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孟子云:"食色,性也。"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需求,也是推动历史进程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据甲骨文及金文记载,早在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用火加工食物,这标志着中国的先民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迈入了吃熟食的文明时代。从此,中国古代食用动植物的种植与驯养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储藏技术、饮食烹饪技术迅猛发展,并孕育出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同时形成了系统严密的饮食制度。在中华民族近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无论是宫廷饮食机构的构建,还是祭祀、宴会等大型活动的饮食仪式,甚至人们日常饮食的行为规范及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都有比较完整的制度来加以规范。由于饮食是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要面对的事情,具有极高的普遍性,因此饮食制度在古代中国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饮食一词,在中国汉语词典中有两层含义:一为吃喝,是动词,指人们饮食的行为;二为饮料与食品,是名词,指一切可供人类食用的食物。本文所指饮食既包含食物之意,也包含饮食行为之意。所谓饮食制度,即是指与人们食用的食物及人们的饮食行为相关的规范,并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固定的制度。饮食制度受到国家正统礼制与法制的双重约束,是中国古代饮食制度的突出特点。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的"法"并非等于当今"法律".现今"法律"一词,是清末民初时期受日本影响而来,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能与之匹配的词语。在古代社会早期,"礼"是人们言行规则系统的核心,其功能是维护基于血缘关系所构建的宗法等级秩序,礼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法的作用和功能,礼不但是道德规范同时也是法律规范,重大的违礼言行要受到刑罚的处罚。而"法"在古义中则是指以刑为核心的国家暴力惩罚体系,是保障礼顺利实施的强制性手段。正如荀子所说:"治之经,礼与刑。"西汉董仲舒以春秋决狱的方式"将礼的精神和内容窜入法家拟定的法律里",礼法合流的进程正式开启,直至明清,中国古代法律基本定型为"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的正统体制。因此,笔者在研究时称其为中国古代饮食中的礼法规制,正是基于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准确把握,只有将礼与法综合起来研究,才具有完整的意义。
在古代中国,饮食已不再是简单的饱腹之举,统治者用礼法规制饮食,使其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及政治意义,饮食的背后所反映出统治者维护宗法秩序的鲜明立场,都值得后人深入发掘研究。然而如清人博明曾说:"由古溯今,惟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不可知。"从古至今的文人学者深受"君子远庖厨"的思想的影响,大多没能对饮食文化研究做出过较为有影响力的传承。学者赵荣光曾经说过:"我们中国有令世人瞩目的长达五千年之久的食文化文字记录,民族食文化历史久远和文明辉煌是不争的史实和永久的荣耀。但是,另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的史实则是:食文化研究的历史相对落后和贫乏。"中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逐渐兴起对古代饮食研究的热潮。在着作方面,中国饮食研究大都偏于文化史学,如:赵荣光先生的《中国饮食史论》与《中国饮食文化史》,王学泰先生的《中国饮食文化史》,徐海荣先生主编的《中国饮食史》,这一类着作均以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轨迹为脉络,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中国饮食演变历史之大观;王仁湘的《饮食与中国文化》,王子辉的《中华饮食文化研究》,吴澎的《中国饮食文化》,这一类着作对饮食领域内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考察;考古学家郭宝钧的《中国青铜器时代》与张光直的《中国青铜时代》中,都基于考古材料对先秦的饮食器具、菜肴烹调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论文方面,也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对饮食文化作出宏观的、整体的把握,如姚伟钧《试论饮食与礼的起源》、《从中国古代社会饮食观管窥中华文明》、《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马健鹰的《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制度的文化气质》,林永匡、王熹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初探》,孙金荣的《中国饮食的主要文化特征》;二是研究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饮食文化制度史,如姚伟钧《汉唐饮食制度考论》,方钱、李昆的《宋代城市的公众饮食制度研究》;三是对某一史料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的饮食文化进行研究,如杜宏春的《漫谈<礼记>的饮食文化》,李建凤的《论语中的饮食文化》,冯尔康的《从<论语>、<孟子>饮食规范说到中华饮食文化》;四是从某一具体的饮食问题出发,作出深度的探究,如黄修明的《酒文化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姚伟钧的《满汉融合的清代宫廷饮食》,王美华的《唐宋时期乡饮酒礼演变探析》.其中,对古代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研究亦十分有价值,如周全霞的《试论中国食品安全之史记》,潘荣华、杨芳的《我国古代食品卫生监管经验与启示》,周全霞、徐兴海的《中国古代的赈济标准与民食安全》.
从上述学界研究来看,应该肯定,学界对于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的研究是相当丰硕和客观的,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均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不过,当我们再细细品味,仍会发现迄今已有研究存在着某些缺憾。这其中最大的缺憾便是将饮食几乎完全归为了文化的范畴,而对其制度层面几乎未曾有研究。即使有零星的研究论及饮食与礼,也大多偏向道德一方,而对其礼法规制的作用避而不谈。这不可不说是一种遗憾。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人对中国古代饮食中的礼法规制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鉴于这一现状,这一选题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的。从法律史的层面来看,由于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特殊构成,使得礼法规范包容万象,渗透至社会的各个细枝末节。饮食是人类的基础,更是社会的基础、国家的基础、法律的基础,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发掘整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人试着对中国古代饮食的礼法规制进行论述和分析,希望从中获得解决当代日益严重的食品问题的启发。
中华法系发端于夏商,而形成于隋唐,期间西周和汉朝的法律制度为中华法系的产生奠定了基本框架,而《唐律疏议》的完成则标志着中华法系的最终确立。本文便在此以时间为序对一些笔者认为我国法制史上较为经典的制度进行剖析,以阐述中华法系的精髓之所在。一...
中国古代刑讯的研究成果可谓洋洋大观。其中关于刑讯合法化及常被滥用的成因是古代刑讯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成果从不同角度探讨刑讯何以长期盛行。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侦查技术落后导致刑讯适用,如王立民指出:中国古代的刑事侦查技术有限,如果不用刑讯,一...
摘要饮食,乃民生之大事。中国有句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于饮食是每一个人每天都必须面对的事情,具有极高的普遍性,因此受到历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中国自古就有系统完善的饮食制度,这种饮食制度包括礼的规制和法的规制两种。这两种饮...
第5章:我国传统文化法律保护途径的借鉴及建议5.1传统文化的国际组织保护早在上世纪中叶,众多国际组织就开始对传统知识的保护进行了诸多的探讨,上文提到1967年伯尔尼公约首次提到了有关传统民间文学艺术,虽然未进行实质上的保护,但是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采用了很多模式,一直都在探索一种适合自身需要的教育改革的道路。最近几年,为了改革薄弱学校,提升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公立学校改革模式学校委...
指斥乘舆一词,且不说一般人,就是从事中华古史专业者,只怕也有相当比例的生疏。但如果换一句现代语,骂皇帝,大家就都会懂得。中华民族是一个受专制文化影响和毒害很深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宣扬皇帝的神圣性,文士们搜索枯肠,无所不用其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整体的道德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刑事法律能够蕴含更多体现道德、伦理的理念、精神,使各项刑事法律制度集“常识、常理、常情”于一体,最终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融合。...
第一章绪论1.1选题意义。丧服是指人们对逝去死者在丧仪中穿着的具有特殊含义,能够表达哀思的服装、饰品等。丧服制度是指根据后人与死者的贵贱亲疏关系而形成的一套精密的丧葬仪式等级制度,简称服制,包括亲属间的丧服,政治等级间的丧服和无亲属、政治...
虽然中国古代的法律已经没有借鉴意义,具体的刑名法例也多无可取之处。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中国古代就没有可为我们借鉴的立法技术。其实,中国传统法典条标的设置与现今立法的借鉴。在中国的传统法典中,一般都设有条标,无论是《唐律》、《宋刑统》,还是《大...
回避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东汉时期出现的《三互法》,即是中国最早的有关地区回避的成文法律,而《唐六典》中规定的换推制,则明确规定了官员的职务回避。由于古代司法行政不分,专职法官尚未出现,因此,严格意义上的法官回避制度并未正式形成。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