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村信息化含义与发展意义
2.1农村信息化的含义
2.1.1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则被称作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以往的生产力中的旧生产工具所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思维、交往等方式,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在最大范围内进行交流和共享,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这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2.1.2农村信息化的含义
农村信息化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农业信息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等在农村生产、生活、管理等方面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村信息化包括了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又包含在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党的第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相关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当今中国农村拥有8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教育投资较少,教育设施落后、简陋,导致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在现在这个时代,像数字技术、3S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智慧地球等现代信息技术都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佼佼者,也在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服务,而且被运用到各领域的各个环节。换句话说,农业领域没有不相同的地方,即各环节都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了凸显了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战略转变成为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使其优化,并且更加完整。中央1号文件在今年明确指出,如果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就需要加快用信息化手段。
2.2.1发展农村信息化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重要的环节和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和服务中己经表明信息化融入到农业现代化。
比如在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已经比较普遍存在的方法是测土配方施肥,他们采用地理信息、决策系统和网络等有用技术,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化肥农药使用以及产量等大量数据,之后绘制电子地图,搜集相关信息,目的是让施肥、灌溉等专家支持系统,使田间施肥、灌概、喷药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同时通过远程视频的监控、先进感知和遥感、信息搜集和传输、计算机智能处理决策技术的集成应用,从而实现监测预警和生产调度田作物全生育期动态。举个例子吧,如安徽省计划在今年实行小麦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四情”监测调度系统二期项目的建设,同时完成36个监测点的建设,全面覆盖到56个小麦主产县小麦“四情”监测。
集传感器、智能监测与控制、移动通信等于一体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在养殖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在畜禽育种及养殖、肉蛋奶和饲料的生产、养殖场的管理、畜禽舍环境监控和控制、疫情监测及防治等方面或环节,极大地体现了自动化、智能化。
同样在饲料配制、水产养殖环境理化参数的监控等一体化的健康养殖模式中得到体现,通过利用水环境参数监测传感器、智能化的渔业生产专家系统。
首先,装有卫星定位系统(GPS)的联合收割机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实现了自动测产功能,它可以提前预测到加油站及维修网点的分布情况,为农机手能轻松查找所需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紧接着,自动采棉系统能准确掌握每台采棉机的运行路径、精准计算油耗是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更有趣的是机器人能代替人或帮助人从事一些繁重而且复杂的农事操作,比如说苹果收获、黄瓜采摘、挤奶等各种农业操作。最后,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在农机跨区作业中建立了有用的供需信息交流和提供了必要的配对平台。
生产效率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被大量应用而迅速提升,如今多层次农产品加工信息网络也己经形成,同时不仅仅创建了农产品加工国际标准跟踪和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对接等平台,还建立了完整的农产品加工市场信息预警服务体系。
2.2.2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与市场的适配性
中国幅员辽阔,信息化水平差距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差距之一,在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同时,又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四化同步”过程中,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则是最薄弱而且是最重要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说湖北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比较发达地区,农村信息建设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农村信息化建设目前仍然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流通仍显闭塞。譬如,在日前对在武汉市的抽样调查中,10个种粮大户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这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仍处在信息不灵的状态,体现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小城镇居民、农民、农业工作者都参与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或即使只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只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农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从全国人口比率上看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使用农业信息系统,保障粮食购销市场的安全,让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带动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随着信息寸代不断向前迈进的脚步,若想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则,建立起一套高效完整的农业信息化系统。这是一种以建立一套风险、预警、警戒域值以解决问题、化解风险的方案为主旨的软投入。这比原来通过单一购粮来确保粮食安全的硬投入方式要经济、使用、实惠得多。通过掌握市场规律、利用信息软手段来应对粮食风险“硬”问题是最佳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对全国粮食的购销体制改革也将发挥极为重要的意义。农业信息化产业的建立对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实行所产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当然这样的信息预警系统决不会是简单的信息收集及整理,而是进行更为重要的预测、加工和深分析工作。就如同天气预报对原始的水文、气象资料这些原始资料的加工分析,产生出新的天气预报信息,再传递给消费者者实现其价值。在粮食预警信息系统中,要研究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农业信息,还需要分析研究国外的农业信息,不单要研究粮食的面积、质量、产量、品种、价格这些显而易见的方面,气象、灾害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等诸多因素也得纳入研究范围,再对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宄,形成全新的信息产品,以加强粮食运行体制的安全。
2.2.3发展农村信息化有助于快速整合农村的信息资源
为加快农业信息的传播速度,“十五”初期,相关部门和单位先后组织筹划建立了“九亿网”(中国农业科技服务网)、“信息扶贫网”、“农业园区网”、“中国防灾减灾科技信息网”、“中国星火计划网”等涉农网站,并根据各涉农网站大都独立运行。),包括二十一个方面内容的农村科技资源数据库也被构建起来。
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农村科技数据标准化发展情况之后,我国已初步制定完成了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标准体系和重要标准研宄工作,初步的制定完成了包括《农村科技数据共享平台数据采集与更新规范》和《农村科技数据共享平台数据质量控制范围研宄大纲》等农村信息资源在内的共享平台的标准。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资源整合,规范农村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搭建了可以运行农村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网的硬件平台,就能发挥信息交流的各种功能。
加快建设农村信息化的采集标准体系、提供标准的数据库接口、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发布一体化。并重点加强市场供求平衡、农产品的价格走向、科技信息技术、农村政策等对农民有实际作用的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通过不同层面的农村信息中心群和共享服务网的建设以及共享技术的研宄开发与应用,形成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多层次的国家农村信息化共享服务体系。
并纳入国家科学数据共享的工程系统,将农村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的水平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增强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发展和农村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农村信息资源保障。有效整合农村信息资源,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2.2.4发展农村信息化有助于促进农民増收致富
信息闭塞、技术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推动农村信息化,使农民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全面了解目前农业新技术、最新国内外市场行情,同时也会改变传统的农村生产经营方式。
标志着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硬件建设规模与水平,如宽带光纤网络的覆盖面、农村家庭和企业拥有电脑数量以及有关农业各类网站建设现状;二是农村电脑应用水平,如农村上网数量与时间,电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范围与水平;三是农民利用电脑的意识高低、农村信息人才的多少等。
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取得显着进展,这对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子信息终端的进一步普及,3G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又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统计,我国目前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网络、平均每一户农民家庭拥有一部手机;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的注册会员已超过35万,年信息发布量已超过100万条;农民信箱、12316新农村热线等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新时代的“数字生活”.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引入,必将彻底改变农村这种“信息贫穷导致物质贫穷”的局面,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第4章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存在问题4.1.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
第三章沈北新区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3.1失地农民安置现状3.1.1失地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分布于沈北新区近郊处,主要有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虎石台街道、辉山街道、新城子街道等一系列街道村屯。这此街道紧连沈北新区区中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第4章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4.1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养猪业访谈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4.1.1产业环境缺乏压力我国养猪业所存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养猪业是一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行动。当城市扩展到城中村、周边村时,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因为想种地却无地可种、想上班却无班可上、想买房却无钱购买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现在...
第7章结论7.1主要结论玉米是牡丹江市主栽粮食作物,其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开发空间巨大,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玉米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从目前来看,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出来,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3章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3.1牡丹江市大豆生产情况大豆产业是牡丹江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部分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在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41万亩,2009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348万亩,大豆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
第四章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4.1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4.1.1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农村的信息化,这也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看,农村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建设...
第五章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湖南省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实现全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旧有思想观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林业...
第二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2.1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是否达到文明和发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段时期以来,湖南作为南方的重点林区,现有的森林...
农村垃圾处理与城市垃圾处理同等重要,农村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滋生一些病毒细菌,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它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