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近代文学在八十年的时间里非常困难而又快速地走完了它的全程,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中国近代文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继续发展和光辉终结,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孕育阶段和先声先导,并指引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中国近代文学是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文学,又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和碰撞的大潮之中,所以它具有很多不同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新的内涵、新的形式和新的特点,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近一百年以来现代研究者们对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如果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相比,在研究的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差距。对近代政论文产生和发展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在研究广度上不够系统全面,只是零散的出现在文学史和专着论文之中;在研究深度上还仅限于政论文作家和作品本身。
现代研究者们注意到了近代政论文对于近代的思想启蒙做出的巨大的贡献,但是却没有对近代政论文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本文注意到了近代的政论文是在吸收古代论说文传统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新的文体,既继承了古代论说文的优良传统,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它又是在近代特殊的文化环境下产生出来的新文体。本文拟通过文本研究,探讨近代政论文与古代论说文之间的继承与创新,并挖掘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文化动力,揭示近代政论文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到后来独立成为一种新的文体,以及其对“五四”以后政论文的影响。
二、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中国近代政论文的新变与发展脉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近代政论文作品进行收集和整理。如龚自珍的《龚自珍全集》,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和《弢园尺牍》,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等。有的作家的政论文散布在全集中,如《龚自珍全集》和《饮冰室合集》,有的作家的政论文单独成书,如《弢园文录外编》。
2、从文学史的角度对近代政论文进行零散的描述。因为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以散文为对象进行的,并不是以政论文为对象,但是又因为政论文是散文的一个重要门类,所以在研究的时候会对比较重要的政论文作家和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因此对近代政论文发展的论述是零星的和不系统的。
胡适比较早地对近代散文进行了总体研究。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胡适描绘出了中国近代散文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并做出了总体评价。胡适把近代散文划分成了两个大的段落。第一个段落是桐城派散文由中兴到衰微的“古文末运史”①。第二个段落是“古文学逐渐变化的历史”②。第二个段落又可以分为几个小段落:“(一)严复、林纾的翻译的文章;(二)谭嗣同、梁启超一派的议论的文章;(三)章炳麟的述学的文章;(四)章士钊一派的政论的文章”①。胡适认为“这四派都是应用的古文”②。但由于四派“都不肯从根本上做一番改革的功夫”③,不肯丢弃古文,所以还都是“古文范围以内的革新运动”④。从整个散文发展史上来看,胡适认为“这一段古文学勉强求应用的历史,乃是新、旧文学过渡时代不能免得一个阶级”⑤。胡适对谭嗣同和梁启超的评价是:“谭嗣同和梁启超都经过一个桐城时代,但他们后来都不满意于桐城的古文。他们又都曾经过一个复古的时代,都曾回到秦汉、六朝;但他们从秦汉、六朝得来的,虽不是四六排偶的形式,却是骈文的‘体例气息'.所谓体例,即是谭嗣同说的’沈博绝丽之文‘;所谓气息,即是梁启超说的’笔锋常带感情‘”⑥。谭嗣同的散文“虽说是得力于骈文,其实也得力于八股文。
古代的骈文没有这样奔放的体例,只有八股文里的好’长比‘有这种气息。故严格说来,这一种文体很可以说是八股文经过一种大解放,变化出来的”⑦。“梁启超最能运用各种字句语调来做应用的文章。他不避排偶,不避长比,不避佛书的名词,不避诗词的典故,不避日本输入的新名词。因此,他的文章最不合’古文义法‘,但他的应用的魔力也最大。”⑧胡适于 1922 年写下了这篇文章。此时据他所评述的历史未远。带着一种新鲜的感受,他对近代散文发展的描述,基本上还是真切的。胡适对作为现代散文先导的近代散文的评价也是正确的,有眼光的,有些评论可以说是精彩的。
胡适之后,陈子展先生在《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中论述谭嗣同、梁启超的“新文体”和章士钊的“逻辑文”,把“新文体”和“逻辑文”看做具有改革意义的文体。因为陈着比胡着篇幅大一些,内容较为详细,论述更充分、更有条理。比如对“新文体”在散文发展史上地位的论述,他认为:“其实这种文体正从桐城派、八股文以及其他古体文解放出来,比桐城派古文更为有用,更为适合于时代的需要。而且这种解放是’文学革命‘的第一步,是近代文学发展上必经的途径”⑨。
稍后,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对近代散文作了评析。此书虽在观点上没有新颖独到的见解,但在对近代散文论述详细的程度上,却大大超过了胡适和陈子展的着作。该书在具有革新意义的文派“新民体”中,论述的作家有康有为(附简朝亮、徐勤)、梁启超(附陈千秋、谭嗣同)。“论今文学之流别:有开通俗之文言者,曰康有为、梁启超。”⑩从钱基博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他对近代散文的发展线索,有着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
上世纪七十年代,吴锦濂、姚春树的《中国现代散文革命的先导--中国近代散文变革略述》,在中国近、现代散文发展的历史联系中描绘了中国近代散文变革的过程。他们把近代散文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龚自珍、魏源提倡和进行的文学变革;接着是七、八十年代的改良派王韬郑观应等人进一步推进了龚自珍、魏源文学变革的思想;再次是九十年代康有为、梁启超,鼓吹在更广泛的领域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实行文学改革,创造了“新文体”;最后是二十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创造了较改良派更有战斗性的杂文和更丰富多样的散文。吴锦濂、姚春树的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一)散文的取材和思想倾向上的变化;(二)散文的文体样式的变化;(三)散文语言形式上的变化;(四)散文审美观念的变化,对近代散文变革的内容进行了理论概括,并且试图从近代散文变革发展中总结出某种带规律性的结论。中国近代散文是通向现代白话散文的桥梁,但它的解放却是不彻底、不完全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管林,钟贤培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论述了近代散文创作的发展和演变。全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为近代散文的发展概况,论述了近代散文的发展过程;第二节为传统古文的变化,书中将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经世派,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桐城湘乡派,还有以冯桂芬、王韬和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都归入古文的范畴,认为他们的散文只是传统古文内部的革新;第三节为新体散文的勃兴,书中认为康有为和谭嗣同的散文是梁启超“新文体”的先导,而“新文体”最后是在梁启超手中最终完成的。三、对近代比较有名的政论文大家进行研究。近代的政论文大家有龚自珍、魏源、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炳麟、章士钊,等等。但是对近代政论文的革新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只有龚自珍、王韬与梁启超。对于龚自珍的政论文研究的人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是研究龚自珍的散文。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陈新璋的《试论龚自珍的散文》认为龚自珍的散文值得人们称赞的特色是:(一)广泛巧妙地运用公羊学的“三世说”,以揭示当时衰世的现实,唤起人们奋起改革,扭转衰败的局面;(二)善于使用曲笔;(三)注重形象描写与政论的结合;(四)立意新颖,构思奇特;(五)语言尖刻、含蓄。作者从上述五个方面对龚自珍散文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认为他显然继承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而又有所创新。因为他不但在纵横酣畅的议论中把敢说、敢笑、敢怒、敢骂的斗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巧妙地运用借古喻今等曲笔表达方式来抒发对衰世的愤恨之音,而且曲折表达了追求个性解放和渴望改革的呼声。这就使得龚自珍的散文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又显得生气勃勃。
上世纪八十年代,任访秋的《试论龚自珍的散文》认为他的政论文“往往用艺术的笔墨,来对他所抨击的对象给以形象的刻画。从清代的皇帝、大臣、士大夫,以至衙门里的师爷吏胥们”①。着重阐述了形象性这一特点。
此后,对于龚自珍散文的研究一直停步不前,基本上只是沿袭并扩展了上面所提到的内容,并没有任何创新之处。郭延礼在《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中对王韬的政论文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王韬的政论文在艺术上也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是’自抒胸臆‘、’不尚虚文‘,以达意为主的创作原则;其次,王韬的政论文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王韬的政论文在形式上也有革新”①。比较全面的评价了王韬的政论文。
对梁启超“新文体”研究的集大成者是夏晓虹。在她的《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中她分了六个部分来论述“新文体”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第一部分论述了促使“新文体”产生的直接文化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了“新文体”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第三部分阐释了“新文体”的应用时期;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文体”中政论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五部分分析了“新文体”中传记文的名篇极其写作方法;第六部分阐述了“新文体”在杂文中的具体运用。这本书对梁启超“新文体”的研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顶峰,观点明确,论证详细,材料丰富,很多论述都是不刊之论。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目前学界很少从文体的角度对近代政论文做一宏观的梳理和研究。虽然出现了一些涉及文体的单篇或者学术论文,但还是零星的和不系统的。基于此,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立足于对文本的细致阅读,通过作家作品的个案和综合分析,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龚自珍、王韬和梁启超为主要研究对象,顾及近代政论文的整体创作,把近代政论文放在近代这一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着重从近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报刊的出现与传播方式的改变出发,审视近代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和政论文创作,力求对近代政论文作出较为全面细致的探讨,探索近代政论文发展演变的脉络。
本文共分三章九节。第一章主要论述近代政论文对古代论说文的继承与创新,总结出近代政论文与古代论说文的不同之处,以及说明近代政论文为什么是一种新的文体。第二章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近代政论文是怎样成为一种新的文体的。第三章以三个时期的三个代表人物作为线索,来揭示近代政论文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一种新的文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