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展农村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3.1农村信息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城乡居民共享信息资源不对称,数字鸿沟较为明显
与城镇相比,城市与农村在信息资源共享上存在倾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基础信息设施上的差距仍然体现在信息分布的密集性和范围上。因为现代城市中已有着丰富的无线网络资源,而农村家庭相对拥有的信息资源服务却仍然少的多。农村家庭的“四电”普及率(广播、电视、电话、电脑)还明显偏低,尤其是“四电”中的最后一电。农村网民数量远远低于城市,据电信部门提供数据,我省互联网IP地址总数有560万,而农村IP地址仅有100多万。
2、信息化应用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农村信息化更多地应用在指导农业生产和基本娱乐方面,将其作为生活甚至是学习的工具的比例则较小。此外,我国农村地区的受教育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尽管党和政府早已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只是部分地区和年龄层的人享受了资源,这并不能使青壮年农民的文化水平得到大面积的改善,这在我我国西部的某些贫困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农民的文化水平的低下大大地抑制了信息的推广和应用,偏远地区的农民仍然无法掌握运用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以及农业技术信息,由此可见农民的信息文化水平对信息化作用的发挥有着深远的影响气3、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意识存在较大差距。除占少数的文化层次比较高、头脑灵活的种养大户、经纪人、村干部、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人群外,更多的农民因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并没有获取和应用信息的意识。
3.1.2多部门都应统筹推进农村信息的统一
在各级政府的带动下,农业信息化发展正在稳步提升但有多重标准评价目前我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认识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内涵上不一致的现象目前有着各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农村民生急需的信息化指标也尚未建立,如文化、医疗、教育方面等;各部门考核优秀型示范村镇的方式标准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科学的计划发展的方案;农村信息化相关标准及技术均缺乏规范,影响到信息的利用及兼容性;农村在理解信息指标方面也有分歧。缺少有利于广泛参与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造成这些不统一的根本原因,如果这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农村信息化科学的发展,造成资源浪费。
3.1.3信息资源建设依旧分散,实用易用信息延伸不足
湖北推出“12316”省级“三农”热线服务平台、“农信通”和“手机报”等三个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项目希望能够解决“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但各地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差距,资源分散,信息更新慢以及质量不高,缺乏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信息进村入户目前的显着问题,信息化建设目前对新农村建设还没发挥作用。县域部门主要集中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资源,但还没有切实的结合农民的信息需求,导致了实用、易用的信息资源的依旧缺乏。
3.1.4农村信息化建设仍然有很多道路要走
农村依旧处于信息化手段普及的初期阶段,首先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要的大量基金还有待解决,否则无法保障长期规律的运转;其次,国家及政府还并未重视制定运用信息化农业的激励政策,现有的省级相关奖项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想要实现“工业引领农业、城市扶持农村”这一理念,只注重科技创新而忽略技术普及的做法是存在缺陷的,这将导致社会力量很难积极的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
3.2 发展农村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3.2.1培育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优良环境
1、法规需完善,标准需合理,全面推进农村信息的信息发展
为了有效保障农村信息工作的进程,加快制定与其相关的管理制度,推动建设逐渐的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对与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和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共享、发布(服务)等方面、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研究制定相关的软硬件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信息釆集和处理标准等,重点制定农村的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加快制定农业的信息分类和编码的标准。
2、加强领导,切实规划
社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一定要纳入农村信息化工作,加强组织以及领导。农村信息化的领导小组必须做好规划管理与监督工作。当局必须履行其职责,与农村农业部门负责传达信息的整合密切合作;信息产业厅负责提供设备保障,技术支持和应用培训;财务部负责协调财政,规划和农村信息化投资基金的密切监督使用效率;通信,广电部门负责,尽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建设
3、加大投资基金并寻求多元化的投资
新农村的建设,开展了政府“三农”的支持和保护,不仅提高了农村信息化融资体制的多样化,同时也加大对农业科技从事研宄,基础设施和人员培训。各级政府应该发放资金,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落后,开发也发落后的地区。重点项目在信息技术农村上扩展为一项极具影响力典型项目。政府财政在信息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4、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信息装备的消费能力
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形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民收入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也是农户家庭信息设备拥有量的问题源头。要想推广信息化,前提是要保障农民在信息化产业的基础上有着持续增高的产率,这也能够保障农村全面小康的道路,我们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提升农民信息装备的消费能力。
5、大力提髙农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培养农名成为农业信息化的主体
目前所进行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只是政府对其进行的阶段性投资,若着眼于长期的发展,应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建设方式逐渐从以信息基础为重心转变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培育并重。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为农业技术培训开通多个渠道,从而普遍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出有技术、有知识、有经验的专业科技人员。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信息化的认识,令其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市场信息和信息技术。
第4章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存在问题4.1.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
第三章沈北新区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3.1失地农民安置现状3.1.1失地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分布于沈北新区近郊处,主要有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虎石台街道、辉山街道、新城子街道等一系列街道村屯。这此街道紧连沈北新区区中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第4章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4.1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养猪业访谈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4.1.1产业环境缺乏压力我国养猪业所存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养猪业是一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行动。当城市扩展到城中村、周边村时,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因为想种地却无地可种、想上班却无班可上、想买房却无钱购买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现在...
第7章结论7.1主要结论玉米是牡丹江市主栽粮食作物,其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开发空间巨大,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玉米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从目前来看,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出来,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3章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3.1牡丹江市大豆生产情况大豆产业是牡丹江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部分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在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41万亩,2009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348万亩,大豆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
第四章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4.1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4.1.1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农村的信息化,这也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看,农村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建设...
第五章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湖南省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实现全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旧有思想观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林业...
第二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2.1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是否达到文明和发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段时期以来,湖南作为南方的重点林区,现有的森林...
农村垃圾处理与城市垃圾处理同等重要,农村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滋生一些病毒细菌,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它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