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拉图尔技性科学观的哲学反思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6-11-29 共956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拉图尔技性科学观的哲学反思
  
  拉图尔的技性科学观将科学看做是一种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非人类、社会、自然以及技术等因素在相互作用着,共同促成了科学的形成。那么,在此语境下的各因素必然也会与科学发生着摩擦,它们或者直接促成着科学的形成,或者扮演着阻碍者的角色,它们可能受制于科学,也可能决定着科学的发展方向。本文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反思上诉因素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4.1 技性科学观下的科学与技术

  
  4.1.1 传统观点下的科学与技术二分
  
  此项工作我将它视为本章节的重点。尽管技性科学意味着科学的发展与许多要素密不可分,但是拉图尔之所以将科学称之为技性科学,是因为他首先看到了科学与技术在当代社会的不断融合趋势。我们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传统的观点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两者不能等同。这体现在:科学是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得出的方程、公式、定律;技术则是大工匠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表现为生产时所应用的方法手段。科学关注的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技术则是人们对科学的应用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实在,科学的结论揭示的是世界的规律,都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改变的;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主观性,是可以根据条件而改变的。科学的方法是“从多到一”,指的是科学通过对纷繁冗杂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得出适用于一类对象的规律;技术则侧重于“从一到多”,即使出自于同一个生产目的,人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得以实现[48].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证伪,而技术的更替则是由新的、发达的技术代替旧的、落后的技术。总之,科学与技术不能等同,虽然它们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认为之所以人们没有看到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原因是混淆了“实践行动”与“实践过程”这一组定义的区别。请允许我借用一下过程哲学家怀特海的观点。
  
  他认为,世界是由事件与过程组成,所有的事件处在相互关系之中。相较于存在,生成更重要。相较于独立性,关联性更重要。相较于事物,过程更重要[49].拉图尔将科学看作是实践过程与怀特海的思想有着截然相似之处。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单一的,时间上具有瞬时性。当我们说写论文这项实践行动时,我们头脑中出现的图像是:学生坐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地进行着写作。当我们指示科学这项实践活动时,一幅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埋头实验的图像呈现在我们眼前。实践过程则要丰满得多,它的主体呈现多样化,实施的过程具有持续性,诸多要素投入到此过程中。实践过程包含着实践行动,无数的实践行动构成了实践过程,过程中的每一实践活动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又因相同的目的与其他实践活动具有关联性。那么,如果我们采用实践过程的观点重新勾画上述的两种实践,写论文则表现为学生构思自己的论文框架,寻找相关文献,撰写论文,听取导师意见,修改论文,最终定稿。科学则表现为:确定科研方向,申请专项资金,招纳实验室人员,购买实验器材,进行科学实验,撰写论文,发表研究成果。
  
  我们将实践过程看作是考察的对象而不是实践活动,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实践过程中所包含的突发性、阶段性。这种突发性体现在实践活动与预期的结果可能不一致,这就需要其他实践活动的介入,以达到实践目的。不同实践活动的介入,必然组成了一个连续的实践过程,该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回到我们本节讨论的对象科学和技术,二者中的每一位都指代着一个复杂的过程,二者也都参与着对方的活动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两者变得不断融合,无必要分割,也无法分割。
  
  4.1.2 技性科学观下的科学与技术不可分
  
  4.1.2.1 科学与技术的同目的性
  
  传统的观点将技术手段或者产品看作是科学的应用,是科学活动的最终目的,这也就导致了人们眼中的科学是满足社会目的准备阶段,而技术才是真正能带给人们益处的产物,从而将科学与技术区别看待。技性科学观下的科学与技术,则因为相同的目的被应用,所以会被平等地看待。不论是出自个人的目的还是社会整体的目的,科学与技术都被赋予了人类的希望,去完成帮助人类的使命。这一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角色被完全打乱了,技术完全有可能是出发点,而科学也完全有可能是落脚点。以 H7N9 病毒的爆发为例,科研实验室利用现有的生物技术加快对病毒疫苗的研发;科研机构还要承担提供病毒信息的角色,他们需要将最新的关于病毒的知识传播给大众,尤其是病毒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可以预防、患病时有哪些症状等等。这一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出现也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两者的出现没有固定的顺序,数量上无从把握,这也就导致了无法去分辨哪里是技术的、哪里又是科学的。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的目的性应该建立在科学对象、科学结论的客观性上,目的性不应超出客观性。这其实就导致了科学研究的范围在不断的减小,而研究的内容在不断的深化,功利性也在不断的增大。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离客观真理越来越近,所以科学的准确性也在不断的提高。
  
  科学与技术的同目的性,使得人们在考察实践过程时注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中的各要素构成。两者的相同目的使二者走到了一起,实践过程的目的性代替了科学与技术的性质,它们被同化实践过程的构成者,被同化成一种符号,人们只是注意到了符号的存在,不会去具体分析符号的性质,就像取得战斗胜利的部队一样,人们称赞部队军人们的骁勇善战,而不会去具体考虑哪部分是男兵,哪部分是女兵,是男兵英勇,还是女兵敢拼。在此意义上,科学和技术无法分割,也没必要分割。
  
  4.1.2.2 科学与技术的互动
  
  我们不去分析每个男兵和女兵自身的特点是因为这项工作难以实现,转而去分析二者是如何配合赢得胜利的,我想这项工作还是可以办到的。我将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同一实践过程内的互动,另一个是在不同实践过程间的互动。
  
  在同一实践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互动是以人类为中介,以实践目的为出发点的优势互补。这种互补是出于实践目的而服务,科学无法做到的事情交给技术,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寻求科学的帮助,两者不断的交织只是为了完成实践任务。科学文本自身无法提供防御手段,需要借用技术性的修辞方式以打败持疑者;技术仪器呈现出的数字,需要被记录、归纳,引入到科学文本中,最后发表科学成果传播给大众。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中的科学与技术,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不存在高低之分。
  
  不同实践过程间的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则是另一番景象。这种互动体现的是一种不断转化,不断否定的状态。具体说来,转化体现在:前一实践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可能被转化成后一实践过程中的技术,前一过程中的技术反过来又促进了后一实践过程的科学知识的形成。否定体现在:前一过程的科学知识被此过程中的科学知识证伪,前一过程中的技术被此过程的技术改造升级后,而被淘汰。总之,前后两个过程间的科学与技术是不平等的,而且这种不平等的状态通过转化、改造、更新的手段在持续的循环下去。
  
  科学与技术在同一实践过程中的互动,与在不同实践过程间的互动,看似大不相同,实则联系紧密。科学与技术只有被平等的应用,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促进实践过程的完成。而实践过程的不断推进,也是科学与技术不断的进步发展的前提。前一过程中的科学在此过程中已经变成了技术,前一过程的技术在此过程中已经成为科学知识构成的因素,那么到底哪个是科学,哪个是技术呢?在此意义上,科学和技术无法分割,也没必要分割。
  
  4.1.2.3 科学精神与技术精神的不可分
  
  科学所孕育的精神一直被人们所称赞,不论是默顿科学规范所表达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有条理的怀疑精神指代,还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实证精神,再到波普尔的科学证伪主义。科学所包含的这些理性精神、批判精神、自由精神、独创精神等等不仅仅被认为是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更应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和气质[50].
  
  那么,技术精神是否存在呢?笔者认为它是存在的。技术精神强调的是一种目的性、实用性、效率性。目的性体现的是技术的应用要符合个人与社会发展目的。实用性体现在技术的成果会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它不仅涉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须要素,而不是超过人类的应用能力。效率性则体现在技术要在速度方面更快、程度方面更高的转换成人类的需要。
  
  如果说科学所蕴含的精神气质是人类作为存在所该具有的人文精神,那么技术精神则是人类作为发展的存在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两者作为现代人独有的精神气质,缺一不可。只具有科学精神而不具备技术精神的人,脱离了人类发展的正轨,只会停滞不前,落后于时代的脚步;只具有技术精神而不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没有了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的指导,陷入了盲目的发展泥潭,最终终将走向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以致于人类社会不但没有发展,反倒前进受阻。
  
  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题,人类用科学和技术来完成发展的任务,同时人类也需要科学精神和技术精神指导人们的行动,一方面使人类在发展的前提下,做好符合自身的存在;另一方面,人类在做好存在的基础上,自身的发展不至于走向盲目性、极度的功利性。在这一点上,科学精神和技术精神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4.2 技性科学观下的人类
  
  4.2.1 科学与人的主导位置不断更换
  
  科学和人类到底是谁处在主导位置呢?有的观点认为是人类,例如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思想,有的则认为是科学处在主导位置,例如科学决定论。不论是哪种思想,都是单方面的决定论,无法真正体现科学与人的关系。技性科学观下的科学与人类,两者在不断交换着主导位置。现代人类根据自身的目的决定着科学的方向、科学的领域、科学的内容等。这种人类主导地位就体现在在科学浩瀚的研究体系中,人类根据目的性选取了其中的少部分进行研究,其他大部分因为暂时没有与人类利益形成关系,而被搁置。一旦这种带有目的性的科学活动被确定方向时,人类就会义无反顾地去促成科学的形成,这一过程中人类是科学活动的实践者,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实践是被动的,是受制于科学的。我们知道技性科学的形成是很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只是其中之一,这就需要人们在进行科学活动时需要调节、整合和其他因素的关系,甚至是改变自己,而这些工作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得己而为之的。赖尔只想安心地从事地质学研究,可是他还要讨好贵族们,希望引起他们的兴趣;而德拉克鲁兹则需要努力说服政府拨款,使他多年的芯片研究不至于付之东流。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人类已经被科学所支配了,科学取代了人类的主导地位。然而,“幸运”的是当人们发现科学活动无法实现预定目标时,可以实施取消权,决定科学的去留或者寻求其他的科学活动,现在主导权又回到了人类的手中。科学与人类的主导地位就是这样在不断地交换着,人们因为自身的目的拥有了主导权,而科学却在实施的过程中支配着人类。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人类和宗教的关系,人类为了自身的精神需求创立了各种宗教,而创立之后却受着教规的支配。
  
  4.2.2 技性科学观下的人类自由
  
  技性科学观下的人类是自由的,同时也是不自由的。人类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的不断行走,从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自由首先体现在权利的自由。拉图尔在《科学在行动中》指出,不论是实验室工作者还是企业家或者是平民百姓都是行动者,都是科学的生产者,科学的生产场所已由实验室搬到了社会,这无疑给了大多数人们进行科学活动的权力自由。过去的科学都是科学家的专项活动,研发出什么样的成果,生产出何种的产品,人们只能被动的接受、使用,甚至是忍受。既然科学是揭示世界客观规律的特殊活动,那么深处在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进行科学活动的权利,都应该有权利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当然,这种参与不是指人们都参与到科学活动的核心工作中,这项工作还是由科学家来完成,人们会在科学成果的反馈、科研资金的捐助、科技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作用。技性科学观下的人们直接或间接地,或多或少地参与到科学的生产中去,这无疑是民主上的进步。
  
  自由还体现在人类选择的自由。科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广阔无垠,人类思维的局限性、现有科技水平的局限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触及到科学体系中的每一环节,这看上去是一种不自由的体现。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在人类可能触及到的领域中,人们有了充足的选择权,这种选择应是立足人类本位的,在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在可涉及的领域里尽情地进行选择,确定科学的方向、实施科学研究、得出科学结论。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选择的自由是建立在无法自由选择基础上的自由。
  
  技性科学观下的人类又是不自由的,这体现在当人们从事于与自己生存发展、喜好兴趣相关的科学活动时,无法完全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受到实验室仪器,实验对象、天气等非人类因素的制约,这些都需要纳入人类的考虑之中。
  
  如不考虑充分,会对科学的进程产生致命的影响。圣柏鲁克湾的海扇养殖的失败,原因就是日本科学家没有考虑到当地海扇的生活习性,而直接引进日本的养殖技术,最终导致大批海扇逃走[51]
  
  .人类的不自由还体现在,人人都是科学的生产者容易为每个人强加一种“技性科学”属性。这一属性意味着,科学将人类纳入了成因的要素之一,人类的活动对科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类被动地被纳入了科学活动之中,会过分关注自己的这一属性,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技性科学所束缚,自己的举动可能生产出造福民众的绿色科技,也可能产生威胁人类的黑色科技。这在伦理、道德方面不失为人类做好预防工作。
  
  正是因为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行走,所以技性科学观下的人类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发展从来就不是漫无目的的,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只有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展。我们知道: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处理组成人类的这些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取得的发展。上文提到的人类不自由中的思维局限性、非人因素、技性科学属性因素等等,使得人类陷入了与非人因素、伦理因素、道德因素等等的关系矛盾之中。自由又赋予人类发展、选择的自由,在此语境下,人们需要以发展为目的,在尊重人类自身以及社会发展规律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调节社会关系的矛盾,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兼收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发展,精神财富包括科学知识的扩展、技术能力的提高、以及类本位思想的升华;物质财富包括巨大的社会财富、先进的技术产品。总之,技性科学与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是相通的[53].
  
  4.3 技性科学观下的人类社会
  
  4.3.1 科学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推进作用,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为科学提供了更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技性科学与社会各要素的不断作用,使得科学的发展更加社会化。科学家的工作由实验室内扩展到了实验室外,体现的是一种科学工作者身份的社会化。科学家共同体不仅需要关心自身的科学行为,如原创性、批判性等,还需关心自身的社会行为、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体现的是科学规范的社会化。科学的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体现的是一种科学功能的社会化。科学的成果要做到造福全人类,而不是被某些个人或团体享用,更不应该威胁子孙后代的发展,一定要保持科学的“公平正义”,这体现的是一种科学伦理的社会化。
  
  科学与社会在相互纠缠着,科学变得社会化了,那么社会呢,它是否被科学化了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社会的科学化体现在社会发展的科学化和社会意识的科学化。社会发展的科学化又包括发展模式的科学化、发展手段的科学化以及评价标准的科学化。社会发展模式的科学化指的是社会同科学的发展一样,不是单纯少数要素的功劳,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处在类似于行动者网络的无缝之网中。社会发展手段的科学化,指的是科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强大动力、占据的核心地位,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各个国家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那么,当社会的发展取得成果时,我们如何知道这是真的“成果”还是“苦果”呢?我们需要一个评价标准,这个标准要客观实际,要符合社会合理发展的需要,要敢于批评那些背离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物,这就是科学的评价标准所承载的任务。我们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最好的例子。
  
  社会的发展要求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成为高素质人才,而丰富的科学知识是高素质人才的必需品。不论是小学生还是技术工人,对其进行科学知识教育是各国教育体制的要求。这就使得处在各种社会关系网中的人在思想上变成了“科学人”.人们对于科学的力量充满了崇拜,人们会用科学知识去评判社会现象、人们会对科学知识的正误产生争论,人们同时也在用科学知识生活。科学,正在意识层面上不断地塑造它的“追随者”.
  
  4.3.2 人类社会的重新审视-多样性孕育的“本质社会”
  
  拉图尔的技性科学观认为社会是科学活动的产物,当科学活动进行时是不存在稳定的社会,而且社会稳定的状态只是暂时的,随着下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社会又被打乱了。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两点思想:一个科学活动对应一个社会系统,而且社会在不断地重组;我们拥有无数个社会系统,而它们在一直改变,没有固定的状态。
  
  到现在为止,看上去我们所用的“社会”一词已经失去了意义。笔者认为,社会的固定状态是存在的,它是众多变化的社会系统的原始模型,是最本质的社会。正如人类一样,不论我们青年还是年老,激情还是平静,我们都避开不了那最本质的东西:我们是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动物。
  
  寻求本质社会的样子,我们需要依靠技性科学活动。我们知道每一个技性科学活动都包含着众多的社会因素,同时关系主义的主张又提醒我们,不同技性科学活动之间会产生碰撞,调节异质因素的矛盾,保留相同的因素。经过多次的筛选、保留,我们会得到众多技性科学活动的共同社会因素,而那恰恰是本质社会的模样。它不同于马克思的社会--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整体,它将科学活动看做是大的背景,将社会看作是组成要素,通过归纳总结,探究社会的本质。这无疑对于人类重新审视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本质社会,只是笔者提到的一个猜想,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即使它是有一点价值的,由于笔者学术能力有限,目前为止也无法完成对它定义的工作,这无疑是巨大的遗憾。
  
  4.4 技性科学观下的自然
  
  技性科学观下的自然有着更多的“话语权”.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本身不会向人类“表明”自己,而是人类通过科学将客观规律展示给大众,自然的这种“话语权”是在人类科学活动结束时才实现的,这就导致了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即使人们对自然产生了侵害,它也无法去表达自己,只能在科学活动之后,通过一次次的“报复”向人类宣泄自己的情绪。而技性科学观下的自然则要“自由”的多。自然不再仅仅是科学活动的对象,同时也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自然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影响科学活动的成果。这种由科学结束后的话语权转移到科学过程中的话语权,无疑增加了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减小对其的伤害,从而减少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技性科学观下的人与自然关系应该是和谐关系,脱离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羁绊。两者都是从中心主义出发的,人类中心主义在意的是人类的特殊性,生态中心主义则完全否定了人的特殊性。技性科学观将这种旧的“中心”范式转移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范式上[54].这种和谐的关系,否定了两者各自的特殊性,强调的是一种相对的特殊性。人类的生存需要发展,这就导致了对自然进行开发,但是这种开发不应该破坏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应该无视生态环境自身的价值,不能破坏发展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4.5 技性科学观的合理性反思
  
  作为一种独特的科学观,技性科学观无论是从其形成还是到发展,都具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对于其合理性做出哲学反思不仅能证明它的学术价值,而且能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技性科学观。
  
  4.5.1 技性科学观的形成合理性
  
  整个世界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归其原因是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
  
  这种作用不是科学与技术各自的结果,而是二者相互作用、不断融合的成果。
  
  科学将人化自然的范围扩大,将更多的世界图景展现给人们。而技术又快速的将这些图景转换成技术手段、技术产品供人们使用,转而又为科学活动提供了支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角色也在不断的转换,由技术的人转化科学的人,再由科学的人转化成技术的人。科学与技术的界限已变得逐渐模糊,人们不再需要将两者分开来看。拉图尔正是看到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提出了自己对于技性科学独特的看法,从而形成技性科学观,这符合人类发展的现状,具有合理性。
  
  4.5.2 技性科学观的发展合理性
  
  技性科学观的发展具有着合理性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对象的动态发展,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实践过程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静态科学成为了技性科学观的研究对象。这一过程不是自然或者社会因素的静态结果,而是空间上融合诸多要素、时间上不断推进向前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技性科学观也在发展着。
  
  既然技性科学观下各要素在相互作用着,那么,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他要素来研究科学的形成,我们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去研究诸如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研究方法的从微观走向宏观,不仅仅意味着我们研究视野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我们可以透过技性科学观去探究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次,这无疑暗示了技性科学观广大的发展前景。正如国内技性科学思想研究者提到的那样:“我们应该从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行动者的角度来开展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全面认识[6]30.”
  
  4.6 技性科学观的批判性反思
  
  同任何一种思想一样,技性科学观不是完美无瑕的,它也存在着局限性。
  
  对于其局限性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不仅是严谨的学术行为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为后人的探讨提供帮助。

        4.6.1 走向科学的不可知论
  
  拉图尔技性科学观下的人与非人都具有能动性,应该被平等地看待。能动性在这里指的是产生差别。拉图尔广义对称性的目的是要祛除人类中心位置,引起人们对非人因素的关注。但是人与非人能否被完全的看待拉图尔采用符号学的观点,将人与非人看作是科学活动的符号组成,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符号上转移出来,投入到科学活动上[55].这在学界内被认为是一种符号学的逃避。
  
  我们知道,人类是科学活动中最鲜活、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我们可以用科学去表达自然、描述自然。如果坚持广义对称的话,非人因素是否能表达我们人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类在科学活动中具有决定研究方向、研究非人对象的作用,如果非人因素和人类一样对科学活动具有相同的作用时,那么人类还能够认识世界吗?这必然走向了一种科学的不可知论。为此,我们需要坚持一种“弱对称性原则”.这种原则既关注了非人要素,又保持了人类要素的能动性、自主性,让科学活动远离不可知论。
  
  4.6.2 走向真理的相对主义
  
  拉图尔的技性科学观提出针对的是布鲁尔的强纲领,目的是批判社会建构论思想。但是回溯其思想内容,包括科学文本的技术性防御,科学结论的讨论形成(TRF的科学事实是由吉列明和沙利小组通过磋商与争议建构起来的),我们发现拉图尔实则还没有脱离建构论思想。盛晓明教授将拉图尔的思想归结为“弱纲领”思想。强纲领思想认为整个物理实在是由人类建构的,而弱纲领思想认为科学的表象是由人类建构的[51]69.既然拉图尔的思想是一种建构论思想,这就不免走向了真理的相对主义,陷入了和强纲领一样的泥潭。
  
  4.7 本章小结
  
  我们在本章完成了技性科学观的哲学反思工作,我们分析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知道技性科学下的科学与技术是不必分开的。我们知道了技性科学观下的人类在自由与不自由中达到了充分的发展。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科学化,在无限多样的科学活动中,孕育着一个本质社会。我们的自然在得到更多的发言权,与人类处在和谐的关系中。我们知道技性科学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的,它将整个地球联系在了一起。同时我们也发现技性科学观的局限性,它导致了科学的不可知论和真理的相对主义,这对于我们继续研究技性科学观是很有意义的。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