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建议与对策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6-12-12 共674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促进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建议与对策
  
  根据调查,本研究在对 G 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其专业认同的多种因素。为了更好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本研究将从社会学角度进一步提出符合实际并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家庭方面:促进父母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亲子沟通

        由于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等存在差异,不是在某些方面作出努力就可以简单改变的,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家庭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在于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父母和子女沟通的加强上。
  
  (一)转变教育观念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长良好的教育观念会影响子女的观念和性格的形成,并表现在子女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父母对于子女有怎样的角色期待,都要能够客观理性的看待学前教育专业,并尊重子女的选择。通过对幼儿教育发展与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家长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方向和前景有一定的认识,随着认识的加深,才能逐渐改变家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传统看法,对已经进入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专业学习的孩子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促进子女专业认同的提高。为此,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向家长传播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有关信息。
  
  (二)加强亲子沟通
  
  随着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会逐渐降低,与父母的沟通也会逐渐减少。
  
  尤其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大部分离开家,长期在学校中生活,与父母的沟通仅仅通过电话或网络,沟通就会进一步的减少。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加入自己的同辈群体,更愿意选择与同龄人交流,不愿意与父母过多谈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可能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这既不利于家长对于学生所学专业和在校生活的了解,也不利于学生从父母那里获得一定的情感支持和鼓励。因此,加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子沟通,促进父母与子女的交流,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学生获得亲人支持、更好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
  
  二、学校方面:加强学校的建设、管理和规划
  
  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校是其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学校的软硬件的建设、学校的管理与规划以及学校的发展方向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识,从而影响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认同。因此要从以上几方面入手提出对策,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
  
  (一)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
  
  在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方面,软件建设主要指的是提高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即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还包括专业师资的发展。硬件建设指学校各项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1.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
  
  在我国各种师范类院校数不胜数,如何在师范类院校中凸显自己的特色,提高学校的文化影响力,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有突显学校的特色文化,才能提高学校在同类学校中的社会地位,从而给予学生情感上补充和认识上的提高,形成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可和热爱。学校特色文化指的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独特性。特色文化建设就是要突出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1)学校特色物质文化建设
  
  在特色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指的是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南宁作为绿城,植被覆盖率高是这所城市的优势,学校也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尽管校园面积小,建设大面积的绿地受到限制,但可以借鉴苏州园林的设计特色,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布局,重视细节的处理,将人文特色巧妙融入环境建设中,如把校园里的消防栓、井盖等原本突兀难看的设施涂上颜料,装扮成俏皮的人偶。学生身处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校园的人文气息,对学校的认同感也会随之升高。
  
  (2)学校特色精神文化建设
  
  在特色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主要指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建设。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就如同学校的文化招牌,体现了学校最基本的精神风貌。G 师范学院以“德才并育,知行合一”为校训,体现了学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高尚、美好、和谐的人格,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但学校在学风的建设上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很多学生并不明了学校校训的涵义,甚至根本不知道学校校训的内容,更别说遵从校训的教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校风上,也没有“校园处处读书声”的良好校园氛围。没有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就会造成学生专业认识上的偏差和专业行为的懈怠,不利于学生专业认同的提高。因此,学校要从精神文化建设入手,如开展“搜集校训背后的故事”活动,促进学生对于校史和校训的了解,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深化情感,提高认同感。
  
  2.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
  
  一个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水平,体现了这个专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推动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水平,还能够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发展专业师资的措施多种多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引进优秀师资,但由于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人才倾向于向较发达地区流动。处于欠发达地区的 G 师范学院,只有提供比较丰厚的待遇和住房保障等条件才更能吸引优秀师资。基于学校现实条件的限制,大量引进优秀师资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当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已有师资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学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因此对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也具有较高要求,大学教师既要重视教学,又要进行科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大学学术研究的作用,带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因此要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参加科研活动和学术会议,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带给学生广阔的专业视野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认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挥导师和班主任的重要作用。G 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虽然实行导师制,但有其名无其实,导师对于学生的意义仅在于毕业论文的指导上。因此要重新定义和贯彻导师制,加强导师与学生的联系,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时进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除了导师之外,还要注意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教师角色--班主任,也就是辅导员。大学的每个班或每个年级都有一位辅导员,对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和指导。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定期召开班会或主动与学生沟通,针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专门指导,鼓励学生说出心里的疑惑、意见或建议,通过交流和引导,让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建构良好的专业认同。
  
  3.推动学校设施的完善
  
  作为一所发展成熟的大学,其基本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对这所大学的基本要求。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有些设施不够健全,或比较老旧。如学校图书馆、自习室的建设与开放不够,学生公寓的用电设备过于陈旧等。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还有专业教学设施的配备,如琴房、舞蹈教室、画室等的建设与完善。学校应将这些基本设施方面的建设与完善分批分阶段纳入学校的发展计划中,作为学校不同阶段的发展指标和任务来完成,每次一小步,积少成多,学校的设施建设将逐步得到改善,这远比口头建议和设想来的实际。
  
  (二)加强学校管理
  
  1.促进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的人性化
  
  一个学校组织的发展必须要在一定的秩序和框架之下,才能保证发展的稳定性,因此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学校管理主要指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根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论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还是实施都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以服务于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为准则。由于 G 师范学院分为两个校区,在管理上出现衔接不当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办理一些事务的方便和快捷,学生为了某个工作事务不得不专门到另一个校区去办理,甚至往返两三次,不仅耽误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时间,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学生对此颇有微词,极大降低了学生对于学校整体制度上的认可。对此学校可以从制度制定上进行改善,如建立一体化的网络程序,针对某些工作如学生补助的统计与发放、学生有关手续的办理等开展网上办理。在新制度的实施上,也可以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2.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在课程体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此进行完善,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形成专业认同。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要筛选出必要的理论知识课程以及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技能课程,同时安排有计划有内容的教育见习,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学以致用。在入学教育与职业规划课程的计划与开设上要做到相一致,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安排来执行,重视对学生的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将实例、数据等真实材料呈现给学生,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引起学生对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的重视。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面向幼儿园,因此可以安排幼儿园的老师、领导以及幼儿教育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和讲解,解决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以及幼儿教师职业的困惑,让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职业充满信心和期待,以更加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提高专业认同。
  
  (三)规划学校的发展方向
  
  一个学校要想长久发展,就要始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随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使学校发展始终处在正确的道路上。因此学校要对未来的发展有所规划,而且要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让学校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这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一个学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够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促进学生专业认同的建立;其次,学生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相一致,会推动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专业行为,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推动专业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专业认同。
  
  三、同辈群体方面:推动同辈群体及其同辈文化的正向发展
  
  同辈群体及其同辈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因此要充分利用同辈群体对学生的影响,推动学生同辈群体朝着正向发展,形成积极的同辈文化。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在学术型亚文化的班级或宿舍中,要进一步促进班风、舍风,鼓励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的同辈群体的成员通过群体中的比较,找到自己的上行比较对象,发现自己的差距,努力自我进步。对职业型亚文化的同辈群体加以正确引导,使之将未来就业与学前教育专业建立一致的发展目标,从而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同感,积极投入专业学习。而对于玩乐型亚文化的同辈群体,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多重社会角色的冲突,端正以学生角色为主体的角色身份。同辈群体如果整体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对于其成员会产生群体内聚力,在成员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的作用下,促进个体与群体保持一致性。因此要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向的同辈群体,引导同辈文化的正向发展,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情感,提高专业行为的积极性。
  
  四、重要他人方面:发挥互动性重要他人的作用,树立偶像性重要他人的典型
  
  (一)发挥互动性重要他人的作用
  
  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直接接触到的社会个体,对于学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要充分发挥互动性重要他人的作用。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幼儿园中学生接触到的优秀教师等,对学生的专业认同具有直接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发展专业能力,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用自己的学术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同时,在学生见习或实习时,多给学生与优秀幼儿教师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让幼儿教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让学生看到幼儿教育工作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无限潜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本专业教师或幼儿园接触到的优秀教师作为自己的互动性偶像他人,就会无时无刻受到激励和鼓舞,形成专业学习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树立偶像性重要他人的典型
  
  “所谓偶像性重要他人,是指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偶像性重要他人一般是社会知名人士,并非学生的直接互动对象……偶像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单向选择的结果……偶像性重要他人对学生的影响则主要是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
  
  因此,偶像性重要他人虽然不是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的人,但对于学生生的理想、发展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调查与研究过程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没有偶像性重要他人,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性重要他人,对学生的专业认同具有有利之处。对于学生来说,名人明星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常常称之为偶像。但在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很少关注时下各种热门的明星名人,对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名人大家也鲜有了解,所以很难树立偶像性重要他人。那么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或课后任务的布置中,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多去了解具有正面形象的名人或47本专业的学术大家,发掘这个人在学习、性格、能力等方面的闪光点,与学生在适当的时候交流讨论,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心理上形成向往和敬佩的情感,并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想法及行为,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专业认同。
  
  五、社会方面:加大政策支持,提供经济保障,转变社会观念
  
  (一)加大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
  
  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促进了学前教育的飞跃。但在学前教育事业前线奋斗的幼儿教师们,却缺乏一定的政策保障。一是幼儿教师编制太少;二是幼儿教师待遇偏低。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得不为以后的就业感到担忧,甚至在毕业之后并没有选择成为一名幼儿教师,这不仅对学生来说浪费了大学四年里所学的知识,对于社会来说流失了幼儿教育的专门人才,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只有国家和地方保证出台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给予幼儿教师生活和心理上的保障,才能够保证幼儿教师职业的壮大和素质提高。
  
  (二)提供经济的支持与保障
  
  作为西南地区的不发达城市,缺乏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和保障,为此,政府要加大资金的引进,做好“招进来”和“走出去”,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才能给予学前教育充足的财政投入,也能为学前教育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生源,相应的幼儿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也会有所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也随之有所提高。高校也要给予学前教育专业一定的资金支持,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专业满意度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专业认同的建构。
  
  (三)转变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教师职业的观念
  
  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偏见虽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和消除的,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媒体报道的引导。媒体为了吸引关注,会发掘符合大众关注心理需求的新闻并且加大报道,虽然对社会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但也在无形中引导了大众的观念倾向。比如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的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一时间让社会公众对于幼儿教师刚有改观的认可又瞬间变为指责和贬低,影响了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社会信任感的提升。但深入到幼儿园中可以看到,很多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的一线上辛勤耕作多年,将一批又一批的学前儿童健康快乐的送入小学,付出了她们的心血和爱心,这是社会公众也应该了解和看到的。因此,鼓励媒体加大对幼儿教师职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宣传,树立幼儿教师优秀典型,对模范幼儿教师予以表彰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逐步改变社会对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偏见,同时也改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对自己专业的偏见和误解,让学生以学前教育专业为荣,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主动加强专业学习,以积极的专业行为对待学习和实践,建立良好的专业认同。
  
  六、学生个人方面:主动建构良好的专业认同
  
  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专业认同是学生在良好的专业认识和专业情感的作用下,以积极的专业行为作出回应,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此,学生专业认同的提高还要靠学生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学生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以积极地专业行动完成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加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增强自己的专业兴趣,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带动并影响身边的人。在专业实践方面,要主动观察与感悟幼儿教育,既要看到幼儿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又要能够认识到幼儿教育事业的伟大与广阔前景,同时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学生要能够端正自己的专业态度,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相信自己,认可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既然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就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主动建构良好的专业认同。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