,进入 21 世纪后,文化研究理论才逐渐被系统化和理论化。如今“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路径、旨趣和立场其实已经渗透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

  这在于它的实践性,在于它对于重大社会文化现象的高度敏感和及时回应,同时也在于它在方法选择上的灵活性,以及它对于最前沿的各种理论(包括哲学的、社会学的、语言学的、社会理论的等等)的及时而灵活的应用”[4].

  3.时尚秀场中的文化研究
  
  将文化研究理论应用于时尚领域,三本典型的着作是珍妮弗·克雷克(JenniferCraik)的《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2000)、乔安妮·恩特维斯特(EntwistleJoanne)的《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2005)和苏珊 B. 凯瑟(Susan B. Kaiser)的 Fashion and Cultural Studies(2012)。从这三本书的出版和广泛流传可以看出从文化研究这一“跨学科”视角对时尚领域展开研究是可行且可持续的。

  以对北京时尚秀场进行研究为初衷,本文将中国国际时装周定为研究对象,针对1997年至2013年历届时装周中中国服装设计师及品牌专场发布会进行回顾与分析,目的则如克雷克所言,发现“时装系统如何受到社会行为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社会行为”[5].本文将研究范围设定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及品牌”和“专场发布会”的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中国国际时装周自身的不断发展,国外选手、设计师以及一些国际认知度较高的品牌均有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出现,若将其包括在内,与作者对北京时尚秀场进行研究的初衷不符;另一方面,中国国际时装周作为推进中国时尚产业的服务平台,除时装和成衣发布外,还包括鞋帽饰品和化妆造型发布,另外还有专项大赛、论坛评选以及新闻发布等板块单元,而这些板块的形式过于多变,影响因素复杂,故将其一并排除在文章研究范围之外。

  本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时尚秀场概述,在简单介绍中国时尚秀场的诞生与发展的基础上,概述中国国际时装周诞生的背景与发展阶段;第二章为中国国际时装周服装设计的文化表征与个案研究,总结时装周中出现最多的文化表征关键词,分别描述并列举擅用该表征的服装设计师;第三章为中国国际时装周服装设计的文化建构,以文化研究理论对时尚秀场中的服装设计展开分析;第四章为北京时尚秀场文化建构的社会因素,解读服装设计的背景因素;最后对北京时尚秀场中的服饰文化表征及文化建构总结的同时,发现其不足之处,适当的提出一些建议。
  
  第 1 章 时尚秀场概述
  
  1.1中国时尚秀场的诞生与发展
  
  1.1.1中国时尚秀场
  
  中国的时尚秀场最早诞生于 20 世纪初的上海。那时的上海作为商业化程度颇高的国际大都市,是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地。殖民化资本主义社会对服装的需求使服装商们变得十分活跃,在新艺术运动思潮影响下,他们不仅忙于设计新款式,同时雇佣画家画时装画,并大做广告,这无疑为时尚秀场的诞生提供了土壤。“1926 年 11 月 15 日,上海联青社的游艺会举办了一场时装表演,由社员家眷及闺秀名媛担任,新式服装、旧式衣裳,四季皆备,新颖别致,雅饶兴趣,为沪上破天荒之表演。”[6]

  与上海情况类似,同为殖民城市的天津也紧随其后举办服装表演会。“1929 年 1 月 17 日,天津举办大型中西服装赛艳会',展示了日本、德国、英国、美国、中国的民族服装,报纸上这样形容当时的盛况:丁字沽前,几若举国皆狂.”[7]我国第一个真正的时尚秀场出现于 1930 年 10 月 9 日,上海静安寺大华饭店。

  美国留学归来的美亚丝绸厂总经理蔡声白借建厂十周年纪念之机,组织策划了一场大型服装表演,并称之为“国货时装表演”,展示的服装所用面料皆为本厂生产的丝绸布料,105 套服装款式丰富、用色新颖。表演现场还为来宾放映了自制电影《中国丝绸》,很多政商要人及社会名流前往参加,还有一些被邀请的明星穿着新款服装在展厅中登台亮相。《申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连续三天的宣传报道,出席观众多达 2000 余人,在上海引起了很大轰动。

  1932 年,欧美模特出现在上海的时尚秀场舞台上参与表演,在着名的娱乐场所如丽娃栗村、南京戏剧院等地展示进口礼服、常服和运动服,表演采用当时的欧美形式,在编排和舞美方面花样繁多。随后,上海的一些交际花、名媛等频频充当模特参加服装表演,甚至组建了的服装表演队。1934 年 11 月,鸿翔服装公司在上海百乐门舞厅举办了一场慈善义演,邀请电影明星蝴蝶、宣景琳等担任模特,展示专门为她们设计的时装,此次演出表明业余表演阶段的时尚秀场初具了一定的商业性。

  1.1.2北京时尚秀场
  
  由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乱和建国后“文革”等种种原因的影响,时尚远离中国几十年。在这几十年的“文化沙漠”中,我国的时装业更是一片空白。

  “那时,社会意识压倒了个人需要,国家意志取代了商品目的。在当时特定结构形态中构筑起来的、具有标准化结构形式的流行的服装并不重视赢利,所以服装表演这一以模特为载体、以商业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出现了断层。”[8]

  改革开放后的 80 年代,各行业如“百废待兴”般蠢蠢欲动,正是在这个激动振奋的年代,服装表演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1979 年初春,法国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Piere Candin)带领 8 名法国模特和 4 名日本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一场“服装观摩会”.“观摩会是那个年代的特有名词,其典型特征有三:一是对观看人员进行审查;二是一律对号入座,记录姓名;三是入场券不能转让。民族文化宫的这次观摩会,仅限于外贸界与服装界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参与。”[9]

  据卡丹所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也许是最辉煌的一次时装展示,因为他看到模特把所有的观众都征服了。的确,模特自然随意的演绎和艳丽前卫的时装,令所有观众瞠目结舌,因为这完全超越了这些身着制服的观众们对服装的理解与想象。

  随着国家改革“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各个领域的改革浪潮不断地向前推进,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开放。1983 年 4 月,为配合轻工业部主办的五省市服装鞋帽展销会,徐文渊带领上海服装表演队为展销会进行开场表演。14 名模特在 75 分钟内向 800 名观众展示了 185 套服装,带来的结果不仅是令服装销售一空,他们也成为了各大报刊谈论的热门话题,海外媒体更是将这场演出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对此予以热情肯定,称表演华而不艳,美而不俗,恰到好处,很值得以后的效尤者注意.《澳大利亚日报》、《挪威报》、美联社、加拿大广播公司、挪威国家广播电视台等海外媒体,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1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电视台首先突破对服装秀场媒体宣传“三不政策”(不报道、不拍照、不录像)的禁区,播放了这次展销会上的服装表演。

  至此,时尚秀场从昙花一现的殖民化产物发展成为了一个保持推陈出新的文化常态,人们对此的态度也由闻所未闻、批判抵制到热衷追捧。虽然人们对于这种新事物给予了很大的肯定,但往往是对于表演的关注大于服装本身。这一方面是由于大众对服装设计这一概念并不熟悉,致使关注点的偏离;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时尚秀场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从服装设计到舞美设计都很初级,难以正确引导观众。面对时尚秀场的成熟化需求,若只靠不定期的展演形式是无法实现的,一个专业化平台的出现便势在必行。

  1.2中国国际时装周
  
  1.2.1中国国际时装周概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服装业面临满足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需要和适应愈发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这两大任务,尽管当时的服装纺织业凭借低劳务成本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取得了相当的出口创汇业绩,但随着国际纺织品和服装市场需求朝高层次发展,服装设计成为制约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继 1996年 4 月,中国纺织总会副会长杜钰洲在全国服装行业工作会议上发表《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两个转变,全面提高我国服装行业的整体素质》重要讲话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于次年 4 月的常务理事会一届二次会议中提出,名牌战略需要名师队伍,开展“名师工程”成为协会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该工程的目标之一是每年举办一次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故此,1997 年 12 月,首届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举行,就此拉开了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历史序幕。

  前身为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创立于 1997 年,是“国家批准举办的国际性时装设计展示与流行趋势发布活动,其宗旨是汇聚中外知名品牌和优秀设计师定期发布设计作品、时尚创意、流行趋势和新技术成果,促进衣着消费品需求增长和产业升级”1.中国国际时装周每年分秋冬、春夏两季在北京举办,内容包括时装、成衣、鞋帽、饰品等产品设计;化妆造型、流行资讯、技术交流、人才推介等产业服务;专场发布、专项大赛、专题论坛、专业评选、新闻发布等主要业务单元。截止至2013 年底,已有 350 余位中外设计师、近 380 家中外品牌在中国国际时装周舞台举办了 839 场专场发布会(表 1)。这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意大利、美国、俄罗斯、英国、瑞士、德国、荷兰、瑞典、丹麦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知名品牌、设计师的广泛参与。【1】

  
  1.2.2中国国际时装周发展阶段
  
  1.2.2.1 1997 年至 2002 年--萌芽起步阶段
  
  1997 年,首届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开幕,尚以静态展示为主、动态展演为辅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前身共举办了 9 场时装发布会,揭开了我国服装业由加工经济向品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奠定了时装周集观摩与洽谈、展示与评比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地位。2000 年,正式更名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吸引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美国的 7 位设计师在此举办发布会。2002 年,经过“设计与产业结合”、“时尚与产业升级”、“品牌与设计师”、“时装与技术与艺术表现”、“民族文化与国际时尚”五年的主题引导,中国国际时装周转变定位,将“品牌、时尚、创新”确立为永恒的主题,其中“品牌”是主体,“时尚”是表现,“创新”是内涵,从此将主动权还给了品牌和设计师。

  以推动中国服装产业转型为目的应运而生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处在蹒跚学步的起点,但从此时起,贯穿于时装周期间进行的众多大奖赛和包括“金顶奖”2在内的众多奖项颁布环节从未改变过。由此可见,时装周致力于为设计师提供广阔的产业舞台和市场空间,不断促进和鼓励广大服装人才的创新精神。

  这一阶段最为活跃、发布次数最多的设计师有擅长民族情怀设计的张肇达(5次发布会)、中西方融合设计居多的房莹(5 次发布会)和羊绒设计师张继成(5次发布会)。问鼎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的分别是张肇达(“一个游侠的浪漫旅行”时装发布会)、刘洋(“与狼共舞”七匹狼男装发布会)、武学伟(“流金岁月”应大皮草发布会)、张继成(“拥抱天空”维信羊绒时装发布会)、吴海燕(“观点 2002”时装发布会)、武学凯(杉杉·梵尚时装发布会)。

  1.2.2.2 2003 年至 2010 年--不断探索阶段
  
  2003 年,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始改为一年两次,走上分季、分类举办的国际化轨道。2005 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以“北京时装之都共建活动”拉开了帷幕。2007年,时装周更加注重产学研互动交流,继北京服装学院后,清华美院、东华大学等多所院校纷纷在时装周舞台上展示学生作品。2009 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国际时装周仍吸引到韩国、日本、意大利等企业和品牌到此举办发布会,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开始聘用国外设计师,进行人才交流,开展国际化合作。

  这一时期,中国国际时装周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和发展模式。一方面,中国国际时装周为国内品牌和设计师搭建舞台,逐渐成为高等专业院校展示教学成果、推介优秀毕业生的绝佳平台。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中与本土品牌展开竞争,促进国产品牌国际化提升的同时,加剧品牌对生存空间的争夺,通过优胜劣汰促进中国服装品牌和设计师的自我提升。

  这一阶段最为活跃、发布次数最多的设计师及品牌有常用中西方元素进行设计的祁刚(8 次发布会)、传承中国传统服装面料和形制的设计师梁子(7 次发布会)、高级时装设计品牌 NE·TIGER(8 次发布会)、注重实用功能的男装设计师王玉涛(8 次发布会)、流行男装品牌卡宾(10 次发布会)、以及善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男装设计师曾凤飞(9 次发布会)。问鼎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的分别是房莹(“NOVA&VETERA 新的旧的”时装发布会)、计文波(云敦至尊时装发布会)、张肇达(“西双版纳”2006 马克·张创作高级时装发布会)、罗峥(“21 克--灵魂的重量”欧柏兰奴 2007 春夏时装发布会)、梁子(“月亮唱歌”天意时装发布会)、祁刚(“天色”SEC 高级时装发布会)、李小燕(“大地·生命”芳芳 2010 春夏时装发布会)、杨紫明(Cabbeen 卡宾 2011春夏男装发布会)。

  1.2.3.3 2011 年至 2013 年--初步成熟阶段
  
  2011 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与梅赛德斯-奔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全球冠名时装周的一员,跻身国际时装盛典。近两年,时装周发布的作品注重在高性能、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新工艺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且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深层次发掘,让中国概念不仅仅停留在款式和色彩上。

  随着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商业终端环境的变化、新消费主力群体的产生以及随信息交互手段不断更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年轻的高学历设计人才正在崭露头角。为此,时装周增设了针对青年设计师和成熟设计师作品的展览展示板块(Showroom),体现了组委会致力于与国际接轨,完善时装周商业推广平台,推进自主品牌健康发展的行动目的。

  至此中国国际时装周六大系列活动板块基本确立:1. 设计师作品发布会;2.品牌新款发布会;3. 冠名专业大赛;4. 中外新闻发布会;5. 时尚行业论坛;6. 时尚颁奖盛典。以“时尚和生活文化”为主题的时装周旨在通过“设计和创意”的手段,在整体生活层面上引领时尚文化,发挥产业服务平台作用。

  这一阶段最为活跃、发布次数最多的设计师及品牌有高级成衣品牌白领(3次发布会)、玛丝菲尔(2 次发布会)、采用环保高科技面料的设计师刘薇(3次发布会)、以及现代中式服装设计师楚艳(4 次发布会)。问鼎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的分别是王玉涛(Beauty Berry2012 春夏男装发布会)、曾凤飞(“尚·知·圆”2013 春夏中式男装发布会)和刘薇(“幻世Ⅲ”东丽·刘薇发布会)。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