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孙作云的神话学研究,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神话学的发展。并且对构建中国神话学做出了新贡献。通过对神话的解读,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新的神话学角度:对夏商周三代的图腾神话溯源,这是神话学研究的一个新突破;对"龙"图腾神话的重新阐发,从鲁迅先生、闻一多先生对龙形象研究的基础上,对龙图腾神话又有了新的解释和发展;对游戏钩稽神话的科学探讨,从现存民俗中的游戏角度去考察历史的真相是孙作云导夫先路的。所以说,孙作云对神话学的贡献独特而新颖。
在方法论方面,孙作云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特别是结合民俗学、考古学、神话学等多种方法,以求历史真实。这对于孙作云方法的研究对日后的学术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孙作云神话研究的方法是多元的,他综合运用神话、考古、民俗等方法,对许多遗存资料做多方面的考证,并相互印证,以最大限度探求神话蕴含的文化内涵。这种多领域、综合的方法对日后的神话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孙作云的学术成果虽然丰硕,但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所以客观的评价孙作云在神话学领域的地位及贡献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严复。社会通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岑家梧。图腾艺术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4]何新。诸神的起源[M].上海:三联书店,1986.
[5][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6]朱狄。原始文化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8.
[7]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8][美]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M].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9][英]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0]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苏]海通。图腾崇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12]陈建宪。神祗与英雄[M].上海:三联书店,1994.
[13]吴格言。中国古代求子习俗[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
[14][美]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5]张岩。图腾制与原始文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16]史宗主。20 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1995.
[17]陈勤建。中国鸟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18]潜明兹。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9]王大有、王双有。图说中国图腾[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0]茅盾。茅盾说神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1]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2]邓乔彬、赵晓岚。学者闻一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23]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5]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传说[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26]孙作云。诗经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27]孙作云。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28]刘景华。文化、社会、人类学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29][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0]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31]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观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2004.
[32]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3]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34]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5]潜明兹。民间文化的魅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6]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二、期刊论文:
[1]胡新生。周代傩礼考述[J].史学月刊,1996,(4)。
[2]常金仓。古史研究中的泛图腾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3)。
[3]贺学君。中国神话研究百年[J].社会科学研究,2000,(5)。
[4]李娟。中国古代感生神话非图腾崇拜说初论[J].唐都学刊,2002,(4)。
[5]陈泳超。闻一多神话研究解析[J].文化研究,2003,(3)。
[6]吕微。传统经学与现代神话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9)。
[7]黄震云、杨胜朋。20 世纪神话研究综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1)。
[8]龙文玲、闻一多〈伏羲考〉与中国神话学研究的转型[J].文化研究,2004,(4)。
[9]钟宗宪。图腾与中国神话研究的迷思[J].民族文学研究,2004,(1)。
[10]储冬爱。茅盾、闻一多神话研究的比较[J].广西民族研究,2004,(4)。
[11]郑守江。孜孜以求,追溯民族文化之源--论闻一多的神话研究》,2004,(2)。
[12]李丽丹。中国神话研究现状:进程中的反思--以 2004 年神话研究为中心的分析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
[13]李娟。后稷图腾感生说质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14]代云红。"媒介场"视域中的"多重证据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6)。
[15]朱仙林、曹书杰。孙作云与中国古代神话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11,(4)。
[16]姚向奎。孙作云的图腾观[J].河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2012,(1)。
三、学位论文:
(一)硕士论文:
[1]黎藜。中国上古女神神话演变[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2.
[2]闫红艳。西王母神话的流变及民俗文化的形态[D].延吉:延边大学,2006.
[3]杨茜。茅盾神话思想初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4]姚向奎。孙作云民俗思想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5]杜亮梅。鲁迅与先秦神话传说[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8.
[6]姜珊珊 .孙作云史学思想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二)博士论文:
[1]张文安。中国神话研究与文化要素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2]韩雷。神话批评论--弗莱批评思想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3]汪楠。20 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最主要的着作形式,但它并不只限于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范围,好的诗话在此基础之上还反映出作者的文化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格精神。王夫之的《姜斋诗话》正是如此耐人解读并令人青睐。它是一部着名的文学理论着作,是清代...
一、引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对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一历史事实,一直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诸葛亮斩了马谡,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马谡是病死或自杀。笔者注意到,双方争论的焦点是物故一词。《三国志》里的《马谡本传》提到马谡的...
李商隐(813-858),是中国爱情诗创作上的杰出代表。他继承前人的诗歌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商隐的诗歌被历代评家视为侧僻、难解。元代著名历史学家元好问(11901257)就曾叹道:诗家总爱西昆好,...
《诗经》作为原典,本身就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往学者们多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这恰恰打开了读者与《诗经》时代社会生活沟通的大门.本文将从情感角度对《周颂闵予小子》组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了解其中更为深层的文化意蕴及《诗经》时代...
\郑珍,字子尹,1806年出生于贵州遵义的一个儒医之家,卒于1864年,清代诗人,经学家,古文家,在绘画、书法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清史稿》称他为西南巨儒。他在少年时代就充满豪迈之气与宏伟之志,《和渊明饮酒二十首》道少志横四海,夜梦负天飞,二...
河东裴氏产生于春秋时期,崛起于两汉之际,发展并鼎盛于魏晋隋唐之时,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涌现出众多名宦,文武兼有,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家族获得了强大的政治优势。此外,作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衣冠大族,它在文化方面同样具有优...
宋代的宗教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色,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的一大转折。赵宋王朝是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频繁的朝代,社会的苦难成为滋生宗教的温床。。其间佛道俩教虽有冲突,但总体上呈现了一种兼容并蓄、文化共融的特征。受此影响之下,成书...
自明中期始,诗坛的主流是前后七子的齐气与公安、竟陵之楚风交互称霸,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卷入这场旷日持久的文化角逐之中。而在江南一带,仍然有许多文人在强势主流话语之外保持独立的吴蟎特色。明代中后期诗坛实际上是在三种不同地域诗学的相互抵抗、相互包...
古代笔记小说是指杂录志怪、传奇、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其中有不少书史相关的资料。近来读此类著述,发现三个小问题,或可以校正当代著述,或可校正古代书家之言,或可考证人物名实之来由,现裒录于此,略加考证...
2古典诗歌竹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国是竹的故乡,又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竹植被的种植范围辽阔,种植竹的历史悠久,竹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竹能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国人发现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