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业管理论文 >

物业管理企业建设策略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8-05-09 共496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我国城市住房制度发生改革,随后在国内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房屋的所有权发生了转变,公有住房逐渐转为个人所有。原先的公房管理者与住户间的管理关系变为物业公司与业主间的服务关系。于是,在沿海发达城市首先兴起了一项新的服务行业一一物业管理。随着国内物业管理企业的急速市场化与规范化,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提高了城市形象。物业管理企业良好的经营管理是绿色环境的需求,也是文明社会的需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人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在享受物业服务带来的便捷之时,越来越看重更加人性化和全方位的服务;物业管理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导致了竞争加剧;企业总数不断提高,但管理水平却良劳不齐;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物业管理顺应了市场经济的潮流,符合了社会的发展规律,但也缺乏了最新的行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服务管理水平与业主需求产生的矛盾与冲突,正在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物业公司作为一项新兴的服务产业,要想在此环境下得以生存与发展,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市场,关注客户的需求变化,并对其发展战略进行摸索和研究。
  
  1.1.2研究意义。
  
  苏州安邦物业公司于2005年8月23日在苏州市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物业管理与服务及其他配套业务的企业。公司现有三百多名员工,19个管理项目。作为一个有着12年管理经验的物业管理企业,公司发展至今,虽然一直保持稳定发展,但这与公司所处的苏州市迅猛发展的房地产行业极不相符。公司在在保持平稳发展过程中,虽然避开了许多风险,但也错过了许多机会。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物业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同时随着居民自我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他们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与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与客户群体间产生的矛盾正在成为社会的一个共性问题。因此,企业若想生产并发展壮大,应具备战略眼光,分析研究公司内外部环境,根据总体的发展思路,制定战略,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寻求适合自身的战略性方向发展。
  
  本文拟针对苏州安邦物业公司实际情况,运用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SWOT综合分析法等战略管理相关方法,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发展战略,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保证公司竞争力。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企业战略方面的研究主要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的学者开始对企业战略进行研究,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实践》一书可作为其中的代表作,他在这本书中对战略性决策与战术性决策作了概念性的界定,战略性决策被他定义为“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制定的实施方法”.
  
  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业的经营环境较为简单,企业间彼此的竞争并不激烈,企业都在忙于如何提高生产率,不太重视企业战略性问题。但在这个时期,一些学者却对企业的战略管理问题十分重视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伯纳德的《经理职能》、安索夫的《企业战略》和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他们重点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一是研究战略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战略必须与企业的环境相适应才能使企业得到良性发展;二是研究战略制定的中间过程,将战略制定划分为决策和实施两个部分,并由此提出SWOT分析法,认为战略应从上往下设计从而实施执行;三是研究战略执行的过程,把战略分为公司层战略和经营性战略。
  
  20世纪70年代,企业的生产环境发生改变,企业开始关注长远目标,专家学者们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进入了高潮。安索夫(1972)在《商业政策杂志》上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这一概念,在这之后也陆续出现好几本代表作品。一是安索夫(1979)的《战略管理》,这本书系统地提出了企业的战略管理模式,给出了涉及战略管理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战略行为等八大要素。二是迈克·波特(1980)的《竞争战略》,这本书研究了公司所在行业的竞争力量,即着名的“波特五力模型”,这五种力量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和行业竞争强度。这五种力量会在企业不同的阶段与不同的因素相关,企业必须认真考虑这些因素。三是麦尔斯和斯农(1980)的《组织的战略、结构与过程》,该书以经验主义为基础更加系统的研究了战略管理理论,提出了许多行业研究理论与方法。四是奥利弗·威廉姆森((1980)的《市场与层级制》,该书研究了企业部门的结构化对企业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国外涌现出了“社会学派”、“决策学派”、“经验学派”等战略研究学派。在阿索斯和帕斯卡尔的《日本管理艺术》、肯尼迪和迪尔的《企业文化》等着作相继出版后,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管理作风等因素,反而忽略了战略与制度等要素,这种热潮导致企业忽略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公司架构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如何灵活有效的管理好企业并用内部资源适应外部环境成为企业急需思考解决的问题。詹姆斯·钱皮和米歇尔·汉墨儿(1993 )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
  
  在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企业界的注意,该书建议企业按照业务流程来重新设计其工作。普拉哈拉德与加里·哈默尔(1995)的《竞争大未来》对近些年的战略管理领域影响较深。哈默尔(2000)出版的《领导变革》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本书论述了企业该如何从现代的互联网时代中受益。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两位学者的战略中心是:企业想要成功,应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勇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破坏者,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近些年来,彼得·圣吉(2006 )结合了东方的儒家思想,提出了战略管理与组织学习间的关系,并总结出了建立同一愿景、团队学习、自我提升等理念。尼古劳斯·朗(2010)提出了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如何制定出最优的本地化战略,并因此提出了战略管理与本土化元素相结合的理念。
  
  1.2.2国内文献综述。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到国内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内的企业国有化,企业不需要战略,使得国内企业界缺失战略管理这一概念。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国内企业数量呈爆炸性方式增长,竞争急剧加大,内外部环境变得复杂,企业越来越重视发展战略,而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战略的运用也推动了我国战略研究方面的发展。许多学者在借鉴国外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始摸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发展理论。
  
  王文亮(2004)分析了企业战略联盟的涵义、类型、特点等方面内容,并对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运营情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郝雨凤(2005)重点研究了大客户发展战略,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程序以及方法手段;吴松岭(2007)以创新与变革管理为理念,提出了当前现代化城市下的管理创新;侯胜田(2007 )提出了“增强软实力,提升韧性”的战略管理研究理论;成思危(2007 )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思想,企业当前应以经济为核心、以知识为根基、以信息技术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张平淡(2007)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切入点,借助期权理论进行研究,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核心竞争力的建立等学派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丁贵明、张力军((2008)对企业的环境、资源与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战略选择、战略实施进行了研究;袁泽沛、陈眠(2008)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对战略管理进行了研究;陈继祥((2008)从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间平衡关系的角度对战略进行了研究;李先江、柯昌英(2010)认为中小企业若想在同行业竞争中拥有竞争优势,须从培养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控制力、企业的创新力、优化企业内部资源、建立学习型组织等方面入手,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范会君(2013)认为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中小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必须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并按此执行,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得以生存;卢智(2013)认为企业只有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才能更好的实施战略管理,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当某个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创新能够源源不断,才能具备适应的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康秀梅(2014)论述了通用战略的局限性,在当前不确定的市场竞争背景下,通用战略很可能会让企业陷入僵化的境地,同时通用战略限制了企业的战略规划视野;田恒(2014)认为国内战略管理理论后期的研究方向,应该是以中国的企业以及其经营环境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企业经营的实践活动,将国外理论本土化,进而构建适合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理论。
  
  1.2.3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国外与国内的战略研究成果各有长处。国外关于战略的研究经历了较长时间,研究成果较多,范围较广,尤其是西方的战略理论己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国外的战略研究强调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文化的因素等等,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战略的本土化元素研究给国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国内的战略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重视和研究,但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国内的学者根据国情,战略研究主要强调管理创新理念、全球化战略、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提升核心竞争力等。因此,在全球信息化与经济化的大环境下,国内外相关学者应将“信息化”、“营销”、“电子商务”等主题元素与战略研究结合起来,国内学者应充分结合中国国情,根据地区的差异性和行业的差异性,结合西方的战略理论进行战略创新,将国外理论本土化,才能丰富现有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更好的指导国内企业的发展。
  
  1.3研究目的、内容及拟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1.3.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以苏州安邦物业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理论,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出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1.3.2研究内容。
  
  本文按照战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安邦物业公司内外部环境和行业竞争状况,指出安邦物业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发展战略,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和内容,拟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范畴与理论基础,主要阐述物业管理的内涵与特征以及企业战略的内涵及类型,介绍企业战略制定常用的方法。
  
  第三章,安邦物业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对安邦物业公司的内部环境、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分析,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来研究安邦物业公司的战略环境。
  
  第四章,安邦物业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从公司发展的战略体系出发,确定企业战略目标,通过构建SWOT矩阵模型对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安邦物业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发展战略,分别制定公司层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第五章,安邦物业公司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从公司组织机构调整、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打造品牌优势和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战略实施建议。
  
  1.3.3:一拟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本研究拟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制定促进安邦物业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让企业能把握机遇、解决困难、快速发展。
  
  本研究拟解决的难点问题是: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安邦物业公司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并结合SWOT分析进行战略研究,探索符合安邦物生驴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万方、知网、维普等网络数据库以及学校的图书馆藏书,查找了大量与物业公司战略相关的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文献和研究,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后期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实地调查法:对该公司实地调查,获取公司简介、财务状况、项目经营情况、人力资源现状等第一手资料,寻找影响公司发展的可能因素。
  
  (3)个案分析法:以苏州市安邦物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4.2技术路线。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1.5论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是对物业公司的战略研究,在制定竞争战略过程中,选择了集中化战略,在开拓新市场时集中开拓安置小区这一市场,并分析其可行性。希望本论文对类似的物业公司如何制定发展战略、提升竞争优势起到参考作用。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物业管理毕业论文
返回:物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