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的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是常见的摄食行为异常。小儿素能食而今不欲食,或小儿素纳呆,临床表现以厌食偏食为主症,面黄消瘦,精神不振,毛发焦悴,皮肤肌肉松弛,身长、体质量等较同龄小儿差。中医认为本病有先天不足,有后天脾胃失调,多为饮食不节,食伤脾胃所致。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大多补充锌剂等,疗效不甚满意。本院张吕夫主任为北京市名老中医,行医 50余载,学验俱丰,临床治杂病有独到之处,尤善治小儿疾病,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有丰富经验。兹就张老有关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辨证论治
张老认为,小儿厌食症责之肺、脾、胃等脏腑,脾胃不和,脾失健运,是形成本病的主因,其本在脾虚。
治疗以健脾运脾为原则,不在补、贵在运。宜以轻清之剂解脾气之困,拨清灵脏气以恢复转运之机,使脾胃调和,脾运复健,则胃纳自开。
1.1 脾胃失和
凡脾胃虚弱、脾胃失和型小儿,临床可表现为食纳不佳,厌食偏食,面黄消瘦,腹胀或腹痛,小便色黄,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指纹青滞。治当以健脾养胃为法。方选异功散加味:党参 3 g,茯苓 6 g,白术 3 g,甘草 3 g,陈皮 3 g,砂仁 3 g,白扁豆 6 g,鸡内金 6 g,生姜 3 g,大枣 3 枚,焦三仙 6 g。
1.2 食滞内凝
凡伤食厌食小儿,临床可表现为厌食而因有宿食不消,脘痛腹胀,呕吐恶心,烦躁,夜寐不安,大便溏薄酸腐。凡伤乳小儿粪便呈绿色或夹白色乳块。脉沉数,指纹青黄,舌苔厚腻或微黄。治当以和胃化食、健脾为法。方选保和丸加减:陈皮 6 g,法半夏 6 g,茯苓 6 g,甘草 3 g,莱菔子 6 g,焦三仙 6 g,鸡内金 6 g,佛手 3 g,熟大黄 1 g,生姜 3 片。
1.3 食滞内热
凡食滞内热者,临床可表现为厌食,偏食,烦躁易怒,睡眠不安,口渴多饮,腹胀或腹痛,尿赤便干,脉弦,舌苔厚腻。责之惊热脾虚,脾胃不和,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痰凝聚不消,食滞生内热是形成本病的主因。其本在脾虚,系本虚标实证。治以通补兼施,先本后标,和胃健脾治其本或标本同治,佐以消食化积。方用自拟健脾消食散:钩藤 10 g,天竺黄 10 g,鸡内金10 g,陈皮 8 g,法半夏 6 g,合欢皮 6 g,砂仁 6 g,炒紫苏子 6 g,莱菔子 6 g,茯苓 6 g,甘松 3 g,乌梅 6 g,焦三仙 30 g,全蝎 1 g,甘草 6 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
1.4 积滞内凝
凡小儿厌食时间较长而夹积者,临床可表现为神疲,食纳差,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腹胀腹痛,烦躁夜寐不安,大便不调,小便色黄,脉沉缓,指纹黄白兼杂,舌苔黄厚腻。治以和胃消积、健脾行气为法。方选自拟健脾消积散:莪术 3 g,三棱 3 g,焦三仙 6 g,鸡内金6 g,砂仁 3 g,川楝子 3 g,党参 3 g,白术 3 g,合欢花6 g,熟大黄 1 g,甘草 3 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
1.5 肺脾两虚
凡小儿厌食常伴见鼻咽炎、过敏喘,反复易感。
由于季节变化或免疫力低下,外感时邪发病急骤或愈后又频繁发作不愈,内外因交错导致慢性炎症迁延不愈是本病病理变化的特点。脾气虚,卫外不固,反复感受外邪,肺气受损而失和,故采用肺脾同治之法,益元固本、平喘止咳、通窍利咽、通利二便。选自拟方通利固本汤:党参或沙参 10 g,麦冬 10 g,五味子 10 g,桔梗 10 g,牛蒡子 6 g,辛夷 6 g,鹅不食草 8 g,炒紫苏子 10 g,鸡内金 10 g,焦三仙 30 g,乌梅 10 g,前胡10 g,陈皮 10 g,法半夏 10 g,苦杏仁 6 g,熟大黄 3 g,黄芪 10 g,女贞子 6 g,甘草 10 g,滑石(包)10 g,生姜3 片,大枣 5 枚。
1.6 脾肾两虚
凡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可致脾肾两虚而厌食,临床可见厌食,食量较少,少气懒言,腹泻,乏力,汗出,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当以健脾补肾为法。药用:党参10 g,茯苓 10 g,白术 10 g,山药 10 g,芡实 10 g,白扁豆 10 g,女贞子 6 g,甘草10 g,龙骨、牡蛎各30 g。2 典型病例案例 1:患儿,女,4 岁 2 个月,2013 年 5 月 16 日初诊。患儿 3 个月前吃半斤奶油泡芙后食欲下降,明显消瘦,3 个月体质量减轻 5.5 kg,失眠,出汗,干呕,胆怯,脾气大,爱哭,易怒,时腹痛,萎靡乏力,尿黄,便干,曾到外院检查血糖、尿糖、MRI 等均未见异常,病情无好转。刻诊:消瘦,眼眶黑,舌红、边尖红,苔黄腻,脉细弱。证属脾胃失和,饮食失调。予以健脾消食散:钩藤 10 g,天竺黄 10 g 陈皮 8 g,法半夏 6 g,砂仁 6 g,紫苏子 6 g,莱菔子 6 g,茯苓 6 g,甘松 3 g,乌梅 6 g,焦三仙 30 g,全蝎 1 g,甘草 6 g,大枣 15 g,藿香 10 g,牛蒡子 10 g,桔梗 6 g,淡竹叶 6 g,鸡内金15 g,合欢皮 10 g,龙骨(先煎)30 g,牡蛎(先煎)30 g,浮小麦 10 g。7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
2013 年 5 月 23 日二诊:症状改善明显,体质量增加 0.5 kg,食欲增加,睡眠正常,大便通畅,舌淡,苔黄腻,脉细弦。守方继服 7 剂后,精神好,食纳明显较前好转,烦躁减轻,面色好转,汗出减少,二便尚可。守方继服7剂后,诸症状明显好转,精神好,食纳佳,二便正常。
按: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脾不化湿,水湿不能归经,湿热湿痰凝聚,食滞内停,日久内热渐生,脾气受损而至厌食。病有标本,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病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针对本案的治疗,当先本后标,和胃健脾治其本或标本同治,佐以化湿、散通之法,兼以安神镇惊。
案例 2:患儿,男,14 岁,2010 年 1 月 25 日初诊。
患者自幼厌食、偏食,常有恶心呃逆,胃脘隐痛,食后脘腹胀满,烧心反酸,口干苦,心烦急躁,入睡困难,形体消瘦,大便不爽,尿黄,舌红,苔薄黄,脉左弦滑、右沉细滑。中医辨证:脾胃失和、肝气犯胃。立法:消食和胃、疏肝健脾。处方:钩藤 10 g,天竺黄 10 g,香附 10 g,吴茱萸 6 g,甘松 8 g,高良姜 10 g,蒲公英10 g,党参 10 g,麦冬 10 g,五味子 10 g,旋覆花 10 g,代赭石 30 g,鸡内金 20 g,海螵蛸 10 g,滑石 30 g,合欢皮 10 g,焦三仙 30 g,延胡索 6 g,冬瓜子 30 g,黄连 6 g,熟大黄 4 g,甘草 10 g,生姜 3 片,大枣 3 枚。7剂,每日 1 剂,水煎 2 服。
2010 年 2 月 1 日二诊:患儿食欲增加,无恶心,偶呃逆,无胃痛,食后脘腹胀满减轻,无烧心反酸,口干苦减轻,心烦急躁轻,眠尚可,尿黄,便干,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守方继服 7 剂。
2010 年 2 月 8 日三诊:患儿食欲明显好转,无恶心及呃逆,食后脘腹胀满明显减轻,无口干苦,心烦急躁明显减轻,眠可,二便正常,舌脉同前。处方:钩藤10 g,天竺黄 10 g,香附 10 g,吴茱萸 5 g,黄连 6 g,延胡索 10 g,陈皮 10 g,法半夏 10 g,茯苓 15 g,高良姜 8 g,蒲公英 10 g,焦三仙 30 g,紫花地丁 10 g,鸡内金 10 g,甘松 6 g,小茴香 10 g,海螵蛸 15 g,甘草10 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继服 10 剂善后。
按:张老认为,本案患儿自幼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脾虚肝乘,肝气犯脾,脾胃重损,从而厌食、消瘦,如《幼幼新书》“乳食不下”篇曰:“脾脏也,胃腑也,脾胃二气合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又“肌肤羸瘦”篇云:“儿羸瘦不生肌肤,皆脾胃不和,不能饮食,故气血衰弱,不荣肌肤……”故治疗予消食和胃、疏肝健脾。方中鸡内金、焦三仙消食和胃,吴茱萸、黄连辛开苦降,高良姜、香附、延胡索、小茴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陈皮、法半夏、茯苓、甘松燥湿醒脾、行气止痛,旋覆花、代赭石降逆和胃,冬瓜子、熟大黄通腑泻积、导邪外出,滑石、冬瓜子利尿泻热,合欢皮疏肝解郁。
张老认为,此类患儿常伴下列情况:①抵抗力低下,证属气阴两虚,故常用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扶助正气;②食滞内热,易动惊风,常用钩藤、天竺黄化痰熄风;③伴炎症渗出,故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海螵蛸清热解毒燥湿,以消除炎症及渗出。最后用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和胃止呕。
案例 3:患儿,男,4 岁,2013 年 5 月 30 日初诊。因过服生冷伤胃,睡不踏实,胆怯,脾气大,烦躁汗多,面黄消瘦,干呕恶心,易感冒,时有鼻塞、腹痛,便干,体质量 15 kg。证属惊热脾虚。治法:益元固本、补脾益肺、通窍利咽、通利二便。方以自拟通利固本汤加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 30 g,黄连 6 g,川贝母 2 g,白扁豆10 g,熟大黄 3 g,郁金 6 g,全蝎 3 g,浮小麦 10 g。每日 1 剂,水煎服。服药 10 剂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
按:本案采用肺胃同治方法,益元固本、平喘止咳、通窍利咽、通利二便。治本达标,表里双解而恰到好处。所谓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意在标本同治是其义也。通利固本汤对小儿肺气失和兼脾胃失调症效果明显。若纳差,气阴不足,宜在生脉散(可以沙参易党参)基础上加黄芪、女贞子或浮小麦,以达益气固表的功能;二陈汤为祛痰之方,取其燥湿化痰之功;三子养亲汤降气平喘,佐苦杏仁、前胡、乌梅以生津止渴;若清热镇惊,可加全蝎、龙骨、牡蛎;健脾和胃以消导,可加鸡内金、砂仁、焦三仙、熟大黄;清化湿热、通利小便,可加滑石、淡竹叶;牛蒡子、鹅不食草清热利咽,桔梗引药下行。
2013年8月本院门诊收治了1例诊断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患儿,在院外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经中医药治疗有明显好转,现总结如下。1病简介患儿女,14岁,因双下肢红斑半年就诊。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红斑,主要见于小腿伸侧面,稍隆起于皮面,数目4~5个...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或特殊类型。现代中医文献根据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将其命名为哮咳、风咳等。目前CV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很多西医学者研究[1]认为,其本质是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上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溃疡的主要诱因之一,该感染在儿童时期表现明显,感染率达42.7%~92.8%,感染平均率为62.5%。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常用胶体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配合二、三联疗法等,药物短期治疗根除率低,长期抗生素联合使用副作用明显,表现为耐...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较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皮肤、黏膜、胃肠、关节及肾脏等部位的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和脆性增加,造成出血症状.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好发于3~10岁儿童,发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感染史.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学紫...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属于-疱疹病毒家族,广泛存在于人群,90%的人建立了终身潜伏状态感染,它与我国高发的鼻咽癌存在密切关系[1].在儿童时期EBV感染可直接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一步发展还可致恶性疾病,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2,3]....
中医对小儿PIC, 无论是从病因、病位、病机还是辨证治疗方面都有深刻的认识和非常丰富的经验, 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科研成果均证实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0引言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儿童群体,是小儿常见的血管炎之一,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肾炎、关节肿胀、消化道黏膜出血等[1].从致病因素来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原因较多,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等对具有敏感素质的机体产生变...
小儿心肌炎属于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诱因有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等,如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得当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器官功能的完善。生脉散辨证加减作为治疗小儿心肌炎的新型药剂以其益心气...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是儿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消癜...
婴幼儿秋季腹泻多因感受时邪,饮食失调,脏腑虚弱所致,患儿粪质溏薄,完谷不化或泻如水样,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起病急,易并发脱水机酸中毒,病程迁延。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们采用中医辨证结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满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