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咳嗽是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呼 吸道感染控制以后仍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1],名列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的第3位,流行季节中发病率高达21.7%[2],多见于5岁以内小儿[3].长期的咳嗽严重影响小儿的进食、睡眠及社会活动,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同时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笔者导师舒兰教授多年临床实践发现感染后咳嗽以阴虚肺热证居多,应用加味泻白散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阴虚肺热型感染后咳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1]及阴虚肺热咳嗽辨证标准[4].
1.2一般资料 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2~5岁感染后咳嗽患儿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3.7±1.2)岁,病程(21.4±5.4)d;对照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3.6±1.2)岁,病程(21.7±5.5)d.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服用加味泻白散,药物组成:地骨皮3 g,桑白皮3 g,百部5 g,僵蚕5 g,矮地茶6 g,麦冬5 g,南沙参5 g,浙贝母5 g,百合6 g,麦芽10 g,神曲5 g,甘草3 g.1剂/d,水煎服。煎服方法:煎前水浸泡15~30 min,煮沸20 min,每剂煎2遍,沉淀、过滤、取汁120 mL,60 mL/次,分2次口服,共14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默沙东公司,规格:4 mg×5粒),4 mg/d,每晚睡前服用,疗程2周。
2.1.2 对照组 服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4 mg/d,每晚睡前服用,疗程2周。
2.2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缓解、消失时间、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
2.3疾病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临床治愈:无咳嗽或咳嗽症状基本消失;(2)显效:轻度咳嗽,或间断性咳嗽,较初诊时明显好转;(3)有效:仍有白天或夜间阵发性咳嗽,但次数较就诊时减少;(4)无效:仍有较频繁咳嗽或阵发性咳嗽影响生活和睡眠,较初诊时无好转。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4中医证候积分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的症状分级量化表,制作出包括主要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的“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积分表”,分4级观察其轻重程度并计分。
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版本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 果
3.1两组患儿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咳嗽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两组疾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4不良反应 治疗组34例患者中治疗期间有2例发生大便次数增多等轻微症状,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对照组32例患者中治疗期间有1例发生恶心、腹痛等不适。
4讨 论
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国内专家大多认为是感染所引起的气道炎症导致支气管黏膜上皮损伤,上皮完整性受到破坏、脱落,上皮细胞神经纤维暴露,在某些理化因素的刺激下,神经肽或神经递质释放增高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引起短暂的气道高反应[7].白三烯是其中重要的炎性介质,也是目前已知最强的炎性细胞趋化剂,在慢性过敏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孟鲁司特是一种口服有效的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性结合半胱酸受体而抑制白三烯的活性,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预防反复感染后的气道重塑[8-9].
本病属中医“咳嗽”范畴。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外邪,且为纯阳之体,感邪后易从热化,若咳嗽日久不愈,热伤肺津,阴津受损,正虚邪恋,余邪留恋不去而致阴虚肺热证;感染初期多有发热,往往已用过解表退热药、清热解毒药、抗菌素类药物,更易耗液伤阴,化生内燥,从而出现痰少干咳,或痰液胶黏难咯等症。所以感染后咳嗽辨证以阴虚肺热证居多,方宜选加味泻白散。古方“泻白散”由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粳米组成,具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肺中伏火所致之肺热咳嗽,甚则气急,皮肤蒸热,发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之证[10].笔者导师舒兰教授在钱氏“泻白散”的基础上去除粳米,加用百部、僵蚕、矮地茶、麦冬、南沙参、浙贝母、百合、麦芽、神曲等组成加味泻白散,以桑白皮为君,清泻肺热止咳;地骨皮为臣,助君药清肺中郁热;佐以百部、矮地茶加强肃肺止咳,百合、麦冬、南沙参、浙贝母共奏清肺润肺止咳之功;僵蚕清热解毒利咽;麦芽、神曲健脾和胃,助护胃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清热养阴、润肺止咳。
本临床观察表明,加味泻白散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阴虚肺热证起效快,可缩短疗程,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2]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协作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2):83-92.
[3] Marchant JM,Masters IB,Taylor SM,et al. Evaluationand outcome of young children with chronic cough [J].Chest,2006,129:1132-1141.
[4]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7.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儿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
[7] 叶新民,刘春丽,钟南山,等。感染后咳嗽及其神经源性炎症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哮喘杂志,2010,4(5):388-391.
[8] 陈强,何美娟,刘建梅。白三烯与哮喘关系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6):1284-1286.
[9] HAKIM F, VILOZNI D, ADLER A, et al. The effectof montelukast on bronchial hyperreactivity in preschoolchildren[J].Chest,2007,131(1):180-186.
[10] 李蕴华。钱乙泻白散方活用[J].现代中医药,2006,2(1):44.
过敏性紫癜病程长,易引起患儿肾损害。近年来我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清解化瘀汤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共80例为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根据在不同的年龄段,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年发病在一定次数以上,并排除肺、气管及心脏先天畸形、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相关者。以感冒、乳蛾、咳嗽、肺炎喘嗽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感染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特征。反复...
观察温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
小儿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生,3岁以内小儿易在春冬两季发生,若治疗不彻底,极易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复发,进而影响小儿健康成长。临床上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较多,其在加快病程好转、减少复发率方面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分析特定...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或特殊类型。现代中医文献根据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将其命名为哮咳、风咳等。目前CV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很多西医学者研究[1]认为,其本质是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上用...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以黄疸、肝脾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免疫类疾病,多发病于1岁以下的婴儿(包括新生儿)。中医学认为婴儿肝炎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小儿体内热毒瘀积,深入血液,侵犯肝脾,并熏蒸致全身泛黄,肝脾膨肿变大。基于此观点,我们清热凉血化瘀方口服联...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和溃疡的主要诱因之一,该感染在儿童时期表现明显,感染率达42.7%~92.8%,感染平均率为62.5%。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常用胶体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配合二、三联疗法等,药物短期治疗根除率低,长期抗生素联合使用副作用明显,表现为耐...
肺炎是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发病人群和季节较广[1].小儿肺炎主要是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肺部湿罗音、气促、呼吸困难等[2].目前,临床治疗小儿肺炎主要采用红霉素、头抱拉定等抗生素进行输液治疗[3].本研究比较了单纯中药内服和敷...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行,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虽然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广泛使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但是价格昂贵,具...
唇风又名慢性唇炎,是唇病中常见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较复杂,舌舔或咬唇等不良习惯均可引起本病,表现为干燥、反复脱屑及结痂、充血水肿,口周发痒发干,伸舌舔唇,日久环口皮肤发红变肿,甚则溃破流水,自觉灼痛而痒为特征。秋冬季节多见。是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