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编导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导演/编导论文 >

黑色幽默电影在中国的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9 共881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黑色幽默电影在中国的发展

  "幽默"是一次词来自于英语 humor 的音译,是指"言语或举动生动有趣而含意较深。"常常表现为机智、风趣、调侃、自嘲等。如马三立先生的单口相声《逗你玩》,讲的是一个街坊大嫂让自家的 5 岁小孩看着晾晒的衣服,防止被人偷走。结果来了个小偷,小偷告诉这位名叫小虎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名字叫"逗你玩",然后就开始取衣服。虽然小虎一次次"报警",但是都被"逗你玩"这三个字化解了,结果是晾晒的衣服全部被小偷偷走了。这段单口相声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故事情节也很平淡,但是马三立先生借助"逗你玩"这个包袱、天津腔的旁白以及内紧外松、有条不紊的表演,仍然把调侃的意味发挥到极致,衣服被偷的结果荒唐荒诞,发人深思,"抖包袱"的过程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1924 年,林语堂先生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论幽默》系列文章,认为"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刹那的智慧光芒,也是一种语言的力量,加上"黑色"的修饰语,成为了超现实主义的一个文学流派。

  一、"黑色幽默电影"在当代中国产生的背景。

  马修·温斯顿在《布莱顿黑色幽默与黑色幽默》中将"黑色幽默"划分为两种不同的主要形态,"分别体现出审美主体对荒诞事物不同的评价和态度".

  一种是凸显黑暗的内容为主的"怪诞的黑色幽默",西方的"黑色幽默电影"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如 1992 年,比利时布鲁塞尔 INAS 电影学校的三个学生瑞米·贝瓦克斯、安德烈·贝泽、贝罗特·波维德联合编导的黑色幽默电影《人咬狗》(Man Bites Dog),成本低廉,却大受欢迎,还荣获了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和青年特别奖等多项大奖。影片讲述的是喜欢吟诵诗歌、幽默健谈的杀手贝罗特自己花钱雇了一个摄制组拍摄纪录片,记录他每次杀人的全过程。纪录片运用写实感很强的长镜头,细致地记录下每一个杀戮的细节,摄制组成员从最初的观众逐渐演变成贝罗特的帮凶。最后,杀手把刀对准了摄影机后面的制作者。影片的主要目的并非在于质疑现代世界暴力的荒诞性,而在于拷问那

  些隐藏在镜头背后的观众。这部黑白色调的"伪记录片"传达的黑暗绝望的理念如同绞索一般,颠覆了这个世界的一切。"西方的黑色幽默假定性更强,风格化的程度也更高,它突出的是对生存困境的焦虑".一种是以彰显不和谐、幽默的内容为主的"荒诞的黑色幽默",中国大陆的"黑色幽默电影"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如姜文 2000 年执导并主演的电影《鬼子来了》,影片通过押着俘虏的日本兵在挂甲台村与马大三及村民之间的种种纠葛,既再现了侵略者残暴的本性,也反思了中国民众的国民性,实际上是对建国以来的经典抗战电影一次有策略、有预谋的进攻。荒诞的故事情节和姜文独特的表演风格显现出电影浓厚的喜剧风格。当日本兵和村民之间完成交易,日本宪兵队的军人与挂甲台村的村民其乐融融地大吃大喝之时,就把荒诞的喜剧感和令人窒息的悲怆感推向了巅峰。影片的结尾,当马大三手持利斧闯入日军俘虏营复仇,最后被擒杀头,鲜血染红了整个银屏,影片的主旨才展现出来。"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道德感和责任感较强,它大体保持着生活的外在形貌。……黑色幽默影片的出现,则昭示出中国电影人审美心态的开放和成熟,创作者敢于正视生活中荒诞事物的存在,力图唤起人们对荒谬生存状态的警醒和思考,终于有了嘲笑荒诞事物的心胸和气度,这无疑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和自由。同时,这类影片在新时期的出现,也显示出当代中国电影在艺术表现上的丰富和发展。"宋家玲在《论电影叙事之当代生存状态》中曾经这样论述:"黑色幽默的主要特征比较明显,立意独特,想象奇特,细节不可思议,令人难以捉摸、主题渲染神秘阴郁,人物造型夸张,情节荒诞,但又适合普遍的情形;幽默的方式是冷漠的、自嘲的、令人无可奈何的,表面是荒诞的,带有喜剧色彩的,但悲剧性却是非常深刻的;主角是倒霉蛋的类型而并非传统的英雄形象,表现的生活本质是人类受压迫、受摧残;小说结构不像传统小说那样紧凑,把现实生活和荒诞联系在一起,既有生活的片段又有想象的画面,用非逻辑的叙事语言和手法达到形式创新的目的。"任何艺术现象的出现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与当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审美趋向密切相关,正如改革开放前后先后出现的黑色幽默小说和黑色幽默电影一样,都有其产生的现实条件和文化土壤。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粉碎"四人帮"为标记,党和政府逐步纠正"文革"的极左路线,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文学率先感应历史的脉搏和时代的潮流,以揭批"四人帮"的恶行为主要内容的"伤痕文学"作品不断发表,如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等,通过讲述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或者展示血雨腥风的场景,强烈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随后出现的"反思文学",却深入到苦难与创伤的内核,力图找出这一灾难背后隐藏的历史动因。在揭露、清算和反思"十年浩劫"的过程中,那些全民疯狂、是非混淆的历史情景、那些对人的尊严以及理性所造成的摧残和践踏、那些自卑、无奈、愤怒、恐惧等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阴影、使得很多作家情感决堤,痛心疾首,难以冷静思考和理性分析。然而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译介,为作家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蓝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黑色幽默文学和电影,循着美国"黑色幽默流派"的套路,通过晦涩的主题、零乱的场景、荒诞的情节、变态的人物等要素的组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黑色幽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门开始打开,政府对于经济的管控开始放松,市场经济观念开始确立,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开始改制、下岗失业人员增多、贫富悬殊逐步加大、贪污腐化现象不绝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少人开始怀疑和动摇,许多人的心理也慢慢地失衡了,"世纪末"的悲观气氛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开始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政治环境的清明、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西方哲学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使得中国电影在哲学上找到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融合点,调侃和戏谑大量出现在电影之中。所有这些,都为黑色幽默在中国大陆的诞生准备好了条件。1986 年,黄建新创作的《黑炮事件》通过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仍然笼罩在"极左路线"之下的现实。紧接着,王朔的"痞子文学"作品接二连三被拍成电影,融入了许多黑色幽默的元素,如荒诞的故事情节、象征的艺术手法、诙谐幽默的台词对白等,体现出同时代电影少有的艺术特征,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吸引了观众。

  进入 21 世纪后,"80 后"独生子女长大成人,成为电影消费的主要群体。

  这一批在色彩斑斓的动画片中"泡大"的一代,崇尚自我、个性独立、思想开放、行为大胆,藐视传统、时尚新潮,他们喜欢新奇大胆、刺激另类、标新立异的电影作品,反感以道德说教为主要内容的一切艺术作品。以宁浩为代表的青年电影人,准确地把握了这一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牢牢地抓住了他们的"口味",通过声音、色彩、影像、情节的排列组合,通过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的针砭揶揄,触动了观众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也撩拨着观众思想上最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不仅赚的盆满钵满,而且还为青年观影群体塑造出一批新的符合时代审美观点的人物形象,从而使《疯狂的石头》具有了引领潮流的里程碑意义,使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黑色幽默电影开始被大众和电影评论界所接纳和认可。

  有人将黑色幽默与存在主义联系到一起,因为两者都是强调人的生存价值。

  存在主义剖析人的忧郁和绝望,强调为个人的生存而斗争,但黑色幽默电影似乎是以一种戏谑的态度去讽刺荒诞的现实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其中所表现的绝望要比存在主义文学中的忧郁更让人感到恐惧。从表现形式上看,黑色幽默电影经常用荒诞怪异的想象,对人物和环境进行冷嘲热讽,通过极力批判式的描写来表现当代世界的冷漠、荒谬和残酷无情,通过离奇、怪诞的情节来表现其主题。

  与西方黑色幽默电影相比,中国的黑色幽默电影是在继续保持中国"本土化"传统的同时,不停地吸收西方黑色幽默电影的叙事方式和电影语言表现技巧。不同于传统的悲喜剧,黑色幽默电影着重突出的是"黑色"和"幽默"这两个艺术特征,虽然"黑色"带有悲剧色彩,但与非理性的"幽默"结合在一起,正好消解了悲剧的严肃和崇高,从而表现现实的荒诞。黑色幽默电影大都是将视点聚集在最普通的老百姓身上,片中的主人公(或扮演英雄的人)大多都是人格卑微、在面对现实时往往显得无可奈何的小人物,影片也正是从这些人的人生历程中去发掘故事并升华其所要表达的本质主题。

  黑色幽默电影在影像表达上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对风格化的追求,它将电影特有的视听语言以某种特定的排列组合方式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滑稽却又可怕的审美感受。黑色幽默电影的基调是在无奈中透露辛酸,引人发笑的同时却让人满含泪水。"荒诞滑稽与冷漠恐怖的融合,构成了'黑色幽默'的独特性。"这也正是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的典型模式。

  二、作为文学流派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一词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的术语,最早在 20 年代布勒东与艾吕雅合着的《黑色幽默文集》一书中使用。1965 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出版了《黑色幽默》一书,美国评论家尼克博克为此撰写了《致命一蛰的幽默》这篇评论文章,明确将这类作家称为"黑色幽默"派。虽然这些作家没有结社,更没有共同的纲领宣言,但他们的作品都触及了许多严肃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都显现出一种典型的文化情绪和怪诞讽喻、幽默滑稽的独特风格,从而奠定了自身在文学的殿堂的地位。

  作为在二战后的西方文坛中占重要地位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用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来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并把这种不协调的现象加以变形,使它显得滑稽可笑。作为西方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是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学突变式迁移的结果。它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荒诞"观念作为基础,以小说为主要载体,以讽刺、调侃的艺术形式和近乎绝望的文化态度,揭示了当代西方人身处的"荒诞"的社会文化处境,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环境的批判和无奈。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科技革命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一片荒芜。40 年代末到 50 年代初,以反共、排外为目标的"麦卡锡主义"泛滥,使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持不同政见者遭受大规模的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还没有平复,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又狼烟再起,硝烟弥漫,人们通过电视,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战争的血腥气息;环境污染、种族隔离、性别歧视、校园骚动、暴力谋杀、吸毒强奸等诸多的社会问题不断冲击着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和价值体系,叛逆的气息无处不在,对抗的行为层出不穷,反战游行、黑人运动、妇女运动、环保运动此起彼伏,民族信仰和传统价值体系已然坍塌。肯尼迪总统和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遇刺身亡,更加深了人们对自己生存和命运的担忧。人们在迷茫中思索,在绝望中苦笑,以期缓解生存的焦虑,释放内心的苦闷和压抑。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理所当然地传导至了文学领域,引发美国文坛的喧哗与骚动。以约瑟夫﹒海勒为代表的一批小说家开始用一种极端怀疑主义的态度重新审视和批判美国的制度体系、价值取向和社会意识,他们从可怕的事物中看到了滑稽的性质,但又无能为力,只有通过匪夷所思的幽默手法来消解心中的块垒。

  关于"黑色幽默"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大英百科全书》、《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等辞书以及很多评论家都做出过各自的界定。他们的描述不约而同地聚焦在"黑色"和"幽默"之上。"黑色"是内涵,是小说呈现的内容和主题,是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是方式,是将悲剧化的情节进行喜剧化的处理并赋予其悲剧内涵的创作手法,是对怪诞的、冷漠的、绝望的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黑色是悲剧的颜色,幽默是喜剧的效果。因此,"黑色幽默"又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汪小玲认为"美国黑色幽默小说是人们对 20 世纪 60 年代严峻的社会动荡和心理危机做出的强烈反应,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描绘了一个荒诞的世界。"在作家的笔下,战争、死亡、异化的人性都是经典的主题,主人公大多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如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那个坚决要当逃兵的尤索林,《出事了》中那个对死亡极度恐惧到精神疯狂的斯洛克姆,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中那个在战争行将结束之际变成了自己国家炮弹目标的战俘毕利·皮尔格林等,都艺术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荒诞,"爱的失落、死亡的降临,青春的流逝,道德的沦丧和价值、意义的缺失",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个人内心感受,如托马斯﹒品钦的《熵》、《V》,托马斯·伯杰的《致命部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以及罗斯的《波特诺的怨诉》等。作家往往以反理性的形式,打乱了时间、地点和逻辑的框架,用破碎、片段的语言追求叙述的松散性,用意识流、梦幻及各种模仿形式拓展主题,用淡漠、反讽的语气达到"黑色幽默"的效果,体现出强烈的反传统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原因,非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学作品很少译介到中国大陆。但到了"文革"末期的 1976 年,这一状况开始发生了改变。是年 8 月,复旦大学主办的内部刊物《现代外国文学》第 2 期介绍了约瑟夫·海勒的文学创作,摘译了其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和《烦恼无穷》

  的部分章节,同时编译了评论和研究资料供学术交流和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需要之用,这是"黑色幽默"流派的作品初次在中国传播。改革开放后,随着极左思潮的不断纠正,越来越多的黑色幽默作品得以翻译出版。如1981 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最早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黑色幽默"这一文学流派及其创作手法。同年,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的《普宁》

  (梅绍武翻译),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南文、赵守垠、王德明翻译)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之后的 20 多年里,大陆陆续翻译出版了库尔特﹒冯内古特、纳博科夫、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斯等几乎所有"黑色幽默"作家的代表作品,中国读者得以了解和学习美国的黑色幽默文学。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文版出版后不久,王蒙发表了《关于塑造典型人物问题的一些探讨》,指出来其对于典型问题的深刻意义,后来在《王蒙、王干对话录(1988-1989)》中,更是对《第二十二条军规》推崇备至,认为约瑟夫﹒海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在生活里都有的体会和体验。除了王蒙之外的其他中国当代作家,如刘心武、莫言、刘索拉、马原、方方、余华、王朔、刘震云、王小波等都接受了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特点,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或自觉或无意、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对其进行模仿和效法,并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起初仅仅是因为政治宣传和学术研究的需要,黑色幽默流派被引入国内,成为针砭时弊的工具。40 年来,美国的黑色幽默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一大批中国作家借鉴和吸收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文学风格。刘索拉、马原、王朔、刘震云、王小波等作家都曾经撰文谈到"黑色幽默"对他们个人创作的影响。

  如王小波在《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一文中自认为自己的小说就是"黑色幽默".他说:"在我的小说里,……真正的主题,还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逻辑是: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我小说中的人也总是在笑,从来就不哭,我以为这样比较有趣。"王朔也认为美国的"黑色幽默"作家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他说:"对幽默感的处置和重视,写《二十二条军规》的约瑟夫·海勒对他(指王朔自己)有决定性影响。"刘震云的小说也不例外,充满戏谑、愚弄的色彩。他说:"每个人对历史、乡间人、乡间事件的叙述都加入了他们个人极大的创造,按照他们的经验观念去看世界,自然而然就有了我们在书本上看到的所谓现代化、黑色幽默。"可见,这种影响不是潜移默化的,而是主动学习和自觉借鉴的。正如樊星所认为的:"从新时期之初的轻松格调到 80 年代中期以后的荒谬寒雾愈来愈浓,'黑色幽默'已经在当代文坛深深扎下了根。它是对于多年来以严肃、正经、崇高、悲壮、悲凉为主旋律的文学格调的疏离。它以深刻的荒谬感发现了现实人生的种种怪圈和悖论,进而从根本上还原了世界的荒谬性,从而也就动摇了传统的理性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它将一种诙谐、滑稽、夸张、变形的审丑意识带入了文坛,将融苦涩与幽默、化绝望为嘲弄的风味传播了开来,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人的绝望情绪。"
  
  三、作为电影流派的"黑色幽默".

  西方的黑色幽默电影虽然也是植根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现实,但要稍晚于黑色幽默文学。作为同样属于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流派,以存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根源,强调把人的存在归结为烦恼、恐惧、焦虑、冲动、绝望等非理性的心理状态,以此来反映人生的混乱与荒诞、世界的不可理解和难以捉摸。

  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低俗小说》(1994)由"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金表"、"邦妮的处境"等几个彼此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故事所构成。从故事情节来看,影片围绕黑帮、拳击手、手提箱、走火及抢劫等这些单独来看确是美国20 世纪 90 年代低俗小说中最常见的故事桥段展开,那些本来不堪入目的肮脏和耸人听闻的恐怖,在昆汀 塔伦蒂诺的精心编排下,却变得滑稽可笑,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从叙事结构来看,塔伦蒂诺抛弃了常见的顺序结构,采用了倒叙结构,把不同的故事穿插交待,齐头并进,体现了黑色幽默片的惯用程式,通过大量富有意蕴的对白推动着剧情的展开,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彰显了人物的幽默和思辨色彩。

  盖·里奇执导的《两杆大烟枪》(1998),讲述了伦敦街头混混艾德和朋友参加黑社会赌局却欠下巨款,筹划打劫一群毒贩,毒贩恰在同一天对毒品供应商实施了抢劫,意外频发,最后演变成完全不可预计的闹剧,让人看到了英式喜剧独到的魅力。在盖·里奇的影像中,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年轻人并不是荒诞社会的受害者,他们只是影片故事情节的参与者。盖·里奇并非要刻意表达一个电影人对社会的责任,而是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展示视觉影像的炫酷,血淋淋的场景和挨枪子的命运就如同电子游戏里的角色扮演,具有浓郁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此外,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全金属外壳》(1987)、昆汀 塔伦蒂诺执导的《落水狗》(1992)、科恩兄弟执导的《谋杀绿脚趾》(1998)、《老无所依》(2007),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的《美丽人生》(1997)、大卫·芬奇执导的《搏击俱乐部》(1999)等影片通过融合电影视听元素,营造出一种既令人恐惧又让人捧腹的基调,但实际上却蕴含了悖论性的荒诞内核,使受众在哈哈大笑之后又陷入深沉的思考,体现了对"黑色幽默"风格的一致追求。

  由于中国电影 120 年的发展与西方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外黑色幽默电影也毫无例外地影响着国内电影。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封锁,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黑色幽默电影没有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的黑色幽默文学、电影、艺术理论等被大量的翻译和介绍,中国的作家、电影人、艺术理论工作者也在不断地学习、模仿、解读、探索和实践。黄建新执导的《黑炮事件》(1985),在许多人看来毫无疑问就是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的开山之作。这部根据张贤亮的小说《浪漫的黑炮》改编的电影,"采取了一个与小说手法完全相反的形式,用十分严肃的手法去表现一个近乎荒诞的故事,把悲剧、喜剧、正剧的三条界线打乱,利用越界产生重叠,构成一个'离经叛道'的混合体,一部多元结构的影片,追求一种幽默感,一种冷峻的幽默。"揭示了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与保守落后的"文革思维"之间的矛盾,唤起人们对"文革流毒"进行反省并自觉摒弃的意识。1986 年黄建新再度发力,拍摄了另一部通过黑色幽默造成的荒诞感上有过之无不及的影片《错位》,继续展现民族落后的文化心理积淀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

  进入改革开放的 90 年代和"娱乐至死"的 21 世纪,"黑色幽默电影"开始席卷中国内地,并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黄建新执导的《站直了,别趴下》(1992 年)、《背靠背,脸对脸》(1994 年)、《埋伏》(1997年);夏刚执导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9 年)、《大撒把》(1992 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1994 年)、《有话好好说》(1997 年);张杨执导的《爱情麻辣烫》(1997 年)、《落叶归根》(2007 年);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1997年)、《大腕》(2001 年)、《手机》(2003 年);刘亚洲执导的《没事偷着乐》(1999年);陆川执导的《寻枪》(2002 年);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2005 年)、《让子弹飞》(2010 年),曹保平执导的《光荣的愤怒》(2006 年);宁浩执导的《疯狂的石头》(2006 年)、《疯狂的赛车》(2009 年);管虎执导的《斗牛》(2009年);杨树鹏执导的《我的唐朝兄弟》(2009 年);叶伟民执导的《人在囧途》(2010年)等都有把战争、死亡、疾病等严肃的主题荒诞化、戏剧化的趋向,都追求超现实的叙述手法、多线并进的叙事结构以及冷嘲热讽的幽默风格。与西方黑色幽默电影不同的是,"西方的黑色幽默假定性更强,风格化的程度也更高,它突出的是对生存困境的焦虑";中国"黑色幽默"在哲学上融合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电影中大量的调侃和戏谑,既是对严峻社会现实的展现,有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既保留了生活的原汁原味,又嵌入了戏谑和讽刺的真正内核。

  应该说,不管是中国当代的黑色幽默小说还是黑色幽默电影,都广泛地受到西方黑色幽默流派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见得就很深刻。因为我们的作家也好,艺术家也罢,都没有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也没有彻底的xuwuzhuyi态度,甚至也没有完全抛弃传统表现手法的勇气,只好更多地在语言、细节、情节、手法、形象、氛围等方面"技术性接近"黑色幽默的流派风格,再加上外来的黑色幽默必然受到具有鲜明特色、独特基因的中国本土的文学、文化和历史的交叉重叠、融合同化等影响,从而使中国当代的黑色幽默小说和电影都呈现出典型的本土文化特征。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导演/编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