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促进农业发展,节约交易费用,维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民专业合作社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维护农民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为实现自身利益,通过互相紧密合作而形成的一种利益结合体,代表的是农民的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为农民统一购买生产资料,降低农民成本支出,保证农资质量,避免农民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对社员进行免费培训,从而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技术含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合作社通过对入社成员统一安排生产、统一进行技术服务、统一购买使用生产资料,统一进行销售,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交易费用,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收。
(2)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当前我国实施的一家一户的分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农业发展,但是也限制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加上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很难了解掌握市场信息,生产随意性大,导致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不能很好衔接,出现“生产易,销售难”的现象,导致农民遭受损失,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弱质产业之中,农民也一直是弱势群体。为转变这种局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将小生产与大市场、资本与劳动充分结合,通过对社员实行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从而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这样,不仅提高了监管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有利于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成本,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
(3)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降低交易风险。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将社员的农产品进行销售,不但能够降低销售费用,而且能够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有利于节约农民的市场交易费用,降低交易风险。
(4)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民由传统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
当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素质能力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而在国外发达国家,农民是一种职业,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和执业资格的农民才能成为合格农民。如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大部分农民接受过农业职业技术培训,能够掌握 1-2 门农业技术。而我国接受过短期职业技术培训或初级及以上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还不到 1/5,约有 4/5 的农民没有接受过任何直接技术培训。近年来我国也非常重视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计划。2013 年第 10 个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培养一代新型农民,使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和技能,要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带动农民转型升级,使我国农民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41].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运作模式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出现了许多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合作社运作模式。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层政府部门依托型模式。即“政府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该模式是以政府基层部门,如基层农技推广站所为依托,在政府引导推动下发展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模式。这种模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和推动下,以农民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协会为纽带,将分散农户有效联合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形成稳定的合作模式。该模式属于政府投资、协会运作、农民受益型的农业合作模式。
(2)能人依托型模式。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该模式是依托农村中的能人或者农业生产大户而成立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种模式中,能人是合作社的核心,合作社通过能人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将给分散农户进行的盲目的经营形成具有明确导向的,统一的生产、加工、销售联合体。如山东省寿光市乐义蔬菜专业合作社,就是依托蔬菜大棚先驱者王乐义而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生产经营,获得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双增长。截至目前,该合作社蔬菜基地面积大 1000 多亩,种植蔬菜 50 多个品种,带动周边 20 多个村的 3000 多农户。
(3)公司或企业依托型。即“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该模式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将分散农户组织起来为龙头企业提供生产,从而使产业链更加稳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产业化模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企业和农户连接起来,降低了公司与农户双方违约的风险,使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对于原先企业+农户的传统订单模式具有一定的改进。在这种模式中,企业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农户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生产,保证产品符合企业要求,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产品统一销售到企业。这样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并具有契约约束的经济联合体。
(4)村级组织依托型。即“村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该模式以村组织为依托,在村组织领导下将从事相同产业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联合生产经营,形成当地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发展的合作经营模式。该模式是以村组织或当地优势产业为依托,将该村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将农户联合起来统一进行生产经营,促使优势和特色产业不断变强,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村为单位,在乡镇范围内组建和运行[42].
第4章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存在问题4.1.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
第三章沈北新区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3.1失地农民安置现状3.1.1失地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分布于沈北新区近郊处,主要有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虎石台街道、辉山街道、新城子街道等一系列街道村屯。这此街道紧连沈北新区区中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第4章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4.1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养猪业访谈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4.1.1产业环境缺乏压力我国养猪业所存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养猪业是一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行动。当城市扩展到城中村、周边村时,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因为想种地却无地可种、想上班却无班可上、想买房却无钱购买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现在...
第7章结论7.1主要结论玉米是牡丹江市主栽粮食作物,其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开发空间巨大,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玉米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从目前来看,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出来,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3章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3.1牡丹江市大豆生产情况大豆产业是牡丹江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部分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在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41万亩,2009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348万亩,大豆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
第四章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4.1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4.1.1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农村的信息化,这也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看,农村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建设...
第五章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湖南省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实现全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旧有思想观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林业...
第二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2.1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是否达到文明和发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段时期以来,湖南作为南方的重点林区,现有的森林...
农村垃圾处理与城市垃圾处理同等重要,农村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滋生一些病毒细菌,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它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