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曹操形象
明清时期,三国故事在民间的流传过程中被不断的加工与创造,不仅故事内容逐渐丰富,而且人物形象也日渐丰满。"《三国志演义》不是一个人作的,乃是五百年的演艺家的共同作品。"因此在基本情节以史实为依据的同时,也有大量的艺术化虚构。
诚如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所言"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写史实对于传播历史知识有巨大的作用,但对于文学作品来讲虚构的故事,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的创作倾向,因此《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才给人以更多的道德评判和审美想象。
第一节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现存最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版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公元 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本)。题署"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是研究《三国演义》的重要资料之一。自从毛氏父子的《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却很少受到人的关注,甚至有人把毛氏父子的观点当做元末明初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不可否认,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其主导思想是"拥刘反曹",其实质是拥护"仁德",反对"暴政",与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的拥护正统相比,嘉靖本的主导思想是不同的。当然关于曹操的一些故事情节如装病谄叔、杀吕伯奢全家、屠徐州、哭袁绍、梦中杀人等一些情节,曹操的奸诈、狡猾、虚伪、被无情的暴露出来,这是罗贯中所鞭挞和反对的,同时曹操也有值得赞扬的地方,关于这一点,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承认"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说明曹操的谋略高超,除此之外他宽宏大度、体恤爱民等特征在小说中也有所描述。
可以说曹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塑造的最为经典人物之一,由历史到小说,曹操的形象被罗贯中丰富和完善,呈现出渐进式的转变。不论是史书还是小说,抑或民间传说,罗贯中都根据自身的创作意图进行兼收并蓄,无论对曹操正面的,负面事件以及形象刻画都予以采纳,甚至为了情节需要而移花接木相关的故事,事实上有些情节属于无中生有,但也为了塑造曹操形象服务,因此形成了曹操形象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也为曹操形象的评价提供了开放式的可能。
嘉靖本中的曹操,就其意义而言,是相互悖逆的。
关于描写曹操形象的事件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形象是来自于正史,曹操被写成明主英雄,但这个形象塑造的并不成功;另一种形象一种来自文学作品和讲史艺术,曹操被写成奸臣和奸雄,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两个曹操相互游离,呈现出更加真实,丰富、生动、完整的曹操形象。
一、在继承史转文学的基础上,嘉靖本深化曹操英雄形象。
小说中有的情节与史实相同,罗贯中如实铺陈,不加渲染的呈现。从嘉靖本来看,作品中的曹操,仍是东汉末年叱咤风云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是有志于除残去秽,定乱扶衰,统一北方的英雄。
如小说的第二回他的开场亮相:"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便是一个英雄形象的闪亮登场,意味着曹操计谋超群,军事才能突出,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小说紧接着便描述曹操的身世,继而叙述曹操少年时期顽劣的行径,然后记录曹操在拜骑都尉期表现出的政治清明、革除风气,颇显一代政治家的风范。作品在刻画曹操形象的时候,基本情节都是按照前人的史实创作,作者将这些素材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形成曹操的英明形象。
小说中有的情节是将历史真实事件移花接木,为了突出曹操英雄形象而服务的。如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一"曹孟德刺杀董卓"这一回目。董卓在当时为天下大患,人人得以诛之,而董卓势大,为天下所惶恐。但事实上曹操此时是董卓身边的亲近之人,董卓对曹操也很器重。但是曹操心存汉室天下,不想看到董卓权倾朝野,祸国殃民,因此有心将其杀害。此时王允也十分支持曹操:"孟德果有此心,天下幸甚!".于是便有了孟德献刀的桥段:"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董卓收了。操解鞘付布。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曹操急中生智,巧妙的躲过一劫,成功化险为夷,脱离险境。
曹操行刺董卓,应当是其平生的一件大事,可是这件事情在史料中却只字未提。当然曹操在董卓横行天下时逃出洛阳,还是确有其事的。《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异性姓名,间行东归。"裴注引王沈《魏书》"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曹操出逃洛阳的真正原因是不愿意和董卓合作,而并非行刺董卓事件败露。其实历史上曹操行刺的不是董卓而是十常侍为首的张让。裴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太祖尝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而真正刺杀董卓的人不是曹操,而是一个叫伍孚的人,越骑校尉汝南人伍孚,为人正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臣。伍孚一天欲行刺董卓,反而被董卓抓住:"你想造反?""你非我君,我非你臣,何反之有!" 伍孚刺杀董卓一事在《三国志》以及《后汉书》中都有记载。可以说历史上曹操并没有刺杀董卓,但是小说有意将这个事件放在曹操的头上,目的是突出曹操对董卓的厌恶,以及为国效力的忠心形象,曹操的英勇行为也更加凸显。
又如《曹操起兵伐董卓》一节,曹操置办酒席,邀请卫弘到家中做客,曹操感悟到:
如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罔上,着实令天下人痛恨。曹操只是想扶社稷,但恨自己力量不足。卫弘看曹操是个英雄,愿以家资相助。曹操十分高兴,聚义兵,以讨伐董卓。嘉靖本称曹操兴兵起董卓,欲为天下除害。然而据史书记载,此举是乔瑁的行为,裴松之注引《英雄记》:"东郡太守乔瑁,诈作京师三公遗书与州郡,陈卓罪恶。"小说将这一史实移花接木,显示曹操匡扶救国的决心。再如《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待人才的态度是真实且宽容的,尤其是对待刘备,不仅视他为英雄,而且大加赞赏。"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慧眼识英才,他对天下的诸侯逐一评论,虽然目中无人,但是对每个人的评价都直击本质要害,对于刘备曹操则怀着赏识的态度,他道出刘备与其他诸侯的不同之处,赞赏刘备乃一介英豪,可见曹操对英雄的惺惺相惜和豪迈之气。
作为一代军事家,曹操的英雄形象集中表现在他的军事战争当中。如官渡之战,史书只是做了简单地描述,但是罗贯中将这一战役做了细致的描写,场面的铺陈,双方战术的运用,使曹操的军事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曹操的军队精良,但数量不足,且粮草有限,不宜于持久作战,速战是曹操取得胜利的法宝。袁绍的谋士田丰、沮授都意识了这一点。但是袁绍不肯听从下属的意见,对待曹操显得非常犹豫。在战争的初期,两军对垒,曹军大败,退回官渡;在双方的相持阶段,退回官渡的曹操不得不死守阵地,因为此地是曹操的最后一个屏障,此时袁绍逼近官渡,审配出谋建议筑土成山,万箭齐发,企图瓦解曹营守城的意图,刘晔则献出计策用石车攻破。守住袁绍的攻击;审配紧接着提议趁曹操不备,打通地道,直通曹操本营,用水攻。刘晔根据对方的变化积极献策:
围绕城池挖掘长堑,地道必然无用。曹操善于采纳谋士的建议,抵挡了袁绍迅猛的攻击。
然而双方在官渡相持了近一个月,由于粮草不足,且人困马乏,袁绍势大,曹操心生退意,曹军士弱,与当初速战速决的初衷所背离。曹操守官渡一个月,欲回许昌,荀彧上书曹操:眼下军粮虽少,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艰难。当时刘、项双方都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处于被动。您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锐气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万万不可失去。荀彧的意见很明确,此时属于关键时期,谁先放弃就属于被动,应以守待攻,以逸待劳。
就在这万分紧张,双方斗智斗勇,任何决策都有可能改变双方命运走向的时刻,一个戏剧性的事件彻底转变了双方的局面,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曹操命荀彧从许都发粮草,半路却被袁绍手下的许攸截获,此时许攸料到了曹操粮草不足,便建议袁绍攻打许昌,首尾相攻,必破曹军。但袁绍听信谗言,大骂许攸,许攸一气之下,前来投奔曹操。曹操对于许攸的来降,并不怀疑,果断采用了他的建议,火烧乌巢,大破袁绍,从而扫除了自身最大的障碍,平定北方。可以说官渡之战的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在这场战役中成为胜利者,他知人善用,且用人不疑,以极高的智慧和勇气在和与自身力量强大的袁绍较量的过程中取得胜利。官渡之战的胜利在于双方主将如何用人的问题。这里边小说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袁绍一再谋而未决和曹操对谋士的一再信任从而出奇制胜。曹操北方最大的忧患已经扫除,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土地兼并战争以曹操的胜利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社会得到安定,这也是百姓人民的普遍愿望。
小说往往通过人物的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在众多英雄当中,曹操的英雄之气更高人一筹。如《白门曹操斩吕布》曹操之所以能胜吕布,并非曹操战之有功,而是吕布的性格弱点所导致。从曹操与吕布、陈宫的对话可以看出曹操的性格特点。"操坐在门楼上,使人请玄德,同关张至楼上……布叫曰"缚之太急,乞缓之!曹操喝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曰容申一言而死,操曰:且稍解宽……"对于是否杀吕布,曹操怀有迟疑的态度,他对于失去这个天下豪杰感到可惜,但他心自有主意,只是想征求一下刘备的意见,然而刘备的一句话坚定了曹操的决心"明公不见侍丁建阳,董卓乎?"曹操点头表示赞同,后曹操大笑刘备之虚伪,吕布之无谋,是曹操想试探人心,同时也体现出曹操看人的准确性。对于陈宫,曹操确实有不杀他之意,陈宫被擒,曹操问他"今日之事,当如何?"陈宫回答:"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甘心也。"曹操又问,奈老母如何?陈宫的回答十分悲壮:"吾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之存亡,在于明公也;""吾闻施仁政于天下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亡,在于明公也;请就出戮,以明军法,曹操起身泣而送之……"对于陈宫,曹操虽然与他有过节,但却不计前嫌,设法挽留可惜陈宫决心已死,这样一位可歌可泣的忠义之士令人敬仰,后曹操承诺养其一家老小,从侧面看出曹操宽容的内心,有血有肉的个性,并非完全被自私自利,残暴无度所取代。
二、与史实相比,嘉靖本也不惜笔墨,深化了曹操的奸雄形象。
曹操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逐鹿中原的英雄人物,不可避免的带有特殊时代的烙印,如他的专权,残忍,奸诈的性格特征,都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产物。而这些特征都被罗贯中活灵活现的描绘出来了。当然,对于曹操的这些特点,尤其要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当中,不要笼统的贴上一坏到底的标签,而是要全面,具体的认识。作品在刻画曹操形象的时候,以《三国志》为主要蓝本,既忠于史实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通过尊重曹操基本的生活面貌和生活逻辑,对史书中的材料符合自己创作原则的予以保留,不符合的给以舍弃,甚至对一些情节进行夸张渲染,使曹操的形象更加生动、饱满、真实、完整。这种情况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作者在描述一些曹操负面形象事件的时候,一些符合历史情节的事件,罗贯中毫不伪饰的予以披露,如实的参照并且铺陈情节。
如"曹操会兵击袁术"一节,曹操大军三十多万进军袁术,军粮耗费非常庞大,又逢大旱之年,不过数月,粮草殆尽。为了稳定军心,曹操命令粮官王垕将军粮克扣,然后又借王垕的头来平息众怒、稳定军心。这件事史书确实有记载,《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 尝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日:"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日:'善。' 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 乃斩之。"牺牲一人确实起到了稳定军心,服务大局的作用,这也是作为政治家的曹操特有的手腕,但是手段过于残忍,典型的表现出曹操欺诈的性格特征。
第二、一些情节基本符合史实,罗贯中只是做了的改动,艺术化的虚构更加突出曹操奸诈的性格特征。如"衣带诏"的故事,根据史书记载,建安四年,董承接到了汉献帝藏在衣中的的密诏,与吴子兰、王服、刘备等形成反曹集团对抗曹操。但是第二年事情被曹操察觉,董承等人皆被诛杀,只有刘备幸免于难。建安二十三年耿纪、韦晃、吉本等起兵反曹失败,也被杀,这些故事就是衣带诏题材的来源。事实上董承反曹与吉平反曹相隔十九年,二者本来毫无关系,但《演义》却把吉平列为董承集团的成员之一,而且吉平原来是太医,小说借此引申出他在为曹操治病期间暗下毒药,被发觉后遭受严刑拷打,终有不屈而死的情节,以显示曹操的残忍和凶暴。历史上的董承,并非如嘉靖本中所描述的是一位忠臣,据裴注引《献帝起居注》所言,董承在密谋反曹的时候,曾经对王子服说过这样一句话:从前吕不韦把子楚当做"奇货"加以利用,当上了秦国的丞相,我们就是现在的吕不韦。其实董承真正的目的是打着忠于献帝的旗号,进行政治投机,以壮大自己的势力。
罗贯中承袭宋元讲史的说法,把董承想象成忠臣,以便与奸臣曹操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与史实不符,作者只是巧设情节,为突出曹操奸诈不仁。曹操虐杀无辜,罗贯中客观描述了曹操的丑恶行径,这也是曹操性格中阴暗的一面。历史上的曹操的确害人较多,在他征战天下的三十多年中,不该杀、误杀、或明知故杀的也为之不少。最容易引起读者愤怒的情节如华佗被杀,近侍遇害等,作者依据具体的史实也毫不伪饰,虽然一些情节经过具体的加工,但大多数都合情合理。如许田射猎,显示曹操跋扈不臣与专权儹越的性格特征。汉献帝命曹操射鹿,曹操讨天子的雕工、金批箭射中一鹿。大臣们都以为是皇帝射中的,齐声高呼万岁,此时曹操纵马而来,用身体遮挡在皇帝面前,以迎接众大臣的朝拜,引得众皆失色。然而,"许田射鹿"的情节,并不见于史,按照史书的说法,《蜀记》只说刘备在许都时,曾经与曹操共同打猎,没有说曹操请献帝田猎。
罗贯中将此情节移花接木,以曹操公然的欺君行为,对满朝的文武大臣进行试探,充分显示了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嘴脸。再如《曹操兴兵报父仇》这一桥段。
黄巾军起义,曹操的父亲一家老小赶赴兖州投奔曹操。路过徐州的时候,徐州牧陶谦知道曹操势大,于是便款待曹嵩两日,随后命手下张闿护送。张闿本是黄巾军的余党,又看到曹嵩随性携带许多财物,便在护送曹嵩的途中把他一家老小杀害,财物被掠夺一空。
曹操听说全家被杀,切齿曰:"杀父之仇,极天际地,如何不报!"曹操带领三万人马,杀尽徐州百姓,"且说曹操大军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山无树木,路绝人行"其状况之残酷,令人发指。然而曹操为什么要杀陶谦?小说中的原因是曹操的父亲被陶谦所杀害,据史书记载,曹嵩一家的死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被陶谦部下张闿所杀害,如裴注引韦昭《吴书》:太祖迎嵩,辎重百余辆。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第二种说法是被驻守阴平的陶谦部将袭杀,见《后汉书·陶谦传》和《资治通鉴》:"前太尉曹嵩避难在琅琊,其子操令泰山太守应邵迎之。嵩辎重百余辆,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掩袭嵩于华、费间,杀之,并少子德。"第三种说法,被陶谦所杀:"嵩在泰山华县。
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小说在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了第一种说法,一方面刻画陶谦老好人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有意刻画曹操残暴不仁,杀人如麻的一面。事实上,曹操历史上曾经两次攻打徐州,在嘉靖本中只合为一次,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徐州与兖州相邻,曹操整处于事业的发展期,攻打徐州是迟早的事情,曹嵩之死为曹操提供了攻打徐州的机会,曹操的政治目的更加明显,小说的巧妙的将曹操的政治目的淡化,突出曹操的残酷无情,其丑恶嘴脸入木三分。如果说曹操对待政敌的态度是残酷的话,那么一些情节中曹操对待手下的残酷无情会更加突出曹操的残酷形象。如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荀攸,一生为曹操大大小小的战争运筹帷幄,立下汗马功劳,但只是因为不赞成曹操自尊为魏公和魏王, 就被曹操杀害至死;崔琰因反对曹操自立魏王, 也被杖杀在狱中。这些表现了曹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专横跋扈。 但史实并非如此,荀攸、崔琰的死,并不是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三国志· 魏书·荀攸传》记载荀攸是跟从曹操征孙权的途中病死的。然而作者简略史实,增添虚构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曹操身上具有的一些恶劣品质,而小说中曹操的这些恶劣品质,大抵是历史上的曹操所具有的。但是,并不能因此把小说中的曹操形象同历史上的曹操形象完全等同起来,因为作者在塑造曹操的形象的时候,除了从史料中汲取素材外,显然选取了符合自身道德审美评判进行了再创造。在表现曹操的狡诈残暴、损人利己的方面,小说是比历史要鲜明、生动、突出得多的。
再如曹操杀孔融。孔融是三国时期的名人,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被曹操所杀,作品为了突出曹操的残暴不仁,对忠义之士的迫害,对曹操杀害孔融这一事件详加描述。历史上曹操确实杀了孔融,这一点我们无需违饰,历史上的的孔融经常出言不逊,常含讥讽曹操。建安九年,曹操攻占了邺城,曹丕纳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闻听此事,写了一封信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事实上武王伐纣之后斩妲己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是曹操还以为孔融为博学之人,也许此言另有出处,没有悟出孔融是在讥讽自己。后来曹操问孔融此语出于和典故,孔融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而。"以此来讽刺曹操没有学问。建安十二年,曹操要讨伐乌桓,孔融又嘲讽曹操:"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又因为当时天有灾荒,加上连年的征战,军费浩繁,曹操为了节约粮食,曾经发布禁酒令。孔融却不以为然,上书反对,书中所言,多侮谩之词:"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但是曹操为人外宽内忌,所以对孔融数次不恭的对待,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是的懊恼。这是孔融遭受杀害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一点原因是曹操杀害孔融的主要原因,即曹操把孔融当做自己事业前进的障碍。《后汉书·孔融传》中,孔融曾经上书称不建议朝廷实施诸侯制度。这实际上是在点明曹操会将邺作为自己的政治中心,因此曹操担心孔融会时常的发表这样的言论,阻碍自己大业的完成,因此有想要除掉他的可能。但是《演义》在描述这个情节的时候,没有采用以上的史料,而是通过铺陈渲染了一个事件:曹操起军要去征讨江南,这时孔融上谏:
"刘备,刘表皆汉室宗亲,不可轻伐;孙权虎踞六郡,且有大江之险,亦不易取。今丞相兴此无义之师,恐天下之失望。"曹操将孔融喝退。孔融出府,仰天长叹曰:"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后来有人将此言汇报给曹操,并且添油加醋诋毁孔融,导致曹操大怒,下令将孔融弃市处死。小说中的思想倾向是拥刘贬曹,孔融是仁义的化身,孔融反对曹操攻打刘备、刘表,是反对不仁之人;曹操杀害孔融,是对仁德的践踏。作品通过这一情节的虚构,把曹操的自私、残暴鲜明的刻画出来,予以揭露和鞭挞,令人痛恨。
三、嘉靖本刻画曹操矛盾的性格特征。
诚如前面所言,《三国志》、裴注《三国志》、《平话》对于曹操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陈寿、裴松之、习凿齿等人的观点也都大相径庭。陈寿的《三国志》视曹魏为正统,曹操乃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人物。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力求史料的充实完备,至于后来的习凿齿、朱熹等人,则是彻底的拥刘反曹的代表。可以看出的是上述人所着述的作品,有其自身的评价标准,观点也有相互悖离之处,但是对此罗贯中没有舍弃,而是一一的予以兼收并蓄,换句话说,"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面前,他审慎、矛盾、举棋不定。他在尊曹和抑曹两派之间徘徊。"而这种对于曹操相互矛盾的态度,构成了曹操复杂的人物性格特征。
以嘉靖本中《魏太子曹丕秉政》为例,这一节叙述了曹操之死,以及后人的诗、评、论、赞对于曹操的评价,如第一首"史官"的诗:"雄哉魏太祖,天下扫狼烟。动静皆存智,高低善用贤。长驱百万众,亲注《十三篇》。豪杰同时起,谁人敢赠鞭?"这首诗首联赞美了曹操的雄才大略,有席卷天下的气势。颔联赞赏曹操的智慧出众,任人唯贤。颈联强调曹操的军事才能突出,善用兵法且亲自作注,尾联对曹操的高度肯定,称曹操为同时代的英雄豪杰,无人能比。此诗之后,罗贯中又引用了"史官"的《曹操行状》一文,文中对曹操的"知人善察"、"随能任使"、"赏罚分明"、"文武双全"等等。《行状》之后,又引用了一段陈寿《三国志》中的评语,曹操乃"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陈寿的评语之后,《演义》又引了"宋贤"的诗作:"智谋超越数员将,才德惟悭万乘君。 虽秉权衡欺弱主,尚存礼义效周文。"这首诗的前两句,言曹操的智谋超群,但才能与君王相比,还略有不足。后两句说曹操有专权欺主的嫌疑,但却把他比喻成周文王。这首诗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参半,总体还是客观的评价。当然这些人对于曹操的看法,较多的是正面的肯定,将曹操定性为有智谋,知人善任,文武双全的正面形象。可是另外两首诗对于曹操的评价,与前面相比,大有针锋相对,相互抵触的含义,其中署名"前贤"所作的一首诗是这样论述曹操的:"杀虚堕泪,对客强追欢。遇酒时时饮,兵书夜夜观。秉圭升玉辇,带剑上金銮。历数奸雄者,谁如曹阿瞒?"这首诗强调曹操为人虚伪阴险,对待皇帝有不恭敬之嫌,尾联称曹操为奸雄,显示了极为负面的评价。再看第二首:"堪叹当时曹孟德,欺君罔上忌多才。昆吾直上金銮殿,蔓草空余铜雀台。邺土应难遮丑恶,漳河常是助悲哀。临风感慨还嗟叹,向日奸雄安在哉?"与上一首诗相比,更显示出对于曹操的负面评价,此诗言曹操生前势大,死后萧条,颈联强调曹操丑恶,说明曹操死后恶名流传,尾联仍然将曹操定性为奸雄。"这两首诗都对曹操进行了极为负面的评价,然而当我们将这两首诗与前面的诗文联系起来,看到历代文人对于曹操的评论,有着相互矛盾和悖逆的倾向。"当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一方面罗贯中忠于史实,如《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符合这些历史事实的罗贯中都不作较大的改动。才出现了小说中所表现出曹操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小说还吸取了其他史籍及民间传说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对于曹操的形象大多都是诋毁的,拥刘贬曹的道德倾向贯穿民间文人以及民众心理始终,因此会呈现出曹操"奸雄"的形象,既"奸"且"雄".在乱世,曹操是一个奸雄,奸指的是他的权诈,有手段;雄,指的是他的英勇,胆力过人。看似游离的评价体系,确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曹操所做的一切,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志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因此他的手段会有些极端,与其他人相比如袁绍、吕布等人,其残酷程度更加明显,而这些正是那些向往明君贤主的民众文人所反对的,在这方面,刘备虽然伪善,但在仁德方面要比曹操做的好一些,所以作为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曹操既有着过人的政治本领,又有着残酷的性格特点,这些一同构成曹操形象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曹操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完整、真实。
总之,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从总的看来,对曹操形象的否定远远超过了对他的赞许,与历史上的曹操原型有一定距离的,曹操在《三国志》中是一个超群的政治家,军事家,到了罗贯中笔下成为了一个其"奸雄"形象突出的,"英雄"形象淡化的复杂艺术典型。小说一方面刻画了他雄才大略、平定北方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又根据自身的爱憎塑造了曹操奸诈诡谲的"奸雄"形象。一面英雄一面奸雄,或者两个形象相混杂融合,在小说中都有所体现,这与罗贯中对待史料及民间传说的态度有关,因为他在创作的过程中对情节有所增改,但是也与贯穿民众心中始终的拥刘贬曹思想倾向一致。当然曹操的形象是不朽的,正是其形象复杂的原因,才引来无数人的评价,这也为后来毛评本《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蓝本和借鉴。
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最主要的着作形式,但它并不只限于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范围,好的诗话在此基础之上还反映出作者的文化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格精神。王夫之的《姜斋诗话》正是如此耐人解读并令人青睐。它是一部着名的文学理论着作,是清代...
一、引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对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一历史事实,一直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诸葛亮斩了马谡,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马谡是病死或自杀。笔者注意到,双方争论的焦点是物故一词。《三国志》里的《马谡本传》提到马谡的...
李商隐(813-858),是中国爱情诗创作上的杰出代表。他继承前人的诗歌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商隐的诗歌被历代评家视为侧僻、难解。元代著名历史学家元好问(11901257)就曾叹道:诗家总爱西昆好,...
《诗经》作为原典,本身就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往学者们多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这恰恰打开了读者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沟通的大门.本文将从情感角度对《周颂闵予小子》组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了解其中更为深层的文化意蕴及《诗经》时代...
\郑珍,字子尹,1806年出生于贵州遵义的一个儒医之家,卒于1864年,清代诗人,经学家,古文家,在绘画、书法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清史稿》称他为西南巨儒。他在少年时代就充满豪迈之气与宏伟之志,《和渊明饮酒二十首》道少志横四海,夜梦负天飞,二...
河东裴氏产生于春秋时期,崛起于两汉之际,发展并鼎盛于魏晋隋唐之时,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涌现出众多名宦,文武兼有,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家族获得了强大的政治优势。此外,作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衣冠大族,它在文化方面同样具有优...
宋代的宗教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的一大转折。赵宋王朝是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频繁的朝代,社会的苦难成为滋生宗教的温床。。其间佛道俩教虽有冲突,但总体上呈现了一种兼容并蓄、文化共融的特征。受此影响之下,成书...
自明中期始,诗坛的主流是前后七子的齐气与公安、竟陵之楚风交互称霸,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卷入这场旷日持久的文化角逐之中。而在江南一带,仍然有许多文人在强势主流话语之外保持独立的吴蟎特色。明代中后期诗坛实际上是在三种不同地域诗学的相互抵抗、相互包...
古代笔记小说是指杂录志怪、传奇、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其中有不少书史相关的资料。近来读此类著述,发现三个小问题,或可以校正当代著述,或可校正古代书家之言,或可考证人物名实之来由,现裒录于此,略加考证...
2古典诗歌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国是竹的故乡,又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竹植被的种植范围辽阔,种植竹的历史悠久,竹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竹能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国人发现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