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节 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形式方面的体现-----以山师、山艺对鼓子秧歌的传承为例
1.课程设置促进鼓子秧歌传承的广泛性
鼓子秧歌在 1950 年、2001 年分别纳入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的教学科目。此鼓子秧歌的学习便迈入了高校,高校在鼓子秧歌的传承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鼓子秧歌引入学校后打破了鼓子秧歌以往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不同于传承人的传承,鼓子秧歌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并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安排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准确的教学计划。
学校的传承方式优势在于:首先,这种有明确目的、有组织结构的教学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鼓子秧歌传授给学生。其次,课堂中的师生都具有基本的艺术素养,这在有利于鼓子秧歌学习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鼓子秧歌创新力的提升。再次,鼓子秧歌进课堂不但技能本身得以传承,育人的功能也得以发挥。
山东师范大学舞蹈课程包括《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基训》等,其中,鼓子秧歌作为地方性课程,被安排在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当中。所谓的地方性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设计、实施的课程。山东师范大学在“民族民间鼓子秧歌”课程上,被划分为两个层次:主体的“教”与客体的“学”.所谓主体的“教”,是指以老师身份为主,按照系统的教材、学时的分配、定期的考核等教学原则对学生们进行知识的传授。
系统性教学方式:是指“教材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从易到难,由单一到组合,从单一动律到较高技巧和表现力。”
首先是讲解,老师对鼓子秧歌的具体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的规格以及蕴含的意义做出准确而详细的说明,这样便减少了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盲目性。其次示范,鼓子秧歌作为一门靠视觉传递的艺术,教师的形象示范是学生学习时直接的模仿对象,它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老师的示范要形象、风格要到位,只有高质量的模仿才能保证学生准确地接受。比起鼓子秧歌传统的传承增强了它的表演性。最后更改,课堂中的传承是教学和科研行为,老师具备艺术思辨能力,对于鼓子秧歌在肢体语言上存在的问题能够用专业、科学的眼光进行分析和改正。而不同于鼓子秧歌民间传承的感性、模棱两可的识别。
山东师范大学把鼓子秧歌作为精品课来学习,为一整个学期的学时,在一个学期中,每周利用 1-2 节课,老师对鼓子秧歌的动作以及场图进行深度剖析,保证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掌握。每月利用 4-8 个课时由老师编创鼓子秧歌组合,对鼓子秧歌舞台表演做进一步深化。到学期末老师与学生进行配合,创造出一个鼓子秧歌艺术作品进行汇报。
山东师范大学在鼓子秧歌的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舞蹈专业的主修课程,同时也开设了“鼓子秧歌”选修课程,这一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针对一些与舞蹈专业相通的其它专业进行安排的。老师以同样的舞蹈教材向学生们传习,但区别专业舞蹈方向的学生不同的是则偏重以录像带欣赏、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主要是加强学生们对于鼓子秧歌的直观印象为主。
鼓子秧歌在高校里面的教学不同以往民间题材的照搬再现,而是对传统传承方式的一种重构,是建立在文化之“根”的基础上剖析、整理、加工、提炼的产物。鼓子秧歌在课堂上的“教”,主要体现在稳定性、艺术性、训练性。稳定性,指老师和学生的身份不具有互相替代、互相转化的前提,鼓子秧歌会在一定的组织下,有秩序的进行循序渐进的传授。
艺术性,指课堂中所教授的鼓子秧歌包括采集、编创、提炼升华都是为舞台艺术所服务的,使鼓子秧歌的身份也由“自娱者”改变为“表演者”.训练性:是指在课堂的传授中会经历基础训练、组合训练、综合提高三个阶段,对于鼓子秧歌在促进身体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对主体的“教”,客体的“学”是指以学生的为副,通过老师的传授使学生们达到一定的规范性、思辨性、全面性的认知水平。 规范性,老师有组织、有目的的集体行为,是课堂中学生们传承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在加上老师系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到鼓子秧歌的学习并不是即兴的、随意的,使同学们自觉的形成规范意识。思辨性,通过老师感性的表达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促使学生们在传承鼓子秧歌时深层分析和多层思考的过程。
全面性,课堂的教更多的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演员和老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向观众交流、传到的表演能力。就民间传承和课堂教学两种不同的传承方式的区别又可得以下表格:【1】
课堂作为课程设置的集中体现,课堂上的“教”与 “学”与民间传统的“传”与“承”有着不同的传承规则,民间传统式的传承是口传心授不断形成的“顺其自然”的规律,课堂上则以规范、标准的“教学”手段,建立的一个“知识”传播的方式。两者体现出同源异流的文化现象。那么,课堂的“教”与“学”既是鼓子秧歌“传”与“承”形成了一套规范而严格的体系,又是鼓子秧歌拓宽传播范围,并获得有效传承的保障。
2.多媒体传播为鼓子秧歌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实践是指以一种实践的形式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技能的增长、拓宽知识面的活动过程。“像任何领域的理论形成过程一样,一般总是先存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然后才会出现逐渐成熟的理论观点……也越可能形成更高层次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在高校中,课堂教学是自上而下形成的较为系统的体系,老师们经过编创和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后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则直接学习老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比较单一。通过社会实践的介入,不仅将所学专业知识得以转化和拓展,更是对学生们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开发。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于高校对民间艺术的传承。
那么,高校作为一个艺术体系相对严谨的地方,比起鼓子秧歌民间的传承,它有着充足的经济支持,以及融合各种学科的理论基础,又加上学术研究机构的介入,比起民间单点式的传承,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权威性。从鼓子秧歌的传承而言,以学校为中心,除了内部教师骨干与学生队伍的相互辅助之外,外部的社会实践因素,比如电视媒介等平台的加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近几年电视媒介的快速发展,各大电视传媒行业也在不断的变更中迎来了自身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具有着其他电视媒体所无法比较的经济、资源优势。鼓子秧歌作为一门以视觉为主的艺术,正是由于电视的介入而使得鼓子秧歌在时空格局上远远超出了“舞台”的界限,鼓子秧歌与电视的相结合,为鼓子秧歌的传承搭建了有机平台。
以山东艺术学院为例,2009 年 6 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弘扬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文艺部《舞蹈世界》栏目将于推出山东三大秧歌系列节目。
其中,鼓子秧歌作为三大秧歌中唯一的男性舞蹈,不仅气势上区别于其它两大秧歌,而且。事后在采访山东艺术学院民间舞蹈老师陈喆时,他谈到:“自从鼓子秧歌进入舞蹈世界以后,人们对于鼓子秧歌的关注度大大提升,很多外地人们来到山东艺术学院进行学习。随着前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山东艺术学院前不久,教师带着鼓子秧歌的研究生又去到商河县进行采风,为了重新编排鼓子秧歌教材,目的是鼓子秧歌作为我们山东的民间艺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鼓子秧歌更精准、更具体的挖掘出来展现在舞台上,同时也是为了鼓子秧歌在面临失传的困境中,留住精髓的一种方法。”山东艺术学院协助鼓子秧歌进舞蹈世界作为一个好的开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看到鼓子秧歌。随之其后,鼓子秧歌在 2010 年 7 月 8-12 日参加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的演出。除此之外,在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中由山东艺术学院的所编创的《脊梁》中,由于鼓子秧歌元素的大量融入,在其 181 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由此看出,鼓子秧歌从一个课程教学逐渐变成艺术作品,再通过电视媒介的传播,不仅形成了鼓子秧歌良好的传承机制,更为鼓子秧歌的进步推广奠定了基础。鼓子秧歌的传承在高校平台的力量不可被轻视。
3.高校教学体系与鼓子秧歌民间传承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习惯性地认为,鼓子秧歌发源于田间而不是课堂,是人们自娱自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舞台上的一种表演艺术,是自发的而不是刻板的,是传习的而不是编排的,所以说,高校引入鼓子秧歌是不是能够很好的传承它“原汁原味”的艺术特色?鼓子秧歌起源于民间,理应用之于民间。在民间的环境下,鼓子秧歌所表达的感情是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下,结合当地的环境、习俗活动而生发出来的共鸣,所展现出的面貌也是基于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而体现出来的。相对于高校学习鼓子秧歌而言,标准化的教学体系和规范性的教学理念,对于鼓子秧歌的传授更多的是“去除糟粕、择取精华”.高校的培养更是注重把鼓子秧歌作为一门技艺传授给学生,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无论是否从事与艺术相关的行业,或多或少的都能将所学到的民间艺术传播给其他人,无形当中就承担起了鼓子秧歌等民间艺术的传播者角色。而鼓子秧歌在当地的传承则是将基本的艺术形式用最简单、最淳朴的方式直接表现出来。
鼓子秧歌的乡土传承有着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离开了这份土壤,再进行传承可能也没有那么有感情和感染力。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内容上比较固定与死板,内容的创新可能要经过几代和几十代的积累、磨练才能改变。相对高校而言,高校是一个集中创造力和意人才储备的场所,高校的学术研究成为常态,并具备一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高校专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延续了民间艺术传承的持续性,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革新,促进了高校对民间艺术内容的不断创新。鼓子秧歌民间的传承可能只是动作、形式上的传承,对其背后发展所代表的文化、历史最多只是故事的方式进行宣传。而鼓子秧歌的高校研究者们则从动作、形式的演变,分析背后每一个时期的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及社会现状,甚至据此分析传统文化的演变走势,这就有助于加深鼓子秧歌传承的深刻性。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加速了高校对鼓子秧歌内容不断的创新。
其实,两种不同的传承方式,从表面上看系统性的教学和随机性的民间传承确实存有一种冲突。但是两种不同的传承方式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承以健康的文化生态、自由的传承空间确保了民间艺术的前提条件,高校的传承则是一种以提升民间艺术传承的空间并保证一定持续性的方式。所以说,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利大于弊,高校与民间艺术的本土性是互补的。
第二节 高校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渠道
1.发挥文化创意在民间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中国民间文化资源根基深厚,内容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经受住历史的波折和涤荡,并传承至今的,都可谓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但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生活中,民间文化的竞争力往往处于劣势。其原因主要在于:民间工艺的产出往往来自手工、传统工艺,相对现代文明下的工艺来说,产量少、工期长、效率较低。原本有着自身文化特色和以生动鲜活着称的歌舞,经过多年功利性的演出,不断被模仿和改造,只留下艳俗空洞的形式。诸如此类的文化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戏曲就只有表演艺术,工艺就只有单纯的工艺品。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受地域的限制,各个传承人各自发展,缺乏统一的文化品牌推广,无法衍生出文化产品的产业链条。但传统的民间文化要想在现代商业艺术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化创意最为关键。
在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下,创新的基础通常就体现在民族的创造力,一个民族的竞争活力往往就表现为创新精神。
判断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还需要考虑四大职能:一,拥有个人创意或者文化积累;二,体现只是产权形式的开发和运用;三,具备创造财富并且提供相关就业机会的潜力;四,呈现出直接提升相关质量的效能。
由此可见,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清晰的界定。在高校里不论是通过课程设置、对外交流等形式都能流淌着民间文化的信息,而在高校当中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研究人员,可以创新出丰富的民间文化内容。这其中最能在民间文化传承中体现的就是语言文字和图像记录,语言代表了一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符号,文字代表了一个民间文化的民风民俗、思维,图像是对民间文化变迁过程的一个存档记载。这两个方面都是民间文化传承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是源泉,创意是关键,产业是保障。高校作为民间文化传承的再发展,无时无刻都能与文化创意相联系。文化创意为民间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
比如: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举办的“CIF 创意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将许多不被人熟知的民间艺术经过时间的磨砺和各种民间文化的粘合,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其中包括利用各种苏绣、蜀绣、湘绣等不同元素为基调所表现出的各具美感的民间工艺。不仅贴合了当下的审美需求,而且对推动我国民间文化的再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除此之外,云南艺术学院设计专业都有开设专门的民间美术课程,将优秀的民间文化带入大学课堂,融入现代的设计课程之中,如“创意云南”标志图形的创意,云南山泉针对云南专门制定的云南印象系列广告中随处可见的插画、彩画等,都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推动。
高校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担任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作为开辟文化的重要渠道,它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它代表着背后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它所形成的文化创意给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2.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扩大了民间文化的影响力
民间文化是中国历史传统中保留下来的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世界上文化资源与文化形态如此丰富多彩的国家也不多见。2003 年由杨丽萍创作的《云南印象》大型原创歌舞集,在创作期间深入云南境内提取云南少数民族歌舞的素材,经过整合、加工搬上舞台以后深受一路好评。但是若干年以后,面对艺术市场的激烈竞争,招牌挂久了以后定会失去新鲜感,假若有一天招牌不再那么光芒四射,又能有多少人能够记住《云南印象》这场文化盛宴?依靠民间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文化品牌固然为好,但是如何实现民间文化传承的长期性和深刻性,扩大民间文化传承的影响力。才是我们当下所急迫解决的问题。民间文化体现在最为明显的地方是民间文化的传承,展现当地的民俗活动、民间生活以及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样式贯穿民间文化形成的始末。一定程度上民间文化具有区域性、家族性、随意性的优势,但是随着生活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变化,去到民间拜师学习这些独具民间文化特色的人们越来越少,后无继人成了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失传的一大原因。基于此,传承人进高校,不仅促进了高校课堂内容上的一种丰富,对民间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高校课堂的主要受教者,是当代的大学生。一,大学生从四面八方过来求学,而他们毕业之后,也将奔向四面八方。
在他们之间实施民间文化的传承,打破了传播的地域限制,可以将具有地域局限性的民间文化突破区域限制,推向更多地区。二,大学生具备鲜活的思维和创造力,不仅是未来文化的主导人群,而且代表了当代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最具时代性的人群。通过高校课堂以及配套的艺术培养,可以让年轻群体具有民间文化的知识和意识,并能够从中产生出有志于学习、传承的传承人。三,传承人进高校课堂,进行现场示范不仅能够指导学生们的学习和操作,学生们具有创意的想法和方案也同样被传承人所采纳和吸收,实现民间文化传承与高校课堂更新的双丰收。
民间文化的传承不是机械性、被动性来进行的,也绝不是通过搞一、两次的演出就可以传承民间文化精髓的,民间文化的传承是要在一次又一次文化创意的基础上,来扩大民间文化的影响力。以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截至目前为止,“非遗传承人进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已办 19 届,而且每年都会请一些集聚民间文化特色的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分批分类的原则将民间艺术引进校园展示。这种现场的教学模式不仅合理地保障了民间文化的传承,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一些民间工艺进入课堂,从文化传承时间的持续性上来看,可以借助影像特别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方式得以保存。从文化传承的空间上来看,将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高创造思维改进原有的艺术样式,丰富新的文化内涵。让人们感受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如今主流文化的地域、空间的交叉,从而成为新的文化力量。
除此之外,与云南艺术学院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引入了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课程,从最初只有艺术类学生参加,到后来对大二、大三所有的学生开放,影响力越来越大。据统计,“传习馆”专业实验课与公选课共培养学生 4200 人次, 完成国际艺术交流展演 18 次,主办、承办国家级艺术研讨会 3 次,省级 5 次,主办艺术说艺活动、艺术沙龙 30 余次。三年以来接待来自美、英、徳、泰、韩、澳大利亚、冰岛等国及全国各地80 多个团队、近 3000 余人次的参观访问和考察交流。
而这其中,起到重要的传承教导作用的,如彝族老艺人王里亮、阿家文等。他们都有几十年的民间技艺功底,世代相传的艺术领域。通过借助高校平台,进入高校课堂,他们的娴熟技巧和深刻领悟充分向学生这位们展示出云南民间艺术的魅力。通过这些传承人进课堂,让云南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的影响力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代表。
由此可见,民间艺人进课堂,提高了民间文化的知名度,而在高校课堂中发挥传承功能的根基文化作品,才是民间文化传承的火种。
3.高校社会实践为民间文化传承搭建了平台
对于高校而言,它不仅能够将知识与文化传播到各地,更能提供多样的文化形态、深层次的文化哲学、以及多角度文化传承的思考空间。在其中最为直接的体现只能是教育职能,更为具体的是教师层面的引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除了善待文化资源,加强以创意为核心的理念之外,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也是重中之重,需要进一步提升有机平台的功能。
高校的社团组织形态在其它的高校并不少见,云南艺术学院也不例外。但云南艺术学院每年 9 月、3 月学生们都会自发的举行一次主题关于“少数民间文化爱好协会”的招募,哪怕是外校学习物理、生物的学生都会加入这种民间组织,并且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也会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走向艺术市场,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为云南艺术学院社团作为一种少数民间文化集结号的代表,它可以被看做是民间口传文化、无文字民间文化的外在象征,使一些不为人知的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同时也发扬了质朴的民间文化思想。其中,学生无疑是最重要的动力,利用学生数量多的优势,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不同种类的社会团体,参加社团的学生不局限在某一专业上,分别把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让学生们进行彼此的交流、吸取经验,碰撞出火花,既能够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又能为团队注入新的血液。就文化传承来看,它本身具有自觉渗透性,也就是说,文化传承总是以寓于其它社会实践的形式中实现,并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机融合,渗透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而作为学校有着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的老师,在学生们办社团的同时,老师可以充分发挥 “前瞻性”眼光,一旦有好的“艺术作品”,老师会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的引导,并通过规范的体系来引领和发挥他们的创意。这种方式避免了“机械式”的传授,这便是高校学术所独有的品质,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进步延伸。就学校本身的社团而言,拥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老师在其中发挥前瞻性的眼光,帮助社团与社会形式对接,帮助学生能够清楚的进行市场定位,使学生们了解当下的传承情况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创意和发挥。
还可以让社团面对一些现实的问题,从中取长补短,更好的辅助于文化传承。这样一来,对于文化的传承,除了以政府为主的实践平台外,高校内部实践平台的搭建也提供了一种实践的机会,作为这其中的老师和学生们也在相互的互动中,更能亲身的体会到文化的传承,并从实践中探讨出对于文化的传承还存有哪些不足,对于下一步文化传承理论的学习也是一种弥补和补充。同时,高校校园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传承所依附的载体。校园活动的开展所造成的后发效应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这其中包括文化传承这一方面。文化传承本身的自觉渗透性还体现为内容上的融合性。这表明,文化传承功能寓于校园活动的开展中,并不是将其作为一个活动单元参与到其中,而是把文化传承的功能渗透到相应校园活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由此看出,高校实践平台的搭建不仅拓展了民间文化传承的力度,而且推动了民间文化传承的效果。可见高校正在扮演着民间文化传承的媒介。假若不是高校实践平台的助推,很多民间文化可能还没有被外界认识,或者说还没有产生那么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实践平台的搭建功不可没。
第三节 高校对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尚存不足
1.高校教育的传承模式不足以满足民间文化持续性的需求
高校教育模式正在不断改革,并朝着世界化优质教育的趋势发展,目前高校优质教育的雏形已形成,并且带动其相关文化的发展。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传承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地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一种是将传统的技艺和现代风格相结合。一种是将风格从记忆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现代材料相结合。”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民间文化的传承,在实现基础拓展与创意发展上,依靠高校平台是可以做到的。但在激烈的艺术市场环境的竞争中,高校平台实施的民间文化的传承,通过课程设置和基础教学的方式,能够拓宽民间文化的普及,但这种普及对于揭示民间文化的内涵存有不足。其原因之一,一部分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工作人员对民间文化缺乏清晰而自觉的文化意识,对自身所研究的民间文化缺乏一定的建构责任以及理性自觉的研究精神。现存的民间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其经过历史的熏陶和洗涤,经过多个时代的检验依然存活着,必然有其优秀和精妙的一面。而民间文化的背后,所能体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意义以及文化韵味,因为受研究人员人文精神的缺失、专业素养的缺失,民间文化的传承也随之改变,这其中民间文化的内涵很难从中完全挖掘出来。
原因之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其实也适用于民间文化的传承。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体会和学习的。现代大学可以借鉴其中的元素,可以参考其内容,可以选取其片段,但是要真实、完整并精确的将其完全继承下来,不仅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甚至还需要具备超出常人的领悟能力。高校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大学课堂作为课程的集中体现,最长只有五年时间,而且不可能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民间艺术一项内容之中。而许多传承人,都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历练与深入的研究。甚至许多民间文化的相关研究者,要深入研究一项艺术,要花费一生的时间。高校引导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民间文化实现完整的、深入的传承上,就不能只依靠高校这一个平台,还需要建构一个更加深入和完整的传承系统。让人们尽可能的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化语言和独特的文化品质,感受深层次民间文化的魅力,体会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2.市场化意识的过重造成对民间文化传承的忽略
虽然我们都意识到高校平台对民间文化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高校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上也负有重要的责任。目前,在民间文化的教育上,我国高校普遍只是作为学校应对相关政策的一个手段,并没有将其纳入学校的重点教育体系。民间文化教育几乎都处于选修课或是冷门学科的边缘化尴尬状态。
实际上这也是我国高校系统面临的共同问题,学术研究和课程设计的“功利化”培养模式太重,学校对毕业率、就业率的追求远大于对学术的追求。即便是对学术的追求,更容易获得市场收益的诸如金融、会计等热门科目的研究。而这也使得我国的高校学生普遍对不是市场需求主流的民间文化忽视,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也并不是那么有心;另外高校也出于“功利性”的教学目的,对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职责不是很看重。这种边缘化的教育使得民间文化缺少像市场主流知识文化那样多的人力、物力和研究理论,更加缺少民间文化资源的整合,无法形成理想中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教育体系。
当然,高校在如何更好实现民间文化传承这一点上,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将民间文化发扬光大,使之进入主流文化市场的后劲和科学的方法,在挖掘民间文化新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产品的开发,以及产业链的建立方面没有企业掌握的资源多,同时又缺少可操作模式和可行性方案。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在民间文化的传播发展中,只能与企业联合或者依附于企业,但是企业对利益的追求与学校公益性的办学性质又有相悖的地方,这也是民间文化在高校传承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提到发扬优秀的民间文化,我国许多高校从思想上就认识不全面,甚至从学校领导和研究层面,就认为是被主流文化市场所排斥的内容,认为不具备商业价值和文化发掘的价值。在这种思想状况下,学生们对民间文化不愿过多了解和学习,甚至带有一定的偏见,认为民间艺术“很土、跟不上时代”.许多学者提出,我国高校内民间文化的传承,仅仅只是学校用来丰富课程,学生用来增加学分,以及文艺汇演上多一个表演形式的内容而已。而即便有一些学校开始了民间艺术方面的内容,也仅仅是为了学校的一些政治教育理论多一个内容,纯粹服务于政治课程方面走过场。民间文化传承中更深层次的文化精髓,则被完全忽视了。高校自身在民间艺术的传承上,应当如何进行宣讲与教育,如何开设地方课程,如何开设研究,如何与其他文化项目进行交流,如何发展文化内涵中的创新方案,经验都尚存不足。
在传承的方式上,高校除了一些活动中的汇演外,就只剩下了较为呆板的课堂教育,采取选修课的形式,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只为拿到学分,根本谈不上深入研究。在这种状况下,民间文化不要谈实现创新,就是现有的民间文化成果都会面临消失殆尽的危险。
造成这种现象最大的问题就是民间文化的教育被边缘化了,并没有意识到民间艺术对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看似重视民间艺术的教育,实际上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民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但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在不断强调传承和创新民间文化重要性的同时,对于民间文化教育的执行力却严重不足。
再看当下所谓的热门专业(如建筑类专业),由于市场需求量更大,学校在这类专业的投入往往更多。老师和学生通过较好的教学设备,开展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课程学习,并在课余,通过学术研究、课题设计的方式,与其他高校合作,与社会上的建筑公司合作,与相关机构合作,举办各类设计比赛,发掘相关的人才,推荐至公司,甚至直接在学校与本校老师合作,共同直接参与各项设计。学校在这类专业上投入越大,获得的奖项越多,获得各种创意也越多,然后可以开设与之相关的基地甚至工作室,与学校、工作室、甚至客户合作,直接获取利润,并投入更多的研究中去。这就形成了研究与实践结合的良性循环。但是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上,却出现与之前相反的状况。在这种可操作的传承模式上,高校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还有太多的路要走。
3.创新机制在民间文化传承中的缺乏
(1)教学内容的创新不足
作为民间文化中特别富有表现力的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面临着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同时也阻碍了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传统的民间舞蹈文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受到了高校带来的不同文化的冲击,但高校反过来也可以加强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创新,关于记录民间舞蹈文化的影像志、创编艺术表演形式,都能够起到向外推广的作用。
对于高校传承民间舞蹈文化来说,主要是以民间舞蹈的教学作为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途径。而在教学中教授什么内容,则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首先从教材的制定来看,目前中国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中适用于民间舞蹈教学的教材非常有限。纵观整个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发现,适用于实际教学、并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教材,寥寥无几,很多老师仍然只是凭借经验讲课,存在讲授内容上跟不上时代脚步、缺乏完整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现象。民间舞蹈作为高校设置的学科之一,如果缺乏合理的教材,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及教学效果都无法量化和考核,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将会大打折扣。因此高校民间舞蹈教材的建设变得异常关键,因为教材建设是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教学经验理论的总结,更是学术研究的主要成果。从优秀民间舞蹈的原始素材中,选取出适合教学的,具有训练意义和表演价值的内容,编写出规范科学的,适应现代高校教育的民间舞蹈教材,同时注重加强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提高民间舞蹈教学水平,适应民间舞蹈学科发展的重要步骤。
从教师的整体素质看,很多老师是学院科班出身,虽然经过较高水平、规范科学的舞蹈教育,但是还是有不少老师都暴露出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对民间舞蹈艺术缺乏深刻的,近距离的田间体验,这就禁锢了老师作为一个教学者和作品创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丰富性和对学生创新性的开发都是不利的。这就对民间舞蹈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应这种状况,首先应要求老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扎根到艺术发源的地方,进行深入的体验和采风,才能使教学的内容更扎实,更接地气。同时运用自身全面的专业素养,敏锐的感受力、生动的想象力以社会生活为创作客体,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舞蹈教学中加入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以真实的情感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民间舞蹈艺术的丰富朴实内涵。其次,教师尚需拓宽视野,增强自身的修养,对于民间艺术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一民间艺术酷爱的层面上,更需要对多种艺术样式的了解。因为任何艺术门类都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并能够通过不断的碰撞和交融,产生出新的艺术样式。针对于我们实际的教学中,不断融合多种民间艺术素材,并不断的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这何尝不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这其中不仅能够躲避雷同完善创意,更能够尊重民间艺术的文化和传统。
(2)教学形式的创新不足
在新媒体的时代中,运用科技手段展示出的民间文化艺术样式总是能够提高人群的关注度,在这种新型的艺术样式中也能看到民间舞蹈文化的内容。比如说与高科技的紧密结合出现的激光舞、电光舞等舞蹈样式。面对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改革的需求,完全也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改进民间舞蹈教学中面临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由于舞蹈艺术是非常注重肢体表现的艺术,教师在教学中通常是通过动态形象的展示,学生进行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民间舞蹈的风格色彩非常鲜明且多样化,如果学生仅仅通过这一种方式来了解此类舞蹈,未免渠道狭窄,了解的内容也非常单一有限。但是如果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加以辅助,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就会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将直观丰富的视频与生动的现场教学结合起来,在学习一种民间舞蹈动作的同时,辅助以当地的人文环境,地理风貌,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的内容渗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一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精神内核,通过动与静的结合,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各个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系统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联网作为媒介的一种,在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在形式的包装和表达方式上都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并通过一定的活动策划进行传播,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文化创新的体现。这一方式已经在国内不少高校的其他专业得到了实践,但是在舞蹈教学领域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广,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如果能够建立全国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资源共享系统,优秀教师的精品课程就能够走出本校范围,分享给其他高校,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方共享和学术交流,这对于整个专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都是非常有利的。
(3)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足
从国内高校舞蹈教学的实际现实看,教学的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舞蹈艺术尤其是民间舞蹈,具有动态性和技艺性的特性,需要系统性地进行讲述固然十分重要。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特别是民间舞蹈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有韵味的部分更是难以用口头语言或是文字手段来进行表述。结合民间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对民间舞蹈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根据其特殊性来进行设计。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亲身体会和感悟,通常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下去认真感悟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因此,在民间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之外,应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文化环境,为他们多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亲身接触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艺术。着力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深入民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田野调查,立足本土文化,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民间舞蹈的教育资源,在田野调查和民间采风中更深入和准确的了解当地民间舞蹈的民族特色和生存原貌,在民间走访中获取更多课堂教学中无法获取的知识资源。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力,在掌握众多第一手资料的同时,能够运用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相结合,并通过自身对民间舞蹈艺术元素的吸收、感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和原创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4章阴阳世界观在玉雕用途中的体现4.1玉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玉石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美化人们的生活,还可以用来治病保平安。在李时珍着名的传世之作,中医界的重要着作《本草纲目》中记载着玉石具有缓解心中烦...
第5章古代盥洗室对现代的启示5.1影响古代盥洗室发展的因素中国传统盥洗室是建筑单体或群体的一个附属空间,或独立或从属。影响这个空间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兴衰与朝代更替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直接影响到盥洗室的发展。第二,...
第三节新世纪中国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影像风格新世纪中国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影像风格体现出多样化,擅于运用光线和镜头,最大程度的突出画面的纪实感;在诙谐幽默的表现中充分运用喜剧元素;在社会发展及商业利润的驱使中开始启用偶像明星参与代言。一...
本文从晋中气候、地形地貌入手,进行实地考察与人文交流,结合已有的研究, 探讨晋中合院式民居的建筑空间布局、建造技艺、装饰艺术及文化内涵。基于晋中地区传统民居现状,分析晋中民居产生的原因、建筑形制以及价值,实现传统建筑的开发与设计创新。...
随着人们消费的升级和互联网的渗透,动漫行业也逐渐向多样化发展,传统动漫企业努力完善动漫市场,产业链下游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章绪论1.1论文研究背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一词,指的是人类对其在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创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通常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一个通过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来推动全世界知识产权...
摘要时尚秀场中的服装设计千变万化,风格各异,以中国国际时装周为例,从1997年至2013年间共计839场发布会,以每场发布会35个造型的平均数计算,近3万套服装设计作品在秀场上进行展示。服装设计师出于灵感的设计为何如此,灵感又是从何而来,并不...
4.3契丹文图形化的创新设计研究文字源出图像,两者间有着潜在的意义关联。文字形态的塑造可以像图像般地构架描绘,而图像的塑造正是文字和图像在神情神态上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进一步加强文字和图像的视觉表现力。不仅如此,文字和图像在传达过程中也...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各行各业带来生机与活力,服装产业也逐渐开始复苏。随着棉纺业的迅猛发展,1983年12月1日,国家取消布票等纺织品消费限制性凭证,宣告...
第二章国共两党领导下的云南抗战音乐运动七七事变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并且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城民族统一战线,把日寇驱逐出中国!在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