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宋元时期的曹操形象
时间的飞轮来到了宋代,北宋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故事,即民间有讲史人的"说三分",这些故事经过艺术化的处理,更加具有感染力了。无论是三国历史还是三国人物,都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苏东坡《志林》中:"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些记载表明无论是说书人还是听书人都十分同情刘备,反而对曹操极为痛恨。一听说曹操败,便欢呼歌唱,这表明在宋代时期曹操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奸雄"形象。
第一节《资治通鉴》中的曹操形象。
《资治通鉴》叙述了三国历史,其中重点事件的叙述对后世《三国演义》的成书有重要的垂范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司马光对杰出历史人物的评价更为公正,《资治通鉴》实为一部史学着作的典范。
一、《资治通鉴》肯定了曹操政治功绩。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中提到:"王知人善查,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这里边强调了曹操善于用人、赏罚分明、法制严明、雅性节俭。曹操的这些优秀品质,决定了他能在群雄之中脱颖而出,平定海内,从而肯定了曹操的政治功绩。但是,司马迁是一个通达的历史学家,他在《资治通鉴》中除了对《三国志》中大致史实有所借鉴之外,还对叙述曹操负面形象的一些事件有所取舍,形成了多方位的曹操形象评价体系,这些史实在司马光笔下的得到延续和传承,也为后世小说创作提供大量借鉴。
二、《资治通鉴》言曹操为"奸诈"的代名词。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评价曹操的:"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这一评价表明曹操蓄无君之心,实为奸诈的代名词,暴戾强伉表明曹操残暴。另外,司马光在叙述曹操所使用的材料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一些用意:对于许邵评价曹操这一事件,他引用了孙盛的"乱世之奸雄",而不用后汉书的"乱世之英雄".可见乱世之奸雄的形象经过《资治通鉴》的转述其影响不知深远了多少倍;在记述曹操征陶谦的事件中,司马光舍弃了陈寿《三国志》中"所过多残戮"而是取《后汉书》中"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这样的描述,让曹操的罪恶更深一层。曹操杀杨彪,《三国志》记述的并不是很详细,司马光取《后汉书》中:"时,袁术僭乱,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这样的叙述,曹操蓄意害人的奸诈形象可谓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司马光是一个通达的史学家,他在"尊魏抑蜀"为张目的封建继统上"尊刘贬曹",其历史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正因如此,贬曹成为宋元时期曹操形象演变的主流。
第二节 宋元词曲中的曹操形象。
宋元词曲中描写曹操的作品较多,由于文人民众对于正统观念和道德选择,宋代文人直面曹操性格缺陷,或以"曹瞒"相称,或以"奸贼"直呼,呈现出"天心大讨曹"的局面。
一、宋元词曲多以"老瞒"相称,强化曹操奸贼形象。
宋元词曲多称曹操为"老瞒",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贬低意味。如程俱的《北固怀古》"阿瞒长驱压吴垒,饮马长江投马棰。英雄只数大耳儿,仿佛芒砀赤龙子。"道出了英雄只有刘备,曹操并非是英雄;刘昂的《读三国志二首》"阿瞒狐媚无多罪,谁作桓文得到头。"指出曹操的罪恶较多;张珣《义勇行》"威吞曹瞒欲迁许,中兴当中谁无勋。"意味着其他人在汉末时期的功劳和曹操一样多,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并非正义;元好问《赤壁图》"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表达讥讽之意;宋元《曹瞒》"奸雄睥睨鼎终移,筑舍谯东志竟赍。"诗人直呼曹操为奸雄,贬义态度强烈;张雨的《东汉高士咏》"老瞒实难猜,乃忌仙者徒。鲈鱼既可烩,蜀姜不可无"一词言曹操奸诈狡猾;刘因《铜雀瓦砚》"却受曹瞒台上瓦,至今犹属建安年。";火鲁忽达《谒解州庙》"来谒崇宁庙,遗容古貌寒。奋戈扶汉祚,斩将报曹瞒。 忠烈条山并,英灵解土安。未能并吴魏,长使后人叹。"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蜀汉未能成就霸业的遗憾,流露出惋惜之意;杜茂《题显烈庙》"惟王忠烈超千古,可笑区区一老瞒。";吴师道《铜雀台》"汉家一片当时土,肯为奸雄载歌舞。销尽曹瞒万古魂,落日漳河咽寒雨。 古台百尺生野蒿,昔谁筑比当涂高"此言曹操好色,晚年生活腐朽。上述诗歌的共同特点是都以"老瞒"或者"阿瞒"称呼曹操,或言曹操奸诈,或言曹操可笑,或言曹操诡谲,统统表现出对曹操的极大厌恶,与刘备相比,曹操并非英雄,表现出宋元文人对曹操的极大仇视。
二、宋元词曲以"奸贼"作为曹操道德标签,深化贬抑之情。
宋元诗词用"奸"作为曹操道德的标签,表达了强烈的贬抑之情。"曹瞒""老贼"的称谓流露出对曹操的嘲讽意味。奸,与仁爱、忠义是相对立的概念,唐人还注重曹操扫荡群雄的英雄情结,到了宋元则对曹操道德方面予以抨击。如岑安卿《铜雀台》"至今砚墨抱遗羞,千古奸雄秽青史"一句,道出了曹操为人奸诈,必将遭到千古人的痛骂。宋元文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太度,究其原因是由于南宋、金、元时期民族矛盾空前强烈,关于正统观念的争辩也比较激烈。历朝历代文人喜欢咏怀历史,将内心情感注入到历史人物身上,期间又夹杂着许多民族感情,因而对良好道德的追求感也就成为文人心中的美好呼唤。南宋属偏安一隅,与历史上的蜀汉的境况极为相同。
在"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强烈观念影响下,曹操被视为"奸贼"、"小人"受到士人们的谴责。
宋元文人以道德评判为主,所创作的三国诗皆以历史为题材,将奸诈、好色、的形象特征赋予了曹操,含蓄隽永的倾注了诗人们的道德理想,曹操奸雄形象更加突出了,这也为罗贯中的创作提供借鉴。
第三节《三国志平话》中的曹操形象。
以"说话"艺术形式讲述"三国"的故事在唐代民间已经十分普及。到了宋代,勾栏瓦肆技艺盛行,霍四究便是"说三分"的能人之一。现存最早三国故事专门的书籍是建安书堂刊刻的《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三卷,简称《三分事略》另外是建安虞氏刊本《新刊全相三国志平话》,简称《平话》。《三分事略》与《平话》相比,其内容更加简洁了一些。可以说三国故事在唐宋时期成为专门讲史的一家,可见当时说唱艺人的巧舌如簧。其艺术感染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也更加生动。但是《平话》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没有初具成熟小说的规模,事件叙述粗糙简略,整个平话中找不到精彩的痕迹,庸愚子云"前代尝以野史作为平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鄙谬失于野,士君多厌之。"它保留了当时说书的基本纲目,而重要的意义在于超越了史实,将三国的事件,尤其是人物形象带入到文学的世界,成为说话人艺术性的创造。
曹操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学巨着中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明略最优"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形象。虽然在客观上也描述了奸诈诡谲的性格特征,但是在总的来说,曹操在历史上还是一个颇具恢弘志气的政治家形象。而在《三国志平话》中,或许只有和刘备。关于、张飞一同攻破吕布的事件上,表现了曹操唯才是举,慧眼识英的政治家风范,但是叙述的主要对象是刘关张三人,曹操不作为正面描写的对象。除此之外,叙述曹操的态度基本是否定的,曹操屡屡战败,无甚良谋,与历史上曹操的谋略高超大相径庭。这样的叙述与史实相距甚远,其艺术化的虚构,都是为了视曹操的奸雄形象。
一、《平话》深化了曹操残忍奸诈,手段残酷的一面。
用道德的视角来审视曹操在宋元时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贬抑曹操的审美感情贯穿《三国志平话》的始终。《平话》依然以道德的优劣来评价曹操,对其形象的否定,以揭示曹操性格中的奸诈虚伪和残酷篡逆。虽然《平话》的内容粗陈,叙事简单,但与前代不同的是《平话》将人物的性格置身于环境之中,通过情节的发展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平话》中曹操斩杨修,这个故事情节在《世说新语》中也有记载。但是在《世说新语》中,曹操对杨修的才学赞赏有加,非常佩服杨修的才华。而到了《平话》,曹操变成了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曹操嫉妒杨修的才能,为了杀掉他,竟然借口三年前"曹娥碑"事件诬陷杨修有篡位之心,曹操形象似乎被视为道德的底线,贬抑之情极为强烈。与之相类似的情节还有曹操杀马腾:首先,《平话》叙述了马腾入长安的原因是由于曹操大逆不道,将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然后又叙述马腾赴死的决心:他把儿子叫来,留下遗嘱,若被曹操杀害的话,儿子一定要为父亲报仇。紧接着叙述马腾面对皇上时陈述曹操的罪行:曹操并非忠,封公论赏之事都经过曹操,这是视皇帝如傀儡的举动。然后又描写展现这慷慨豪言所带来的效果"满朝文武都大惊失色。"然而汉献帝竟然还为曹操辩护,意味曹操忠臣,马腾胡说。最终马腾遭到杀害,忠义被践踏。曹操杀马腾,历史确有其事,但在《平话》中经作者的稍加修改,生动曲折,环环相扣,将曹操的一手遮天,残忍毒辣的手段不加掩饰的展现。下面一例更加生动有趣。马超知道父亲被害死,决心为报父仇。《平话》叙述了这样一个场面:马超捉住曹军的一名士兵问曹操长得什么模样,这名士兵由于怕死,回答说曹操生的美貌并且髯长。曹操听得后便用刀割掉胡须,换了衣服,才得以逃脱。虽然这则小故事虽然简短,却表现出曹操的狡猾、奸诈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平话》创造性的增添了曹操无甚良谋的形象特点。
首先,在历史上的各个时代,人们还是肯定了曹操的军事才能,之所以贬低曹操,主要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平话》却创造性地抹杀了曹操的军事家形象,视曹操为一个战场上的无谋将军,他不仅屡屡战败,还非常狼狈,经常吃败仗。例如《平话》写曹操兵败于赤壁之战,为了逃脱,竟然被被追杀得丢盔弃甲,甚至吐血。再如曹操战马超,也被杀得丢盔卸甲,而且这次的情况更加惨烈:先是被诸葛亮、赵云、魏延围攻,得以逃脱;又与张飞、黄忠拼命厮杀,这时候军力已经折损大半;之后又遇马超围堵,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曹操军队被打的所剩无几,死命抵抗方才得以退军。军事上的狼狈窝囊,是《平话》刻画曹操主要形象特点。与历史上有志于平定天下,文武兼备的军事奇才相距甚远。其次,知人善察,唯才是用也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最为杰出的政治品质。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虽然斥责曹操"为汉鬼贼,君子所不道",但也肯定他的"知人善任使,实后世之所难及。"然而曹操在《平话》中不但这一特质全无,反而排斥面貌丑陋的人才。例如,《平话》中刻画张松:话音短促、身材矮小、面黄肌瘦,曹操看了很不高兴而且态度傲慢。于是张松转投刘备,刘备对他以礼相待,并且热情款待了他三天,所以张松在与刘备之中蔑视曹操的为人的狭隘和度量狭小。
一、《平话》极力写曹操有篡逆之心。
南宋时期,赵宋居于偏安一隅,迫于形势所使和正统观念的影响,南宋人在评价曹操的时候态度极为仇恨,如朱熹,直接将曹魏排除在正统之外。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是这样评价曹操的:《朱子语类》中《论文》有云:"曹操作诗必说周公,如云'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苦寒行》云'悲彼东山诗'.他也是做得个贼起,不惟窃国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视曹操为汉贼,已经是南宋人的共识。《平话》艺术性地创造了许多故事情节,有的甚至与史实不符,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曹操有篡盗之心。例如,《平话》中所叙述的"衣带诏"事件,表现曹操实为篡逆汉室、威胁天子的贼臣形象。献帝密授董成玉带,内含密诏一封。但曹操权倾朝野,耳目众多,已经知道此事。董成回家后,发现了内藏有密诏一封,引得董夫人后怕,如果曹操上门搜出密诏,董成一家便会大祸临头。董夫人的畏惧侧面暴露出曹操的不仁。汉献帝更是在书中直言,曹操所为是挟寡人行势,着实是一个奸雄。足以说明曹操不是辅佐皇帝的臣子,而是篡盗汉室的奸贼。但是曹操辅佐汉帝的时候都是以臣子自居,对于天子,他不敢公然冒犯。但是在《平话》中,作者却让曹操完全改写了历史史实,视曹操为忤逆之人并强烈批判。《平话》中刻画了曹操严刑逼供,鞭挞太子一段情节,这段情节与历史并不相符:曹操先是以欲加之罪强加于太子,令太子不能忍受,但又出于无奈太子虚招其罪;曹操进而秉公执法,将太子斩首于市曹,还附加了一条罪名:言太子有杀父之心。"最后,为了让曹丕登上了天子宝座,曹操还逼献帝禅位。这一段故事,作者为了塑造曹操篡盗的反面形象,展开联想,不惜歪曲历史,而这一情节的虚构成功地也表达了《平话》中对曹操极致的贬抑之情。
第四节 元杂剧中的曹操形象。
元杂剧是宋元时期非常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其间产生了大量的元杂剧作品,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的杂剧作品就达到了 435 种,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透露元代杂剧 700 多种。不过,由于民族矛盾和战乱纷争等种种原因,元杂剧能够遗留下来的并不多。李调元《剧话》中称"元人剧本,见于百种曲,仅十分之一。"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流传下来的元杂剧中三国戏就包含了 33 中,这足以说明三国传说故事在民间流传的较为兴盛。其中 20 种直接为罗贯中所取,成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素材,元杂剧的作者群众涌入了大量的文人,这些戏剧作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能改正《平话》中文辞和常识的错误,使杂剧的艺术水准更高,故事情节连贯生动,篇章结构圆润合理,情感表达真实动人。
元杂剧中的曹操同《平话》中的曹操一样,继续以负面形象示人。戏剧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较少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强化剧中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抒发强烈的戏剧情感,曹操就是在戏剧冲突中展现自身性格特征的。
一、杂剧中的曹操主要为负面形象,用以烘托蜀汉英雄。
杂剧中的曹操,不是以主要人物出现在作品当中的,而是常常作为次要人物出场,为了歌颂和衬托正面人物服务的。对于曹操形象的描述,作者也无意过多对其着墨,曹操的性格特征并不鲜明,只是通过主要人物形象透露曹操出场亮相。与之相对比,张飞是一个喜闻乐见的人物,他莽撞,可爱,常常被当做平话及杂剧的主要素材以吸引观众。
如《张翼德三出小沛》,曹操的作用也不过是帮助张飞一臂之力,张飞从曹操那借了军兵,方能现其勇猛善战,成功破敌。所以在《张翼德单战吕布》中,张飞无疑是戏剧中的主要形象,曹操出场的作用也仅仅是推荐勇将而已;再如在郑光祖的杂剧《虎牢关三战吕布》中,曹操为了帮助孙坚迎战吕布,专程请到刘、关、张三兄弟出山,而且写了荐书呈于孙坚。在这类杂剧中,曹操的形象性格并不清晰,从戏剧所叙述的场面就可看出。曹操说:"谁想今举荐刘关张弟兄三人,到于虎牢关下,必然破了吕布。"这句话并非要表现曹操的远见卓识,而是为了从侧面强调刘、关、张的英勇无敌。正如曹操在此剧第二折问孙坚的那句话:"元帅,曾有什么英雄好汉来么?"孙坚回答说:"没有。"曹操于是答曰:"桃园三士刘、关、张弟兄三人是也。"孙坚虽然不识好汉,但曹操慧眼识英才,但着重点在于"英才",二不在于"慧眼".尽管杂剧某些侧面表现出了曹操的慧眼识才,知人善任,但这些都是为了衬托蜀汉英雄服务的,而不是专门为写曹操形象服务的。再如《关云长单刀劈四寇》中,曹操将关羽推荐给董承,并且赞美关羽说他是集义勇忠良于一身的良将,闻名天下的大丈夫;英勇无敌的英雄,汉室的忠臣。这也是作者借曹操之口来表达蜀汉英雄的赞美,曹操的形象被边缘化了。
二、杂剧中曹操的反面形象与前代相比,更加突出。
曹操的负面形象在杂剧中再度遭到贬抑和披露,他成为道德的底线,似乎与仁义道德毫不相干。例如:《莽张飞大闹石榴园》中,曹操为了自己成就霸业,笼络人才,最企图将刘关张三人招致麾下,但三兄弟并不想随他心愿,曹操知道后非常恼怒,想杀害三人。于是曹操在石榴园设宴,想活捉刘备。后来事件演变成曹操的计谋被识破,关张前来保护刘备,曹操上演一出"鸿门宴".刘备三人得以脱险而收场。曹操的"阴险、狭隘"和刘备的"忠",关羽、张飞的"义"在这出杂剧中构成鲜明对比,曹操彻底成为了一个残酷阴险的政治家形象。作者在戏剧中让曹操自己说了一句话"用尽自己心,笑破他人口。"来点明自身过错,贬抑之情显露无疑。再如无名氏的杂剧《关云长千里独行》更是表现关羽之仁义,曹操之不仁的典型作品。剧中曹操非常欣赏关羽,为了招他入其麾下,使出浑身解数。先是说刘、张都已死,而且有刘备的衣甲头盔为证,劝关羽死心;然后以杀死刘备的妻小来威胁关羽;接着曹操又用金钱美女诱惑关羽。出于兄弟之情的关羽被迫接受曹操的"厚爱".但是关羽乃忠义之士,后得知刘备并没有死,毅然决然的离曹操而去。此时曹操阴险的一面暴露了:他为擒关羽,定下"赚关羽下马"、"酒中下毒"、"假意赠锦袍"三条毒计,并豪言:"擒住云长必杀坏,方显曹公智量高。"在"忠义"化身的关羽面前,曹操诚然是一个反面人物的代表。
三、杂剧中的曹操无甚谋略,被刻画成一个庸才。
同《平话》一样,杂剧中的曹操没有谋略,常常是一个愚蠢的庸才。例如:《曹操夜走陈仓路》一出戏剧中,曹操兵败,为了逃命,和下属换了衣裳,割断胡须,才得以逃脱,境况十分狼狈。再如《阳平关五马破曹》中,曹操只留儿子曹虎在前线与敌人对抗,自己却换了曹虎的衣服只顾着逃命。曹操的种种劣迹恰恰烘托了蜀汉人物的英雄形象。例如《曹操夜走陈仓路》中,张飞抓获了张鲁,孔明心生一计,于张鲁面部写了许多辱骂曹操的言语,然后将他放回许都。然曹操却愚笨不知,看了张鲁脸上的话极为恼火,一怒之下斩了张鲁。因而导致张鲁之弟张恕痛恨曹操,投靠蜀国。孔明离间之计成,曹操的军队由于失去了张鲁兄弟这一重要力量而陷入艰难的处境。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元杂剧作品中对曹操的贬低,对刘备的推崇,在对比之中凸显曹操的无甚谋略,着实是一个庸才。"待玄德如骨肉,觑曹操若仇雌,可不谓之义乎?辞曹归汉,弃印封金,可不谓之礼乎?"这是一段宾白。元杂剧中曹操的逆贼形象深入人心,如《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中周瑜说曹操之语:"奸雄足智,任侠放荡。然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功非扶汉,意在篡君。"这当然与元代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文人对腐朽政治的失落,寄托在仁义化身的蜀汉英雄身上,而将高压统治的仇恨宣泄在"汉贼"曹操身上。这样的历史文化大背景,曹操沦落为逆臣贼子,其人物性格与仁义道德毫不相干,人物性格不具有多层次性,成为文人宣泄嘲讽的形象载体。
总而言之,宋元时期的曹操形象经历了由"史"到"文"的良好过渡,即从历史形象中跳跃出来,转而进入到文学世界,给人以崭新的审美感受。也为后世小说的问世埋下伏笔。《资治通鉴》为提供了框架及形式上的模范,三国戏及《平话》对内容和艺术风格有直接的影响,也为后学继续塑造曹操提供借鉴。曹操的形象在宋元时期文人与民众的眼中江河日落,这其中既有统治阶级思想的宣传,也离不开下层文人百姓的道德选择,这两方面原因共同构成宋人眼中"盗贼"形象,曹操的奸雄形象在宋元时期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当然,曹操形象在宋元时期被刻画的还不够完善,有待于后世文人对其形象的补充和再度塑造。
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最主要的着作形式,但它并不只限于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范围,好的诗话在此基础之上还反映出作者的文化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格精神。王夫之的《姜斋诗话》正是如此耐人解读并令人青睐。它是一部着名的文学理论着作,是清代...
一、引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对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一历史事实,一直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诸葛亮斩了马谡,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马谡是病死或自杀。笔者注意到,双方争论的焦点是物故一词。《三国志》里的《马谡本传》提到马谡的...
李商隐(813-858),是中国爱情诗创作上的杰出代表。他继承前人的诗歌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商隐的诗歌被历代评家视为侧僻、难解。元代著名历史学家元好问(11901257)就曾叹道:诗家总爱西昆好,...
《诗经》作为原典,本身就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往学者们多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这恰恰打开了读者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沟通的大门.本文将从情感角度对《周颂闵予小子》组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了解其中更为深层的文化意蕴及《诗经》时代...
\郑珍,字子尹,1806年出生于贵州遵义的一个儒医之家,卒于1864年,清代诗人,经学家,古文家,在绘画、书法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清史稿》称他为西南巨儒。他在少年时代就充满豪迈之气与宏伟之志,《和渊明饮酒二十首》道少志横四海,夜梦负天飞,二...
河东裴氏产生于春秋时期,崛起于两汉之际,发展并鼎盛于魏晋隋唐之时,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涌现出众多名宦,文武兼有,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家族获得了强大的政治优势。此外,作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衣冠大族,它在文化方面同样具有优...
宋代的宗教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的一大转折。赵宋王朝是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频繁的朝代,社会的苦难成为滋生宗教的温床。。其间佛道俩教虽有冲突,但总体上呈现了一种兼容并蓄、文化共融的特征。受此影响之下,成书...
自明中期始,诗坛的主流是前后七子的齐气与公安、竟陵之楚风交互称霸,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卷入这场旷日持久的文化角逐之中。而在江南一带,仍然有许多文人在强势主流话语之外保持独立的吴蟎特色。明代中后期诗坛实际上是在三种不同地域诗学的相互抵抗、相互包...
古代笔记小说是指杂录志怪、传奇、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其中有不少书史相关的资料。近来读此类著述,发现三个小问题,或可以校正当代著述,或可校正古代书家之言,或可考证人物名实之来由,现裒录于此,略加考证...
2古典诗歌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国是竹的故乡,又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竹植被的种植范围辽阔,种植竹的历史悠久,竹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竹能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国人发现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