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Brennemann综合征,好发于春、冬季,是引起儿童及青少年腹痛的常见原因,尤其多发于7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多样化,典型症状主要为腹痛、发热、呕吐,腹痛部位不仅局限于脐周,也可表现为右下腹、上腹或全腹,还可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常在上呼吸道感染中并发[1].现代医学对该疾病病因研究尚不清楚,诊断标准亦存在争议,治疗主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同时针对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但其疗效不确切,腹痛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儿生活及学习带来较多不便。
李伟伟教授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专业二十余年,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六经辨证治疗该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李教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肠系膜淋巴结炎治法
目前,医学界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缺乏理想的治疗标准,常规西药主要以抗感染、抗病毒、解痉挛、补液等为主,具体方法如下。
1.1西药治疗
1.1.1口服抗生素西药为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规方法,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优势较多,药物起效时间较快,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克肟分散片、头孢唑肟或头孢呋辛颗粒口服,同时口服抗病毒、止痛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7~10天效果理想[2].
1.1.2抗生素序贯疗法序贯疗法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常规方法,在患儿感染早期,炎症反应剧烈,静脉给药能使药物迅速到达感染部位,并达到最低抑菌浓度(MIC),有效杀菌。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口服相应药物维持血药浓度高于MIC,继续起到杀菌作用。
1.2.3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口服微生态制剂后药物能达到肠腔,且有效补充肠道内正常菌群,促进患儿胃肠蠕动;同时,微生态活菌可形成化学屏障,具有较强的抗菌等功效;微生态制剂还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内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对减轻炎症、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疗效显著[3].
1.2中医治疗
1.2.1起于太阳,迅速传入少阳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首先伤及太阳经脉,后邪气旋即转入少阳经脉,伏于半表半里的膜原之间,导致少阳以胆腑为枢机,“主司少火生气的升降出入”的功能失司,气血运行阻滞,不通则痛。该病多在呼吸道感染中并发,并迅速表现为以“发热,腹痛,呕吐,恶心,不欲饮食”为代表的少阳经证。病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经者,邪无直接出路,当用“小柴胡汤”类方和之。《伤寒论》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也。”《神农本草经》记载,柴胡苦平,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心腹中即半表半里的位置。当代伤寒大家胡希恕认为,柴胡可散结气、解热、推陈出新;佐以黄芩解热除烦,半夏、生姜止呕去水气,人参、大枣、甘草固护胃气。诸药合用,可和少阳胆腑之枢机,调气机之升降,气血调和,诸邪自去[3].故临床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期邪在少阳者,当以小柴胡汤和之;兼有太阳者,可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兼有阳明证者,可用大柴胡汤加减;少阳兼太阴病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4].
1.2.2迁延日久,归于太阴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迁延日久,邪气由少阳经传入太阴经。《医学衷中参西录》云:
“病由少阳而愈者,借少阳之枢转而外出也。乃有治不如法,其病不能借少阳之枢转外出,而转由腔上之膜息息透入腹中,是由少阳而传太阴也。”该阶段临床最为常见,症状表现为反复的腹痛,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良好,多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邪入太阴经,表现为本虚标实证候,仲景以“建中、理中法”治之。中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阴阳升降之枢。若中焦脾胃功能失常,则气血元气亏虚,阴阳升降失调[5],依“治病求本”的原则。该阶段当以立中气、和阴阳为主要目的,兼以行气散结。《金匮要略·心典》云:“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缓解期者,李伟伟教授多从太阴经论治。方选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理中汤类方,并佐以青皮、木香等行气散结之品。
1.2.3以实证为主,或虚中夹实李伟伟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数十载,以前人思想为基石,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经脉未盛,卫外不固,脾常不足,寒热不能自调,易为内、外因素所扰,凡寒、暑、湿、热之邪侵入腹中,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邪滞于中,气机阻滞,血脉凝滞,或痰食交阻,结于腹部而成痰核(即肿大淋巴结),不通则痛。该病病位在脾胃及大、小肠,病机属性有寒热之分,病理产物主要为“痰、热、瘀”,病机关键为肠腑壅滞阻络,不通则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以实证为主,或虚中夹实,因此,临床上治疗应以软坚散结、消积化痰、止痛为治则,根据相关临床表现配合使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及解痉等药物治疗[6].
2结语
李伟伟教授强调,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中医“腹痛”范畴,其辨证不出六经,辨明病邪的病位、病性、传变及转归。先审六经之所归,再辨寒热虚实表里,临床多从“少阳经”及“太阴经”论治。急性发作者,以发热、腹痛、呕吐为主症者,多属少阳,当用和法;迁延日久,腹痛反复,发作有时者,多属太阴,当用建中、理中法。六经辨证思想乃伤寒论的核心,其纲举目张,丝丝入扣,层层深入,为辨证论治提供思想和准则。
参考文献:
[1] 张静,张云州.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西医研究概况[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6):66-67.
[2] 鲍艳举,花宝金,侯炜.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544.
[3] 陈学习,林渊,阮时宝.张仲景建中法探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2):57-58.
[4] 石灯汉.徐珊教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经验[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87.
[5] 李垂平,谷伟.应用超声评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0):1475.
[6] 郭彦斌,桂金贵.自拟清热理气散结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5):401.
小儿虚汗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表现为安静时全身或某些部位汗出过多。因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喜动不喜静,加之肺常不足、腠理疏松,相对而言,汗出较成人为多,尤其头额部更易出汗,故临床见小儿出汗,需先辨别是正常汗出抑或病态。...
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以小儿居多,临床表现常伴有发热、咳嗽、头痛、畏寒等体征,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多系统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小儿的生命安全。小儿肺炎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肺不张、支气管扩张和肺间质纤维化等症状,严重影响小儿的生...
体质是在中医理论框架下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它受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影响,并表现为与心理性格的相关性[1].而小儿体质学的研究是中医体质学的重要内容.小儿脏器娇嫩,生长发育迅速,具有易感性更高,易变性更...
过敏性紫癜病程长,易引起患儿肾损害。近年来我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清解化瘀汤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共80例为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根据在不同的年龄段,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年发病在一定次数以上,并排除肺、气管及心脏先天畸形、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相关者。以感冒、乳蛾、咳嗽、肺炎喘嗽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感染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特征。反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为了使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院尝试采用益气活血法对其进行治疗,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临...
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功能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症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风湿痹痛,中风瘫疾,麻木拘挛[1].又名鲮鲤甲、鲮鲤角、鳖鲤甲、川山甲、山甲、甲片、麒麟片、随碱片[2].穿山...
观察温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
小儿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生,3岁以内小儿易在春冬两季发生,若治疗不彻底,极易引起其他并发症甚至复发,进而影响小儿健康成长。临床上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较多,其在加快病程好转、减少复发率方面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分析特定...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或特殊类型。现代中医文献根据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将其命名为哮咳、风咳等。目前CV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很多西医学者研究[1]认为,其本质是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