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内外源因素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6-03-27 共475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学生行为决策中安于现状偏差问题探究 
【第一章  第二章】安于现状偏差的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章】大学生行为决策是否存在安于现状偏差  
【第四章】内外源因素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  
【第五章】安于现状偏差的心理机制  
【第六章  第七章】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机制结论 
【参考文献】高校学生安于现状偏差在决策中的实证参考文献


  4实验二内外源因素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

  4.1实验目的

  探讨内外源因素对现状偏差的影响,且在不同的决策情境中,内外源因素的影响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内源因素主要指被试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外源因素主要指同伴和他人的推荐。

  4.2研究方法

  4.2.1被试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在读学生144人,裸眼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没有阅读语篇障碍,被试未了解过有关安于现状偏差的概念,以前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

  4.2.2实验材料的编制、评定和匹配

  实验材料与实验一类似,采用的都是学习、实践、消费和娱乐四个决策类别,每个类别下的情境也一样,根据情境和实验要求将材料重新编制,每个情境下还是有四个决策版本,分别为:现状版本,内源冲突版,外源冲突版,内外源冲突版本。

  实验情境虽与实验一相似,但在不同的版本中会插入一句不同的关键句,以便对版本进行设置,在现状版中,默认选项设置的是A选项,B选项为内在因素所导致的选项,C选项为外在因素所导致的选项,如材料中的自身感兴趣就为内源因素,同学推荐就为外源因素。通过以上设置,保证每个情境有四个版本,现状版,内源冲突版,外源冲突版,内外源冲突版。

  实验材料举例:

  学习-选课:(现状版)每学期初,学校都要求学生选修一门选修课,每个学院都有三门可选的课程。

  因担心有学生错过了选课时间而没法选课,因此,学校会随机的给大家设置一门课,学生可以在选课期间自行修改。你们学院可选的有《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等三门课,默认设置的是《中国近代史》,你对这几门课的内容和授课老师都不是很了解。这时候你可能会选择哪门课程:

  A、《中国近代史》

  B、《中国古代史》

  C、《中国现代史》

  (内源冲突版)

  每学期初,学校都要求学生选修一门选修课,每个学院都有三门可选的课程。

  因担心有学生错过了选课时间而没法选课,因此,学校会随机的给大家设置一门课,学生可以在选课期间自行修改。你们学院可选的有《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等三门课,默认设置的是《中国近代史》,而你对《中国古代史》比较感兴趣,你对这几门课的内容和授课老师都不是很了解。这时候你可能会选择哪门课程:

  A、《中国近代史》

  B、《中国古代史》

  C、《中国现代史》

  (外源冲突版)

  每学期初,学校都要求学生选修一门选修课,每个学院都有三门可选的课程。

  因担心有学生错过了选课时间而没法选课,因此,学校会随机的给大家设置一门课,学生可以在选课期间自行修改。你们学院可选的有《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等三门课,默认设置的是《中国近代史》,而你得知室友们选择的是《中国现代史》,你对这几门课的内容和授课老师都不是很了解。这时你最可能会选择哪门课程:

  A、《中国近代史》

  B、《中国古代史》

  C、《中国现代史》

  (内外源冲突版)

  每学期初,学校都要求学生选修一门选修课,每个学院都有三门可选的课程。

  因担心有学生错过了选课时间而没法选课,因此,学校会随机的给大家设置一门课,学生可以在选课期间自行修改。你们学院可选的有《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等三门课,默认设置的是《中国近代史》,而你对《中国古代史》比较感兴趣,这时你得知室友们选择的是《中国现代史》,你最可能会选择哪门课程:

  A、《中国近代史》

  B、《中国古代史》

  C、《中国现代史》

  S代表学习,P代表实践,C代表消费,E代表娱乐,S1代表学习情境下的材料1,S2代表学习情境下的材料2,S3代表学习情境下的材料3,S4代表学习情境下的材料4,将16个实验材料平均分到四组中,首先保证每组都包含了这四个类别,如S1P2C3E4(组一),S2P3C4E1(组二),S3P4C1E2(组三),S4P1C2E3(组四);因为每篇短文都包含四个版本(1234),版本1:现状版(A为默认选项),版本2:

  内源因素版(B为内源因素选项),版本3:外源因素版(C为外源因素选项),版本4:内外源冲突版。采用拉丁方设计来匹配材料:用组一的版本1,组二的版本2,组三的版本3,组四的版本4,组成第一套阅读材料。用组一的版本2,组二的版本3,组三的版本4,组四的版本1,组成第二套阅读材料。用组一的版本3,组二的版本4,组三的版本1,组四的版本2,组成第三套阅读材料。用组一的版本4,组二的版本1,组三的版本2,组四的版本3,组成第四套阅读材料。(如表8)144名被试随机分成4组,每组36人,然后让被试随机的阅读其中一套材料,使被试能阅读到所有的16篇实验材料,同时实验的4个版本也均等的出现在材料中。

  4.2.3实验程序和设计

  实验为4*4混合设计,第一个变量为决策情境,包括学习情境、消费情境、娱乐情境、实践情境,第二个变量为情境版本,包括现状版本,内源版,外源版,内外源冲突版。因变量为被试在不同情境中的得分。

  在现状版本中,不论选A、B、C哪个选项,都计1分,分开统计,在另外三个版本中,计分方式也相同,不论选哪个选项,都计1分,分开统计。

  A‘代表现状选项A的得分,B’代表内源选项B的得分,C‘代表外源选项C的得分。

  被试在现状版本中的得分(A’)代表了在现状情境下的选择的倾向性;在内源冲突版中的得分则代表了同时存在现状选项和内源选项时,被试选择的倾向性;在外源冲突版中的得分代表了同时存在现状选项和外源选项时,被试选择的倾向性;在内外源冲突版中各选项得分则显示了同时存在现状选项,内源和外源选项时,被试选择倾向。

  若被试内源选项得分要显着高于现状选项的得分,则说明在决策中内源因素是被试考虑的主要因素,且借助内源因素可改变被试的现状偏差;若被试的外源选项得分显着高于现状选项,则说明外源因素可改变被试的现状偏差;分析被试在内外源冲突情境中三个选项的得分,可进一步确认在现状情境下,被试更受内源因素影响还是外源因素影响。

  4.2.4实验流程

  整个实验是集体施测,纸笔结合的方式进行。整个实验大约需要15分钟,为了避免社会期望效应,在指导语编制中,告知被试本实验的目的研究为性别角色对个体日常行为决策的影响,而非研究个体行为决策中安于现状的效应。让被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进行作答,答案无对错之分。

  4.3实验结果及分析

  共有144名被试参加实验二,剔除无效数据4分,收获有效数据140份。通过spss17.0分析处理有效数据。

  4.3.1内外源因素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

  不同版本下被试各选项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9.从表9可以看出,当存在现状选项时,现状选项得分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选项,当同时存在现状选项和内源选项时,内源选项的得分要高于现状选项;当同时存在现状选项和外源选项时,现状选项的得分高于外源选项;当同时存在现状选项、内源选项和外源选项时,内源选项得分高于外源选项,外源选项得分高于现状选项。

  对不同选项得分进一步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0.在实验一的自由版本中,A、B、C三个选项的得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实验二的现状版本中,设置A为默认选项后,F=61.09,P<0.001,差异显着,选项A的得分显着高于选项B和选项C,证明安于现状偏差的存在。在内源冲突版中,B为内源选项,F=231.73,P<0.001,差异显着,B选项得分显着高于A(现状选项)选项,而A(现状选项)选项得分显着高于C选项。在外源冲突版中,C为外源选项,F=42.01,P<0.001,A选项(现状选项)得分显着高于C选项(外源选项),而C选项得分显着高于B选项,说明当存在外源选项时,个体还是以现状选项为主要考虑因素。在内外源冲突版中,F=184.29,P<0.001,差异显着,B选项(内源选项)得分显着高于A选项(现状选项)得分,而A选项(现状选项)得分又显着高于C选项(外源选项)得分,说明在存在现状选项、内源选项和外源选项的情境中,个体以个体内在因素为主要考虑因素,且在改变安于现状偏差中,内源因素的影响大于外源因素。

  4.3.2不同情境中内源因素对现状偏差的影响

  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到在不同的决策情境中,内外源因素对现状偏差的影响,表11为不同决策情境下被试最终选项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由表11可知,不论在哪种决策情境下,内因选项的得分都是最高的。

  对不同决策情境中A、B、C三个选项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2.

  由表12可知,在学习情境下,F=42.58,P<0.001,差异显着,内因选项得分显着高于外因和现状选项得分;在实践情境中,F=33.77,P<0.001,差异显着,内因选项得分现状高于外因和现状选项得分;在消费情境中,F=61.08,P<0.001,差异显着,内因选项得分现状高于外因和现状选项得分;娱乐情境中,F=25.54,P<0.001,差异显着,内因选项得分现状高于外因和现状选项得分。说明选择方式在决策情境维度下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被试更容易受内源因素的影响改变现状偏差,而非外源因素的影响。

  为进一步说明问题,将决策情境在选择方式上做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见表13.

  由表13可知,在现状版本上,F=0.62,P>0.05,差异不显着;在内源版本上,F=1.28,P>0.05,差异不显着;在外源版本中,F=0.93,P>0.05,差异不显着。说明不同的决策情境在选择方式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所有的情境中,都是内源选项得分高于现状选项和外源选项得分。

  4.4讨论

  实验二与实验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确定现状偏差存在后,探究改变被试现状偏差的因素主要是什么。内源原因和外源原因是影响个体决策中比较常见的因素,实验二将内源选项定义为被试自身感兴趣的选项,将外源选项定义为他人推荐的选项。

  通过实验二发现,在现状版本中,A(现状选项)得分显着高于B和C选项得分;而在内源冲突版中,B(内源选项)的得分显着高于A(现状选项)和C选项,说明内因可以引起被试的现状偏差改变。而在外源冲突版中,C(外源选项)的得分显着低于A(现状选项)得分,但现状高于B选项得分,说明虽然外源因素不是使被试改变现状的主要原因,担当存在非现状选项时,被试会优先考虑外源因素。在内外源冲突版本中,B(内源选项)得分显着高于,而A(现状选项)得分又显着高于C(外源选项)得分,进一步说明内源因素是引起个体改变现状的主要原因。且在学习、消费、实践和娱乐情境中,内源选项、外源选项、现状选项得分不存在显着差异,在不同的决策情境中,都显示出内源选项得分要显着高于外源选项和现状选项得分。

  大学生行为决策中的安于现状偏差显着,但当设置了内源因素,即有跟被试自身需要和兴趣相关的选项时,被试优先考虑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其次考虑现状因素,从而改变现状;当加入外源因素时,即他人和朋友向被试推荐某个选项时,被试首先考虑的还是现状选项而非他人推荐的,或者其他人选择的选项。在现状选项、内源选项和外源选项同时存在的情境中,被试仍优先选择内源选项,即自己感兴趣的选项,而外源选项和现状选项的得分没有显着差异。说明被试在作出决策时,更多的考虑是自身的因素,个人的需要和兴趣往往是人们行动的动力,故在决定要采取行动时,肯定会首先考虑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跟实验预期不符的是,外源选项得分并没有显着高于现状选项得分。通常别人的建议是他人成功的经验之谈,能节省被试做决策的时间和精力,帮助被试作出高效而正确的决定。但在本研究中发现,外源选项得分要低于现状选项得分,这跟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可能有一定的联系,90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要更强烈一些,自我中心的态度也更多一点,在做决策时不太关注别人的建议,甚至不太希望别人给出意见,而主张自己做出选择。也可能跟实验情境的设置有一定的关系,被试比较容易将做决策时将自己与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联系起来,而不容易将自己做决策的过程与他人建议的情境联系起来。导致内源选项得分显着高于外源选项得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