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中小企业现状及其融资困境
2.1 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概念
2.1.1 国内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国内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的标准以企业的规模和形态为主,并且进行了多次更改,其划分更改如表 2.1 所示:
对中小企业进行标准化的界定,有利于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倾斜和优惠,也为企业发展定位提供依据。总的来看,每个时期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衡量都是采取资产总额、销售额和职工人数等要素,而且根据行业特点进行调整来界定企业规模。
2.1.2 国外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在不同行业、经济所处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大相径庭。不仅如此,伴随着各国经济发展不断变化,国际上的界定标准也参照实收资本额、职工人数以及年经营额三个因素不断调整。总的来讲,各国普遍依照本国国情来选取两到三个因素作为参照系,首先是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常用融资方式以及其自身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质的指标;再而就是企业的资产总值、实收资本以及职工人数,也就是量的指标。在这两方面中量的指标更加清晰可见,也更加容易给出界定标准,质的指标通常以辅助性指标的形式出现。另外,不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划分存在着时间的相对性、地域的相对性以及行业的相对性特点。
美国在具有独一无二的大型企业的同时也有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而且其中小企业主要是那些规模不经济的产业以及规模中性的产业和那些还处于并将继续停留在朝大规模方向过渡和发展的中小企业。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以质的因素为主要考量,提出了四个衡量标准,分别为企业独立经营、企业为少数人出资设立,销售范围以本地为主、规模在行业内较小,而且符合两项及其以上就定义为中小企业。此外,美国的中小企业管理局从量的因素出发来界定中小企业,早期制造业的标准是职工雇佣人数低于一千五百人。最近几年美国采取更为简单明了的划分方式,其将营业额 600 万美元以下和职工人数 500 人以下的企业都定义成中小企业,对于特殊行业则根据其经营特点另行划分。日本在对企业的组织管理方面积极开展专业化协作,并且展露出自身特点。
日本的服务业和商业零售业中职工人数小于 20 人,资本额低于 1000 万日元的划分为中小企业;对于矿业、工业和运输业则将职工人数界定为不足 300 人,资本额不足 1 亿日元的成为中小企业;而在经营批发行业中则将标准调整为职工人数不足 100 人,资本额低于 3000 万日元的定义为中小企业1.
韩国采取了资产额和雇佣职工数这两个因素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划分,职工人数在商业服务业不足 20 人的,建筑企业不足 200 人,矿业、制造业以及运输业不足 300 人的都属于中小企业,如企业所属为财阀则另当别论。
意大利政府向来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由于中小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大而得来“中小企业王国”的称呼。尽管如此,意大利并没有通过立法来为中小企业设定统一划分标准,而是主要采取企业的职工数量来评估企业规模,一般不足500 人的企业就被划分为中小企业,而手工业则直接列入小企业。
德国对于企业规模的划分则是采取年周转额和就业人数两个因素来进行界定。在商业等服务性行业里,不足 200 万马克年周转额,不足 50 人雇佣工人数的企业被称为中小企业。
2.1.3 融资概念的界定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融资的定义为“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我们通常情况下所说的融资时企业通过金融中介或金融机构采用各种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从而进行经济活动。广义上的融资可以理解为融通货币资金,它是资金需求者和提供者在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借贷行为,也被叫做金融。狭义上的融资就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资金的筹集行为,也就是说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本额、生产经营情况、现金流的运转状况和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来制定方案,并且通过一些特定渠道和方式寻找投资者进行资金的筹措来保证公司的生产经营。
企业的融资方式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内源融资就是在公司内部的资金融通,它是公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留存收益,也包含折旧,这是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不断将企业产生的储蓄资金变为日后的投资。内源融资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这种自有资金不受外界的影响,而且融资成本低廉,直接采用未分配利润进行新的投资无需支付外部融资所需中介费用。这种融资方式下企业股东的权益资本不会被稀释,公司的净资产不断增加会支持其进行更多方式的融资。此外,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给股东后需要进行个税的缴纳,而将股利作为资本利得后所缴纳的资本利得税相对较低。但是,企业的内源融资也存在很多缺点,其内部融资规模有限,单凭公司经营利润获得的资本积累较少,而且股利分配过少对于股利偏好投资者缺乏吸引力,从而还会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
外源融资是企业面向企业外部的经济主体和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的筹集,其主要方式为发行股票、债券和银行借贷、融资租赁。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外源融资是解决其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外源融资也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它作为资金短缺者和资金盈余者之间的纽带极大的改善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此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来源宽泛,也是现代金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外源融资的融资条件严格、融资成本较高,而且会伴随着相应的融资风险,所以也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的局限性。如若债券不能按期偿还将带来破产清算的风险,而股权融资也会伴随失去企业控制权的风险。总的来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模式可以做如下划分,如图 2.1 所示
2.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2.2.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概述
从 80 年代开始,中小企业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早在2014 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新增产值已经达到总增量的四分之三,完成利润约 3 万亿元,其贡献税收的 46.2%,达到社会总额的 58.9%,并且占据了就业岗位的四分之三以上。截止到 2015 年,有 1000 余万家个人独资企业与 3600 余万家个体户中小企业,合在一起有将近 5000 万家,占工业企业总数量的 99%以上,中小企业的贡献值已占据 GDP 的半壁江山。
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路途中都面临着资金困境。近几年来金融机构对我国各种类型企业的贷款情况如表 2.2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贷款余额总量不断增加,但是资金总量仍然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加的需求额度。
据深圳市的调查显示,2010 年深圳市四分之三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其资金缺口约为 6000 亿元。从 2007 年开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年 10%的增速在逐年上涨,资金缺口持续扩大。
在 20011 年我国出台的限制性购房政策和信贷调控政策的实施加剧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困境,2012 年的经济增速下滑更是将这一问题凸显。从 2011 年至今许多中小企业接二连三的面临倒闭,并且在长三角部分地区出现了系列的“倒闭潮”,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几年之久,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输血”,而命丧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在经营中不断转换融资方式来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支持,以温州中小企业为例,近几年来其采用的融资方式如表 2.3 所示:不难看出,温州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比例上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从 2011 年至今都是内源融资占所有融资的大比重。其实中小企业往往依靠民间资本进行融资,伴随着需求的过热,民间资金供给利率居高不下,远超银行贷款利率,6 分利(年息 0.72),7 分利(年息 0.84)司空见惯,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几乎平均在 20%上学。浙江省的民间借贷利率更是高出十个百分点左右,其融资成本比银行的信贷成本高出三、四倍之多。在一些利率高至 80%的地区,中小企业的亏损状态十分严重,在广东省被调查的半数企业都处于低利润率和亏损状态,仅有五分之一企业的利润率超出 5%.
2.2.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供给情况
我国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授信仅有 40%,有关部门2在去年选取了我国 3000 家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进行调研分析表明,目前 70%以上的中小企业存在扩大资本金的需求,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以及原因如下图 2.2 所示:
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需求,伴随着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其资金需求数量有所不同,但维持企业原有经营和扩大现有规模都需要新的资金注入。在对企业融资需求进行调研时,多数中小企业关注获得融资额度与利率水平之间的灵活性,企业所有者不仅需要资金而且希望及时便捷的获取足额资金。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为内源融资配合外源融资共同进行,不同融资方式所占比例各不相同,由如图 2.3 所示:
可以看出,银行仍是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而在所有银行中,国有银行的贷款金额所占比例最多,具体比例如下图 2.4 所示:
不同企业对于各种性质的银行选择有所侧重,企业对于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贷款依赖度高达 70%以上,而对外资银行的依赖程度较低,中小企业在股份制银行得到的资金也占到五分之一。按常理来说,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效率更高,但是总体来看其贷款额度偏低。这是由于银行等规范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期限和风险管控能力高,其贷款额度远高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一旦获得贷款,其逾期还款的额外偿还补偿和处置相较于民间机构而言更加温缓。同时也有一些中小企业在特殊时期倾向于寻求非银行机构获得便捷贷款和高效率服务,因为这些机构审核条件宽松、程序简单、贷款的可获得性极高。
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中小企业对于资本市场中不断涌现的新型融资方式也不断试水。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正在逐步完善的新三板市场,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融资租赁和联合体融资颇有兴趣,也有一些企业视图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和 IPO 融资方式为企业筹措经营扩展资金。众多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对 IPO 融资开始投入关注,近一半的企业都计划在将来为企业上市,以便日后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普遍不够规范,其盈利能力和长期增长能力有待考虑,而且企业所有者对 IPO 程序和注意事项并不了解,其实一些中小企业对于新三板和融资租赁的具体事宜的了解也不够深入,而且他们自身的信息披露不足,最初计划的募投方向尚未明确,因此资本市场的这几种融资方式很难为中小企业的拓展助力。
2.2.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宏观环境
目前从官方的信息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宏观金融环境有着向好的趋势,政府愈发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逐步给予政策倾斜。近几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的供给情况如图 2.5 所示:
从图 1.5 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来源总额不断增加,而且存款占据资金构成中的大部分比例,虽然我国财政存款也有逐步增多的趋势,但是财政存款总额仍然较低。我国对于中小企业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的加大缓解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困境,资金供求状况不断得到平衡,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已经初见雏形。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仍然很不成熟,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缺乏无法快速解决,尤其是全球性的经济下行压力造成了资金流动性紧张,并非凭国家政策的一己之力就能化解。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资金运用情况如图 2.6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的运用方向上仍然以各项贷款为主,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用于证券等其他投资的资金额度在逐步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向实体经济。由于社会各界对于现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数据存在诸多争议,中小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不断抱怨银行的信贷额度较少,而银行等金融机构表示他们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不断增多,贷款比例逐步提高 .
不同官方统计口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数据侧重有所不同,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的现象一直存在,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没有在本质上得以解决。