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涵与当代意义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7-27 共1569字
摘要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曾指出人和自然是具有绝对的相互关联性的。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界具有同源性,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1]

  因此,不存在与人类无关的自然界,没有自然界的进化和发展就没有人类产生的可能,没有人类和自然界的联系的自然界,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是不存在的。

  (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没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资料,人类就无法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的生存,更无所谓的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此外,人类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资料,满足人类最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需求,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活动离不开自然。

  (三)社会是自然和人类的统一体。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的本质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社会作为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纽带具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存在着广泛而又普遍的有机联系,是有机的生命统一体。其次,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迄今为止最高的生命体在于,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即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前者反应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后者反应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因而,人类具有双重属性,正因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才形成了人的基本特性。进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原始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两方面的关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即人、自然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自然观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观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在人类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的自然环境问题。其原因都是人类不能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而马克思的自然观正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哲学的广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深刻的分析,并指出人与然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自然界人类是不可能存活的。此外,自然界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的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马克思自然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是关于自然环境建设理论、方法、观点的总和,它全面、科学、深刻的分析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及生态危机的根源,提出消除生态破坏、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规律。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观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从理论上来讲,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有助于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念的科学内涵。马克思的自然观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是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作为新型社会的发展方向“.[3]

  这些都体现我国加强环境建设的力度和决心。因此,认真研究马克思自然观思想,为我国生态自然环境奠定理论基础。从实践方面来讲,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有助于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丰富正确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鹿锦秋。聚焦:十八大后中国未来发展若十重要问题解析[M].北京:研究出版,2013.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