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使用小直径 3.5 mm 皮质骨螺钉对胫骨平台塌陷型骨折施行木筏式固定的趋势, 并得到学者们的支持。 经生物力学测试表明用 4 枚 3.5 mm皮质骨螺钉对胫骨平台塌陷型骨折施行木筏式固定比用 2 枚 6.5 mm 松质骨螺钉固定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若采用克氏针束网状支撑固定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增加了力的受力面积,使应力分散,然而它是否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本文就克氏针束网状支撑固定与 2 枚 3.5 mm 皮质骨螺钉固定在自行设计的骨折模型上进行了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铁质材料圆形骨折模型制作框架10 个,内径为 49.3 mm,外径为 57.6 mm,高为 26.0 mm。其中 5 个在圆形框架的一侧靠近上端留有直径2 mm 的圆孔 8 个, 另 5 个留有直径为 4.0 mm 的圆孔 4 个。 以猪胫骨制作成了“T”形骨折模型。
1. 2 造模与分组 骨折模型正面三骨块在同一平面,背面骨折处则被掏空。再将骨折模型分别用 8 枚1.5 mm 克氏针网状固定及 2 枚 3.5 mm 皮质骨螺钉固定。螺钉与框架边缘紧密接触,克氏针则与框架边缘保留 10.0 mm 距离(如图 1)。 40 个骨折模型,分为两组,试验组 20 个,采用 8 枚 1.5 mm 克氏针束网状固定,对照组 20 个,采用 2 枚 3.5 mm 皮质骨螺钉固定。 再将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分两组,每组 10 个标本,一组用于面压缩试验,另一组用于点压缩试验。
1. 3 试验方法 面压缩试验采用直径为 23.0 mm的半圆柱体对骨折部位进行全面接触压缩, 点压缩试验采用直径为 14.0 mm 的圆柱体对骨折部位进行压缩,压缩点安放在“T”形骨折的汇合处。 每个骨折模型采用 SHT 系列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0~250 KN)进 行测试 ,以 2 mm / min 的 速度对骨折模型进行压缩,压缩执行国家标准:GB7314-87。 压缩(位移)5 mm 定义为骨折固定失败。
1. 4 观察项目与方法 收集两组试验位移(mm)及相应的负荷(N)数据测量结果,采用 Excel 2003 版本软件收集。 负荷(N)除以压缩面积(mm2)即得到骨折固定的强度(N/mm2)。 并分别绘制出面压缩试验和点压缩试验两种固定方法的负荷(N)-位移(mm)曲线图。
1. 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绘制成负荷(N)-位移(mm)曲线图,样本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 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在所有的骨折模型生物力学测试中, 压缩 (位移)5 mm 系统即自行停止压缩。 由计算机读出负荷(N)-位移(mm)数值。 固定每个骨折模型的克氏针、螺钉均有弯曲变形,但克氏针弯曲度明显小于螺钉。
两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见表 1-2。 两组面压缩试验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认为两种固定方式在面压缩试验中生物力学性能接近。 而两组点压缩试验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因此,认为两种固定方式在点压缩试验中固定力量有明显差异, 克氏针束网状固定抗点压缩应力比螺钉固定有明显生物力学优势。
两种固定的负荷(N)-位移(mm)曲线图分别见图 2 和图 3。 由图 3 可见,螺钉固定组压缩(位移)至1.72 mm 时,出现负荷最大值,表明骨折固定完全失败。 而网状固定,随着压缩(位移)的增加,抗压缩力也不断增加。在面压缩试验中,克氏针束网状固定组骨折模型压缩(位移)5 mm、负荷移除后,骨折移位有一定程度的自动回复,而螺钉固定组负荷移除后,骨折部分依然保持 5 mm 移位,没有丝毫自动回复。
在点压缩试验中, 克氏针束网状固定组骨折模型压缩(位移)5 mm、负荷移除后,骨折移位基本上自动完全弹起复位,而螺钉固定组,骨折则完全移位,甚至有新的骨碎片出现。
3、 讨论
Benirschke 等认为多枚直径小的螺钉固定胫骨平台 Schatzker Ⅲ型骨折,能够增加骨折的固定面积,而使固定应力分散,提高固定的效果。 Beris 等证实软骨下克氏针束固定,当患者不负重时,能防止骨折复位丢失,能够保护关节软骨。 Weimann 等采用 jail 技术, 运用 3 枚螺钉对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施行“荻”形固定,较用 2 枚螺钉施行平行固定具有明显的生物力学优势。 克氏针束网状支撑固定增加了固定的面积,固定后使胫骨平台形成一个整体,因而能使固定应力分散。 单根 1.5 mm 克氏针刚度低于3.5 mm 皮质骨螺钉,但其弹性好 ,并且多根 1.5 mm克氏针联合起来, 刚度则迅速增加。 在面压缩试验中, 固定结构受力均匀, 压缩力均匀分布在骨折面上,经生物力学测试表明,两种固定方式生物力学性能接近。然而,点压缩试验中,固定结构受力不均匀,压应力集中分布在某一点(骨折区域),经生物力学测试表明, 克氏针束网状支撑固定明显优于螺钉固定。 这也就证实,在网状固定中,能够使固定应力由点及面向整个固定结构分散,而提高固定效果。网状支撑固定能够对整个骨折面进行支撑固定, 而支撑钢板-螺钉固定只对螺钉经过的骨折区域起到支撑固定作用,而螺钉没有经过的区域,则只能靠钢板、螺钉的挤压固定。 支撑固定的力量显然高于挤压固定。 同时,因为克氏针具有弹性,所以克氏针束网状支撑固定也是对骨折施行弹性固定。 这在生物力学测试中也得到证实,即在压应力移除后,骨折移位能有一定程度的自行回复。在人正常行走步态中,膝关节最大的应力负荷为 20 kg/cm2, 即 最大强度为1.96 N / mm2。 稍低于螺钉固定点压缩试验中的强度,但显然低于网状固定点压缩试验中的强度。 这也就是说,对胫骨平台骨折施行网状支撑固定,术后膝关节能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不会造成骨折复位丢失,但如果采用钢板-螺钉固定,对术后膝关节能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则应持谨慎态度。
临床上一个最佳的骨折固定, 应是实现固定器的每一部分都能以最少的约束使伤骨以几何不变体系固定于固定器。而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后,要求这个整体的组合是“弹性”的组合,且组合为几何不变体系。 这个组合应当是:①固定稳定;②无功能替代;③断端得到的是生理应力。经动物实验初步得出恒定生理应力(愈合应力)区间[0,0.87] kg/mm2及生理应力最优值 0.435 kg/mm2,即 4.238 N / mm
克氏针网状束固定通过连接杆与胫骨干的 Schatz 针联合成几何不变体系,调节连接杆螺杆,能给骨折面施加恒定的生理应力,对骨折施行弹性固定。克氏针经皮穿入,对软组织损伤小,经生物力学测试表明固定稳定,对生理应力的最优值 4.238 N/mm2,克氏针束网状固定完全能承受。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的关节内骨折,涉及关节面的破损。临床上的Pilon骨折常合并有腓骨下端骨折以及皮肤和软组织的损伤。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车祸等导致的Pilon骨折越来越多。因此为了保证术后恢复的效果,对Pilon骨折的...
距骨骨折约占足部骨折的3%,而距骨颈骨折占距骨骨折的50%~80%.由于发生率较低,以往对它的研究较少。脆弱的血供和广泛的软骨关节面损伤可能导致距骨缺血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距骨颈骨折需有效的复位和牢靠的固定,以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切开复...
腰椎滑脱症(ThelumbarSpondylolisthesis)是指因为多种先天因素或(和)后天因素导致的两个相邻腰椎椎体之间的滑移[1].腰椎滑脱在骨科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腰椎滑脱患者在就诊时便已经出现明显症状,需要及时给予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
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及对结核认识的深入,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多,每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近年来,文献报道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取得满意的疗效,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但也有诸如破坏脊柱后柱、病灶清理不彻底等缺...
近些年以来,受交通事故频发等因素影响,使得小腿骨折病症病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阶段,临床治疗小腿骨折多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该类治疗方法过去只是在临床治疗期间用作临时固定使用,伴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步研发出各式各样的固定支架,该...
胸腰椎损伤AO分型中B1型损伤是指脊椎后方韧带结构损伤,可造成胸腰椎脱位,伴椎体前缘小部分撕脱骨折,和(或)后方小关节骨折。对于该类损伤患者临床上经椎弓根置钉固定节段不一,目前仍无统一标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对12例胸腰椎骨...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70岁,该部位骨折极少发生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畸形;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病死率15%~20%。积极早期手术治疗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关键步骤之一。本院选择使用外固定架...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存在内固定失败率较高的问题,往往需要Ⅱ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治疗[1].由于此类患者多合并局部骨量差、螺钉存留、髓腔畸形、骨缺损或潜在感染等,Ⅱ期行全髋关节置换具有一定的风险,且临床效果不如Ⅰ...
对于内固定失败的髋部骨折患者予以人工关节置换术补救治疗, 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可挽救髋关节功能, 且并发症少, 安全性高, 值得在内固定治疗失败的髋部骨折中应用。...
胸腰椎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引起,占脊柱骨折首位。最为常见的是压缩性、爆裂性骨折,分别占胸腰椎骨折的58%~89%和17%。其临床特征是脊柱的前柱和中柱遭受压缩性损伤,椎体高度丧失。非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存在一定困难,主要表现为压缩椎体高度难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