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魂、魄、意、志中医学习称“五神”,是中医学表述人体精神心理活动的重要术语。《内经》虽无“五神”一词,然神分为五而分藏于五脏源于《内经》。本文拟对中医五神之涵义及其发生作一探析。
1、 神的涵义
“神”字从示从申,“申”为天空中闪电形,古人认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有学者通过文化寻根,认为“神”字为太极图的文字语言,而太极图源于太阳崇拜背景下对太阳运动立竿测影的实测图形,蕴含着天地阴阳四时变化之理。《淮南子·泰族训》言: “其生物也,莫见其所长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伤而物亡,此之谓神明也。”《说文解字》言: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可见,“神”字本意源于对神秘自然现象的认识,多指天神,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具有变化莫测的特性。
随着人们理性认识的逐渐发展,神的涵义不断被抽象。如《周易·系辞上传》曰: “神无方而易无体”、“阴阳不测谓之神”,此时“神”被赋予哲学意义,用来指代或事物神秘莫测之变化,或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或万物的主宰。
2、 五神的涵义
《内经》将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的神为万物变化内在依据的内涵移植到中医学,构建了中医学对人体之神的独到认识。
纵观《内经》之言神主要有 4 种含义,即用以概括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和人的思维意识活动。
《灵枢·本神》曰: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经文中“神”、“魂”、“魄”、“意”、“志”即是中医学所称的“五神”。张介宾将“神”分为阳神和阴神两类,指出“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可见,神居五神之首,总统魂魄,并赅意志,统领情志,是精神心理活动的统称。
魄主要指一些与生俱来、本能性、较低级的神经精神活动。如《难经正义·三十四难》曰: “人之初生,耳目新识,手足运动,啼哭为声,皆 魄 之 灵也。”
魂主要指一些非本能性、较高级的精神心理活动。如张介宾注曰: “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朱子语类·礼四》中也指出:“凡能记忆,皆魄之所藏受也,至于运用发出来是魂。”可见,魂是比魄更高级的心理活动,类似于思维、想象、评价、决断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
意在古汉语中有多义,大多与注意、记忆、思维和推测等心理活动有关。如《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健忘证治》载“意者,记所往事”,其所指均为记忆。“意”又指注意,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如《类经·藏象类》曰: “意,思忆也,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志指志向,是主意已定、决心已下,为达到目的而去实施的思维活动。如《灵枢·本神》“意之所存谓之志”,张介宾对此注曰: “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
由此可见,属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之神,有大小概念之分。大概念之神乃统指精神活动,小概念之神则为五神之中的神,专指心藏之神。
3 五神应五脏的发生
《素问·宣明五气》曰: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即指五神归藏于五脏,这一认识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3. 1 形神统一是五神应五脏的物质基础
先人对形体与精神关系的论述颇多。如《管子·内业》言: “气,道守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上文是指人体气息通畅就有生命,有生命就能思考,能思考就有知识,有知识就会把握言行,因此人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思考能使问题豁然贯通,犹如有鬼神相助一样。其实不是鬼神之力,而是人体精气专一到极点而表现出来的力量。可见,《管子》以精气和形体解释意识和智慧的产生。荀子则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观点,强调人的生理结构是精神现象所依附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受形神统一思想影响,提出了神本于形。《灵枢·本神》所谓“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经文中的“神”是指具有形质结构、形质功能和心理活动的人。张介宾对此注曰: “两精者,阴阳之精也……故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构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上文“形神乃成”就是对上段经文中“神”的具体解释,阐明了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机能均来源于父母先天精气。以上认识均指出形神统一,形居首位,神由形派生。而五脏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与形体机能密切相关,因此神的产生必与五脏相关,形神统一理论为五神应五脏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3. 2 天人合一是神分为五的理论依据
《黄帝内经》基于《周易·序卦》所载“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周易·系辞下》所言: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男子构精,万物化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认为人之生命为天地所生,指出人与天地自然相应,即《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谓: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既是禀天地之气而生,人体脏腑数目亦应与天地相应。
受先秦时期“天六地五”说的影响,中医学构建了脏有五、腑有六的脏腑数目。既然脏有五,与之相应的神亦应有五,故天人合一思想为神分五提供了理论依据。
3. 3 五行学说是五神应五脏的理论基础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一,至汉代愈加受到重视。今文《尚书》建立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的五行归类,《内经》将其移植入中医学中,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系统。作为精神思维神志活动的五神亦被纳入五行体系。
心五行属火,《白虎通·五行》云: “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而神之特性即为神秘而变化莫测,故将神归于火,与心相应。
肝五行属木,木性主动、主升; 肺五行属金,金性主静、主降。魂动而魄静,金、木之性与魂魄某些特性相符,借助取象比类,故魂属木应肝,魄属金应肺。
脾五行属土,土主孕育、培植,化生万物。意为注意、记忆,是人体一切思维、心理活动的基础,并伴随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始终,犹如土为万物之母,故脾藏意。
肾五行属水,水性潜藏,有藏伏、终结之意。
志是为达目的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志的完成往往提示某一特定思维活动的结束,以此类推,当属水行,故肾藏志。
综上所述,中医学用五神表述人体精神心理活动。形与神俱、天人合一和五行学说是五神应五脏的主要发生学依据。然人体某一精神意识心理活动并非由某一脏腑单独而为,而是由心统领、各个脏腑共同完成。五神应五脏展示的是五脏与五神之间的广泛联系,强调精神心理活动的整体性,故五神与五脏的配属关系仍有其局限性,临证不可机械套用。
参考文献:
[1] 王洪图. 内经讲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2.
[2] 梁永林.“神”字源于太极图[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 :187-188.
[3] 高诱. 淮南子[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18.
[4] 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
[5] 马恒君. 周易: 全文注释本[M].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 43-44,65,85.
[6] 王守义,王晓丹. 试析《内经》中的“神”[J]. 吉林中医药,1990(5) : 1-3.
[7] 明·张介宾. 类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9-50.
[8] 高思华,王键. 中医基础理论[M].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7.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识能力障碍和认知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
中医望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观察人体暴露在外的皮肤、黏膜的色泽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性、病位、传变及预后,这部分的观察内容被归入中医色诊范畴。目前,临床对中医色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面色、舌色方面,而对手掌颜色的观察研究较少涉及。本课题旨在对手掌颜色做...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贯穿始终的辨证方法,仔细分析,还可发现隐匿在张仲景学术思想背后的,存在一个重要的、独立辨证体系,即标本辨证。标本辨证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临证中寻找并抓住能够最短时间内令疾病痊愈的主要因素。笔者曾撰文阐述过标本辨证与中医...
反流性食管炎在消化内科临床较为常见,患者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发生炎性损伤,发生狭窄、出血、穿孔等病变。西医治疗原则为控制反流、缓解症状,主要给予抑酸和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1]。笔者从中医角度对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进行辨...
在20世纪80年代,《宇宙全息统一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出现,特别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推广及应用,全息理论的思想和观点在医疗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形成了全息医学的基本框架。它的研究和应用给医学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
凭脉诊病断证,是中医处理临床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有效方法,亦被广大群众视为中医的象征:三个指头一个枕头。脉诊是中医诊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辨证论治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之一,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脉诊作为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诊断技能,历史非常悠...
传统中医理论对证候缺乏客观化的认识,致使长期以来,中医药学在认识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1].这为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不便。多种辨证方法的混乱运用,致使中医临床诊疗出现以证套症,以病套证的尴尬局面,都不利于中医学的发掘继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软骨下骨硬化、膝关节骨质增生致关节间隙变窄的退行性关节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科最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4~5)/10万[1].目前,现代医学对ITP研究较多,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脾切除术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手...
咳嗽是内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上将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2009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国内慢性咳嗽的规范诊断流程得到了逐步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