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制史论文 >

南宋时期刘后村法律思维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3 共447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 南宋刘后村书判中的法律理念探讨
第一章 刘后村的法律理念研究绪论
第二章 刘后村法律实践与著述
第三章 刘后村狱讼伦理原则
第四章 刘后村司法审判适用
第五章 刘后村的息讼之术
结语/参考文献 南宋时期刘后村法律思维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第 6 章 结语
  
  刘后村的法律思想强调顺理、法理情一体。顺理是治世治道的核心,三纲五常顺乎天理,勿能随意损益。君臣、父子、夫妇之理虽万世而不可易。对情的认识,刘后村也是认为法不可出于人情之外,而使人有所不安,理亦当顺乎人情。在后村的书判中,天理、国法、人情并举的事例俯拾皆是。
  
  宋代法律制度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程朱理学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后村书判中,无论是田宅产业交易、继承、婚姻以及告奸、妄诉等方面均有体现了以纲常、人伦为指导精神,罚当其罪、恤民省赋、重视道德教育的理学法律思想。
  
  司法实践是国家法律在社会中与人沟通的桥梁,促使法与人情、天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法官的理性裁断之下获得微妙的平衡,进而既维护了法律的权威也令争议的双方得到实质的正义。同时在司法裁判中也需要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法律,以达到最有利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通过研究刘后村的这些书判,我们不仅生动的认识到宋代法律的运行,法律与情、理之间的互动,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宋代民众的社会生活百态。


  致谢
  
  时光如梭,三年一晃而逝。回想三年的求学生涯,仿佛只开了个头,就又要结束了。
  
  感谢我的导师徐公喜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十分热爱所学的专业,徐老师一贯严谨的学术作风,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渊博学识与真知灼见,让我无比钦佩与尊敬,这些都成为对我最好的鞭策和最美好的记忆。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徐老师对我小到标点符号,注释内容,大到论文结构,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使我受益匪浅。毕业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更是离不开徐老师耐心的指导。
  
  南大学风淳笃,名师荟萃。吴晓玲老师、黄志繁老师、李小萍老师都曾为我授课,他们高屋建瓴的讲解、关心后学的风范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深深鞠躬致谢!
  
  还要感谢法学院的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同学们的团结努力下,我顺利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习。
  
  特别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对我数十年如一日的支持和鼓励,是他们辛勤的工作为我创造了安逸轻松的学习环境,面对他们日益苍老的容颜,我只有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踏实走好每一步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开始,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地学习、工作与生活……


  参考文献
  
  一、古籍书目
  
  [1] 叶适: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1 年版。
  
  [2] 李耳:道德经[M],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 年版。
  
  [3] 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8 年版。
  
  [4]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 年版。
  
  [5] 朱熹:周易本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6]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版。
  
  [7] 朱熹:朱熹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
  
  [8] 名公书判清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 年版。
  
  [9] 窦仪:宋刑统[M],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 年版。
  
  [10] 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M],中华书局,1983 年版。
  
  [11]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 年版。
  
  [12] 王安石:王安石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
  
  [13]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
  
  [14] 刘克庄 :王荣贵、向以鲜点校 后村先生大全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版。
  
  [16]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
  
  [17] 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
  
  [18]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年版。
  
  [19] 崔与之: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M],宋集珍本丛刊本。
  
  [20] 谢深甫等修:庆元条法事类[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年。
  
  [21] 佚名: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年版。
  
  [22] 严复: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版。
  
  [23] 陈马癸:南宋馆阁录[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4] 佚名:宋季三朝政要[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 年版。
  
  [25] 刘克庄:王秀梅点校 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版。
  
  [26] 刘克庄:钱仲联笺注 后村词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版。
  
  [27] 程章灿:刘克庄年谱[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28] 李国庭:刘克庄年谱简编[M],四川大学出版社《宋人年谱丛刊》本。
  
  [29] 昌彼得等:宋人传记资料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版。
  
  [30] 永熔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年版。
  
  二、今人专着

    [1] 梁治平:法意与人情[M],海天出版社,1992 年版。
  
  [2] 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3] 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4] 范忠信: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5]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
  
  [6]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7] 蔡枢衡:中国刑法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8]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年版。
  
  [9]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年版。
  
  [10] 杨鹤皋:宋元明清法律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11] 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12] 王云海:宋代司法制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13] 武树臣:中国法律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14]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律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年版。
  
  [15] 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人和管理制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16] 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17]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18] 何勤华:法律文化史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年版。
  
  [19] 何忠礼:南宋史稿[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20] 陈来:宋明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2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版。
  
  [22] 郭东旭:宋代法律与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23] 徐公喜:朱熹理学法律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24] 吴晓玲: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法律[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 年版。
  
  [25] 何忠礼:南宋政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26] 刘馨珺:明镜高悬-南宋县衙的狱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27] 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28] 李连贵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29] 周密:宋代刑法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年版。
  
  [30] 戴建国:宋代刑法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31] 戴建国:唐宋变革时期的法律与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版。
  
  [32] 吕志兴:宋代法律体系与中华法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版。
  
  三、参考论文

    [1] 陈景良:试论宋代士大夫的法律观念[J],法学研究,1998 年第 4 期。
  
  [2] 何勤华:论宋代中国古代法学的成熟及其贡献[J],法律科学,2000 年第 1 期。
  
  [3] 何忠礼:略论宋代士大夫的法制观念[J],浙江学刊 1996 年第 1 期(总第 96 期)。
  
  [4] 胡水君:法律理学:跨越法学与理学[J],政法论坛 2013 年第 1 期。
  
  [5] 戚菲:中国法律儒家化后的发展--浅谈儒家理学思想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影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年第 2 期。
  
  [6] 徐公喜:宋明理学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意义[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9 年。
  
  [7] 宋大琦:不是天理,便是人欲--理学法律思想的二分思维述评[J],政法论坛,2009 年。
  
  [8] 赵佺:试论程朱理学对中国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 年。
  
  [9] 段知壮:从宋明理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法律思想[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年。
  
  [10] 陈金全:理学法律思想评析[J],现代法学,1994 年。
  
  [11] 李凤鸣:宋代理学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
  
  [12] 汪玉明:天道流行 法威常存--评徐公喜教授朱熹理学法律思想研究[J],朱子学刊,2011 年。
  
  [13] 吴秋红:理学对封建社会后期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影响[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年。
  
  [14] 谢婧辰:理学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 年。
  
  [15] 王威宣:理学的兴起与儒家法律思想的哲理化[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2年。
  
  [16] 倪健民:论宋明“理学”法律观[J],法学杂志,1988 年。
  
  [17] 郭东旭:<南宋名公的审判精神>-读<名公书判清明集>有感之一[J],宋史研究论文集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昆明)1996 年编刊,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7 年 12 月版,又载郭东旭着宋代法律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18] 王志强:<名公书判清明集>法律思想初探[J],法学研究,1997 年 5 期。
  
  [19] 孙克宽:后村的家世与交游--刘后村与晚宋政治之一[J],大陆杂志第 22 卷第 12 期。
  
  [20] 孙克宽:晚宋政争中之刘后村--刘后村与晚宋政治之二[J],大陆杂志第 23 卷第 7期。
  
  [21] 黄山松:关于刘克庄生平活动的几个问题[J],宋史研究辑刊(二),杭州大学历史系宋史研究室 1988 年。
  
  [22] 向以鲜:刘克庄家世考略[J],宋代文化研究第二辑,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23] 裴明善:刘克庄简论[J],古籍研究 1997 年 1 期。
  
  [24] 王明见:刘克庄与贾似道[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 年第 1 期。
  
  [25] 郭东旭:名公“息讼”之术透析[J],(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第 8 号,2003 年 12 月25 日,又载郭东旭着宋代法律与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26] 董焕君:刘克庄政法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保定:河北大学 2011 年。
  
  [27] 许丽莉:刘克庄仕潮交游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30 卷第 3 期。
  
  [28] 边媛:南宋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 年。
  
  [29] 戴建国:二十世纪宋代法律制度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3 期。
  
  [30] 高洵:南宋民事法制与社会变迁一一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基础兼与西方比较[J],法律科学,2000 年第 4 期。
  
  [31] 黄启昌、赵东明: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宋代的遗嘱继承[J],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 31 卷第 3 期。
  
  [32] 罗淑宇:从〈名公书判清明集〉看宋代土地交易制度[J],经济研宄导刊,2010 年第 2 期。
  
  [33] 刘素贞:论〈名公书判清明集〉的语体特色[J],毕节学院学报,2009 年第 27 卷第 1 期。
  
  [34] 王为东:南宋民事审判依据的分类考察--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中心[J],中州学刊,2009 年第 4 期。
  
  [35] 王志强: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南宋书判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1998 年第 6期。
  
  [36] 谭淑娟:唐代判文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 2009 年。
  
  [37] 贺卫方:中国古代司法判决的风格与精祌--以宋代判决为依据兼与英国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1990 年第 6 期。
  
  [38] 郭奇林:晚宋爱国词人刘克庄的六次罢黜[J],福建史志,2004 年第 4 期。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制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