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研究区域的选择
3.1研究区的选取。
3.1.1 研究区的选取依据。
本文是要以草原旅游区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要选择的研究区应以草原景观为主要自然景观,且特征突出而鲜明。针对本文研究的内容,研究区的主要产业应该是旅游业,并且其发展应有一定的历史,已经确立主导产业地位,但在产业发展、规模扩大和经济收益增加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随之开始或已经出现。总的来说,研究区已经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而且环境问题影响到了当地产业和经济,有必要进行生态保护分析及相关对策的研究。具体来说,研究区选取要遵循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两点原则。
3.1.1.1 研究区的典型性。
本文开展草原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研究,那么典型研究区的选择就需满足最基本的三个条件,即:该草原旅游区具有一定的开发历史,其生态环境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该草原旅游区是具有一定空间尺度的地域范围,能够呈现其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该草原旅游区草原旅游发展中己反映出其环境的改变,且改变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于旅游活动的影响。
3.1.1.2 研究区的代表性。
代表性表示所选取的研究区可以代表同类型旅游地的大部分属性,足以表述它所属于的集体的共性。本文是对草原旅游区的研究,而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区的开发模式基本类似,其开展的旅游活动类型基本一致,故其环境影响变化状况也相似。但内蒙古草原旅游区很多,要想准确反映所有草原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选择一个草原旅游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地作为研究区很有必要,这样所形成的结论和对策建议才能为其他草原旅游区的发展提供启示。
3.1.2 研究区的确定。
最终笔者确定以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作为本文的研究区域。之所以选择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该旅游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开发最早的草原旅游区之一,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旅游项目开发等相对成熟,年接待游客量大,但生态系统很是脆弱,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反应灵敏,且当地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经凸显。
其次,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距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金三角"(呼包鄂)最近。
因此,选择其做为内蒙古草原旅游区中的代表区域进行研究,为其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同类型草原旅游区的发展提供启示,避免对草原旅游地的环境破坏,并寻求到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
3.1.2.1 研究区范围与地理位置。
希拉穆仁(Shiramuren,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又名召河(召,蒙古语意为"寺庙"),因草原古刹普会寺和希拉穆仁河而得名。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东南部,北接大苏吉乡,东邻四子王旗,西连石宝镇,南与武川县上秃亥乡交界,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仅 72km,距"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包头市250km,距百灵庙镇 90km.它东西长 35km,南北宽 30km,总面积 720km2,约占达茂旗总面积的 4%,可利用草场面积 690km2,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00′~111°20′,北纬 41°12′~41°31′。希拉穆仁镇下辖 3 个嘎查,73 个浩特乌素,总户数 712 户,总人口 2532 人,其中少数民族 1558 人,占比 61.5%.希拉穆仁镇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建制镇,全镇共有旅游企业、个体经营户 150 多家,日接待游客能力达11000 人(次),旅游从业人员达 1500 多人,其中当地牧民 750 多人,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旅游收入比例占 61%[42].
3.1.2.2 希拉穆仁草原概况。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是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涉外定点草原观光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草原旅游区、自治区重点草原旅游景区之一,是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代表与典范。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内交通、通信设施齐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每年的 6-9 月为希拉穆仁草原的旅游旺季,当地居民的收入主要靠旅游业,2008 年希拉穆仁实行禁牧措施,到现在希拉穆仁草原已经基本禁牧。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开发较早,1979 年建立起来第一个草原旅游点,至今己走过 35 年的历程。这里的自然背景和主要旅游资源是气势雄伟、广袤无垠的草原景观。希拉穆仁镇的草原旅游迅速发展期是在 2000年以后,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大量进入以及旅游设施的不断建设,其草原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给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已威胁到区域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大风天气多发;夏季短促而温凉;秋季,气爽天高,降水渐少;冬季寒冷略显漫长。降雨量少,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255.6mm,降雨年际变化大,且年内分配不均,90%集中于 5-9 月。7-8月平均气温 18℃-21℃。寒暑变化强烈,昼夜温差大,盛夏之夜也凉爽似秋,极端最高气温达 32℃,极端最低气温达-31℃,年平均无霜期日数为 83 天。年蒸发量2227.3mm,是其降雨量的 8.7 倍,年均相对湿度为 21%.平均海拔 1700 米,地势南高北低,四周丘陵起伏,绿草如茵。这里风能资源丰富,年大风日数 68 天,每年均有扬沙、沙尘暴等天气出现。希拉穆仁地处荒漠草原地带,在保护较好或受干扰较小的草场可以见到大量的地带性植物羊草、针茅等,而在遭受破坏的草场,出现明显的退化特征,植被较矮小稀疏,建群种由强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草丛低矮,不到 20cm,覆盖稀疏,覆盖率不足 20%,裸地面积增大,植物种主要以冷蒿、百里香、马蔺、狼毒等为主[42].难怪有人编排"希拉穆仁"是"稀稀拉拉木有人"的意思。
3.2 草原旅游发展现状。
3.2.1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资源概况。
希拉穆仁草原为国家首批 3A 级旅游区之一,1991 年被列入自治区级草原风景区,位于呼和浩特以北 72 公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规定的草场三级分类法,将其评定为二等七级草场,是当地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草场[43].典型的高原草场也成就了其蜚声中外的"草原旅游避暑胜地"的美名。这里的自然背景和主要旅游资源就是广袤雄浑的草原及草原衍生物,置身于其开阔的意境中,难免会生出万丈豪气和冲天浩气。它东西长 35km,南北宽 30km,总面积 720km2,可利用草场面积 690km2,草原资源可利用率达 95%以上,发展草原旅游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希拉穆仁河畔有座历史久远的清代喇嘛召庙普会寺。除普会寺外,希拉穆仁着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北魏长城遗址、红格尔敖包等。
来希拉穆仁草原旅游是一定要去草原旅游景区的,它们散落在希拉穆仁草原上各处,像一颗颗宝石光彩夺目,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其中最为璀璨的是作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的蒙古人圣地和作为国家 2A 级旅游景区的蒙古人度假村、孙氏草原旅游中心、华宇房车营地旅游景区。
希拉穆仁草原是蒙古族少数民族聚居地,因而蒙古族的民族风情、生活方式,及当地土特产,如筱面、炒米、奶酒、手扒肉、血肉肠等均为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旅游资源。
笔者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状态、特征指标的一致性等原则,并参照 1992 年由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对希拉穆仁草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便于一目了然。
3.2.2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发展现状。
希拉穆仁镇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建制镇,据统计,希拉穆仁镇 65%的牧民从事和参与旅游业,70%的收入来源于旅游业,希拉穆仁镇的旅游收入占达茂旗旅游收入 70%以上。从 2001 年起,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的旅游设施总资产达 1 亿元,基础设施建筑面积达 12 万平米,拥有蒙古包 2800 多顶,全镇共有旅游企业、个体经营户 150 余家,他们多是以餐饮、骑马、歌舞为主要特征的蒙古包旅游景区,从业人员达 1500 人,可同时接待 6000 名就餐住宿者,日接待游客能力达 11000 人(次)。据统计,自草原旅游业起步直到 2012 年期间,希拉穆仁镇共接待海内外的游客近百万人次,仅 2012 年希拉穆仁镇的旅游业收入就达近 2 亿元,成为达茂旗首个年旅游业收入亿元镇。希拉穆仁草原有 2 万余平米的接待设施,有现代化星级标准的蒙古包供游客下榻,也有传统的牧民家供游客体验,更有别具风味的民族食品供游客品尝,你可以在草原上骑马漫游,充分领略草原风光,看草原日出日落;也可以欣赏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赛马、摔跤、射箭和马术表演,以及蒙古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也能观看到普会寺重大的佛事活动和祭敖包活动,或参加每年一度的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这两个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整个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尺。根据实地走访得知,2000 年之前的希拉穆仁由于名气低、宣传不足,以致"养在深闺人未识",游客较少,旅游收入也不高,远不够确立其现在的优势产业地位,所以未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也没有旅游相关统计数据。下表是笔者收集到的 2000 年-2013 年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情况,便于直截了当得看出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发展现状。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希拉穆仁近十多年的草原旅游变化情况。
从 2000 年到 2013 年,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人次和收入的大势是持续增长的。其中几个节点需要注意:2002 年,希拉穆仁撤苏木而设镇,成为达茂旗首个以草原旅游业为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的建制镇,当年旅游接待 38.5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 3678 万元。2003 年"非典"的爆发和 2008 年一些列事件(3.14西藏暴乱、5.12 汶川地震、8.8 北京奥运会、9 月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才出现了旅游的两个低谷。2003 年共接待游客 15.3 万人次,旅游收入约为 1780 万元,2008 年接待游客 59.2 万人次,旅游收入 12400 万元。从2000 年至 2013 年,希拉穆仁草原平均每年旅游人次达 55.08 万人,平均每年旅游收入 10570.57 万元。
诚然,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且发展现状喜人,但是"只报喜,不报忧"是不严谨、不可取的科研态度。必须看到它大发展的背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短视行为,如若不指出其发展中藏有的问题和隐患,希拉穆仁草原以后的发展必将遭遇挫折。
目前当地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更没有系统的开发生态旅游,与此同时,当地草原生态结构简单、稳定性差,尤其是在降雨集中的夏季,过强的人类活动会严重影响草原生态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草原植被破坏、野生动物减少、土壤硬化等诸多不良后果。这些问题对于希拉穆仁旅游业当前及长远发展都有很大的制约,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草原旅游生态保护建设是希拉穆仁草原的必然选择。
3.2.3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问卷调查之外,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和对当地环境的深入考察,发现草原旅游存在以下方面问题:1、景点低水平重复建设,未形成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偏高,管理困难,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隐患。同时由于景点的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旅游活动的丰富性也受到了制约,并加剧了景点间的恶性竞争;2、形式单一的草原旅游产品,层次感缺乏。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者需要的多样性,旅游的项目设置也几乎千篇一律,无非就是看草原、吃手把肉、欣赏民族歌舞,加之近些年希拉穆仁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看景不如听景"的现象,来过一次的就不想再来第二次,游客重游率低下;3、存在管理手段落后、多头管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益不明显等诸多问题;4、对旅游区的管理较为粗放,游客数量没有实行控制管理,政策法规的制定有所滞后,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没有完全建立;5、该草原旅游开发时对环境保护方面关注甚少,游客量陡增而引发垃圾蔓延,还出现了地表水污染、建筑设施与草原景观环境不协调(如过分密集的蒙古包接待点、砖水泥建成的蒙古包)等现象,更为普遍的是游客、马匹和沙地四轮摩托车直接践踏或碾压草地致使土壤裸露、板结、水土流失严重,对此缺乏有利的防治措施[44].
在国家第三产业中, 会展业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组成力量。会展行业所带来的发展方式虽然与其他传统行业存在明显不同, 但会展行业注重创新性以及交流性思维, 符合当前国家急需发展的宏观政策。...
听觉因素与旅游的结合已成为当前旅游研究的新趋势.对听觉因素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有效地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并极大地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游客的旅游质量.现今听觉因素对特定目的地旅游开发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听觉因...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和新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着名作家余秋雨也曾在《行者无疆》中写到:旅行让人和自然更亲密地贴近,让个体在辽阔的天地中更愉悦地舒展,让深山美景不再独自迟暮,让书斋玄思能与荒草断碑对应起来而今,智慧旅游成为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资源的需求也呈多样化,历史古镇以其独特丰富的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特有的环境氛围已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淅川县荆紫关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其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推动整个古镇旅游文化...
7结论本文首先概述了经济酒店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经济酒店的发展,接着列举了我国经济酒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并没有顺着这些问题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而是搁置这些问题暂时不谈,单独另起一个章节来介绍如家酒店成功案例并进...
摘要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的发展,为各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我国为了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建设智慧旅游。移动旅游服务是发展智慧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移动旅游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加深旅游业的信息化,加快旅游...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全国悄然兴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体验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凭借其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
第3章秦皇岛地区发展对俄旅游的SWOT分析3.1秦皇岛发展俄罗斯入境旅游的优势分析3.1.1生态资源优势秦皇岛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之一,在秦皇岛市境内绵延着126公里海岸线,大部分沙滩坡度平缓,沙质细腻,水质也较好,...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修身养性的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活动的大众化以及社会化和国际化,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各...
主题公园是 “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以娱乐为目的的拟态环境塑造,其最大特点是赋予娱乐活动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娱乐的内容和形式,园内所有的色彩、造型、绿化等都为主题服务,成为游客易于辨认的特征和游园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