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叙事方法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2 共177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李安生于台湾屏东,祖籍江西德安,曾留学美国。在李安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包括中原外省文化、日本文化影响极深的台湾本土文化、美国文化这三种主要文化的影响,其思想中逐渐产生了一种迷惘,进而不断的进行对自我的追寻。而这种迷惘和对自身的探索与认定也就构成了李安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动力与体式。那么李安在多重文化的冲击下如何通过电影的形式做到自我认定的呢。需要指出的是,李安在多重文化冲击下通过电影的形式找寻自身的存在,这恰恰是李安通过电影追求对自身的认同感,然而这种“认同”是何物?在电影中如何体现?等等这些疑问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首先,李安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着名华人导演,将其本人及其电影的成功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找寻其获得成功的原因并总结其成功的模式,有利于在电影界进行推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为促进电影界的多元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从叙事美学、艺术学、伦理学、和电影学等层面对李安及其导演的电影进行研究,有利于推进文化的层面上理论分析。

  再次,当前电影的一种研究趋势就是跨学科研究,本论文试图主要通过叙事美学来阐释李安电影,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李安电影叙事研究的一家之言,对于以后的电影叙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2 研究现状

  通过对李安及其电影研究的收集和整理,本人发现当代对于李安及其电影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1、大多数研究对于李安及其电影的分析,主要从东西方的角度单独或相互对照进行分析研究。如中国社科院李晨撰写的《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观》,荷兰高伟民(中文名)撰写的《李安对中国家庭观念的诠释》,暨南大学喻群芳撰写的《李安电影中的恋父情节》等。

  2、部分报刊杂志中刊载的文章多是对李安及其导演的电影做常规性的介绍和毫无深度的皮毛似的点评。

  3、将李安及其导演的电影放在中国电影圈内进行比较和研究。如台湾国立大学的汤明哲撰写的《华人文化产业新营运模式之研究》是以马友友、李安为对象进行分析论述,浙江大学的陈林侠撰写的《当下电影片头形态与叙事功能》是以侯孝贤、李安、蔡明亮三位台湾导演的电影作品作为论述要点,还有皇埔积庆撰写的《陈凯歌、李安作品的文化观比较》,南京师范大学的谢柏良撰写的《李安与张艺谋的比较》等均为此类。

  4、与大陆相比,台湾岛内对李安电影的解读研究较为深入。如台湾铭传大学的洪启东通过以空间观点、空间符号化、空间文化以及消费市场全球化等角度的论述和研究,解读李安电影。台湾佛光人文学院的陈俊荣运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相关理论研究李安电影中的性别问题等。

  5、抓取李安电影中的某一个点进行深入研究。这其中包括:萧矛撰写的《浅谈李安电影的商业性》,中州大学的高忻撰写的《论李安电影的艺术特色》,北京师范大学的丁卉撰写的《李安电影的叙事策略》等。

  1.3 论文创新

  综合李安电影的研究现状,大体上可以发现当代学者对李安及其电影研究的局限和不足。首先,大陆学者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更多的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对李安及其电影在中西方文化方面进行研究;而台湾学者由于大多都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所以很少把关注点放在文化交融方面,而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李安及其电影进行阐释。

  其次,虽然李安导演的电影作品中,多数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其中的文化不仅仅是东西方两种文化,还有更多的文化元素包含其中,这是一种真正的多元文化的大融合,在其电影作品的叙事主题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但相关的研究却几乎没有。

  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除了综合上文所列的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之外,还会针对目前的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进行拓展和补充。主要是运用了当前文本研究比较流行的叙事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文本阐释,与其他用叙事学研究李安电影的论文不同的是,论文不是针对李安电影叙事的某一点、或者某一部电影进行解析,而是从总体上进行叙事分析,同时还运用了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电影美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的解析,这也是论文的最大创新。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李安电影几十年以来有一个发展的总体脉络,研究过程中,搜集了全部李安影片以及影评,对电影视频进行了长时间观摩,从中试图寻求和李安以及影片人物心灵的沟通。

  同时,论文运用了理论研究、个例分析等方法。另外,论文的跨学科研究也是论文用的最多的研究方法,这也让论文具有宏观和新颖的特点。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